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3-08-31 14:03:48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随笔锦集(13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育随笔锦集(13篇)

  幼儿教育随笔 篇1

  贴画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的喜欢贴画。每次带着自己的孩子经过超市里的玩具区的时候,两个孩子总是会停留在贴画区看自己喜欢的贴画。而且每次都会必须带走一张,有时候我也哭闹,这贴画怎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班级里的孩子也是一样,一张贴画对孩子来说就像是狐狸眼中的一块肉,他们总是眼巴巴望着贴画。在你拿出来的那一刻都没有眼睛都没有离开过。如果你在一日生活之前对孩子提出要怎么样做才会有贴画,你会发现孩子们都积极地按照你说的去做,而且还会监督别人。这种自制力和约束别人的能力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我们成人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不就是一个贴画吗,有的孩子贴了一天了,脸都不舍得洗,就是不想把贴画揭下来。我们被孩子的这种童真萌化着,同样也在想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小小的一张贴画,在我们看来没什么,可是在孩子眼中,那是荣誉。老师对孩子的'认可是孩子非常想得到的。一个小小的贴画就代表着老师对孩子的认可,而孩子追求老师的认可也是孩子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的表现。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老师的。这是孩子的向师性。

  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贴画来规范孩子的一些行为,但是,我个人认为贴画不能一直使用。首先,一直使用,就让贴画失去了本身的吸引力。一个孩子每天都能够得到贴画,几天之后,他会发现即使她不怎么努力也会得到贴画,孩子的投机心理就会滋生。其次,贴画的使用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孩子为了一个贴画而做出的改变就让孩子的这种行为有了一定的功利性。这样长期形成的反射就会让孩子有这样的思考习惯,有好处我就去做,没有好处就不做的心理。所以说,贴画在一件事情进行不顺利的时候可以使用,但是用几次,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提高我们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在使用贴画之前就想好的。另外,贴画不是只发给优秀的孩子。对于进步的孩子,在发贴画的时候要说出孩子的进步之处。让所以孩子都知道,只要你在进步老师都会看到眼里,也会给孩子表扬。

  贴画是一个很好的使用工具,但是也有弊端,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幼儿教育随笔 篇2

  在两天的上海学前教育年会活动中,聆听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黄琼老师关于“上海市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报告、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胡惠闵教授关于“作为课程研究者的老师”的讲座;观摩了上海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并参与了黄琼老师主持的一项题为“幼儿园高结构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智慧”的专题研讨活动,从专家教授到一线教师纷纷阐述了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与诠释。而从这些报告、研讨、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两个字——热爱。

  一是专家教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

  作为上海市幼教教研员的黄琼老师,从二期课改开始的第一天就参与到了这次课改之中,十年的二期课改、上海的“三年行动计划”,黄老师在报告中将近年来上海幼儿的入学率、0-3岁幼儿的社区教育服务率等如数家珍;而从事教育科研的胡惠闵老师则在讲座中用一个个生动鲜明的案例阐述着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在这些数据和案例背后,我看到了这些从事教育的专家教授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尽管她们没有像老师那样在一线直接面对孩子,但是正是她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来换取了这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案例,从而思考和引领着更多的人进行着更多的教育探索。

  二是一线教师对于孩子的热爱。

  22号下午进行的专题研讨活动中,五位来自不同幼儿园的老师阐述了各自对于幼儿园高结构活动(集体活动)的认识和尝试。在这些更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案例中,我听到了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一位老师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树真好》这篇大班散文诗,从中班那一年的冬天就开始引导孩子们观察树、感受树,从而“一年磨一课”,让孩子们由衷地感受到了“树——真好”的情感;

  幼儿教育随笔 篇3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我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我是个强者,来抚平自我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齐,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期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我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教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幼儿教育随笔 篇4

  伴随着歌曲《春晓》的响起,我们的户外活动又开始了。孩子们一听到这首歌就兴奋的排好队走出活动室来到塑胶场地。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选择的是跳绳,大部分的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了跳绳的技巧。我们决定挑战一下跳大绳。我们两个老师甩着绳子,让小朋友排着队一个个来尝试着跳大绳。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孩子们虽然很好奇、兴奋,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敢主动往前上的,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就点了祥瑞的名字,(祥瑞是班里胆子比较大,而且运动方面比较好的孩子)祥瑞鼓起勇气跑进了甩起的大绳里,但是由于节奏不对跳了一下就绊倒了。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我们总结出来,在孩子跳进绳之前给孩子数3下作为准备,这样就能顺利的进入大绳,节奏能跟上。就这样几个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孩子能够试着跳大绳了,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不敢尝试。看他们准备跑进大绳时,不是用手捂住耳朵就是用胳膊挡住头就知道害怕大绳打着自己。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孩子们说:“别怕,大胆的往上跑,看着老师的绳子上去了你就跑进来。”

  话说完,我自己都心虚,说实话我也害怕,记得小的时候伙伴们在一起跳大绳我从来不参加,因为怕绳子打着头。就是现在也不敢,一是怕绳子打着疼,二是怕不会跳被小朋友笑话。但是,为了小朋友我今天也要挑战一下自我,于是我鼓起勇气,走到大绳跟前,眼看着大绳一起一落我就是不敢跳,绳子甩了快十下了,我还是站在原地,为我甩绳的小滕老师看出了我的忧虑了,对我大声的说:“没事,你上就行,要是看着绳子快打到你了我就拽住绳子,放心打不到你。”我看了看给我加油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冲了上去,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我高兴地抱住为我甩绳的`老师,这时小滕老师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打不到你吧!”我赶紧抓住机会问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滕老师告诉我:“甩绳的人其实很重要,你要看着孩子如果跑过来绳子快打到她了,就把绳子快甩开,这样孩子就能跳进来;看着孩子的节奏甩绳,他跳的快你甩的也要跟着快,这样慢慢的他就会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刚才跳得那么轻松呢!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果然几个胆小的孩子也能成功的跳大绳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理论都要连系到实践经验,自己都没有尝试跳大绳又怎么掌握其中的技巧呢?光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指导孩子,一切都是空说,不具意义,对孩子也没有帮助。只有自己先尝试了,在实践中得出的指导方法才是切实可用的。通过跳大绳活动,我也突破了自己,多年不敢跳得大绳我也尝试了。以后我也要做事情更勇敢些,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幼儿教育随笔 篇5

  自从我们的种植园地活动开展以来,每天到种植园地去,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程。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我们班的生菜丰收了!

  在采摘生菜的时候,孩子们真像照顾自己的宝宝一样,一个个小心翼翼,一边挑选着最大的叶子采摘,一边不停地嘱咐身边的小伙伴:“小心点儿,别踩着生菜!”“唉,别把小的叶子碰下来!”

  在孩子们的辛勤劳动下,很快就摘了满满的一盆生菜叶!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高兴地欢呼着!是啊,孩子们从自己播种、到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留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老师,你不是说伙房的叔叔今天中午要给我们做生菜吃吗!”琪琪问我。呵,小家伙还真记得!伙房的郭叔叔说,等我们班生菜丰收的时候,他要给我们做蒜蓉生菜!

  我和孩子们一起抬着一盆生菜,向伙房走去。还没到伙房门口,孩子们就嚷了起来:“叔叔!叔叔!我们班的生菜丰收了!”小郭叔叔迎了出来:“呦,苗苗班的生菜长得可真好啊,来,赶紧把生菜洗干净,叔叔今天给你们做蒜蓉生菜吃!”孩子们高兴极了,在伙房叔叔的号召下,孩子们开始洗起了生菜。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就洗完了,兴奋地对伙房的师傅说:“叔叔,我们洗好了,你赶快做蒜蓉生菜吧!”没想到,小郭叔叔看了看孩子们洗的生菜说:“小朋友,生菜洗得不干净,你们看,这叶子里面的'褶皱里还有泥呢!”孩子们一看,可不是吗?原来孩子们只是把生菜的叶子放在水中摆了摆,根本没注意到生菜叶子的褶皱里还有泥土。于是,在叔叔的教导下,孩子们有重新洗起了生菜。琪琪一边洗一边说:“原来洗菜也这么辛苦。”听了琪琪的话,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每天吃的蔬菜都是叔叔这样一棵棵洗干净的,叔叔的工作多辛苦啊,可咱们有的小朋友在进餐的时候还浪费饭菜,你们说,这么做对吗?”“不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再也不剩饭菜了。”平时吃饭经常剩饭的邦邦小声地说。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生菜终于洗完了!叔叔将生菜端到了伙房,孩子们兴奋地跟在叔叔身边。只见郭叔叔在锅里放上了油,等油热了以后,将蒜泥放进了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随着蒜泥变成微黄的瞬间,一阵扑鼻的蒜香拥进孩子们的鼻孔里。“哇,好香啊!”孩子们高兴地叫着。

  郭叔叔将生菜放进了锅里,几下翻炒,蒜蓉生菜出了锅!

  端着蒜蓉生菜走向餐厅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一个劲儿地嚷着:“吃蒜蓉生菜喽!我们自己种的生菜!”

  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也被他们成功的喜悦感染着!是啊,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收获的不仅仅是绿绿的生菜,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老师祝愿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中,就像今天一样,有更大、更多的收获!加油!我的孩子们!

  幼儿教育随笔 篇6

  常金涛小朋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男孩,可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里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又是根本听不清我的话。

  今日,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话,一齐涌向了杯子厨,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们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此刻请金涛小朋友来当小教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团,金涛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样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教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讲话,别人还能听得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经过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许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幼儿教育随笔 篇7

  吃鸡蛋时孩子们会把大块的蛋壳放入了垃圾桶,一些细小的蛋壳却洒在了桌子上和地面上,有时蛋黄也会掉在桌子上和地上,看上去及不卫生。多次强调,孩子们依然如故。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差,为了保证室内的卫生,我只好自己再处理这些细节,用桌布擦一遍桌子,然后打扫地面卫生。今天又吃鸡蛋,我刚拿起桌布擦桌子,智睿走过来说:“老师,我帮你吧!”我把手中的桌布给了智睿,没想到他学我擦桌子的样子,一手拿着桌布擦,一手拿着垃圾桶接桌子上的垃圾,干的挺认真,擦得挺仔细,别的小朋友看后也学他的样子拿起桌布擦起了桌子,人多力量大,不一会桌子上干净了,剩下的地面该我打扫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成成小朋友早拿来了叉子和笤帚,扫了起来,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心中无比的激动。

  以前我总以为小班孩子小,什么也不会,有时会越帮越忙,不去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在智睿小朋友的带动下,学我平时打扫卫生的样子,干的特别起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要以好的心态来认真对待我的工作,让我的孩子们在好的熏陶之下养成好的习惯。

  幼儿教育随笔 篇8

  本学期新来的一个幼儿很爱哭,一起转来的幼儿情绪都已经平稳了,都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只有这个幼儿还是和刚入园一样,每天早上来都要哭闹,都要他奶奶打几下,然后他奶奶强行把他放在教室里,他还是一样的在教室里哭闹,不管你怎么哄他还是一样哭,在他身上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还是没有用,有时其他的幼儿都被他哭烦了就说老师他太吵了。他一直这样也不行,所有我和我们班的另外一个老师决定一起去他家家访了解一下情况。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况,他才看到我们他就边哭边往外跑,还说着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当时弄得我们很尴尬,不了解情况的还会觉得他在幼儿园被我们怎么样了,看到我们就哭,我们看到了这个情况就和他说我们不是来带他去幼儿园的,在他家人的安抚下他停止了哭,但还是不进屋。我们通过他奶奶了解到,他今年刚来这里生活,是因为爸妈外出打工,才将他送到了这里,幼儿从小就怕生,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就很怕没有安全感。

  通过家访了解的情况,我们开始从情感方面入手,他一来园我们就的主动的迎上去和他说话,带他找位置放书包,在活动时间带他在幼儿园内走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在本班也让小朋友主动和他打招呼,找他做朋友一起玩,午休时老师也主动去他的床边陪他,刚开始时他还是很抵触,但过了一个星期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在那么的抵触小朋友和老师了,来园哭闹情况也不是那么严重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他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来园不在拉着他奶奶的手不放了,而是会主动的来找老师,主动和小朋友说话。还记得他第一次主动笑着来园时的场景,他笑了,我比他还笑的开心。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改变,我感很骄傲,嘴角就会不经意的向翘。

  幼儿教育随笔 篇9

  记得文文刚来我们班的时候,一天到晚的哭哭啼啼,怎么哄也不停下,我就问她,为什么哭,她擦着眼睛对我说:“我害怕中午睡觉,我不想睡觉。”我就安慰她说:“好吧,文文,不要哭了,中午老师陪你玩,咱们不睡觉好吗?”她泪汪汪地点了点头,很快就不哭了,就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去了。

  到了午睡的时间,我陪她玩了一中午。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她妈妈来接她回家,对我说:“文文去过好几家幼儿园,都不愿意去,就是因为害怕中午睡觉。”我跟她妈妈商量了一下,这几天可以接文文回家睡觉,等下周的`时候再让文文在园里睡觉,文文也同意了。

  到了下周的时候,文文妈妈没来接她,我就让她睡了一会儿,结果文文第二天不愿意来上学了,我打电话询问她妈妈,她妈妈告诉我说:“文文回家告诉我说,老师说话不算数。”倾刻间,我觉得我做错了,于是,我为这件事和文文道了歉,并和她约定好,以后文文可以不睡觉,但是必须在床上躺着,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午休,文文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没几天她就慢慢融入到集体中去了。渐渐地,也养成了午睡的良好习惯。

  从这件事中,我反省到对孩子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有时候家长的话都不如老师的话管用。老师对孩子说出的话要负责,这能显示出老师对孩子真正的尊重。对于孩子小小的心灵,我们要加倍地呵护,悉心地尊重。

  幼儿教育随笔 篇10

  幼儿园教学反思:哭,有时是件好事

  早晨,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幼儿园。可今天的丹丹却在座位上不高兴。班上的小朋友去跟你说话,你也不理,我忙过去问你:“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呀?”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伤心地哭起来

  “今天该我拿小图书和小朋友分享了……可是我忘带了。”

  我说:“没关系,老师原谅你,明天记住带过来好吗?”你使劲点点头。

  我对你能为忘带小图书这件小事如此重视而表扬了你。

  你的哭不是因为你娇气,也不是因为胆小,而是一种幼儿特有的责任感的'体现。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责任感。“图书事件”虽然小,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你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我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孩子责任感应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幼儿教育随笔 篇11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父母在经济大潮中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抚养。但许多老人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对孩子关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事事包办。从而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思想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一个孩子在生下来时有无限的能力,在正确的指导下,他是无所不能的。但是我们孩子的这种能力往往被家长剥夺了。就拿我女儿来说吧,在她两岁时,吃饭本应该能自己吃,可是她奶奶就是要端着碗往她嘴里喂,恐怕弄脏了衣服,更担心孩子自己会吃不饱。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对孩子都进行了百般的呵护,其结果就导致了孩子诸多能力的下降。女儿现在上二年级了,自理能力差,遇事没主见,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能有的朋友会问,这件事有这么严重吗?那我很严肃的告诉你,人的智力是怎样产生的?人的`智力是通过大脑器官对世界的探索培养起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事事包办,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被限制在一个环境里,他没有机会去运用他的大脑,没有机会运用他的语言功能,更多的就是不能使左右脑相互结合,将他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在长大之后,在各方面都会不如别人。

  众所周知,孩子早期教育的周围环境将影响着他们人格的形成,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人相比较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喜欢安静和有秩序的家庭环境,因而当孩子达到他们的“好孩子”标准时就大大赞赏。相反,当孩子出于好奇而表现出来的好动、乱涂乱画、吵闹或损害玩具等行为则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这样,孩子就会朝着老人们所期待的行为发展。对于老人来说,照顾孩子还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他们担心孩子出门与别的孩子玩时可能会造成伤害或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侮,常常限制孩子出门,或灌输一些不恰当的观念,如“别的孩子会欺负你的”“不要相信别人”,甚至会吓唬孩子等等,这些灌输,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去年,我园小班来了一位叫伊宁的小朋友,奶奶经常在幼儿园“陪课”。这个孩子胆小怯懦、敏感多疑、不合群,总是被奶奶揽在怀里不肯放手。经我们调查,孩子从一周岁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吃住。虽然父母经常在家,但他们的教育方式老人不认同,还经常为“管”孩子婆媳之间闹矛盾。每个人的教育方法和要求不一样,弄得孩子常不知听谁的话好。但孩子更愿意趋向于对他眼前更有利的选择,而这往往不利于他的成长。

  在此,我奉劝孩子的祖辈家长,不要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切出发点都要基于孩子将来生存、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譬如,孩子在两三岁时可以自己吃饭了,就不要执拗去喂;孩子轻轻摔了一跤,就让他摔,摔了之后才知道如何避免。总而言之,就是要多动嘴、少动手,多指导、少代替。

  亲爱的老人们,请放开双手吧!这样我们的孩子将在立足社会时定能展翅飞翔。

  幼儿教育随笔 篇12

  元旦前的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们在活动室上课。孩子们拿着一本新日历进来了。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把它给你吧。”我拿起日历说:“谢谢。”送一朵小红花给雨晴。

  下午,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幼儿园。我正忙着中午的检查。小飞还带来了一本日历。小飞的妈妈对我说:“小飞早上放学回家,说如果他给老师一本日历,他就会得到一朵小红花。”小飞妈妈的话让我很尴尬。看着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不好意思解释,所以我不得不先接受日历。

  我考虑了如何处理这两个日历。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我打开日历,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我告诉孩子们日历是玉青和小菲送给我们班的。我们应该把它挂在那儿。孩子们跑过去说:“把它挂在娃娃的房子里,挂在小超市里。”我领着孩子们鼓掌说:“谢谢你们,雨晴和小飞。”并给了小飞一朵小红花。他们面面相觑,甜甜地笑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它提醒我,老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

  幼儿教育随笔 篇13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唯有用关爱编织才能够天长地久。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活在周围人的关爱当中。不信,你且看(这一幕发生在我的班里):

  慧慧一边走一边哭,霞霞在轻轻扶着她,走在旁边的泉霖轻蔑的.说:“哎呀,那么娇气呀!”霞霞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么说呢?我们应该关心她啊,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听到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慧慧哭的原因,原来是慧慧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急切的问:“老师,慧慧怎么了?慧慧怎么了?她怎么会哭呢?她哪里不舒服啊?”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急忙说:“好孩子们,慧慧没事了,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就没事了。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很好,特别是霞霞,知道关心小朋友了,你们长大了,老师很高兴,你们是老师的骄傲。”

  这件事让我明白,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爱护;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孩子的世界充满正能量。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的随笔06-12

幼儿教育随笔06-26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18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18

幼儿教育随笔06-14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10

(经典)幼儿教育随笔07-31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07-31

[经典]幼儿教育随笔08-06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