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作文【锦集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笔作文 篇1
母亲好几次提到西山上她栽下的那些树。可我总挪不开时间,始终没有亲自去看看。
其实在老屋的庭院中就有很多树。
其中有一棵年龄与我相仿的杜仲,高约两丈,粗达合围。这是当年二舅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可惜在这棵树长到和我们一般高的时候,二舅患病离逝。此后母亲对这棵树就更加呵护了,我那时常看见她对着这棵树沉吟好半天。邻居们来讨要树皮或叶子的时候,她总是挺纠结挺矛盾的,但好像又从来没有拒绝过。
我曾给老屋取了一个雅号,叫“双竹院”。因为就在几年前,庭院中南北两角一直有两丛竹子。从西水河岸这边望过去,竹子郁郁青青,随风摆动,而老屋也就时隐时现。这两丛竹子是父母当年修房造屋时亲自种下的。我的很多记忆都和这竹子有关:小时无聊时曾用刀在上面刻划未来;在竹下背读老师布置的课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弟妹们一起在竹下玩游戏;听大人们围坐在这阴凉下漫无边际的说些家长里短;后来,我也曾在它们下面拉过二胡,让那些不安和憧憬的音符在竹叶间颤动……
有一次我还和母亲在南街上去卖过竹子呢!可恼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本已把一大捆竹子买了去,一个中年男子又把它给送了回来,说是不好,要退钱。母亲没有生气,只是望着我们笑了一下,从此,再没有卖过它们了。
两棵竹子注定是审美的,而不是实用的`。
可是父亲还是在前几年决定把它们连根拔除,因为要修一个厨房和洗澡间。母亲跟他吵了几回,最后只好让步——洗浴也确实是一件大事情。
庆幸的是,在庭院的东南墙角一直不被我们看好的“使牛棍”居然成片成林了,而且比它的两个前辈更显风骨和俊杰。我每次回老家时,母亲总要领着我去看看这片小竹林。此竹竿竿独立,修长拔节,自有一番气象;有很多鸟儿在树上吵嚷,有月亮的晚上就更加热闹。母亲说,有人想要买,但被她拒绝了。
庭中还有几棵枇杷树,其一立于院子中央,如盖如伞,可蔽炎阳,可挡风雨;最大的一棵就在大门旁,每年都要结很多枇杷,仲夏之时,满树金黄。母亲站在树下指挥我们摘,说这边的才好,又说那边的更黄呢!枇杷个头不大,但味道特甜,不似市场上的,中看不中吃,连远在成都的侄儿也如是说。前两天母亲又送来一些,说快歇树了,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了。
而那棵长辈级的核桃树能活到今天,也应该感谢母亲。20xx年大雪灾,此树扛不住,气息奄奄,生命垂危。大家都说砍了吧,病病歪歪的。多亏母亲坚持,然后由父亲给它做了“截肢”手术,这才活了下来。现在它是“枯木逢春”,又俨然是一棵年轻的老树。这几年它又开花结果了,核桃仁儿依然回味很香。
庭中诸树相依相偎,枝叶交通。阳光从树缝中洒落下来,或明或暗,斑斑驳驳,似一首乐曲随时光慢慢流动。
后来母亲又把树栽到院门外去了,有两棵柳树,如今已越过房顶,如大碗那样粗细。微风过处,柳枝婆娑,翩翩起舞。我们受到启发,便在周围栽了许多树,有桃树、李子树、梨树、石榴树、银杏树,又从院里移出来几棵枇杷。如今门前仿佛果园,春天桃李烂漫,夏秋果实争荣。
清明节前,全家人上山扫墓。母亲又一次提到山上的那些树。我虽然膝关节有些疼痛,但觉机会难得,便和母亲趁大家空闲聊天之时,一路攀援过去。母亲年近七旬,个子瘦小,腿脚却比我利索多了。她走在我前头,还时不时提醒我小心些,好几个地方,她一下就跨了过去,可我得手脚并用,仿佛是我老了似的,我不禁有些感慨:既担心母亲跌倒,也为母亲身体的康健而高兴。
我们终于看到了那片树林,它们夹在别的树丛中。若不是母亲指点,我是看不出来的。和邻家的相比,栽的要密一些,棵棵苍翠挺拔,神气十足。母亲带着我一棵一棵的摸着、端详着。她说,这还是那年退耕还林时,带着小燕子(女儿小名)一起来栽的呢!如今都成材了,俺小燕子也读大学了,想着你们一家比一家过得好,我们觉得挺满足的……
母亲望着这片松树林,就像望着自己的儿女一样,她仰着脸,被汗水浸湿的头发,贴在满是皱纹的额头上,她的笑容里有一种甜甜的幸福。我猛然觉得,这些树其实就是庭院中的那几棵树,只是它们已经走出院门,走向远方。但根系却永远留驻在美丽的家园。
随笔作文 篇2
心情,是我们的眼睛,它能够帮我们识别生活中的好与坏,对与错。她时时刻刻流露出自己的心思,时时刻刻记载着欢笑与悲伤。可心情能时时刻刻充满幸福和乐趣吗?
所以心情放飞是一种理智。
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心情都是复杂的,所以我们难道不应让自己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吗?
没事听听小曲儿,无事唱唱歌谣,心情自然也就开朗了。
笑一笑吧,生活中总有一些烦人的事可是常常愁眉苦脸心胸也不知不觉的狭隘了,不是吗?只要遇事对自己说:“没事笑笑就好,”也许是对自己说:“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也是放松啊。
时时刻刻,放松自己,鼓励自己吧!!!
随笔作文 篇3
义工
很多学校创办了家长学校,无外乎让家长到学校了解学生的成绩,成绩好的家长风光一把,成绩差的家长跟着挨点批。
最近了解到江苏一个学校让家长到学校当义工,颇为清新。
每个家长在孩子就读期间到学校当一次义工,零距离地了解孩子一天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感受自我的责任,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很少真正地关心学生在校生活、与人交流、合作探究等问题。通过义工值勤、收发、听课、查寝、引领学生课外活动、查看小卖部和食堂,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齐抓共管,真正让学校工作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关爱学生,就要时时处处。家长义工的举措开启了一扇窗。
帮助别人,自己受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许诺
我带过一个班,中招考前紧锣密鼓,我对学生说再拼一段,中招考前我领大家爬山放松放松。我没有食言,学生感到了信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守信。你的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甚至是戏言,然而学生却铭记在心的。许诺了不兑现,学生会认为你说话不算数,教育就失灵了。
教师不要轻为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变着法儿地给学生兑现。比如我国古代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教师树立威信的起点。
蝉在地下的漫长等待,是为枝头一夏的绝响。
穿过每一场虚幻的梦之门,走向真实。让师生的心因一个共同的约定靠得最近,携手走得更远。
时尚
和师生谈时尚,似乎不大合辙。奇装怪发,穿金戴饰,学校是不提倡的。但时尚不仅如此。
一次我讲解方程,学生问我,F1方程赛车的方程是啥呀?我愕然。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猛,网络洞开天地,总让人觉得时尚在流行,什么超女、水木年华、NBA、街舞、什么囧、山寨、灌水、炫等,你若一无所知,学生不把你当作出土文物才怪。
易中天教授在谈古论史时,不也有很多如诸葛亮唱卡拉OK、周瑜是帅哥、关羽是爱神等这样一些搞笑语言么?
教师要接受点时尚文化,走近青年,让他们有一种认同和归属感。把一些嘻哈之语适时派上用场,定会为课堂增色。
一次上课,学生睡懒觉,我说了一句不要“懒洋洋”,小心被“灰太狼”吃掉了!学生们都看过这个动画,一阵笑声,瞌睡下跑了,又来了精神。
我常把一些重大时事新闻和娱乐新闻在课堂上流露出来,学生会喜欢老师佐料样的跑题。
泥塑
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筐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有了直接感受后,开始画苹果。
如何寻找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仍会有众多的困惑。
一位农村的美术教师,面对农村孩子买不起颜料、画纸,无法上课,于是改辅导绘画为教孩子学泥塑。他先走访陶瓷厂、玻璃瓦厂、砖厂、瓦盆厂了解相关知识,然后像农夫一样拉来泥土配制成软硬适度的泥块,教孩子们捏出千姿百态的造型,令人赞叹。
其实因地取材,搞校本课程开发即可挖掘教育资源。把民俗文化、种植养殖、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环保等搬到课堂,便成了学习的源头活水。
泥塑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真实地做活课堂,让今天的课堂成为明天的生活。
啃书
传统的教学离不开课本,课本成了唯一的教学内容。
教师先是自己把课本啃一遍(备课),接下来是带着学生啃一遍(上课),再下来是要求学生自己啃一遍(复习考试)。最后又帮助学生啃一遍(试卷评析)。
课本是范例,版本多样化,一本书不能通天下。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的传统早该更新了。多媒体应用,教学软件开发正在呼唤教育的超越。
那些抄五十遍的重复练习,那些口吐白沫的大侃,那些满身白尘的形象都该拾掇起来了。
现代化教育终将带给教师一个蓬勃的春天。
我们拥抱这个春天,该如何敞开胸怀?
随笔作文 篇4
再次回到这个写作平台,什么都没有变呢,还是那样,不过多了一些不熟悉的写作小能手。看来我也要大展身手了呢!虽说我写作能力不强,没准,坚持每天写几篇,看新发的作文,看多了,写多了,我的写作水平就提高了呢!
前几天,我们学校的两个五年级学生的作文被选中,被发表在某某的报刊上,还得了奖状。心里有说不出的嫉妒,人家小小五年级学生的作文写得如此只好,我这个六年级学生真的好失败吖!现在的小学生真是越来越牛掰了。连我们这些大孩子都比不过咯。
记得有次参加作文竞赛,竟然得了个第三名,奖品是一支笔。而第一第二名都是比我小的,在领奖台有我的脸都丢光了,有木有,没脸见人了都,太丢人了。不行不行,我要多看些课外书,多学习别人是怎么写作的,了解写作技巧。
我的语文老师,教我写作。我频繁的上交作文,可都被老师圈很多圈圈,我不断努力,坚持每天上交作文让老师改。有天,老师找我,跟我谈写作,我仔细地聆听。你可以去一些网站写写看,或者找网上的'老师,面对面辅导你。我每天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批改你的作文……
说了那么多,我明白了。我开始在好几个网站上发表我的作文,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我所写的作文,让他们提意见,哪里需要修改,哪里要改进,哪里要加强。
写作,几乎离不开你了,你使我快乐,使我开心,使我放松。我的心事都在我的日记里。我有个日记本,坚持每天写作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先从最低要求开始,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加。真希望我的写作之路越走越好,虽然会有些陡坡,可我也要咬牙坚持,不能放弃。若放弃了,付出那么多努力就白费了。
看着那些写作好好的人,我要争取超越他们,希望我会吧,超越他们,嗯,就这样。
随笔作文 篇5
人是个奇妙的动物,总是喜欢站在某一个节点上去回忆和眺望,可是今年的我没抱此心态,却也是梦里梦外的梦着种种过去或种种存在过的那些将来和莫须有的想法和天真。20xx年里总感觉活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中,也才有了我“在梦的真实里,猛然惊醒;在现实的.梦中,却渐渐迷失......”的感悟,半睡半醒中,朦朦胧胧......
我记得自己曾说过:存在,就是用最合适的状态为自己活!也许20xx年自己也是花点时间去找这个最合适的状态。这个状态既有自我,也得现实;既顾money,也得留有money外的人生遐想。我想生命或许是在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诠释自己的理解。
下了两场雨,天气渐凉,非常纳闷,已是快到花开时节的时候了,天气也是如此异常,也是降温了才发现身体拥有足够多的脂肪是多么地让人温暖,去年夏天见到久违的朋友时,他们的过度反应曾让我一度觉得,百无一用便是胖了,现在想想,貌似这胖点还有些用,好歹这也花了我整个一年的存储。
偶发一说说,女生就像食堂里的菜,虽然碰到好吃的机会少,但是去晚了也会居然没了,这只是我一个比喻。有一个朋友还为此为我担心,对我宽慰道:“总有合适你的菜的。”我欣慰地一笑。
留恋的过去,已是不能到达的将来;展望的未来,其实早已存在过我的脑海。一年伊始,收拾好心情,轻松前行......
随笔作文 篇6
现在最爱做的事情,便是沉默。当初那个打开话匣子就如黄河之水的自己,已经被岁月掩埋。无法定义,是否是时光的沉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要比从前淡薄。
或者说,是凉薄。
年岁渐长,有了许多可以自己把握操控的东西,反而少了当初完全被人束缚的安全感。偶然间,觉得就像那浮萍,不问来路,不知归处。其实也曾一遍遍告诉自己,是自己还不够强大,面对世态炎凉的社会,还不能安然处之。
本来就是平凡淡薄的一身,奈何总有不甘平凡的灵魂。好像总是矛盾又纠结的活着。渴望什么样的生活,幻想什么样的爱人,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满心里,都是乱糟糟的想法,有的时候,会恨不得把心剖出来看看,到底想干什么。更多的时候,却是把心沉下,沉到骨子里面。那个地方,固若金汤,却也朽木死灰。
渐渐地,找到了生活的方式,心变得冷硬的同时也更加的顽强。当初觉得无法接受的现在也可以坦然面对。一屑不顾成了垂涎三尺。避之不及变成了趋之如骛。离经叛道的话语也会平静的从嘴中吐出,好像更规矩了,也好像更无知了。是不是看清了现实,也就看轻了自己。
渐渐地,身边的人都开始了新的'人生,空间打开,晒完婚纱晒孩子。再看看自己,居然有一种孑然一身的孤寂感。不知不觉,时光已经淌过了二十二个年头。我还是如新生儿一样一无所有。却丢失了所有新生儿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闲时总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未来编排得如果电影主角般一目了然,可以看见的通途大道。蓦然惊醒间,却发现,只是看了一场电影。
我把这种反应称之为,空想派后遗症。
我发现我的执着,永远只用在追求美食上。这真是一个悲伤的笑话。再被现实打击的寸寸成灰的时候,会向好友咆哮:我要减肥。好友会默默的回我一句:我知道。听了很多遍,也听了很多年。想着王子会踏着七彩祥云来找我,莫非我就带着这一身的肥肉去接他?想到都觉得忧伤。
瞬间就如破了皮的气球一样。原来我已经自暴自弃了这么多年。
是从什么时候起,生活里只剩下了赚钱。要到什么时候,生活里才只剩下钱。好像要做点什么改变了,这个念头萦绕了好几年,也始终只是个未成形的思维。朋友总说我是个消极主义者,我自己却明白,这些年改变了多少。可是,还是无法成为渴望中的样子。
庸庸碌碌,茫茫无为。一日日的这样度过,渴望着改变,却又惧怕着变数。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年年的悄然划落,余一声叹息…………
随笔作文 篇7
自从我喜欢上写作开始,我对于“作文”两个字的解释是:创作文章。那怎样才能创作文章呢?去感悟生活。可是,后来我发现,至少在中国这个区域,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作文的认知只是把它当成提高语文成绩的工具,并没把作文当成一门学问去探讨,去深究。写出来的作品,简直不能称为“作品”,只能称之为“成品”。为什么说是“成品”,因为他们的文章就像袜子一样,批量生产,要多少有多少。写出来的作文的缺点一目了然:内容千篇一律、故事虚假、对话苍白、立意不明确、文笔毫无特色。这些都是大部分同学写作文的通病。
就拿《感谢父母》这个题目来说吧,同学们不约而同,或者说十分有默契吧,几乎全部是写:我在半夜生病了,父母着急的被我去医院,偏偏老天不长眼还下了雨,到了医院父母一直守在我身边……大概是这么个内容。这里我就不得不告诉那些人了,这种情况只有可能发生在上个世纪。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傻到步行去医院?我相信,能住在城里的,肯定都有车,开车多快啊,不用几分钟就到了,我就不信世上还会有这样傻的人。再者,就偏偏那么巧,一生病就下雨?呵呵……这是在骂老天爷闲着没事干吗?谁生病都得下雨,那城市不都淹了?就算条件正好全让你碰上了,那我也不信每个人的感悟一模一样。
这足以说明现在学生对作文的极度不重视,对文学的极度不了解。有时间对着电脑消极,也不愿去了解文学的魅力。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朋友,他们总是像我这个作文不错的人抱怨:作文太难编了……太费脑子了……实在编不下去……
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产生了个疑惑:作文什么时候开始靠编出来的呢?这似乎并不能完全怪罪于他们,追根究底,这个“作文要靠编”的概念是老师传达给我们的。
在我们对“作文”这两个字的概念还很模糊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编好一篇作文。我曾经也被这个概念洗脑过,后来我一概否决老师的这个理论,现在想想……老师说的并不是全错,至少说对了一半。
其实作文并不是像小说一样,要编织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作文并不需要这样。作文其实是人对生活的感悟,只要认真去生活了,作文自然信手拈来。再说了,不少的作文题目其实大家都在私下交流过的,比如《我的父母》,有谁没有跟别人私下谈论过自己的父母的?我们只不过是要把自己的感悟或者让自己得到这个感悟的经过用自己的风格文字化而已,并没有像上天摘星星那般难。
如果按老师说的.去做,写出来的就是“撒谎作文”,这样的作文就好比低俗小说,看了就是浪费人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作文就算得到老师的夸奖,也只不过代表着撒谎技术高超罢了。所以,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忱,缺一不可。把两者结合一下,写出来的文章就会锦上添花,读起来也会更美、更雅。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现在肯定一时半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期待未来能有什么能人异士能打破现在的局面,不求全部人都能对文学感兴趣,至少不要再让学生对文学的误解更深了。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05-27
随笔的作文06-27
随笔作文【精选】08-25
[经典]随笔作文08-26
随笔作文【经典】08-27
随笔作文[精选]08-27
(精选)随笔作文09-05
(经典)随笔作文09-01
(经典)随笔作文08-31
随笔作文[经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