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10-14 09:52:55 随笔 我要投稿

实用的随笔作文经典【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随笔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随笔作文经典【7篇】

随笔作文 篇1

  暑假里,爸爸天天带着我一起晨跑。

  每天早晨6:20,我就被爸爸手机里《大长今》的歌声唤醒,勉强睁开朦胧的双眼,依依不舍地告别凉爽的空调房,直奔操场去晨跑喽。

  刚开始,我都能和老爸并肩而行,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弯曲在腰部,随着轻盈的步伐,有规律地舞动,早晨清新的空气在我鼻腔里流动,我贪婪地呼吸着,一边跑着,一边欣赏起四周的美景来。

  只见跑道上有三三两两的人群,正和我一样沿着跑道跑着。中间的草地上则热闹非凡,有放风筝的,手中的线指挥着天空中翱翔的老鹰;有抖空竹的,那空竹上下翻飞,发出悦耳的“嗡嗡”声;有打太极的'……清晨锻炼的人还真是不少呢。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肺部开始有火烧似的疼痛,身体发软无力,脚步开始踉跄起来,双手也不知道该怎样摆动啦,感觉自己就快撑不住了。此时,我用无助的目光看向老爸,但他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该休息了吧?”我带着哭腔问道。

  “加油,再跑一圈!”老爸斩钉截铁地说。

  “啊!”我的大脑“嗡”的一下,一片空白,差点瘫坐在地上。我机械地迈着步子,也不知道挨了多久,终于从老爸嘴中传来了盼望已久的声音:“好了,慢走几圈,放松放松。”晨跑终于结束了,我松了一口气,放慢脚步走回家去。

  晨跑真是一件好事情,不仅可以强壮我的体魄,还能磨练我的意志。困难就像这晨跑一样,每次我只要再咬牙坚持一下,就会迎来胜利。有时候,越是简单的道理,人们越难做到,但是这次,我做到了。

随笔作文 篇2

  我想现在其他人应该都睡了吧,快一点了,房间里,钟表滴滴答答个不停,任凭我再无论如何也不能逼自己睡去。

  这几天是过的有些混沌我都是下午四五点多才睡去,大多是因为实在是玩到够了,然后脑袋会痛,想裂开一般。现在我是很害怕妈妈突然闯进我的房间,命令我赶快睡觉。我是想打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次用这个写东西,所以感觉会很新鲜。时常会打错字的,已经有些生疏了。

  刚才走到阳台,过去坐椅子。原谅我的无聊目的',只是想单纯的去看看月色。我的心很浮,经常是呆不了几分钟的。有时刚入夜也会去阳台,椅子是我常年摆在那的,只有下雨天才会搬进里屋,所以一有空便想去那里坐坐。常常拿着耳机听歌,这至少能延长我坐在那的时间和次数,最后也常常听不完几首歌就离去,自定义的到电脑旁坐下,要干什么却不知道了。

  这漫无目的,这混沌,这久望的颓废,在教室的时候是多么渴望得到。可现在,这毫无目标的颓废,让我想逃离却不能够下定决心,只好继续下去。

  我想其他人应该不会像我这麽无聊吧,他们有自己喜欢的事,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我时常安慰自己,用别人的不出色,而事实远非如此。

  是第几次看月色了,也是第几次发现黑夜的魅力。记得我曾经在满月时许下了一些可笑的愿望——希望自己学业顺利,然后第二天便坏事连连,好像是初中是的事情,我还记忆犹新,人总是这样。

  从窗外看去,还真是别有洞天。黑夜白得像阴天,即使没有路灯的照射。你清楚为什么我们总是以为黑夜黑的纯粹吗,我们在屋里先不说,家里的白炽灯通亮,外面变黑到彻底了。

  人总是爱提防,只要对方有一点污点,便像遇到鬼了,连手电筒都要用上了。我们在意了一些东西,也疏忽了有些东西,人都是这样。

  我们都忘了月的点缀——

随笔作文 篇3

  今宵月色如水,夜苍茫。望寂月,回首故人,乃有感,故记之。

  今宵的月也许算不上满月,只是淡淡的上弦月。上弦月,将所有灵魂勾住,不放过一缕回忆。恬谧而庄重,月色将我的思绪凝结,沉淀。望着寂寥的弦月,我内心铺满了虔诚,仿佛遁入空门的皈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南唐后主心中始终无法解开的桎梏。那枷锁,虽无形,却隐隐作痛。李煜曾和我一样,望着月色,心中充满了舒服与安逸,无所挂念,无所犹虑。而此时,他却无助地徘徊在小楼上。雕栏玉砌应犹在,却早被残酷的月色溶解了,朱颜本不改,只是月光苍老了她。而此时,却只有明月相伴李煜,那曾经与他对视,又一度消陨他的繁华的朋友,一江春水若流尽,只有月来伴。月是他悲凉心境的载体,也是南唐覆灭的坟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色煽起一阵阵唐风。“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月色撩起一帘帘宋雨。月色本无情,却寄托着唐宋诗人的秋思。月色本不艳,却引无数文人墨客竟折腰。李白常在月下徘徊,因为有月与他同行。我曾不清楚,为何古人一定要以月作为思家的载体,无人知道,也许古人也未曾理解。也许,是否有月亮在催化心灵的感应?旧故里,草木声,月如钩,盼思归。无数文人在月的勾引下,为其迷倒。

  或许真正的文者堪于寂寞,不惮去守候自己的'信仰,规避繁华喧嚣,相守相望。

  而几千年过去了,物不是,人也非,只有月色依如水。似乎想起不久前的中秋,比今宵的弦月更美。而我们似乎已体会不到古人的秋思了。当一家坐在一起小小的团圆时,哪里还有古人的寂寞与牵挂?只有温馨,和谐。

  大概我更喜欢故时的月吧!那时没有霓虹满天,没有刺耳的笛鸣,月在天空中安静地望着大地。诚然,只有在那般安静的月夜里,我才会安静地思考,触发无限的遐想。

  今宵情寄何处?风残月朗。望苍穹,回首故人,感慨万千。乃记之而寝。

随笔作文 篇4

  现在最爱做的事情,便是沉默。当初那个打开话匣子就如黄河之水的自己,已经被岁月掩埋。无法定义,是否是时光的沉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要比从前淡薄。

  或者说,是凉薄。

  年岁渐长,有了许多可以自己把握操控的东西,反而少了当初完全被人束缚的安全感。偶然间,觉得就像那浮萍,不问来路,不知归处。其实也曾一遍遍告诉自己,是自己还不够强大,面对世态炎凉的社会,还不能安然处之。

  本来就是平凡淡薄的一身,奈何总有不甘平凡的灵魂。好像总是矛盾又纠结的活着。渴望什么样的生活,幻想什么样的爱人,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满心里,都是乱糟糟的想法,有的`时候,会恨不得把心剖出来看看,到底想干什么。更多的时候,却是把心沉下,沉到骨子里面。那个地方,固若金汤,却也朽木死灰。

  渐渐地,找到了生活的方式,心变得冷硬的同时也更加的顽强。当初觉得无法接受的现在也可以坦然面对。一屑不顾成了垂涎三尺。避之不及变成了趋之如骛。离经叛道的话语也会平静的从嘴中吐出,好像更规矩了,也好像更无知了。是不是看清了现实,也就看轻了自己。

  渐渐地,身边的人都开始了新的人生,空间打开,晒完婚纱晒孩子。再看看自己,居然有一种孑然一身的孤寂感。不知不觉,时光已经淌过了二十二个年头。我还是如新生儿一样一无所有。却丢失了所有新生儿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闲时总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未来编排得如果电影主角般一目了然,可以看见的通途大道。蓦然惊醒间,却发现,只是看了一场电影。

  我把这种反应称之为,空想派后遗症。

  我发现我的执着,永远只用在追求美食上。这真是一个悲伤的笑话。再被现实打击的寸寸成灰的时候,会向好友咆哮:我要减肥。好友会默默的回我一句:我知道。听了很多遍,也听了很多年。想着王子会踏着七彩祥云来找我,莫非我就带着这一身的肥肉去接他?想到都觉得忧伤。

  瞬间就如破了皮的气球一样。原来我已经自暴自弃了这么多年。

  是从什么时候起,生活里只剩下了赚钱。要到什么时候,生活里才只剩下钱。好像要做点什么改变了,这个念头萦绕了好几年,也始终只是个未成形的思维。朋友总说我是个消极主义者,我自己却明白,这些年改变了多少。可是,还是无法成为渴望中的样子。

  庸庸碌碌,茫茫无为。一日日的这样度过,渴望着改变,却又惧怕着变数。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年年的悄然划落,余一声叹息…………

随笔作文 篇5

  传说中的混沌,用自己的死亡,开启人类勇敢的生存。

  科学中的混沌,用自己的复杂,召唤事物深奥的简单。

  诗歌中的混沌,对我来说,“用形和势/我造出了它”。

  这“形和势”,离不开形象组合---我的河马我的飞鸟。

  河马,是我创办《啤酒花》诗报时取的笔名,也出于对荷马的敬意。

  飞鸟,是我阅读泰戈尔散文诗《飞鸟集》时,所留下的一点念想吧。

  我的河马,它的丑陋,与雨果笔下巴黎的敲钟人一样,只属于表面。

  而它的善良,都源于天性中爱与朴素的力量。“因为丑陋/正如善良”。

  我的飞鸟,它的替身,该不是活生生的歌谣。而它的跳跃,源于轻捷。

  是的,“无论接受或者反对/飞鸟似的歌谣/仍在水中发出轻捷的鸣叫”。

  在我的想象中,“河马的.清啸”,与“飞鸟似的歌谣”,都是说唱的形式。

  处在另外的情况,我想让飞鸟栖息在河马的头顶,从而完成合体仪式。

  此情此境,河马“想飞的感觉”,无疑构成混沌存在的方式。

  于是我的河马,“下水就任水包围/虽然水草肥美/简单就不想太累”。

  于是我的飞鸟,“吸收你(存在)的花园/不带走一片忏悔的花瓣”。

  从语义学上看,我的混沌,不仅仅是一种形象组合,更是一种美学尺度。

  混沌图腾,至此是否成为可能?我不知道,唯有问候:“混沌,你好。”

随笔作文 篇6

  红楼总众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欢她的率真,她的洒脱,她的豁达。雪芹先生让湘云第一次出场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宝玉与钗黛三人斗口之间便已带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见金麒麟眼熟,故问。钗曰“史大妹妹有一个”黛则讽曰“宝姐姐别的事情上还有限,惟有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读至此,如不见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笔带双关,既活画出钗黛二人形象,又为后文打下伏笔,似此类之文,红楼中甚多,由此可见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待到湘云第三,四次来,便应是整部红楼梦中最热闹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怡红院群芳开夜宴”等,如果说从前那两次只不过是湘云的一个剪影,那么此两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个升华。在庐雪庵的联诗中,湘云的联句是最多的,在我看来质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笔墨将新到的`宝琴,李纹,岫烟都给了读者一个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药洇,在我看来是红楼中画湘云最美的一副图画,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一般,湘云则是眠花了。试想红楼众闺阁中,除却湘云,还有谁会如此酣眠,无拘束,无牵挂的醉卧于花阴之间。在湘云的世界里,没有解不开的烦恼和忧虑,试问钗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吗?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湘云便是这样的真名士。“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也许是胜极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荣文字的背后便隐藏了无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钏,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从此便笼罩上一层阴云,再也没有散开,湘云此后再来,没有了从前的那种笑声了。红楼便真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黛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随笔作文 篇7

  又是清明,又是如丝细雨。似乎几千年来从未更替的气流交换如期带来了一场渗着寒意却又充满暖的希望的细雨。假期里并无许多事情可做,祭祖事宜早已完毕,家中诸事也都有长辈张罗,不甘于宅起来的我披起雨衣出了家门。

  出了楼道,风雨寒意一起席卷过来,一个激灵带走了我懒洋洋的倦意。小路,小山,小河,往昔明了的一切似乎都在苍茫的天地间化作了一片。我已然忘记了自己的初衷,默默地游逛着,漂流着,不知不觉的灵魂也已经化进了天地。

  人生短短三万天,如梦似幻,每个人都好似一柄刻刀,在这个似乎无穷大却又无穷小的世界里勾勒着各种痕迹。每一道都那么的漫不经心那么的随心所欲,每一道却又在历史规律这只大手之下显得那么的张弛有度,那么的井然有序。

  抖一抖雨水,回过神来想到自己,我不过是天地棋局的一小卒罢了,我应该如何作为才能让自己百年光阴不至于白白耗尽呢。大概就是尽力的去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人。我的一生或许不会留名青史,但是我的所作所为不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会留下哪怕是及其细微的.印记。

  不如归去,抖去私心杂念,捻起路边的一片柳叶,一朵落花,情与意都回归身体,回家的路上,仿佛听见了号角与金鼓,透过雨雾,小山的后边,光芒仿若就在眼前。明天,新的征程,新的人生,依旧由我自己主宰!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作文10-08

随笔的作文06-27

(经典)随笔作文09-01

(精选)随笔作文09-05

[精选]随笔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