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11-01 17:27:48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 篇1

  年少时,每颗心都是如冬日里的初雪般洁白无瑕的吧,年华飞逝,又是谁为这一片片洁白的净土或抹上斑斓色彩,或平添几分阴暗。亦是少年心,为何有这些万千筑就?

  影片中的四个少年,莫不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纯洁而又美好的心?然而,周遭不同环境的给予却让他们灿烂的心蒙上了不同的阴影。

  优秀的他,一心只希望父母因他而骄傲,然而伟岸的父亲对于家庭的背叛,原本是最后栖身之地的家变无端生出的争吵,让他无法获得片刻安宁;不懂事的他,又何尝不希望得到和平的交流,而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让他失去了反驳的勇气,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心;贪玩的他在,在沉过游戏的无数个夜晚,如果有父母在身边的提醒,结果也会不一样吧。不同的经历,同样破碎的心,聚了,便是一起了。

  于是便有了叛逆,有了冷漠,有了孤独,但少有人知道,是内心深处那一道道被撕裂的'伤口。

  孰能无过?更何况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可又有谁能理解他们内心的寂寞,也许只有昏天黑夜的游戏,享受虚拟世界中的强大才能让他们暂时忘记伤痛吧;也许,只有体会过伤害别人而获得的罪恶,懂得如今值得珍惜的生活,才能让他们醒悟吧;也许,只有当层层过雾拔开,当有人为他们抚平了伤痛,当生活真实的面对他们,当家里充斥着的不再是争吵与冷漠,当他们感受到温暖,才能让他们回头吧。

  曾几何时,他们的梦里,那颗希望之树盛开的花儿正渐渐凋零,花飞间的淡香也是夹裹着寂寞与忧伤吧。

  白纸一般的少年心,只有给予温暖明亮的色彩才可获得曙光的照耀,自身应如此,而环境给予的更为重要,就如一面明镜,只有微笑相对,才能从中获得同样温暖的回报,只有社会,家庭温暖了,孩子的心,才会是暧的。

随笔作文 篇2

  随笔作文450字

  中考是结束了,可是查过分的我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题记今天中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一开始我的心里只有害怕.害怕.害怕.....可是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剩下的只有失望,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如何面对我最爱的'母亲.这次,我没给她带来希望,带来的却只有失望而已.谁不知道,中考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然而我第一次就失败了,我该怎么办?听着别人考的那么好,我不知是什么滋味.现在的我只是想哭,想找一个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大哭一场我不知道怎么对妈妈说,说对不起吗?我想我连和她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我原本只希望能靠好,能让他们开心,那样不仅是他们,连我也会觉得幸福.但现实总与理想相差很大,事实上,这一次是和理想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天堂,另一个则是地狱.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无法面对,让我无法接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只剩下欲哭无泪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努力的,会尽我一切力量去考好的.

随笔作文 篇3

  “一叶曲折过后又几道坎坷,走不出,看不破”

  也曾见过山川河流,也曾进过大山深处,也曾看过壮阔大海,也曾看过蓝天白云。世间的一切景象,都是造物者无私的馈赠。

  本以为,不会再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景色,却不知,就像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样,小时候居住在大山背后,经常听到各种鸟儿的叫声闻到树叶的味道,可是,却对另一个小村庄的景色念念不忘,甚至留恋不已。

  暑期将过,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朋友相约去逛街。带着满身的疲累,将近下午五点,去了朋友的家中小住。

  本以为,她家住在县城,(我家背后有大山,故而我是农村的),没成想,本来已经精疲力竭,又一路颠簸,将近30分钟才到朋友家中。

  一路上,水泥路还好,到了小路上尘土飞扬,这滋味,真酸爽。转过一个又一个弯,路过一座又一座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清幽的可以给人视觉上的愉悦、心灵上的.舒坦的仿若与世隔绝的小村庄。

  天空之上,蓝天白云相得益彰,碧蓝如洗流云微漾;远山之巅,山色霞光融为一体,朦胧而梦幻。此处竟是个清幽之地,让我无限向往。

  简单休息之后,朋友去菜园摘菜,作为晚上的配菜,来到菜园,满脸的碧绿,有一种异样的幸福感。帮朋友摘完菜之后,跟她打了声招呼,决定独自一人去走走。(来者是客,所以,我当然可以不用做饭咯)

  走着走着,路上看到了许多干完农活回家

  的居民,他们脸上都有一丝异样的神情,许是因为,没有见过我这个陌生面孔,感到奇怪吧!路过一条小溪,泉水叮咚,我赶紧下去,用双手掬起一捧水,感受,来自地底的清凉。后来,又看到一片竹林,还有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小路。只是,天色已晚,我一个路痴,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是不敢走远,出于谨慎,遂在暮色苍茫中打道回府。

  也许,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给人无限遐想无限憧憬的感觉好棒。

  虽然,明天我就要离开朋友的家,回学校去,但是,此番经历仍然值得纪念。

  天亮之后,“山谷的薄雾闻着烟霞,枯叶之下,藏多少情话”。

随笔作文 篇4

  喜欢细雨间散步的闲适浪漫。

  却又厌弃它的冰冷入骨。

  喜欢小雪里吟诵的优雅诗意。

  偏偏嫌恶它的寒气缠绕。

  很多时候。人真的是很矛盾的生物。

  你不知道你究竟爱它多一些。还是恨它多一些。你不知道你是喜欢还是讨厌。你不知道那种混杂的情绪里,到底哪一样占据主位。

  很多时候。人真的是由于矛盾错过了许多重要的东西。

  在冬天吃冷饮,在夏天吃火锅,估计只会被人冠上两个字——“神经”。

  有些习惯,一旦与季节脱轨,就变得莫名其妙。就像你远去天边,我却一如既往等待每日的短暂相遇之时你明朗的一声“Hi”一样,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我无法适应没有你的每一天。我的心里话要对谁说?我的烦恼我的痛苦还有谁懂?除了你,我还能跟谁一起畅聊无聊的有趣的轻松的深刻的各种话题?

  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我是真的想你了,想得不能自已,想得回忆起我们一起手忙脚乱地吃快要融化的冰淇淋时狼狈的快乐的时候,差点落下泪来。

  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大家嘴上说着聪明好啊,实际上真的很厌烦太过聪明的人。

  比如友情,有时候你层层拨开才发觉它的本质只是对方需要一个陪衬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时候你努力看清才明了它的实质只是对方的一种高傲的怜悯。

  所以有的时候真的会觉得近视真好,那些刺眼的光点柔和成温暖的光晕,你看不清楚那些朦胧的事物。如果能连人心一起看不透该多美妙?尽情地享受着美丽的假象,而不接触丑陋的真实,到了分别那一天,回忆起来,感到相处的每一秒都是如此欢乐,未尝不是一种极致的幸福。

  远方的朋友,你在做什么?

  让我猜猜看,是不是还在对着一大堆习题唉声叹气郁闷的快要撞墙?

  还是在父母那里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完整的周末,心情HIGH到想要跳舞?

  哈哈,你问我怎么知道?

  废话。我们都这么熟了。

  听着,不要跟我讲我们又不是山芋什么熟不熟啊之类的傻话哦。

  说真的,白痴君。

  你过的好么……?

  我讨厌……

  我讨厌什么呢?

  哦,对了,我讨厌你们在我最难过最脆弱的时候的鼓励,我讨厌你们无时不刻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讨厌你们那么体贴那么善解人意,我讨厌你们犯错之后诚恳急切的道歉。

  看,我这么讨厌你们。

  可是为什么,我们偏偏会是最好的朋友呢?

  哎,我真不明白。

  你说呢?

随笔作文 篇5

  终于,它挣脱了枝的束缚,在寒风中划出深秋最美的弧线,静静的落到了初冬萧索的大地上。

  那是一抹红,一抹枯萎的红。

  冷风带着冬的讯息,吹落了枝头片片枯叶,吹走了湖面群群大雁,吹得路上的行人穿起了大衣,加快了步伐,吹得这平日里就不热闹的宝石山愈发得冷清。

  从后山拾级而上,没有都市的喧闹,没有飞扬的尘土,有的只是细雨过后泥土散发的淡淡清香。深秋初冬的气息在山的空气中弥漫。踩着满地沙沙作响的枯叶,慢慢来到了山顶。

  一棵红枫树。它就这么自然却又突兀的来到了我的面前。它红的并不张扬,事实上正在枯萎的它泛着和城市天空一样的灰色,然而和四周的景相比,它依旧是耀眼的,让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它。

  它正在和秋作着最后的诀别。一阵寒风吹来,三五片叶慢慢地落了下来。然而冬天似乎对于它和秋的依依不舍有些不满,于是又派一阵冷风过来催促它。一片叶在枝头颤动,似乎不愿离去,用它那瘦弱的细枝与冬作着最后的、毫无疑义的抗争。终于,冬用无情的风将它吹落,它划着美丽的弧线,静静的落下了。

  我走上前去,拾起了方才落下的那片枫叶。它的红带着绝望的死灰色,如同一个万念俱灰的老人,望着自己渐去渐远的故乡,慢慢闭上了眼。手指慢慢地沿着它的叶脉划过,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叶脉仿佛刻下了它一生的故事,让我细细品读。我读出了它初春绽放时的喜悦,读出了它盛夏成长时的期待,读出了它深秋怒放时的凄美,也读出了它初冬凋零时的落寞。它的'一生。

  读过无数赞美落叶的文章,说它们“化作春泥更护花”,说它们伟大,说它们无私,更有甚者说它们不忘本,叶落归根,去滋养曾经哺育它们的根。

  然而阅读这片枫,我却有另一种感受。

  它最后的诀别是多么的不舍啊!它并不想离开,于是它挣扎着,与冬风抗争着,然而它输了,它终究没能战胜自然和时间,落下了。

  我曾嘲笑过落叶树的软弱,嘲笑它们不如常青树一样在冬季依然枝繁叶茂。然而当时就有人打击我说,那时自然界的规律,并非叶子它们自己可以改变的。

  我沉默了。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都认为人定胜天,总相信一切的努力总会换来回报,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没有改变不了的事情。然而生活总是用一盆盆冷水将我们曾经的热情和雄心壮志浇灭。于是我们沉默了,我们怀疑了,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徘徊了。我们不相信命运,但是生活却总是和我们开着玩笑。我找不到答案。

  然而今天的这片枫叶不正回答我了吗?

  纵然我们最后并没能改变结果,然而我们曾经努力过,我们得到了那条最美的弧线。

  拿着这片让我读出答案的枫叶,我转身了,再次投入了那个叫做生活的战场……

随笔作文 篇6

  可以一路走

  可以去登山

  可以与朋友嬉戏

  可以去看世界

  你在你的心里

  我在我的家里

  可以在不一样的地方

  却听着同一样的`歌

  去感受歌声里

  一样的感动

  让不一样的悲伤喜乐

  染成一样的颜色

  和你听同样的歌

  不在意是否在一起

  和你听同样的歌

  不在意歌手的人气

  那一样的歌声

  叙述着你我不同的故事

  牵起相互的思念

  唤醒沉睡的记忆

  传递心底的爱意

  哪怕永远相隔

  在不同的天地

  只要歌声轻轻响起

  就是你的陪伴

  在我生命里

  不舍不弃的旋律

  想和你一起听首歌

  就这样

  在同一个时候

  在不同的地方

  听一首同样的歌

随笔作文 篇7

  15岁的盛夏,那一段迷失了方向的青春,黑暗,漫无边际的黑暗、沉沦、挣扎,谁能救赎?

  第十五个夏,孤独而漫长……

  窗外倾盆大雨,添食了燥热,天气却并没有凉爽下来,反而过度沉闷。桌上手机不停雀跃着,汐呆呆的望着窗外,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而手机那一边,却一直不死心。

  焦灼笔墨,静静地坐在电脑旁边,想要写些什么,但却什么都写不出来,明天、未来,都是忙音。从三年前母亲去世开始,她就再也不是乖乖女了。原本单纯的生活被搞得一塌糊涂。

  写不出来什么,索性不写。QQ里,朋友那一栏一个人都没有,这就是她的生活,突然想起了许嵩的《灰色头像》心狠狠的抽疼了一下。他的话还残留着,分手,并没有打破她一向的冷静。

  从来都不会向他人诉说,已经厌倦了被忽视,被嘲笑,所以选择冷漠。手机停止了呼叫,而她却按下了回复键,熟悉的声音传来,这让她稍稍感觉到了安慰。

  “汐姐姐,为什么不接我电话!”

  “好累哦。”好像没听见似的,跳过话题。

  “你这老太婆,累了来这儿,哥哥我借你肩膀。”

  “屁,小屁孩,少和姐姐我废话。”

  听到骂声,对方不气反笑,“汐汐,你终于恢复正常了啊,我来找你咯!”

  “不要,走远点!”

  “恐怕不行了,我已经在你家门口了。”

  “那又怎样,给姐姐回去!”还是一贯的态度。

  “快来开门吧,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来了解你吗。”

  “自己走,我不想重复,再见。”毫不留恋的挂断,不是真的讨厌,而是害怕,连自己都不知道害怕的是什么。

  青春,就是迷茫。找不到前进的路,找不到他们所说的'灯塔。

  夜,难眠。一如他,一如他们。

  是啊,最后明白的是什么?是喜欢?不!是爱吧!

  ——致所有迷茫的青春

  后记:

  母亲的去世,对于一个12岁的小女孩必定是一个莫大的打击,最后的自我防备,只有冷漠。爱过,也痛过,不是不想再爱了,只是心老了,所以,伤害的是他人也是自己。

  寂寞是种罪,是女孩一贯的信仰。在孤独的夜里,连呼吸都难受,像是森林里刺猬。

  想要靠近,却害怕靠近。

随笔作文 篇8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题记

  曾经,我是害怕过泥泞的。现在,我却不怕风雨兼程。风雨兼程更能使我快乐,我与风雨斗争,等待彩虹再现。

  记忆中的那场纷飞大雪,席卷着枯叶而来。风太寒,雪太乱。爷爷不在家中,早上天色灰暗,我独自一人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害怕、恐惧、孤独充斥着我的内心,我多想痛哭一场。可是不可以!我加快了脚步,在大雪中行走了十多分钟。终于,走到了学校。此时天色也已大亮,我一行滚烫的泪水终于从眼中落了下来。

  那只不过是儿时的经历,事儿虽小,可它却在我的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跑步摔倒了,我会爬起来继续跑;被批评了,我会扬起斗志继续学;身体累垮了,我会休息一会儿继续努力……

  升入初三,学习压力大了许多,课程也增加了。每次测试,我许多题目都不会。家长批评我,说我放松了。其实只有我自己清楚我自己的想法。第一次测验化学,我有些害怕,但更多的还是自信。可当我出了考场后,我就有些自乱阵脚。果不其然,我的化学才刚刚及格。内心的苦涩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

  突然想起,在我很小的`时候,我都能够克服孤单害怕在大雪中行走去学校。当时我的内心是多么强大,现在就变得脆弱了?我不相信。我所坚守的原则是——笑着向前。我不再觉得学习有多么痛苦。学习知识,去超越自己,那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成绩,确实不重要,因为学的东西更多了!笑着向前,真的很能激发人的潜能。

  选择远方,笑对风雨兼程。

随笔作文 篇9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写随笔,但每每因不堪重负而中途夭折,或被学生同化以致于敷衍应付。随笔,作为一种自由写作,理应受到学生的喜欢,但为什么学生热情不高?我逐渐明白,是我们的反馈环节出现了故障。即使教师作了精批细改,也只是单向反馈,而没有互动交流,更没有全体师生参与的共生对话。反馈的简单化,逐渐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在两个班创办了《陌上花开》,效果颇佳。

  具体做法如下:

  每次周末,我的学生只有一份固定作业:一篇随笔。周一上交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从每班各挑出8—10篇有发表潜力的随笔,将随笔本发还给他们,并写上修改建议。这些同学在周三放学前将修改后的习作交给我,最终再由我确定发表的篇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输入电脑,下周一交电子稿。我负责将电子稿里的文档汇集在一个文档里,排版,在学生校对后送印。每周三,《陌上花开》与两个班的学生见面。我再根据每期文章特点,相机点评。

  《陌上花开》的制作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步骤:“一挑,二改,三定,四录,五印,六评”。这样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我的体会是:不会。教师从之前的逐篇批阅,到现在的浏览全部、详批数篇,时间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时的粘贴、分栏,也不太费时。

  老师的负担不会增加,学生的写作状态却得到了明显改观: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对随笔冷漠以对,而是充满期待,尤其是发表者的随笔本发下后常会引来羡慕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写作,甚至为发表而三改、五改。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而爱上了读书……

  《陌上花开》会不会成为写作尖子生的展示台、写作困难生的伤心地?我认为,只要教师把握好评选尺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写出达到发表水平的随笔。我的评选尺度就是每期报纸页眉处的十二个字——“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发真论”。这个标准,是每位学生用心努力能够达到的。其实,我在评选时,有时会“偏袒”一些写作困难生,只要他们的随笔接近发表水平,我都会尽力帮助他们,促其发表。在学期快结束时,我还会推出一期“增刊”,给未发表的学生提供发表空间。每期报纸约6000字,文章篇数约10篇。一学期近20期报纸,能给所有发表愿望强烈的同学提供机会。前些日子,我对《陌上花开》前二十期的发表情况作了统计,几乎所有学生都发表过,发表最多的达15篇。

  写作素养的鉴定途径是多样的,即便是应试成绩,也能反映出学生写作素养的.变化。学期结束,我所教班级的作文平均分远高于平行班级;一学期以来,有多人次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陌上花开》上录用的文章也能频频见于各级刊物,目前已有十多篇公开发表。 依托《陌上花开》,我的随笔化作文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审视我的作文教学实践,发现它在有意无意间向作文教学的“原点”逐渐靠近,体现出对某些理念的自觉践行。

  第一,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本性,让每一个内在生命健康生长。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背景下,潘新和先生提出:“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言语生命本性的养护,是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随笔的写作遵循“三自”原则: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摆脱束缚后的随笔写作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繁盛景象:就文体而言,有古体诗、杂文、小说、剧本、赏析类文章……就题材而言,有追怀过往、关注校园、品评时事、畅谈艺术……也许大部分随笔还存有瑕疵,但学生稚嫩、自由的笔触,清新、朴实的语调,展示出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真实生命。由于学生间的言语差异,每位学生所选择的文体类型、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我鼓励他们写“放胆文”,就是对言语生命本性的呵护。

  第二,关注学生的言语生命动力系统,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每个生命都有着言说的欲望、倾诉的需求。潘新和先生说:“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言语生命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言语创造欲和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使人所以为人。”我在随笔化作文教学中搭建《陌上花开》这一发表平台,使不少学生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激发了言语生命的内在驱动力。

  第三,互励共生,激荡起每个生命的言说欲望。

  俄国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几乎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鼓舞者、自己的守护神,后者一般也都是作家。只消将后者的书看上几行,自己立刻就想写作了。某些书仿佛能迸溅出琼浆玉液,使我们陶醉,使我们受到感染,敦促我们拿起笔来。”这段话固然谈的是作家的创作,但对学生写作同样适用:找到自己在写作上的“鼓舞者”、“守护神”,每个学生的写作欲望几乎都能被激发出来。作文的“不可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不作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空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写作的“守护神”。

  第斯多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作文教学的奥秘,或许正在于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唤醒、激励和鼓舞”。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言语生命在相互感召中走向共生,这不仅能实现生生共进,而且能促使师生双赢。受学生的推动,我也会偶尔在《陌上花开》上小露两手,而这也会反过来推动学生的写作。至今,《陌上花开》已有二十四期与我两个班的学生见面了,有《陌上花开》陪伴的日子,生活特别鲜亮,

随笔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中秋节,晚上,一轮圆月高高地悬在半空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说有笑。

  去年,也是这样的金秋时节,外公外婆不远千里地来到我们家。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他们几乎包下了所有的活儿。洗衣、做饭、炒菜……他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五点多就起床去买菜、散步。看着他们每天都郁郁寡欢,其实我深知,两个身在异乡的老人,哪一天都过得不安心。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在这里没有一个朋友;去买菜时,还要担心被骗。望着天上越来越圆的'月亮,他们多么想回家乡,回到那熟悉的小镇上啊!最终,爸爸妈妈拗不过他们的请求,送他们上了回乡的火车。离别之际,妈妈和外婆相拥而泣。我知道,这是一个远嫁的女儿父母亲的不舍之情,外婆那浑浊的双眼中也藏尽了无奈。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月亮是圆的,亲人们也会聚在一起。望着天上滚圆的月亮,我不仅想起了远在异乡的外公外婆,他们是否也和邻家的老人们在一起赏月呢?

  今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卧床不起的消息传到了妈妈耳中,爸爸便带着我们开车千里回到了外婆家。当我们一窝蜂地冲向那破旧的小屋里,外婆挣扎着起床,眼中的泪花泛着欣喜。“来,我给你们煮了鸭汤!”外公端出了一盘汤。小小的一碗汤里,不知藏了多少老人对儿女归家的喜悦。

  “你傻想什么呢?”妈妈的声音把我拽回了现实中。我回过神来,吃了一口月饼,对着天上的月亮默问,外公外婆,你们还好吗?月亮温柔地眨眨眼,就好像外婆关爱的眼睛。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05-27

随笔作文【经典】08-27

随笔作文[精选]08-27

(经典)随笔作文08-31

(经典)随笔作文09-01

(精选)随笔作文09-05

随笔作文10-14

随笔作文10-14

随笔作文10-14

随笔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