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11-09 09:02:40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 篇1

  我们的校园位于长江之滨,是个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校园。

  走进校门,北面是新建的篮球场,南面是宽阔的操场。操场上绿草如茵,红色的塑胶跑道踩上去软绵绵的,可舒服啦!操场的周围种着许多绿色的树木,高大挺拔,生机勃勃。树下盛开着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把我们的校园点缀得犹如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坛。每到大课间活动的时候,操场上热闹非凡。同学们有的踢毽子,有的跳长绳,有的跑步,有的做游戏……大家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操场的西面是高大的`教学楼,洁白的墙面上,“洁、诚、勤、争”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这是我们的校训,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清洁,要诚信,要勤奋,要争优。教学楼有三层,一楼和二楼是我们的教室,三楼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科学室、劳动室和电脑房。同学们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为了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

  教学楼的后面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桂花林。绿树丛中挺立着一块高大的石头,石头上一个红色的“思”字十分引人注目。金秋八月,金黄色的桂花盛开了,整个校园沉浸在桂花香里。同学们路过这里,都会被这迷人的香味吸引,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说:“真香呀!”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爱我们的校园!

随笔作文 篇2

  炎炎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头上,让人不得不在空调房里呆着,可一直开着也不是办法呀!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游泳,既凉快又可以锻炼身体,能长高.

  下午妈妈带我到了一个游泳池里去游泳,才游了20分钟.天上就下起了毛毛雨,一开始我认为没有什么大碍,就继续游了.游着游着,雨又下大了絮叨,这时我想:"下那么大的雨,会不会打雷呀?"想到这里,我开始怕了,因为我知道水会导电,那万一被点触到了......我马上游到通往岸上的水中梯子.过了一会儿,只听见轰隆隆的'一声雷响,我马上爬上岸,还好,我是第一个爬上岸的.

  事后,我一直在奇怪,大热天的,怎么下起了大暴雨,而且这雨持续了近1小时呢!我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是台风"桑美"惹的祸。台风虽然带来了凉爽,但也带来了危险。这次台风真是一次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台风啊!

随笔作文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潜伏在早中晚的气候变得极富层次感,就像刚刚喝下的冰镇啤酒,凉爽的泡沫液体在口腔的舌苔上酥麻酥麻的开始酝酿温润,而后开始直达经脉,血脉由此泛起热量,形成一个立体的味觉,当这种气候与回旋在云层下的风和雨发生相逢时,空气便会将茵草迷花梓桑艾绿烹饪出一个复合的节气,那便是端午。

  江南的端午总是来得那么斯斯艾艾,甫里,当下的甪直,这个经过2500年风雨洗礼的古镇上,一条条交错纵横的老街依旧保存完好,而对于那些习惯沿河而居的人们,端午,不仅仅是每年如约的一个节日,更是一种被岁月默默传承的情怀,一代一代。

  老周和老伴生活在这条街上将近七十年了,今天,老伴惯例用红丝线扎起菖蒲和艾叶挂上门楣,她用这种最平凡的植物向空气弥散最接近自然的芳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太湖流域盛产水稻,江南人习惯用本地糯米包裹粽子,老周家的.粽子也不例外,只是把粽子里的馅料稍作改良,因为,这天他们家将迎来一个特殊的客人,老伴用极为朴素的智慧把情感倾注在粘密糍糯的粽子里,迎接“毛脚的上门”,那年的端午,也正是我第一次拜见未来的岳丈岳母。

  “毛脚”,是江浙一带对未进门的准女婿的一种称谓,清楚的记得十几年前的那个端午时节,她牵着我的手,走在古巷的石板路上,鼻翼被温润空气里流淌的棕香刺激的异常丰满,或多或少稀释了初次拜见岳父母的那份忐忑感。

  随着香味的深入,我被她引进一座宅院,手无失措的紧张导致了脑部出现一个短暂的真空期,是炉灶上沸腾的那一锅粽子传出的咕嘟声唤回了走神紊乱的思绪,迅速调整后,我用虔诚的笑容和问候逐一向她的父母亲戚致意,而他们回馈我的不仅仅是满意慈祥的笑容,还有那一只只穿着绿衣的粽子,也是从那年的端午起,我定格成了老周家的毛脚女婿。

  如今,我和妻相濡以沫十几年,但当年岳母亲手递上的粽香依然鲜活于舌尖,尽管人们的忙碌和时代的变迁使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可像岳母的这一代人仍然在静静地传承和延续着那些家的味道。

  那年端午的故事,表面上的理解是一场相逢,聚会,品鉴,但现在回忆起来想想,觉得更像一种回归,纪念,和融入。这种传统的人文正告诫着人们要学会懂得与感恩。

随笔作文 篇4

  “唔,好香。”我依着空中飘散而来的香味来到了餐桌前,桌上摆满了各种香气诱人的食物。我望着眼前的晚餐,咽了咽口水,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肚子已不自觉的响起“咕噜”声。

  我坐到椅子上,拿起放置在碗边的筷子,忙不迭的`地将筷子伸向青菜,夹起一小把送入嘴里,只觉一股略有点油而又清香的味道在嘴里肆虐。便只顾着吃着青菜了。而旁边的排骨却不服气地高呼着,让我一尝它的味道。我便顺了他的心愿,轻轻将它夹起,先放置鼻前一闻,一股焦香、肉香扑面而来,我便忍不住将它送入口中,焦、嫩、咸、酥齐聚一堂,回味无穷,便忍不住再多吃几口。

  而在一旁娇红的小虾举起他那长长的爪子,仿佛是在证明他才是最美味的。我左挑挑,右看看,终于,精选出一只上好的野虾。先将虾头给扭断,再蘸上点柠檬汁,不拨虾皮,径直放入口中,咀嚼着虾身和虾壳。虾身带着一股浓浓的鲜味儿,虾壳则酥脆至极,再蘸上一点儿柠檬水,带着一股酸味混合在一起,那味道当真是恰到好处。

  接下来则是梭子蟹了。“这么大的身躯,应该有着不少肉吧。”我暗自想着。便拿起蟹钳,握住,用力将第二段与第三段掰开,里面的肉便露了出来;那是红白相间的肉。一大条蟹肉摆在您眼前,怎么能不眼热呢?我将蟹肉浸没在柠檬汁中,让柠檬酸酸的味道渗入里面。约莫几秒钟,我将蟹肉拿出,先是用舌头舔了一圈,一股酸酸的味道充斥着味蕾,再夹蟹肉放入嘴中,这与之前不同,不仅仅是酸,蟹肉里透出股鲜、甜的味道。这味道与柠檬酸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在我的味蕾里爆炸开来。轻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强烈,感受愈是明显。这种不同于以往的味道令我沉迷于其中,似太极一样,有着千万般变化,捉摸不透,一层之后又是新的一层,震惊而又着迷。咽下喉咙,我长呼一口气“啊,真好吃啊!”

  味美之极,需人尝之。

随笔作文 篇5

  我越来越喜欢躺在母亲的身边,告诉她我的小秘密,听她给建议与评论,或者是靠在她身上,撒撒娇,用讨好的语气告诉她我想买的东西。几乎每一次母亲都会欣然答应我的要求。我想,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可我从不会对父亲撒娇,他严肃的面孔总让我想逃避。

  有人说父爱是一座山,可我只从这座山中感受到压力。

  父亲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位教育家。他经常把他在学校里说教的本事带回家里。我不喜欢他一开口就说:“你应该……”我不喜他对我的一个小错误深纠不放,发表一大堆评论后让我作一翻深刻的检讨。我不喜欢他用对待学生的态度来对待我。因为,我是他的女儿,而不是一个缺乏教导的坏孩子。

  父亲千言万语的教诲在我眼中抵不过母亲一句轻轻的“我爱你”。

  父亲是忙碌的。他没有时间陪我逛街,没有时间陪我做作业,甚至没有时间陪我吃饭。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假期,他也总是在我起床之前出门,在我睡后回家。我渐渐习惯了家中没有父亲的.身影。甚至他在的时候,我会觉得窘促,不知所措。

  我有时会怀疑父亲是否爱我。因为他从来只问我“最近有哪些考试,都考了多少分?”,却从不问我”今天怎么不高兴,有什么事吗。”

  这样的父亲让我只感觉到了压力。

  今年的生日,父亲送给我六个字:健康、快乐、进步。果然又是说教。可当我坐下来细想时,才觉得这六个字是真正可伴陪我一生的礼物。

  或许我忽略了点什么。忽略了父亲在下雨载我回家时会对坐在他身后的我说:“把头靠在我背上,免得淋湿了。”忽略了父亲在我肚子痛时顶着烈日给我买药。忽略了极爱抽烟的父亲因为我的不喜欢而从不在我面前吸烟。忽略了……

  父爱是这样的吗?在令人厌烦的背后其实有一颗宽厚的心。我想母亲是把人从低谷拉起时的援助之手,而父亲则是我飘飘然时的一声怒喝,让我从美梦中惊醒。父爱是伟大的,他在被厌恶时,依然默默地帮助着我,却从不说那些是他的功劳。

随笔作文 篇6

  清简,宁静,如禅,清寂,寡淡......曾几何都如此来告诫自己,也如此要求自己,不奢求,不束缚,不算计,岁月如水,不妄言缘分深浅;花事三千,不问因果原由;低眉故事,又何须论其悲喜长短?生命,就是一场无尽的等待,等一次桃花盛世,轻颦一笑,等一段红尘,断桥烟雨,等一路清风,情愁休消,等一日光阴,小桥流水,等一夜青灯,不语迢迢......

  看雨,思雨,念雨,留得枯荷听雨声。俗世变幻,草木生息,枯荣已是寻常,人生,一半行走,一半停留,一半寻觅,一半隐幽,一时一日,桃开李绽,欢喜尝尽,一月一年,秋风落叶,飘零且是,一抬眼的繁华,一转身的清凉,谁又得个淡淡然?倚栏听风,依窗听雨,听,不过是听罢了,一听入境,一听入心,一听山河依旧,一听岁月无痕,听,此处最会意,我且淡淡然......

  念旧,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结,旧的书,旧的字,旧的情,旧的'光阴,开一窗,摇一扇,之间的之间,笑意淡淡,或多或少,都是一种温暖。日斜,风清,茶盏,月窗对饮,琴台相吟,又只一个流转,便已是过往风景,只影人身,留恋怅惘。寂寞,相思,期待,一人一心,素衣风尘,石阶,小桥,巷子,春秋里寻遍,偏只为听一声,香在枝头,香在眉梢,香里幽幽......

  故事,故事里的故事,终将会留下一抹情,在秋日里私语,在春日里发芽,是缘分的牵引也罢,是宿命的安排也罢,那一枝一叶,一花一露,一日一月,相逢,离散,聚眉,酒一杯,梦一场,千古的重门,尘路的修行,谁来焚音,谁来执着?铭记,遗忘,迷失,谁还记得来时的路?怕只怕,此一时,彼一时,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你与我,我与你,遇见,是劫是缘?你一笑,我一迎,是忧是喜?

  你说,陪伴才是最美的幸福。你说,与一座山静默,听清泉叮咚,与一阵风静默,听流年声息,与一窗月静默,听云语寻常,与你静默,无需声响,心若对心,已是那般情长。又何故长亭十里道清梦,春秋花谢凭栏杆?亦何需明月千里寄相思,一纸红笺敛眉山?更不需桥头柳下生誓盟,朝暮横对几山川!心若不离,花一开,情在花里,茶一浓,情在茶中,山一远,情与山共,风一来,情愿与风,你一来,来与我这般自在。

  一笔一墨,描得山水灵生,一吟一哦,赋得花木入情,一笑一颦,已是深浅得境,你说,此一方岁月,是素意清绝,凭窗万般闲,看且看,春日里,红一树白一树,夏日里,风一阵雨一阵,秋日里,燕离离,叶纷纷,冬日里,茶一壶水一香,好不热闹,也且附和,临风闲听,对月小酌,红粉执梦,幽涧静坐,日复日,年复年,失而得,得而失,来来去去,纵空山无语,一人一步,也声声,谁又输个寂?

  有文而言:“我选择春江水暖,竹外桃花三两枝。我选择渐行渐远,渐与夕阳山外山外山为一,而未曾偏离足下一毫末。我选择好风好水,有不速之客一人来”,若得如此清幽,尘世何来愁忧?清与一江水,香与一树花,行与一阵风,静与一盏茶,情留一书雅,个中之韵,不寻自来,悠然而得,视为惬意而无凄凄。再看往日字:“昨日春,今又春,是春太多情,香枝处处生。十里风细细,燕声隔柳鸣。落花流水去,凭谁诉衷情。”,才觉意韵而意韵,枉然而枉然,差矣!

  世间最为明媚,大约如是,真性情,云水逸。看花开,听叶落,一清风,一扇窗,一韶光,与你相坐,不语也是美的。有月共赏,有诗共吟,陈事共念,春雪共听,简居,小院,小院,光阴,步步清风,寸寸怡心,这般老去也是美的。又何来:秋风吹飞藿,零落由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棘”,亦何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万千千万,江山美色不过静,人心琉璃不过清,幽幽清城一色,偏偏若若含笑如花。

  文字/且听风吟

随笔作文 篇7

  第一次杜培根随笔集是刚上初一的时候,那时是因为它是课本指定的课外读物之一。记得第一次读培根随笔集时,可能是由于年龄还小,我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哲理,反而觉得很闷。第二次翻开这本书,是因为父亲,他认为我长大了,是应该学会如何做人的时候了,于是我便再次翻开了这本书。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培根的背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由于18岁时父亲的绞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财产,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随后便大难临头。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虽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却显然违反法律。他在议会中的政敌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把他赶下台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被罚了一笔巨款。国王不久就将培根从狱中释放出来,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终结。现在到处都有高级政客因受贿或以其它手段来践踏公众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当这样的人被捕时,他们往往起诉为自己辩护,声称每个其他人也都在行骗。如果认真对待这种辩护,看来那就意味着行骗的政客会逍遥法外,除非惩罚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话却与众不同:“我是这五十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这两百年来议会所做的最正义的谴责”。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伯特兰·罗素说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随笔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历史上位高权重又著书立说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欧洲那个还未结束中世纪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义的萌芽。他在《随笔集》里的“论宗教统一”、“论帝王”、“谈革新”或“论有息借贷”等章节中提出的独到观点许多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思想者所采纳,吹响了反攻封建制的号角。即使培根本人仍以巩固王权的角度出发想要改良上层建筑存在的弊端,但他的思维却没有仅限制在一个保守的.崇奉信条的圈子里,他站在一个评览世事的高度,对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他优美并且务实的行文间可以发现,培根对某些主题的分析还残存有贵族化的观念,但已在尽力从一个就事论事的原则狭隘袒陈见解了,时而借用格言警句画龙点睛,令得短小的评论鲜活丰满。碍于时代和阶层的局限,偏颇之处在所难免,然而《随笔集》里处处闪耀尊重本性的光芒,层层流露睿智深邃的真知灼见,使培根的作品仍为今所爱。

  《随笔集》中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可以说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精彩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

  《随笔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如《论友谊》中,“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

  《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

  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他在指导人们怎么读书时,颇有见地地指出:“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他在指导人们读什么书最受益时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连身体上的各种痛苦,都可以通过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全书立意高远,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种种经历,不得不看。

  它就是我们人生这本书的“卷首语”。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随笔作文08-24

随笔作文【精选】08-25

(经典)随笔作文08-31

(精选)随笔作文09-05

随笔作文10-03

随笔作文10-03

随笔作文10-03

随笔作文10-03

随笔作文10-03

随笔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