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11-12 13:14:25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 篇1

  上午陆续的老表们都来了,都来看他们的姥姥了,这位我们都爱戴的亲人。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大表姐了,来到奶奶的身旁时一直在喊“姥姥姥...看看我,我是大双”,因为大表姐是奶奶养大到十岁的时候再送回大姑姑家的,所以大表姐对奶奶的感情特殊一点。

  然另外几个表姐都在跟奶奶说着话,帮奶奶捏捏腿,也是守候在旁边。虽然奶奶不能说话,但此时此刻她的意识还在,我们说什么她都能听到,就是答复不了,然后我们又不能一直吵着奶奶,所以有时我们安静了下来,静静的陪着她。

  “吃饭了”小姑姑在喊我们了。这时爷爷也叫我们去吃饭,他说他在这守着就行了,我们就出去吃饭了。我们刚夹了菜吃了几口,就听到大姑姑在打孙女,就听到大姑姑说道:“天天不吃饭,看我打不打你”。这时我马上放下碗去抱起小女孩(可可)躲避大姑姑的扫把,大姑姑跟着说:“鹏啊,别管她,她就是不打不吃饭的”。

  我就对可可说:“要吃饭的,不然不长个的,还要被奶奶打”。可可的脾气也是倔强“我就不吃”,这个小家伙啊,拿她没办法。一直哭一直哭,我就想到带她去买零食吃了,不然怎么好的了啊。抱着她奔向小卖部去了,在零食的诱惑下,她终于消停了,不哭了,拿起零食吃起来了。唉,总算哄好了。回家后,大姑姑在奶奶房间,小姑姑就叫我放下她,自己快去吃饭,我哪还有食欲了,回了一句:“不想吃了”。然后想到爷爷还没吃饭的吧,就走向厨房,看到大表姐在盛饭,她看到我进来了就说:“姥爷还没吃饭的,我现在盛饭给爷爷送去。”我就马上接过碗并说:“我来吧”。接着去客厅夹了一些软点的菜,走向奶奶房间,看到爷爷还在那默默的坐着,他的内心该有多伤心啊。“给爷爷,吃饭”我递给他的时候,他说不吃,“那不行,吃一点吧”并扶着他走出去,带他去外面吃,可能爷爷看着奶奶那样吃不下饭的。

  带到我家门口那,让爷爷坐着吃。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我家店现在应该很忙的吧,就拨通老爸的`电话了。老爸接了:“喂”。我说:“爸,店里现在还忙的不,要不我赶上去。”老爸说:“现在忙得差不多了,不咋忙了。”我就说:“好吧,我都忘记中午要忙了,我马上赶过来。”没等老爸回复,我就挂掉电话了,骑着老爸的摩托车向镇上奔去了。

  二十分钟后,到了店门口,看到老爸老妈还在忙活,店里还有少数客人在吃饭。我就停下摩托,放下撑着摩托的架子,进去了。

  老妈说:“上来啦,吃饭了没啊”。我说:“当然吃过了,你们还没吃的吧,赶紧吃饭吧,碗我来洗”。我马上去放下水,把中午客人吃过的盘子拿来洗,一个一个的搞定,全部搞定了然后再放清水冲一遍。这时已接近两点了,想想老爸老妈每天都是这个点吃饭,心酸得很。但是这一切我都得感谢我的女友婷婷了,不然妈妈还在乡下干农活,爸爸还在帮别人打工,现在的生活也是辛苦,相比之下就好多了。

  碗冲到还有一半的时候,大伯好像回来了,他们先来店里了,老爸老妈也放下了碗筷,老爸就马上去下面条了。大伯大妈娟姐就都问我妈妈奶奶的情况,妈妈就给他们说了昨晚的情况。娟姐就说:“那奶奶现在呢,还好不。”我边冲边接过话说:“奶奶现在还能呼吸,就是不能说话不能走路。”娟姐表情严肃的说:“啊,怎么会这样啊。”

  老妈让他们都坐了下来,然后他们在疑问的问着奶奶这些天的情况是怎样引起的,妈妈就一一回答他们。过了一会,面条煮好了,我就去帮着端来给大伯大妈吃,娟姐自己去拿来了,然后边吃边继续询问着。妈妈的饭都冷了,看到锅里还有剩下的热汤,就拿妈妈的碗去盛起来,这样饭就会热起来了,老爸也过来吃饭了,就赶紧去帮他盛一碗饭了,我就再去接着冲剩下的盘子了。他们吃完饭,我就坐大伯的车一起回乡下了。

随笔作文 篇2

  一本很旧的相册,记忆中是在我小学毕业之前买的,里面有很多同学的照片,相册里的照片对我来说都非常的珍贵,尽管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伙伴,但那时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我却都记忆犹新。我一页一页的翻着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上那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儿时的玩伴如今也许大都成家立业了吧,虽说我很怀旧,想再在一起聚一聚,一起回忆那些难忘而快乐的时光,可直到现在,我的儿子都快上幼儿园了,我依旧没能实现自己这个小小的愿望。

  当我翻到一张很早的照片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面一共有7个人,我清楚的记得是在我们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照的,当时是我们给班主任翻菜地去了,说是翻菜地,其实那种体力活儿大部分都是照片上的男生完成的,之后老师说给我们留个念,所以就有了这张照片。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姓王,是一位女老师,在我们眼中王老师是非常严厉的,但课外时间她经常会把我们住校生叫到她的家里去,她是那么的.和蔼,像母亲一样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带我们做游戏,那段时光也许是我童年时代最快乐的。

  不知道还有没有也保存着这张照片的小伙伴,希望有,也希望照片中的人和我一起回忆我们儿时的美好时光,不论现在是否还联系,也不论随着时间我们已成为如今孩子的爸妈的身份,但过去真的值得怀念,如果有想看这张照片的小伙伴,请告诉我一声,我会翻拍下来传到我的空间,一起谈谈现在再看到儿时的我们的感受。还有很多小时候在住校生活的照片,亲们,很想看吧!

  今天是11月19日,星期三,起得很早,原本是打算写点东西上报完成任务的,可写了一会儿才发现,这样的东西没有含金量,报社不会用的。这几天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下手,想静下心来整理整理。还是把写下来的东西先保存起来,上班放到空间,也许会有人点击的,不,是一定有人点击,我相信,有人和我一样怀旧。

随笔作文 篇3

  朦胧间,听见拉行李的声音,于是明白,有些人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感谢两年半来一起走过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一路陪伴,只是时间太短等想着去在弥补一些感激的时候,你们已经或即将背起离开的行囊,朋友,珍重…….

  有些人,本可以再见面;有些事,本可以再继续,然而,就在我们转身的那个瞬间,有些人,就在也见不到了,有些事,也就不能再继续了。有些东西很美好,却不能一生拥有,就像大学,也许正因为是这样才会让我们很是不舍。当太阳落下又升起时,一切都变了,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假如没有你,假如不打算接本,我不敢想象我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是淡定,不舍,恐慌还是痛楚?人生就是这样,你选择了一条路就不能亲身体验走在其他路上的感受,只能去想象、猜测,这样或许又为我们留下了些许安慰和快乐。这个大学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以至于大一时我就害怕毕业那一天,那时我很好奇如果真的毕业了,那些熟悉的朋友们各奔东西会是什么感觉,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却又想不起当时的感觉了。

  如果你不舍得毕业,那么至少说明你很喜欢大学的生活,它会是你生命中最值得回味的篇章,因为我们曾经在那段时光疯过、二过,而在那以后,你再也没有无聊的玩着游戏看着电影;再也没有时不时的聚餐;再也没有呼之即来陪你一起抱怨的朋友…...,所以我们要把大学的回忆珍藏在心灵最深处的净地,当我们心情沮丧时,静静的欣赏着曾经的回忆,也许会是你的精神支撑。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性情中人,看着他们斗地主,我似乎有一种看着电影的'感觉,我不敢伸出手去触摸,怕眼前的场景真的会是电影,只想这样的看着他们,希望这是一场播不完的电影,音乐确实很有渲染的作用,以至于我都有些忍不住了,看着每个人都一种想要说不要走的冲动。本以为,可以把对一些人的不舍聚焦到一个人的身上,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吧,我到底舍不得什么,我却又想不出,只是想,把现在的一切延续下去,永远的不会结束。这几天感觉就像流沙看起来很漫长,却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失去。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也许,以后再也不能去二宽宿舍吃瓜子打牌借刮胡刀了,再也不能去飞哥宿舍叫声飞哥喊声候总顺便调戏一下少云了,再也不能回到自己宿舍看见北京人趴在床上看电视然后说一句:“回来啦!”……

  很庆幸在求学生涯的末段,我终于会舍不得一个班级,会舍不得我的同学,会舍不得我的朋友们,也许是因为以后大家会天各一方,很难再见一面了吧。即使见面,或许也早已没有了曾经的感觉,而最终我终于知道我舍不得的是什么了,就是现在这种感觉,一个只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感觉。走到一个的地方,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总会有一种莫明的伤感,感觉被剥夺了什么,却又想不起来到底失去了什么,眼前的一切旧物犹在。瞬间明白了,原来不是丢了什么东西,只是没有了曾经的感觉,而唯一寻不回的也只有感觉。

  或许,多年后我们再相聚,再也无力去疯狂,再也没有力气弄起喧嚣的生活,只是静静的回味着以前发生过的点点滴滴,眼睛里流露出对自己曾经所经历的羡慕之情。一切的永恒都存在于人的虚幻意识中,而现实中唯一的永恒恐怕只有我的肤色吧。

随笔作文 篇4

  〈一〉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说文章最能感动人的是“情”。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这“情”必须是真挚自然的,而不是虚情假意的;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真切的感情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动人的魅力。

  一篇好的文章,自然逃脱不了情感的`“迷网”。只有贯注了情感的文章,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章,活的文章,否则一切都是死的。比如说,一个人在看一篇文章时,会不经意地笑或流泪。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一个“情”字。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在笔头,当读者在阅读时,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因此在看文章使,哭与笑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情感,那就没有喜怒哀乐,这不就和死人没差别了吗?同样文章失去了情感的浇灌,就只能被看成是由一笔一划构成的字,一字一句构成的话,根本算不上文章。

  情感,人世间一切都需要情感。孤独的人需要别人付出情感,去安慰。伤心的人需要别人付出情感,去体贴,不要再犹豫了,拿出你的情感,去安慰孤独的心,受挫的心。只有个人付出自己真挚的情感,世界才会更美丽,更富生机……

  〈二〉黄昏

  有一种意境叫黄昏,黄昏不单是一种时间观念,更是一种淡淡的情绪,高中生优秀作文《随笔两则作文》。

  晚风轻起的黄昏,静静凝眸渐渐坠向地平线的夕阳,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夕阳,有如新娘抛出的绣球,散发着淡淡的温馨的火红。她似乎是舍不得蓝天,而染红了如许的白云,留给蓝天作伙伴;又像调皮的小天使,在天空的蓝脸上迅速抹上一层红胭脂。

  黄昏,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意味着人们该回家了。于是,人们陆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先前寂静被打破了,路上一下子沸腾了。过了很久,一切的一切又寂静下来,蓝色的天下是辽阔无边的草原,绿水带青的小溪,峰峦迭障的高山……一切都那么宁静、和谐……

  哦,黄昏……

  这是我去年教过的学生写的一篇随笔,在她写作这篇文章之前,正是她和她的好朋友有了误解的时候,感情的闸门不经意时打开,尽情地宣泄。世界需要情感,文章需要情感,一切都离不开情字。小作者的语言流畅,情感丰富,运笔自然,优美。

随笔作文 篇5

  雪,纷纷扬扬的飘着,像天堂的小天使,舞着轻盈的翅膀,在天空中打着旋儿,悠悠的,悠悠的降落人间。雪,美极了!雪花片片,轻轻地横飞过来,像银色的蝴蝶,她调皮的落在行人的衣服上。要是你接住这朵可爱的小花,它立刻化为小水珠,晶莹透明的我爱雪,雪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那次老师带我们去下面玩儿雪。或许你在不经意之间被一颗雪白的小球投中,我就是受害者!可我并不生气,而却被自己那可笑的模样都笑了。在校园里你会看见一个个雪白的小雪人。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肚皮,笑的眼。

  在行政楼的斜坡上结了冰,就是滑滑梯了,我们轮流玩儿,“哎哟!”“啊!”这样的尖叫声不断传来。我们都被逗笑了!雪,留恋地落在娇艳的红梅上,欢飞在青翠的松林间。在雪的韵律中,红梅,松林的点缀使其更加纯洁。雪,悄悄的飘在树枝上,落在草丛中,把大地母亲装饰得异常美丽,房顶,树上都盖上了厚被。

  琼枝玉叶,粉妆玉砌,浩然一色,美极了!雪,洋洋洒洒的.雪花好似一张洁白的网,一条美丽的婚纱。覆盖了一切的一切。一时间,世界变得这么至纯至美。雪停了,人们在雪中留下的脚印就像一串串和谐美好的音符,它们在演奏着一首冬天的赞歌.地上纯洁的雪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欢乐。

  白雪呀,你是上帝的天使,人间的春神,我的心灵与你飞到天堂。

随笔作文 篇6

  第一次杜培根随笔集是刚上初一的时候,那时是因为它是课本指定的课外读物之一。记得第一次读培根随笔集时,可能是由于年龄还小,我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哲理,反而觉得很闷。第二次翻开这本书,是因为父亲,他认为我长大了,是应该学会如何做人的时候了,于是我便再次翻开了这本书。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培根的背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由于18岁时父亲的绞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财产,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随后便大难临头。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虽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却显然违反法律。他在议会中的政敌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把他赶下台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被罚了一笔巨款。国王不久就将培根从狱中释放出来,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终结。现在到处都有高级政客因受贿或以其它手段来践踏公众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当这样的人被捕时,他们往往起诉为自己辩护,声称每个其他人也都在行骗。如果认真对待这种辩护,看来那就意味着行骗的政客会逍遥法外,除非惩罚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话却与众不同:“我是这五十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这两百年来议会所做的最正义的谴责”。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伯特兰·罗素说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随笔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历史上位高权重又著书立说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欧洲那个还未结束中世纪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义的萌芽。他在《随笔集》里的“论宗教统一”、“论帝王”、“谈革新”或“论有息借贷”等章节中提出的独到观点许多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思想者所采纳,吹响了反攻封建制的号角。即使培根本人仍以巩固王权的角度出发想要改良上层建筑存在的弊端,但他的思维却没有仅限制在一个保守的崇奉信条的圈子里,他站在一个评览世事的高度,对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他优美并且务实的行文间可以发现,培根对某些主题的分析还残存有贵族化的观念,但已在尽力从一个就事论事的原则狭隘袒陈见解了,时而借用格言警句画龙点睛,令得短小的评论鲜活丰满。碍于时代和阶层的局限,偏颇之处在所难免,然而《随笔集》里处处闪耀尊重本性的光芒,层层流露睿智深邃的真知灼见,使培根的作品仍为今所爱。

  《随笔集》中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可以说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精彩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

  《随笔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如《论友谊》中,“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

  《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

  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他在指导人们怎么读书时,颇有见地地指出:“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他在指导人们读什么书最受益时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连身体上的各种痛苦,都可以通过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全书立意高远,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种种经历,不得不看。

  它就是我们人生这本书的“卷首语”。

随笔作文 篇7

  老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依旧长得茂盛,树干粗壮遒劲。不畏风雨,不惧霜雪,一直向上生长,从不曾看见过它光秃枝桠。我想,它一定明白,黑夜中,总有一盏明灯闪亮在它的身旁。

  听母亲说过她小时候家里穷,父母不让她去上学,但她却一直坚持,不管怎样,她都一定要读书。那个年代,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花钱送孩子读书了。于是母亲便把自家的树砍了,扛出去卖钱,回来遭到一顿打却还是很开心。上学路途遥远,路上下大雨,母亲只能戴着斗笠,赤脚走在泥土上。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先做家务,再上学。日子越艰苦,母亲斗志越强。我问过她为什么这么努力?她也只是笑笑,说:“这点苦不算什么,人这一辈子,总该有些追求,总得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一把。”是啊!多大的困难都可以过去,希望总会有的。

  母亲是对的,现在她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起早贪黑,更不用挨骂挨打,她生活得很好,也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是啊,无论前方风雨多大,只要坚持,奋斗,总会有一盏明灯在你冲破风雨后为你闪亮。

  回头看看历史,那些让人敬佩的'人物,哪一个不是从风雨中走来。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曹雪芹举家食粥而成《红楼梦》,亦有贝多芬耳聋作《命运交响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那份不畏惧向前的力量,是那种执着的追求,让人们有了创造奇迹的能力。

  然而,站在伟人肩膀上的现代人总难有那份“长风破浪”的志向。其实,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茫茫沙漠都可以长出绿草,冰天雪地中寒梅悄然怒放!我们有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一盏明灯闪亮呢?

  夜深了,远处高山上有一盏明灯还亮着,窗外那棵大树依旧挺拔,阖眼,音乐在耳畔响起,分明有一盏明灯在为我守候!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

随笔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