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12-29 14:43:00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随笔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 篇1

  游宛委山

  我和妈妈、阳阳弟弟,乘着阳阳爸爸的小车准备到宛委山赏樱花。一路上,我看见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鸟,仿佛在向我招手,黄澄澄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露出了迷人的笑脸。

  我们终于来到了宛委山了,放眼望去那漫山遍野的樱花最引人注目了。一走进大门,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就扑面而来,那婀娜多姿的樱花像美丽的少女欢迎您的到来。樱花有两种颜色:雪白和粉红的。它的形态,也各不一样。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膨胀饱满,好像快要炸开了一样;有的早已盛开,几片花瓣拼命向四周伸展,有时还会和其他树上的花瓣碰撞到一块儿;有的已经凋谢了,花瓣也随风飘落在地,表现出了她脆弱的一面。樱花有个特点就是花期特别短,日本有个民谚叫“樱花七日”就是说她。我和阳阳弟弟在樱花树下尽情地跑啊跳啊,一阵微风吹来,落樱缤纷美丽极了。

  赏完樱花,我们又去山上挖野菜,山上的品种可多了,有马兰头、荠菜、艾草…,我边采边想晚上那顿让我垂涎欲滴的野菜大餐,我干劲十足,采了好几袋。

  这次游宛委山不仅让我看到了美景,也让我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

随笔作文 篇2

  一直用文字来堆砌我心中的围城。别人想进来,而我想冲出去。

  周围的人都说,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孩子。或许,在别人看来,我的字典里没有“情感”二字。霞说,我的外表很冷酷,不容易让人接近。我又问夏:“是吗?”她说,是别人的'懂我而已……

  懂一个人,很难。

  若时间能冲刷我的记忆,我愿折寿。

  这两年来,我想了很多事情,也经历了许多出乎意料的事,擦肩而过的路人不计其数。一些事,我想透了,看清了。有人说,我与他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来往于异世界,我很心痛。用痛来麻痹自己,当刀尖在我的手臂上亲吻成一条线后,我很快乐。我喜欢这样,红色色液体慢慢地成为过去,一段时间后依然残存,自己会爱惜他人就行,自己不要紧。现在,我也学着对自己说:“不要紧。”

  生活依然如车轮一样无止境地往下滚动。

随笔作文 篇3

  母亲好几次提到西山上她栽下的那些树。可我总挪不开时间,始终没有亲自去看看。

  其实在老屋的庭院中就有很多树。

  其中有一棵年龄与我相仿的杜仲,高约两丈,粗达合围。这是当年二舅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可惜在这棵树长到和我们一般高的时候,二舅患病离逝。此后母亲对这棵树就更加呵护了,我那时常看见她对着这棵树沉吟好半天。邻居们来讨要树皮或叶子的时候,她总是挺纠结挺矛盾的,但好像又从来没有拒绝过。

  我曾给老屋取了一个雅号,叫“双竹院”。因为就在几年前,庭院中南北两角一直有两丛竹子。从西水河岸这边望过去,竹子郁郁青青,随风摆动,而老屋也就时隐时现。这两丛竹子是父母当年修房造屋时亲自种下的。我的很多记忆都和这竹子有关:小时无聊时曾用刀在上面刻划未来;在竹下背读老师布置的课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弟妹们一起在竹下玩游戏;听大人们围坐在这阴凉下漫无边际的说些家长里短;后来,我也曾在它们下面拉过二胡,让那些不安和憧憬的音符在竹叶间颤动……

  有一次我还和母亲在南街上去卖过竹子呢!可恼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本已把一大捆竹子买了去,一个中年男子又把它给送了回来,说是不好,要退钱。母亲没有生气,只是望着我们笑了一下,从此,再没有卖过它们了。

  两棵竹子注定是审美的,而不是实用的。

  可是父亲还是在前几年决定把它们连根拔除,因为要修一个厨房和洗澡间。母亲跟他吵了几回,最后只好让步——洗浴也确实是一件大事情。

  庆幸的'是,在庭院的东南墙角一直不被我们看好的“使牛棍”居然成片成林了,而且比它的两个前辈更显风骨和俊杰。我每次回老家时,母亲总要领着我去看看这片小竹林。此竹竿竿独立,修长拔节,自有一番气象;有很多鸟儿在树上吵嚷,有月亮的晚上就更加热闹。母亲说,有人想要买,但被她拒绝了。

  庭中还有几棵枇杷树,其一立于院子中央,如盖如伞,可蔽炎阳,可挡风雨;最大的一棵就在大门旁,每年都要结很多枇杷,仲夏之时,满树金黄。母亲站在树下指挥我们摘,说这边的才好,又说那边的更黄呢!枇杷个头不大,但味道特甜,不似市场上的,中看不中吃,连远在成都的侄儿也如是说。前两天母亲又送来一些,说快歇树了,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了。

  而那棵长辈级的核桃树能活到今天,也应该感谢母亲。20xx年大雪灾,此树扛不住,气息奄奄,生命垂危。大家都说砍了吧,病病歪歪的。多亏母亲坚持,然后由父亲给它做了“截肢”手术,这才活了下来。现在它是“枯木逢春”,又俨然是一棵年轻的老树。这几年它又开花结果了,核桃仁儿依然回味很香。

  庭中诸树相依相偎,枝叶交通。阳光从树缝中洒落下来,或明或暗,斑斑驳驳,似一首乐曲随时光慢慢流动。

  后来母亲又把树栽到院门外去了,有两棵柳树,如今已越过房顶,如大碗那样粗细。微风过处,柳枝婆娑,翩翩起舞。我们受到启发,便在周围栽了许多树,有桃树、李子树、梨树、石榴树、银杏树,又从院里移出来几棵枇杷。如今门前仿佛果园,春天桃李烂漫,夏秋果实争荣。

  清明节前,全家人上山扫墓。母亲又一次提到山上的那些树。我虽然膝关节有些疼痛,但觉机会难得,便和母亲趁大家空闲聊天之时,一路攀援过去。母亲年近七旬,个子瘦小,腿脚却比我利索多了。她走在我前头,还时不时提醒我小心些,好几个地方,她一下就跨了过去,可我得手脚并用,仿佛是我老了似的,我不禁有些感慨:既担心母亲跌倒,也为母亲身体的康健而高兴。

  我们终于看到了那片树林,它们夹在别的树丛中。若不是母亲指点,我是看不出来的。和邻家的相比,栽的要密一些,棵棵苍翠挺拔,神气十足。母亲带着我一棵一棵的摸着、端详着。她说,这还是那年退耕还林时,带着小燕子(女儿小名)一起来栽的呢!如今都成材了,俺小燕子也读大学了,想着你们一家比一家过得好,我们觉得挺满足的……

  母亲望着这片松树林,就像望着自己的儿女一样,她仰着脸,被汗水浸湿的头发,贴在满是皱纹的额头上,她的笑容里有一种甜甜的幸福。我猛然觉得,这些树其实就是庭院中的那几棵树,只是它们已经走出院门,走向远方。但根系却永远留驻在美丽的家园。

随笔作文 篇4

  有人说过:叶的绿是为了衬托花的红。我却不以为然,只道红花俗气。

  不知为何,一直讨厌红花的我,在那初春的清晨,看见你满树的红,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嫌弃,只觉得有一种惊喜弥漫在心头。

  红花?我怎会喜欢上一直被我贴上“艳俗”标签的红花?

  不知不觉中,我的脚已经离你越来越近。

  清新的空气顺着呼吸进入我的身体,我并不期待着会有什么惊喜发生,然而你着实给了我一个惊喜。

  原来你满树的红并不是花,这倒是我孤陋寡闻了,却不想这世上还有一种名为“红叶李”的神奇植物存在。

  抱歉,我才是那个俗人,一见着红色,就以为是俗气的红花,却不想这正是你别出心裁的新颖之处。

  虽是初见,一种“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却油然而生。

  改日我再来拜访你。

  再次见你,已是数日之后,你身上又绽放出了许多新生的美好——那素白如雪、温润如玉的,是你的花!

  热情与冷静并存,你当真好生奇怪!

  我看见了你暗红的叶,是那样尖锐,那样沉默,似即将离弦的箭,带着那一团火,欲烧尽这早春还尚未褪去的寒气。

  你的叶,是那样浓稠的暗红,恰衬出了那若有若无却又实实在在的素白。走近了才发现,你的花,竟是最不起眼、最为平凡的五瓣小花,每一瓣都那么晶莹。你分出无数的`枝丫,任这一点点莹润的白肆意绽放。

  你的花不似叶那般热情,而是一片安静祥和,顏色是最为柔和的乳白色,每一瓣都勾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那还未完全开放的花骨朵儿和那个抱成团的花苞更显恬静。

  唯有走近才会发现,你的外表愈是温润柔和,你的内心便愈发火热。我想象不到,素白如你,竟长着一颗火热的心。你内心的火热,竟也凝成了暗红,一如你火热的叶,却又透着些许晶莹的韵味,阳光竟将你素白的花瓣染得隐隐泛红了。

  我当真看不懂你,只好无奈走开。

  再一次回眸,却看见满树红色的焰火,而那一朵朵白色的花,就好像是由于温度高到了极致,泛出的白色的火苗儿。

  我才发现,我是真不懂你。你的白,不是因为安静,而是因为你过于热情,热情到了极致。

随笔作文 篇5

  又是一个寒冬。落叶又将随风去哪里旅行?飞雪又将带着谁凝固的泪挥洒?我伫立在深夜中,不知脚下是几百年前开辟的土地,不知周围的大楼是多久林立,只是发现红灯绿灯洒的城市之夜,在车水马龙中开始了……

  我已度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我又已阅历了多少个这样的寒冬?看着橱窗前仍懵懂的我,真的不相信已过了这么多朝朝暮暮。

  我真的还不懂事。在家中游手好闲懒惰成性,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没有主见不知勤奋。现在年岁一点点增长,父母的要求也变高,我不仅达不到要求反而还常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常常被父母批评,心里难受,觉得自己命真苦。久而久之,就认为成长没有一点益处,因为自己的成长路太艰苦。

  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是那么正常与普通,为什么以前我总是看不开。学校中不免发生口角,或是做事不认真被教育,被老师批评。过去的我总是不去找自身原因,而是找许多事不己的借口。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原来我失去了那么多。

  以前的我总以为自己看得很远,很仔细,盲目冲向自己的目标,结果只留在原地。一次考试失利没得安慰反而受训,就说妈妈心真狠;一次做事不当受批评受责备,就是爸爸嘴真毒。我总是记得他们呵斥责骂我时的嘴脸,却总是没有看见他们在我考试理想,或是做事圆满时在默默中微笑的身影……

  原来,我的父母是那么好,那么好。

  以前的我是那么骄纵,肤浅,目中无人,然而,也是那么愚笨,自以为聪明地走入命运的陷阱,跟着苍白的宿命,机械般地喜怒哀乐,如同一张平铺的白纸,那么容易被外界改变,再干净的纸,在岁月天空中盘旋,结果都只是一片泥泞,为什么非要当一页白纸?要知道唯有心灵映射出的光彩才是夺目的,永恒的。

  从来没有去苛求成长,尽管有过抗拒,但这种天真的.接受实际的想法,只会将人推向虚假的彼岸。我不妄言,我不会将时间过分用在思考而不是行动上,一个人的语言无法反射出一个人的品行,但是一个人的品行可以用思想来表述。每个人都是受枷锁的孩子,而且每个人都没有命运的钥匙,学会开锁的过程,便是成长的味道,了解了成长的过程,才会清楚成长的味道,我相信我可以在某个春日明媚的下午,品一杯咖啡或是浓茶,然后告诉我的过去:这是成长。

  我相信我在用心演绎人生这幕话剧,在这黑夜之中,我走在成长的剧情里,同样,我走在霓虹之下……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

随笔作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