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随笔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笔作文 篇1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每当这首庐州月传来,我的心都不由得收紧,直到我的灵魂出窍,与故乡的柳絮一起飞扬。
记忆里,柳絮是我童年的玩伴。每年的四五月份,一队小伙伴洋溢着笑脸,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柳絮纷飞的天地之间。柳絮轻舞,惹人追逐,我伸手捕捉它的身影,想要把它捧在手心,却拗不过它轻盈的身躯,一不注意,它便乘着风儿从手边飞去。
它也追逐着我,在清秀的山水之间,它总是调皮的爬上我的后背与胸膛,与我亲切地问好致意,然后去寻找它的归宿。童年的柳絮啊,你这舞动的快乐精灵,分明已在我的灵魂深处扎根。
不仅如此,故乡的柳絮还是夏的使者。
莺飞草长的三月一过,有些小巧的柳絮就开始乘风飞舞。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就像是轻轻吹起的蒲公英,抛弃旧时的依赖,勇敢地浪迹天涯,直到在一片新的土地上扎根、长大。这个晚春的时节,它们是美丽的使者,在绿树环绕的`山水四周,上演着一场绮丽的雪花舞,告诉人们夏天将要到来。古有赞雪者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此时亦可称赞柳絮恰似雪花随风扬.
不知何时,柳絮与故乡这个概念凝结在一起。或许,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了关于柳絮的定义。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虽然此句是对声势的描写,但其中暗含着作者对柳絮象征意义的肯定。而在我眼中,这飞扬的柳絮也牵挂着故乡的怀念与记忆。
飘啊飘,故乡的柳絮历经岁月沧桑,顽强地从往昔的时光流转到现在。它们依然在晚春的时节悄悄飞起,寻找自己的归宿,很久、、、一直到初夏,它们仍旧在飞,它们残损的身躯诠释着它们的疲惫。
是啊,昔日肥沃的土地穿上了坚不可摧的外衣,它们无法扎根,无法栖息,只能在不属于它们的天地里迷茫的飞来飞去,直到枯萎、凋零、死去。于是,它们的意义被抹杀,成了真正的纷纷扬扬,漫无目的。
我凝神伫立,欣赏柳絮漫天飞舞的场景。耳畔依稀传来一首庐州月,引起我的思念源起,却无法继续。
也许,在梦里,有一朵柳絮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故乡的土地上扎根、长大......
随笔作文 篇2
推开门,竟是一窗的残阳。
犹如用窗儿框着的一幅画,满窗的通红,满目的刺眼余晖,丝丝脉络分明,根根线条清晰。张开双臂,伸出十指,在这刺目的金辉里,宛如一双在夕阳下翩翩起舞的蝴蝶。夕阳,透过窗儿,延伸在长长的走廊里,把我的身影无尽拉长在这空荡荡的大楼里。“蹦达,嘣达”,脚步一声一声、不紧不慢地地敲打着地板,显得特别悠长。
残阳如血,凄美如诗。是哪位诗人吟起的句行?远方,风雨无阻的钟声悠悠地响起。看一窗的残阳,听几声钟鸣,心底里满是莫名的'伤感:来县城十三年了,青春的岁月已停留在鬓头上的几根白发。独对这一方落寞、失意的岁月,怎能不伤感地感叹岁月悠悠易逝。
透过窗口,夕阳正一点一点往下沉,余晖星星点点散落在无边的夜幕里。盈满则亏,周而复始,天地运行之道。是的,这一窗的残阳的离去,正是为它的未来努力着,也许明天一早的它更灿烂、更辉煌。
只是,面对夕阳,我却是一脸的迷茫、彷徨……….
随笔作文 篇3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歌。起初我并不知道它的意思,但在一次难忘的经历中,让我真正懂得了这首歌的'真正内涵。
我们家搬入新居以后,周围的邻居开始熟悉了。我偶然发现住在我家一楼的叔叔是位残疾人,出门很不方便。看到这一切,心里有些替他着急。心想:什么时候可以帮帮叔叔呀?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正好看见叔叔也下班回家,他的轮椅没在车旁边,因为腿有残疾,所以他不能下车去拿,只能坐在车上等着家人帮他把轮椅推过来。我见此情景,连忙主动上前问道:“叔叔,是需要轮椅吧?”叔叔说:“对,我是需要……”没等叔叔说完,我就一个箭步跑到轮椅前,把它推过来。叔叔看见轮椅推过来,感激地说:“小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然后,我把轮椅扶住,让叔叔从车上挪下来,坐到轮椅上。我又灵机一动,赶快把楼道门打开了,这样叔叔就可以顺利回家了。临进门前我跟叔叔说:“叔叔,以后帮你推车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后来,我又慢慢地发现不仅仅我在关心叔叔,还有张奶奶、李姐姐等许许多多楼上楼下的热心人都在默默地帮助他。李姐姐经常帮叔叔家的孩子辅导功课,张奶奶平时做了好吃的,就会给叔叔端来。我们楼上楼下的邻居就像一家人一样。
人们常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在社会及邻里这样的大家庭中,无论谁遇到困难,只要我们都能献出一点爱,那么这个大家庭就会成为美好的人间!从那刻起,我深深领悟到人间出处处要真情,世间才能多美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人间真情就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就能清楚地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情景,就能感受到人间真情是战胜困难的伟大力量。
随笔作文 篇4
我的爸爸是一个身强体壮的人,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生了病也很活跃的人,像一个大男孩。可我何曾想到他竟然已经有白头发了。
这天,我拉着好不容易晚上没事的老爸去书城看书,这不但是我的.爱好,也是爸爸的爱好。爸爸到三楼看书,我在二楼挑书。我一溜烟绕进了我熟悉的几个书柜,爸爸也像往常一样直接到三楼看书去了。不一会,我抱着挑好的书找老爸去了。老爸还是坐在老位子上,我抱着书坐到老爸旁边那个高柜子上看起了书。刚看一本书的我伸了个懒腰,一扭头发现爸爸的头发之中有几个小白点,定睛一看,呀!是几根头发,1、2、3、4、5,整整5根白头发。我揉一揉眼睛,又掐了一下自己,不是梦,我也没眼花,老爸居然有白头发了!我揪住他头上的一根白头发,使劲一扯,头发还没扯下,老爸先喊疼了。爸爸转过身来问我什么事?我问爸爸:“人的头发一定要变白吗?”“那当然了,人老了头发当然会变白。”“噢,是这样啊!我没事,你看书吧。”
噢,原来是人老了就有白头发了。可是爸爸不老呀!那一定是为了赚钱养家才累得长白头发的吧!要不然什么会每天睡觉都要打呼噜呢。也许是我太顽皮、捣蛋,让爸爸太操心了,才会长白头发。爸爸都有白头发了,原来爸爸也会变老。那是不是我也应该长大了,懂事了,应该学会体谅父母,关心父母,让他们多多休息!
随笔作文 篇5
丢掉了作业的烦恼,上课的不开心,我们来到了武陵源十里画廊秋游。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十里画廊。
一进十里画廊,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那芦苇绿中带黄煞是好看,静的出奇。一阵微风吹过,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就泛起一层层涟漪。那棕色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苇子正欢迎我们进去游玩呢,不过让我钻进芦苇荡,那我就像一只小蚂蚁跳进无边无际的大海。
与其说那茂密的芦苇多,还不如说那漫山遍野的树更多,那郁郁葱葱的中间点缀着黄黄的梧桐树和火红火红的枫树,像是一幅奇特的画。
如果说树奇特,还不如说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更奇特,有的像个巨人、有的像个小车,还有的像一本书。不过最奇特还是食指峰,食指峰指向蓝天,高耸入云。
走了一会儿,终于到了目的地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我们在这玩了一会,可是时间就是不等人,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十里画廊。
随笔作文 篇6
没有想象的开心,没有想象的长久。没有所谓的承诺,没有所谓的'相信。是我太荒唐?还是本来就是这样子?
简简单单的着装,普普通通的模样。虽然这样子,但我有个嘻嘻哈哈的性格,挺讲义气。朋友也就比较多,现在我就瞬间凌乱了,我不知道哪个是对我真,哪个对我假。纠结的人遇到纠结的事又会变成两个字:纠结!
时间是滴答,滴答的悄悄流逝,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烦恼。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必经的过程,只好默默的承受。我也觉得有些人,有些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觉得可笑,并且荒唐。我渐渐学会什么事都自己做,靠不了别人,但是我是多么不服气,为什么你们有需要,有困难我就会去帮你们,这算是神经大条吧!哎,无所谓啦!全都是泡沫,虽然一剎花火。
今后我也会慢慢蜕变,也许真会变得我很讨厌我自己,但是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是我长大的节奏么?嘻嘻。我的座右铭不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个坚强的人。
随笔作文 篇7
小学作文教学面对的是零起点的孩子,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有法可依的同时又无章可循,说它无章可循因为在孩子来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可以刻意的策划教的过程,可以刻意的营造学的氛围,但我们不能刻意的期许习作的到位,不能刻意的追求成文的效果,小学作文教学随笔。正如太极的以柔克刚以无招胜有招。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所谓有法可依就是激发兴趣在先,练眼,练心,练脑同步。完成观察积累,感悟,组织表达的整合。只有孩子愿意写了老师的教学才算成功了一半。
兴趣是教学活动中永远的主题。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的世界,欣赏孩子的作品肯定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用文字表达感情的兴趣。
真诚的和孩子交流,诚恳的指出文中的缺点。保护孩子写作的热情培养写作的积极性是不灭的理念。在孩子习作过程中眼脑心的整合互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具体丰富的生活中相互渗透慢慢融合的。
一,在生活中学习观察和积累奠定文字金塔的根基——————打造孩子的慧眼。
孩子的心灵相对大人的要单纯,单纯到能用好与坏,对与错来划分。所以,孩子的作文需要孩子用孩子的视角去发现,用孩子的语言去描述。用孩子的心去感悟。所以,小学作文教学也不是把大人的发现大人的思想灌输给孩子,而是引导孩,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去描述,在生活中留心身边的事物:充实的生活,众多的媒介,书籍,广播,电视,网络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源泉。
我做过一个调查:随机的向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今天你看到或做了什么事?”
一年级:早晨爷爷送我来上学,上完课又接我回家,下午爷爷送我来上学,上完课又接我回家。————8岁孩子的世界就是上学和回家。多简单!
二年级:今天风那么大,早晨爷爷骑三轮带我和姐姐来上学,都快蹬不动了,体育课也没上好。————已能够关注一件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三年级:今天我语文考了第一,光顾着美了,平均数没听好。
四年级:今天哪儿都好,就是美术活动时忘毛笔了,也没画成,这个遗憾啊。——————已经能把自己的体会溶进事件中。
五年级:今天张华欺负四年级的学生,我说他,他还不识好歹的骂我,没素质。——————能明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年级:今天老师找我谈话,还是老一套学习呀学习,其实我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任重而道远,可老是这么絮叨,再坚的钢铁也会给弄得金属疲劳了啊。———————社会,科学上的知识也能灵活运用在表达上了。
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观察越来越具体,并逐渐的汇入自己的看法。那么我们何不给孩子一副有色的眼镜,让孩子带着感情从学步的一年级开始去观察和积累?我带过两界一年级,最初我就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比如:今天谁给你做的饭?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早晨,是谁送你来上学?你想对他说什么?你的衣服是谁给洗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孩子回忆的同时感知亲人的爱学会感恩。然后逐步的扩展记忆范围:你来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在学校里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让孩子习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想到哪儿。再把看到的说出来。养成用眼睛感知世界,简单的表达自己的喜恶的习惯。接下来随着字的认识,词的增多我们就可以换一种形式表达了,把你看到的人或事用笔记下来,可以是简单的两个句子,也可以画一幅画,不必要求词句的精准,不必要求画的质量,只要能让人看的明白就好,作文素材《小学作文教学随笔》。词汇再丰富一些时,可以适当的用一些修辞,画剧情式的组画。加一点自己的看法。
到三四年级,识字量阅读量和理解能力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就可以适时的把表达形式放宽,让孩子自由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感受。世界这么多彩涵盖了无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极为孩子创造感受生活、丰富人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孩子观察细了积累多了胸中自然就有成竹。
还能想起我刚毕业时的一次作文,当时我带的是四年级,我布置了一篇以麦收为主题的作文,阅稿时我没有能从一篇文章里找到火样的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我问到孙钊,他的回答着实令我吃了一惊。他说他家没场,也不种麦子。还有很多同学和他一样根本就没有收麦子的经历。
反思之后,才觉出我也被生活隔离了:学校的四角天空下,我记忆里收麦子的情节已经远离我们十几年了。今天,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代替了人力泼场,轧场,割麦,曝晒,打麦和起场一系列的工序。人们剩的就只是把麦粒搁到公路中间晒了。但于我,十几年前的记忆就像是昨天,甚至是刚刚。所以说用心感受的生活即使经久也不会褪色。当处景时自然就会生情,就会迸发出不可遏止的急于表达的欲望。如果你曾在草地上打滚把心爱的白衬衣染绿;为爬树摘槐花而迟到;在院子挖个洞穴数五步埋下自己的宝盒;得到一套《岳飞传》兴奋的不眠不休的连啃了两天。用手和脚作鬼画符似的画;用粉笔在卧室墙壁上涂鸦;用沙子“埋人”弄得灰头土脸;宝贝似的抱着自己创作的泥塑巡回展览;种下土豆到收获时竟比种子还小;下雨后在和水塘相通的小渠上拦笊篱抓草鱼;上学不走大路偏提着小裙趟水深没膝的柳林;学少年闰土的样捉麻雀;在水坑练狗刨喝好几口水;劈竹竿糊报纸做风筝忽忽悠悠放上天。放羊忘了时间羊回家了人还在逮知了猴;和小伴跑到十几里外的方坑捡贝壳;体育课为了采一把极漂亮的点地梅给老师拎进办公室狠训。。。你还会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那样鲜明的记忆只会叫你愁怎么鲜亮的词句那么不够!
关于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对此,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二,文章高于生活,在平凡中提炼和感悟生活的真善美——————打造孩子的慧心。
人有心所以有感情,文也需有心才能有感染力。所以文心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灵魂所在。作文教学不是刻板的老和尚说教。不能依照大人的意志灌输大人的思想或者看法。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心。我的一个学生胡奇,人挺漂亮,也聪明。可学习成绩却是倒数一二;打架,骂街,撒谎没谁能比的过她。每天到校见我第一句话准是:“老师,我的作业写完了,是我妈妈看我写的。”当检查到她的作业时,本上凌乱且不相干的几个字迹总会戳穿她的谎言;再问:“是你妈妈看你写的?”她眼里含泪:“老师,真是我妈妈看我写的。
真的,老师。”我试着了解她:她的父母做买卖,她和弟弟跟奶奶过。家访时我见到了她奶奶,她奶奶说:“撒谎骂街都是和她妈妈学的。她爸妈不回家是不回家,回家就会给孩子带衣裳再就看孩子成绩骂街。”有妈妈看着写作业对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来说是多美的期待,或许她一切的表象就是对这份期待的最好诠释。如此敏感的心该有多细腻,她该是渴望能得到其他孩子一样的家的温暖与关爱。
也想像其他孩子似的有妈妈看着写作业,给爸爸拉着小手逛超市,拿着老师贴笑脸的画到爸爸妈妈面前换一堆的夸奖。
感情的表达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就像胡奇,把所有的渴求编织成一张温馨的亲情的网,套牢自己。文就如写文章的人怎么能用拘泥的形式定格?所以,不管是散文,诗歌,记叙,议论还是小品,或者就是一个杂感。甚至是不伦不类的说不上体裁来的文字的组合,只要文心是自始至终的,它就会感动看它的人,就不失为一篇好的作品。可能很多人学过课文《祭妹文》,文中的兄长只是絮絮叨叨生活的琐事,可也就是这些看来那么琐碎的记忆,那么生活的文笔,把那份思念与哀伤气氛酿的那么酽,酽的化都化不开。
要打造好的文心就必须具备一颗善感的慧心。但是,慧心不是与生就有的,它是在平时生活的熏陶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所以,孩子的心性在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影响之外,还需数任老师后天的引导。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量:究竟是我变了还是现在的孩子变了。从教以来我总结借鉴整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欣赏我的孩子们,在情与法中给孩子最多的自由。但一段时间以来它突然不适用了。我的欣赏在小强看来好像变成了放纵自己的资本。毕业以来不记得几次是在讲台上讲课,我从来都是走到哪儿讲到哪儿提到哪儿。和孩子交流也习惯了双臂环着孩子的肩颈,唯恐有温情的阳光扫不到的角落。以致几年后,我的孩子高强说:“老师要是还来教我们,我就带着全班去接她”。是家的娇宠惯坏了孩子?还是孩子就是冥顽不灵?不会呀。看他虚掩着门架上笤帚砸人——————他灵的很呀!看他见我生气主动的拿问题来分散我的注意力——————他善解的很呀!看他发现我的手流血了赶紧掏出纸给我捂上——————他心细的很呀!这是一颗多细腻灵动的心呀!或许是母爱太少,或许是为了补偿孩子太少的母爱而给了孩子太多的爱?想到五岁儿子在人前的听话,在我面前的不驯,或许他是把我当母亲?可以撒撒娇?耍耍赖?这样想了。Like my son like every son!孩子还会吝惜他的爱吗?他也会如我爱他一般爱他周遭的人。如我看他一样看他周遭的事。一个人的爱就会感染一群人的爱,拿被爱充斥的灵透的心去感悟人生,领略世界,体会真善美。还用担心抓不到文心吗?
三,文章即生活,生活也文章。在有即是无,无也是有中完成辞藻与感情的整合—————打造孩子的慧脑。
行者无疆,勇者无惧,智者无私。这样的境界是不容易达到。但这恰就是做人和作文的境
随笔作文 篇8
13年前的6月7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带着父母的希望,载着老师的期盼,怀着笃定与紧张的心情,全国八百多万学子走进了高考考场。高考就像一条命运的分割线,我们起初是迈着统一的步伐,奔跑在同一条跑道上,然后开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谁也不确定哪一个方向才是最理想的。那一年那一天的我,绝对不会想到13年后的今天,会从考生的身份转变成监考老师。安检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小声地问,“老师,等下我要是想上厕所了怎么办?”我微笑地说,“到时有人会陪你去的,别紧张。”随着“哦”的一声,她脸上表现出来的焦虑感似乎减了几分。事实上,当你刷刷刷地答题时,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想喝水了,或要上厕所了。也许在某个重要时刻来临之前,我们的头脑里总会闪过许多念头,但当投入到那个状态中时,就会只顾着做好眼前的事,而忘记了那些念头的存在,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不曾预料到的突发情况。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带着那份预知与未知,我们就这样度过和即将度过无数个下一秒。看到今年的高考题目,感觉时光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那些或大或小的事件,如同沉浸在水中的泥沙,有的会被河水冲刷得七零八落,很快被遗忘,有的则沉淀在了河底,能有迹可循。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的,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每时每刻发生着。最后一批80后正迈入而立之年,最后一批90后都已长大成人,最早一批00后正走在高考的十字路口上。谁也无法抵挡岁月这场洪流,越长大越觉得时间似乎自行安装了一部加速器,以惊人的速度飞逝着。科技在迅猛发展,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如今互联网普及全世界,网络的发达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也让人们被动地接收了太多的信息。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能用得很溜。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即便你不想改变,也会被时代的潮流推着往前走。经济也在不断提高,20xx年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短短几年时间,贫困人口已大幅度下降,到20xx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一个个家庭来说,但凡是努力上进的,一般都会一代比一代强。从吃不饱穿不暖的贫穷境地到解决温饱问题到上升一个新的阶层,财富与资源通过几代人的拼搏在不断累积。
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也在迭代更新。过去的女性是以三从四德,隐忍贞淑为荣,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女性也能在职场上拼出一片天地来,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欲望,能很酷地向竞争者说“I ’ll battle you。”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变异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一成不变,表面上是代表着稳定,实质上会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那些曾经以为会一直坚定的信念,也许在某个时刻忽然就被自己推翻了,会忽然觉得很幼稚。变,才是发展之道。过去,我们眼中的世界很小,因为只关注着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如今,我们还要操心着一切和自己相关和不相关的人事物。接触得越多,那些曾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就变得司空见惯了。因为再轰动的.事,辣了看客们的眼睛,引起吃瓜群众们的热议之后,很快又会被新的热点事件所淹没。过去一年,人工智能的进展,让许多人都陷入了恐慌。诚然,一批职业会消失,但另一批又会崛起,工作领域会越来越细分。做一个理性的乐观主义者,才不会盲目的焦虑,不会被“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的论调而心生绝望。世界在变好,中国在变强大,人们的素质在不断提升,心态会越来越开放、自由、包容。十八年之后,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的光景,与如今相比又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八年之后,你又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你呢?坐在考场上看着十八岁的他们在奋笔疾书,我的思绪也在纷飞。十八年后,没得几年我就要退休了,孩子也大了。也许我正打算开启新的生活,做一个行走江湖的记录者。也许我已放弃了文字,找到了新的兴趣点。毕竟人生那么久,谁也不能保证一生只会热爱一件事,喜欢一个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请不要做一个固步自封的经验主义者,总拿过去的标准来评价新一代的人生。愿我们怀着美好与积极的心态,去拥抱未知,拥抱未来。
随笔作文 篇9
柔风轻舞的夜晚。
我躺着,身旁的窗口有如一幅童话画卷。
满天星星如鱼儿一般在天河里游呀,游呀,抖着一身金灿灿的鳞光。那可是童年在蓝森林里丢失的.小项链?星星那样的可爱,可是,星星是该缀在女孩紫丁香芬芳的诗行里呀!我想。
月亮呢?我找不到它了,就像赤足走在黑夜里而找不到灯盏一样。哦,我看见它了,它正枕着棉花糖样的云朵儿甜甜地睡哩!
“孤独吗?”我问。夜笑得透明,说月亮的泪滴成了水晶。
我还要彩虹桥上的那株梦幻草。奶奶说,找到它就能见到长着亮晶晶双翅的安琪儿。
我的心儿继续奔跑,我在寻找童年七彩的梦。
当夜幕被清亮的泉水冲得快发白时,我的梦儿找到了!晾在天边的缤纷晨霞不就是我昨夜编织的希望吗?
我枕在黎明中,笑了。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05-27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
随笔作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