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品茶的境界

时间:2021-02-18 10:43:36 随笔 我要投稿

品茶的境界

  品茶的境界,一个人独自品茶,静静地,孤独着,也快乐着,以下的品茶的境界相关文章,一起来阅读欣赏。

  品茶的境界【1】

  最好是在夏日的午后,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墙边的刺玫灿烂地开着,蔷薇星星点点躲在绿色的帏幔里露着笑脸,木质的葡萄架上爬满长藤,习习凉风吹过,叶片儿沙沙作响,一串串葡萄在透过茂密的枝叶偶尔投进来的那点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这时候,你静静地品着茶,每一口都能品出安逸与幸福的味道。

  当然,没有小院也无妨,也不必非要在夏日的午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也一样,关键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就说冬天吧,而且是住在高高的楼房,一个周末的夜晚,收拾了一周的凌乱,是该坐下来喝口茶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窗明几净的家里散发着柔和的气息,放眼望去,窗外万家灯火,你就像一个气定神闲的棋手,生活就像一盘棋,这时候是走得最顺心的几粒子。

  所以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以为劳动之余的品茶,的确是种健康的享受,这就像当年吴伯潇说的那种“健康的疲惫”,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也不必非要一个人独坐。

  三五好友围坐一圈,品着茶,聊着天,又是一番景象。

  或许就在这清香温氲的气氛里,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就有了结果,一些隐藏在几角旮旯的怨恨就烟消云散,美好的心情因为茶,因为畅谈而云蒸霞蔚,袅袅升起。

  我想,南方人爱喝下午茶,莫过于此。

  品茶其实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一个人独自品茶,静静地,孤独着,也快乐着。

  这时候你可以听到自己心灵的对白,两个自我,热烈地交流。

  你可以想起往事,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在一口口的香茗的浸润中,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或者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心中只有茶,七泡过后,余兴未尽,于是一壶接着一壶,喝个透彻心肺,身心舒畅。

  这大概就是发呆的乐趣。

  三五好友相聚,则多了几分生机。

  你一言我一语,伴着茶香探讨人生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有人侃侃而谈,有人洗耳恭听,说到高兴处,有人开怀大笑,有人掩面微笑。

  即使是激烈争论,面红耳赤,也请放心,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温文尔雅的道别。

  这就是茶和酒的区别,茶能够清心。

  这时候,喝的是茶,品的是人,是友情。

  难怪古人感慨: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无论自斟自饮还是好友相聚,品茶都需要有颗宁静的心。

  正所谓“宁静致远”,心静了,心胸也就宽阔了,所思所想才能走得远,人生的境界才能得以提升。

  从这个角度说,茶是水中仙,只有满怀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品出个中况味。

  否则,品什么茶呢?不如喝酒去!

  在品茶的过程中,最陶醉、最快乐的,当属沏茶的人。

  因为茶是有灵性的,只有懂得与茶交流的人,才能沏出浸人心脾的茶汤来。

  当你全神贯注地将滚烫的水注入茶具中,你的脉搏就开始与茶一起跳动,心神所至,茶之魂也。

  所以说,再好的茶,再好的环境,须有一个懂茶的人。

  品茶三境界【2】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云南大理有名的三道茶。

  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

  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

  茶如人生。

  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第一道茶:称为苦茶,寓有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

  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

  正如孟子所言:“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一份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奠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

  第二道茶:称为甜茶,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

  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给付出的回报。

  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称为香茶,因呈甜、苦、辣等味,故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很多的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的诱惑,等等。

  要做到“富贵于我如浮云”,“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明志的心胸和恢宏辽阔的气度。

  如果一味地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淖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的人生乐趣。

  所以,这道茶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无舒”的人生境界。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三道茶寓寄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尘世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在酒足饭满之余,慢慢品茶之时,不妨让这饱蘸智慧的茶香慢慢浸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让人生如茶,芳香怡人!

  寻韵,品茶的至高境界【3】

  烧一壶水,泡一杯茶,观其形、闻其香,然后轻轻呷一口,任凭茶水在舌边齿间荡漾,滋润喉咙,再吸一口气,让满口余香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一切的疲惫、烦恼和世间尘埃,仿佛间人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这种感觉,是无数品茶人孜孜以求的寻韵。

  茶韵,千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嗜茶客为之倾倒、臣服?

  品茶之人,无不苦苦追逐茶韵。

  回想漫漫人生,喜欢喝茶并非图茶的芳香与浓郁,而是寻找已然镶嵌在生命中的茶韵!那可是一种超脱物质之外的精神感受,如涓涓细流,如飞流瀑布,如汹涌波涛,直达肺腑,荡气回肠,沁人心脾,震撼人心……

  何谓茶韵?常常与众茶人煮茶讨论,有的说是气,有的说是味,有的说是神,有的说是道,有的说是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韵在何方?韵在茶中,亦在茶外。

  北宋范温如此说“有余意谓之韵”,就象“闻之撞钏,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

  茶韵不仅仅是茶的形、色、香、味,而是品茶的一种体验、一种意会、一种感受,是品茶之后产生的愉悦、空灵,以及那浮想联翩的梦幻,还有那一种神怡之感、飘逸之感、逍遥之感!

  韵似有形,更像无形。

  喝茶的人常说,好茶妙不可言,似乎在说茶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实,感受过茶韵的人永远忘不了那种昏眩、快慰是那么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啊。

  她深藏不露,却霸气逼人!

  韵存于茶,更在于人。

  有人说,茶韵是饮茶人个人修养、审美标准与天地精神的结合,茶的香、味进入人的腑脏之后与人体生气共同产生的一种气息,由茶及人,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由此看来,茶韵是人与大自然的天然之和。

  韵,古时指声音。

  《说文解字》曰:“韵,和也。从音,员声”。

  后来,其涵义不断变化、扩大,如神韵、气韵、风韵,指的是一种感官反应,一种精神状态。

  《管子》云:“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说的就是韵。

  宇宙之间,万物皆各有其韵:山韵、海韵、风韵、雨韵、松韵、竹韵、梅韵、兰韵……

  茶韵由来已久,古人早有种种描述。

  如唐代卢仝《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到了第六、七碗,便进入飞升迷幻的境界。

  唐末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宋庠《谢故人惠建茗》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写道:“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

  许次纾《茶疏》描写:“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清朝梁章钜《归田琐记》品论:“今之品茶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

  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

  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活指的就是韵。

  茶之所以有非同一般的魅力,其原因是吸取了山川之灵气;茶区别于普通的草、树,最主要是有超然的韵。

  正所谓“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

  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名茶有各自独特的韵味,是一泡茶的气质与特性,如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武夷大红袍的“岩韵”、太平猴坑猴魁的“猴韵”、黄山毛峰的“冷韵”、普洱茶的“陈韵”……有人说,好茶才有韵。

  我完全赞同,如果随便摘一片树叶都有韵,那世界上就没有“韵”了。

  可以说,没有韵的茶一般不是好茶,就像男人与女人,尽管很帅、性感,但是没有风韵、气质,就没有男人味、女人味。

  我最常喝铁观音,有人把“观音韵”描述成“滋味醇和浓厚,甘喉爽口,蜜甜微酸”,更甚者提出所谓“铁韵”,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观音韵”包含“香韵”和“喉韵”,是喝入茶汤,品尝香、味之后,齿颊留香,喉舌生津,口腔感觉到的饱满度、穿透力,以及舌根的回甘、喉咙的回味和大脑的回想。

  闽南语中,韵与孕、运同音。

  因此,在喝喜酒、闹洞房时说“有韵”,在庆典场合说“好韵”、“大韵”,被视为吉利话。

  感受茶韵,除了不同茶叶不一样,不同的环境、心情,乃至不同的季节、天气不一样,跟茶的浓淡、爽涩、甘苦、鲜滞也有关系。

  但凭我的经验,关键的是认真、执着,方能体会到茶的韵中之韵,韵外之韵!

  不过,初品茶的人也不必为茶韵而困惑。

  茶韵悠悠,人生漫漫,何为一时所求矣!

【品茶的境界】相关文章:

诗教拓出美境界05-17

风景画审美境界解析01-20

法学学位论文写作的三种境界12-06

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圆梦三境界02-27

试论“孔颜之乐”的儒家理想境界与其文化影响03-06

中国古代文学教改诉求的三重感知境界论文03-12

浅论关于白蛇传说及其生存境界之演变02-23

高考满分作文九百字: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02-26

文化的与诗学的的论文12-28

写的责任的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