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随笔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笔作文 篇1
20xx年5月17日,阳光明媚,松阳县城县城新华街70号卫生局大门口设捐款台,松阳县红十字会发布汶川震灾募捐书,红十字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爱心,以帮助灾区渡过难关。我和温州医学院实习生何伟玲参加红十字募捐志愿者活动,欢迎大家踊跃献出爱心。活动现场人如潮,过路行人纷纷慷慨解囊,你一元,我二元,积少成多,精神可贵。在松打工的一名不留名重庆人,看到家乡受灾,捐款100.00元略表爱心。5月22日上午,我参加单位职工捐款和党员“特殊党费”共200.00元表爱心。
大红爱心榜上,有你的名字。龙头企业雷克摩托车公司董事长应文杰捐款1万元,员工捐1.2万元。县实验小学处州晚报小记者团王怡舒等五位女同学拿着爱心募捐箱上街,放弃中午休息时间,积极主动宣传,大人们纷纷慷慨解囊,共收到善款1793.00元,还拿了一些宣传无偿献血资料去散发。占利军外婆坐着轮椅捐款50.00元,车老板张顶国捐款50.00元。下午收到西屏三桥公司6100多元,欢乐幼儿园捐款4701.00元。一天共收到8万多元。截止到现在,县红十字会通过银行、邮局、街上摆台等多渠道收到爱心捐款38万多元,准备上交市红十字会,最后转赠到汶川大地震灾区,一分一厘,积少成多,把银子用在刀刃上。爱心募捐表达了松阳人民对灾民的一片浓浓关爱之心。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这是一次罕见的、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扶危助困的关爱之情。为此,松阳县红十字会向全县发出紧急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迅速行动起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处于极度危难之中的灾民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救助,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摆脱困境,度过难关。
地震灾难突然降临,许多同胞的生命刹那间被死神夺走,家园也在瞬间毁于一旦,还有无数的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这场灾难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次考验,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在这严峻的时刻团结一心,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献上真情、传递温暖、送去爱心,帮助灾区同胞战胜灾难。
20xx年5月20日,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局要求,一支由叶金龙、杨利伟、徐伟旺和孟军四位卫生人员组成的赴川疾病控制应急小分队正在待命,准备奔赴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平武县执行消毒杀虫、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粪便尸体处理和心理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卫生部制定的卫生防疫工作要求,将带上漂精片、溴氰菊脂、含氯消毒液等消杀药品,背着“浙江卫生应急救援”旗帜,准备碘酒、体温计、棉签等医疗用品,为灾区防疫工作出力。
人人献出一份爱,一份情。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久的`将来,汶川大地上,重建一个全新的汶川。祝愿好人们一生平安。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用爱的温暖和爱的力量,争取早日取得抗灾战争的胜利!
随笔作文 篇2
“起床了,出发了!”爸爸打雷似的喊着。“今天是我的休息日,催什么!”我睁开蒙胧的睡眼,埋怨道。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回老家踏青,顺便给你奶奶上坟,你去不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怎能不去?我翻身起床,收拾背包后,出发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虽然路边的'野花令人陶醉,花香沁人心脾,可还是抵挡不住我嘴里怨言:“早知道路这么难走,说什么我也不会来的。”“怎么样?不行了吧?温室里花怎么能在大自然里生存?你还是在这儿等我们吧。”听着爸爸的话,我觉得特别刺耳,觉得他在嘲笑我。我不服气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一个劲儿地朝前走,心想:我就是累死,也不能让你小瞧我。倔劲来了,力气也来了,走起路来觉得轻快多了。
我已经超过爸爸妈妈许多了,可还是不停地往前走。只听见爸爸在后面喊:“到了,到了,再走就要开倒车了。”我停下脚步,转过身,仰着脸看着爸爸妈妈,“哼!看你以后还敢小瞧我!”妈妈看着我骄傲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口,说:“激将法真管用,要不然,有些人可要哭鼻子了。”这时,爸爸可神气啦,打着老师的腔调说:“这就叫因材施教,学着点儿。”我刚才的神气劲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虽然我中了“计”,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有个好的结果。
随笔作文 篇3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题记
为生命寻找一个出口。当汲汲于名利的心灵流连于光景;当追逐于荣耀的脚步驻足倾听;当困顿于得失的生命选择安宁。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美好。
一人一行囊,徜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青山与明月之间,洗净铅华。
仿佛有一段湿润的青春,遗忘在江南,还有一些云水过往,需要温柔的想起。就这样想起,想起杏花烟雨的江南,想起春风墨绿的水乡。多年以前,有过一场悠缓的等待,多年以后,还在淡淡地追寻。
当我踏上江南的这片土地,才知道,无数次的错过与追寻,不过是为了这一次的相遇。
有古旧的气息从枯朽的门板上,从斑驳的墙粉中,从青石的缝隙里透出来,牵引着无数路人纯粹的向往。仿佛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跌进某段熟悉的情景里,让你久久不能出来。带着闲散的心情走来,无关历史的'厚重,不问沧桑墨迹,只是追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怀。无论是苍老的酒坊还是明丽的染坊,都可以激发你无限的想象。在薄薄的阳光下,温一壶杏花酒,享受一段诗酒年华的闲逸。看那些晾晒在高高竹竿上的蓝印花布在风中轻舞飞扬,隽永的春天在时光中弥漫,而青春仿佛从来不曾离开。沉陷在这陈年的古物和怀旧的情感中,再也没有什么世俗的力量可以将你侵扰,因为乌镇趁你迷蒙的时候,已悄然潜入你的心底,从此情思深种,刻骨铭心。
踏着这刻着记忆的青石板路,我们似乎行走在自己的人生中,几丝细雨,打湿了孤独与冰冷的心,曾几何时,我们无喜无悲的匆匆行走,不过是害怕被看出内心的脆弱,其实,只要敞开心扉,多些微笑,生命也会豁然开朗。
午后的阳光有一种慵懒的美丽,惺忪着梦呓的双眼,就这样醺然在古旧的茶馆,煮一壶杭白菊,将心事熬成经久淡雅的芬芳。依着窗台,听那繁弦幽管,叮叮咚咚拨响江南灵动的曲调,江南的评弹在这水乡中璀璨登场,吴侬软语,妙趣横生,那些熟知的故事在艺人委婉的传唱中更加耐人寻味。此刻,在这古朴的江南水乡,在这怀旧的茶馆,品一壶清茶,听一曲评弹,将流光抛洒,做一个晏然自处的闲人。当这些生动的记忆在弹指的人生中消散时,谁还会记得过往里一小段温润的时光?
黄昏的江南,就像一位平淡的老人,收藏一切可以收藏的故事,又遗忘一切想要遗忘的人。行走在红尘紫陌,时光梦里,回首人生历程中的云烟旧事,青梅过往,一切犹如古玉般的温润与轻灵。带着清澈的梦来,带着未醒的梦离开。只是寻常的日子,只是平淡的记忆,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流去,。若干年后,在以落花的方式怀念江南几许明媚春光,追忆古镇一段似水年华。
在薄雾弥漫的时光中等待一场杏花烟雨,还来不及装进水乡的梦里,青春的故事就这样无声无息。这样一次清澈的别离,留下的是烟花的痕迹,带走的是一生的记忆。
江南,我无数次的仰望追寻,只为停留在你的身边。在江南的风景里,我看见了自己。她用沉默的风景,洗涤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人生的美好。
江南,她不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间,她微笑着向我走来……
随笔作文 篇4
义工
很多学校创办了家长学校,无外乎让家长到学校了解学生的成绩,成绩好的家长风光一把,成绩差的家长跟着挨点批。
最近了解到江苏一个学校让家长到学校当义工,颇为清新。
每个家长在孩子就读期间到学校当一次义工,零距离地了解孩子一天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感受自我的责任,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很少真正地关心学生在校生活、与人交流、合作探究等问题。通过义工值勤、收发、听课、查寝、引领学生课外活动、查看小卖部和食堂,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齐抓共管,真正让学校工作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关爱学生,就要时时处处。家长义工的举措开启了一扇窗。
帮助别人,自己受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许诺
我带过一个班,中招考前紧锣密鼓,我对学生说再拼一段,中招考前我领大家爬山放松放松。我没有食言,学生感到了信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守信。你的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甚至是戏言,然而学生却铭记在心的。许诺了不兑现,学生会认为你说话不算数,教育就失灵了。
教师不要轻为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变着法儿地给学生兑现。比如我国古代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教师树立威信的起点。
蝉在地下的漫长等待,是为枝头一夏的绝响。
穿过每一场虚幻的梦之门,走向真实。让师生的心因一个共同的约定靠得最近,携手走得更远。
时尚
和师生谈时尚,似乎不大合辙。奇装怪发,穿金戴饰,学校是不提倡的。但时尚不仅如此。
一次我讲解方程,学生问我,F1方程赛车的方程是啥呀?我愕然。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猛,网络洞开天地,总让人觉得时尚在流行,什么超女、水木年华、NBA、街舞、什么囧、山寨、灌水、炫等,你若一无所知,学生不把你当作出土文物才怪。
易中天教授在谈古论史时,不也有很多如诸葛亮唱卡拉OK、周瑜是帅哥、关羽是爱神等这样一些搞笑语言么?
教师要接受点时尚文化,走近青年,让他们有一种认同和归属感。把一些嘻哈之语适时派上用场,定会为课堂增色。
一次上课,学生睡懒觉,我说了一句不要“懒洋洋”,小心被“灰太狼”吃掉了!学生们都看过这个动画,一阵笑声,瞌睡下跑了,又来了精神。
我常把一些重大时事新闻和娱乐新闻在课堂上流露出来,学生会喜欢老师佐料样的跑题。
泥塑
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筐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有了直接感受后,开始画苹果。
如何寻找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仍会有众多的`困惑。
一位农村的美术教师,面对农村孩子买不起颜料、画纸,无法上课,于是改辅导绘画为教孩子学泥塑。他先走访陶瓷厂、玻璃瓦厂、砖厂、瓦盆厂了解相关知识,然后像农夫一样拉来泥土配制成软硬适度的泥块,教孩子们捏出千姿百态的造型,令人赞叹。
其实因地取材,搞校本课程开发即可挖掘教育资源。把民俗文化、种植养殖、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环保等搬到课堂,便成了学习的源头活水。
泥塑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真实地做活课堂,让今天的课堂成为明天的生活。
啃书
传统的教学离不开课本,课本成了唯一的教学内容。
教师先是自己把课本啃一遍(备课),接下来是带着学生啃一遍(上课),再下来是要求学生自己啃一遍(复习考试)。最后又帮助学生啃一遍(试卷评析)。
课本是范例,版本多样化,一本书不能通天下。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的传统早该更新了。多媒体应用,教学软件开发正在呼唤教育的超越。
那些抄五十遍的重复练习,那些口吐白沫的大侃,那些满身白尘的形象都该拾掇起来了。
现代化教育终将带给教师一个蓬勃的春天。
我们拥抱这个春天,该如何敞开胸怀?
随笔作文 篇5
我自小学以来一直缺乏在学习上的自信,原因很简单,我所在的小学班里卧虎藏龙,考个九十五分九十八分根本就不值得太欣悦。不要说我经常的七八十分。还有我这爱哭的性格和倔强脾气经常受那些优生的笑里藏刀和老师待遇处处的不公,这么六年来我一直活在小伙伴的指指点点和忍气吞声中。当然最后当同学一堆堆一团团相拥挥泪告别时,我站在一旁庆幸这六年厄运的结束。
我无缘家长老师呼声最高的什邡中学,要知道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同学最终都就读于那儿。奇怪的是我的考试成绩高于其中的一大半。考试成绩下来的那天的'晚上,父亲坦然对我说“在哪儿学都是学,主要还是靠你自己的努力。我希望你在另一所学校依然能踏踏实实地学下去。”
就这样,我迈入了方亭慈济。
在开学第一天的班干部选取会上,我居然举起了竞选班长的手,我的那只小小的手在人堆中显得如此别扭。记得当时我张着通红了的脸不敢看向老师和同学。我就此迷迷糊糊地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发现我变了。曾经那个不自信,很惹人厌的不规则几何体被时间的冲涮,坎坷的摩擦和千万次失利的剪裁,开始使我有了圆的雏形。
在这里我交上了真真正正的友,遇到了真真切切关心我的老师,眼看初中生涯将结束。我却已有了沉甸甸的满足感,我经历了我从没经历过或说是想都没想过的第一次。写到这儿我已鼻梁发酸。我离不开这儿的。
我站在我们学校的操场“我定将把我如今的意念永远的持续下去”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02-04
随笔作文02-04
随笔作文12-21
随笔作文12-21
随笔作文12-21
随笔作文12-21
随笔作文12-21
随笔作文12-21
随笔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