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读书的抒情散文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读书的抒情散文,欢迎阅读。
读书抒情散文【1】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就会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气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
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读书抒情散文【2】
关于读书,在汉语词典中解释有三条:一是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二是指学习功课;三是指上学。
书何为?作名词就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作动词有书写、记录、写字等意。
关于书有很多词条或名句,比如“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山有路勤为径”、“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
谈及读书,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说要么通过系统的、按部就班的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这条主线走过来的。
也有中途受到挫折,半路出家,通过自学走出来的。
不管是哪一种,我个人认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和不同的价值。
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诸如“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富不读书不长久、穷不读书根难除”等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可想,读书是一种隐性的投资,也是一笔成长的财富。
究竟读书与命运有没有关系呢?我想是有一些的,但也不是全部。
虽然读书与命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好像通过科学论证的一样,成了真理。
有时被人们嘲笑着是不可深究的伪命题。
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试问:读书一定能改变你的命运吗?也并非全部。
从生死分析是公平的,从贫富分析不一定,再从遭遇分析也不一定。
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些人一夜暴富,发了横财,但未必与读书有关;有些人上学时成绩一般,勉强混了一个文凭,因为有人为他铺路、搭桥,一朝便飞黄腾达,人生显得富丽堂皇;而有些人就并不那样幸运了!总之,这其中缠绕着太多的藤藤网网,你这一生想要理清估计都难。
回忆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句话:“不读书怎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呢?”当时觉得语文老师知识多么渊博,境界无比高深。
原来,作为学生的时候,认为读书很重要,因为你读透了、读精了,肩上会多三条杠杠,本子上会有无数的红勾,试卷上会有“100”的字样,家神牌匾上会有很多的'奖状,书桌上会有很多的证书,甚至很多好处都会往你头上来,差不多吃屎都会碰到油渣。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只能算一部分。
2006年,我通过招考成为一名老师。
在离兴义城40公里开外的镇中学教书,有一天和自己教的一名初三学生聊天,学生就问我:“老师,你天天叫我们好好学习,考上兴义一、五、八中,读高中,上大学,将来可以成为有出息的人。
我不这样认为,考上又怎么样?考不上又怎么样?最终还不是要去拼命地挣钱,没有钱你有多大出息?我想去读职校,学点技术,以后当老板,让那些成绩好的人给我打工。
”这一番交流,我当时心里体会是比较深刻的。
我们还要不要读书?答案是肯定的,读,一定要读!但不能带着功利性去读,否则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扭曲。
读书抒情散文【3】
关于读书,我有许多话要说。
一二年级时,看小人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伙伴会岩的爷爷在供销社当领导经常走南闯北,所以他有很多小人书看,会岩一有新小人书就拿出来显摆一下,我们几个人就抢着看。
记忆最深刻的是十多集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依稀记得有《血染洋行》《飞车夺枪》《巧打岗村》《两雄遇难》等,人物有刘洪、王强、芳林嫂、小鬼子岗村等,还记得有一本连环画《三打白骨精》,最羡慕孙猴子的72般变化和那根金箍棒,当时字也认得囫囵半片的,主要看小人书画出的人物形象。
那时上学,作业很少,由于大多数家庭孩子很多,放学后就出去玩,模仿小人书中的东西自己做着玩。
找一块长方形木板,再用从后山工厂捡来的半截钢锯条,锯出枪的形状;找一根弯曲的树棒儿,用小刀把它咔嚓成日本战刀的形状。
小伙伴玩打仗时,谁有自己做的刀枪,那也是很神气的。
五六年级时,不知道在哪踅摸到一本几十页书纸都发黄的.旧书,无头无尾,至今也不知道书名呢。
写的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兄弟三人在上海流浪的故事,当时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们哥仨是毛主席的儿子。
毛岸英领着两个弟弟,在一处上坡的路上,等活,有人拉着平板车(车上装着货物)上不去坡时,他哥三就帮人家推车上坡,有的人给几个铜板,也有人不给的。
就这样挣钱生活,毛岸英节省着花,口挪肚攒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买了一本字典,解决了读书遇到生字的困难,毛岸英这种刻苦读书的精神也曾激励过我的学习。
初中时,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越边境对越作战的解放军成为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风靡全国的《高山下的花环》很火的。
初二时,我花了几块钱,买了一本十六开简装本的《高山下的花环》来看,梁三喜、靳开来、“小北京”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今天我还记得这些烈士的名字呢。
念书时,偏爱文科,不爱学理科,这对我升学考试造成了一定影响。
我感觉念书时,不要凭好恶去学习,这样极其不利于升学考试的,整不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生活走向。
但是工作以后,你偏科形成的本事有可能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中师时,记得曾经读过吕进著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这个书名是我写这篇文章时百度一下解决的,书名记不得了。
当时也写了几本诗歌,年头太多了,都弄没了。
如今懂了,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都多,现在我改写歌词了,高国军作词的代表作:蒙克演唱的《雪山姑娘》、王馨演唱的《爱情36度8》,火遍了全国。
工作后,业余时间里,我比较笨,像人家喜欢的打麻将、拍分、勾叉等都不会,就喜欢读书写作啥的。
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学者列举的书单,这位学者说作为一位读书人应该把他列举的五十本书都读了,才称得上是一个读书人。
我反复对照了几遍,他列举的五十本书,我只浑沦吞枣的读过一本书呀。
我读了几十年书照此标准,那不成文盲了吗?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我完整看完的只有《西游记》,其余三本只翻看了几页,不查字典看不懂啊,这些书在我的书柜里躺了三十多年了还没读呢。
搬到县城以后,由于搬了几次家,我的藏书倒成了累赘,老伴说:“你这些书,占地方还挺沉的,你也不看,卖废品吧。
”就这样卖了好几袋子,现在家中也没多少书了,有的书买了三十多年了,也没看过。
时过境迁,少年时那种读书的狂热,再也找不到了。
少年正是读书时,我真诚的希望少年人应该认真读书,多学本领,成年以后,工作、家庭等原因,你再想读书,那得多大的毅力呀。
几十年的读书经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好书才行。
【读书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经典伤感抒情散文11-13
抒情散文(精选24篇)07-21
抒情散文(精选41篇)09-25
抒情散文诗11-13
经典抒情散文诗11-13
伤感抒情散文(精选26篇)07-18
经典抒情散文(通用24篇)07-26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精选12篇)08-29
关于守望的抒情散文(精选16篇)07-26
关于伤感抒情散文(精选52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