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洛阳的散文

时间:2022-09-16 11:06:32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洛阳的散文(精选1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洛阳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洛阳的散文(精选19篇)

  洛阳的散文 篇1

  或许是在磐石交错的山脚,或许是在雾气缭绕的水边……。

  “华胥”,这个懵懂少女,古铜肤色,体型丰腴。

  她来到雷泽,这是她喜欢的地方,是她眷恋的雷神的家园。

  呼吸着,雷神的气息,她看到了雷神巨大的脚印。

  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伸出了改变世界的一脚。

  顿时,磐石颤栗,风卷骇浪。

  华胥心动,举目四望,头顶上风云骤变。

  一缕刺眼的金色光芒透过云层,笼罩了这个美丽的少女。

  怀胎十二年后,她生下了伏羲。

  伏羲是个神圣的男人。

  绝顶勇敢,绝顶聪明,拥有一切智慧。

  黄河岸边,龙马浮出,呈给他一副神秘的图画。

  洛水之滨,天书显现。

  伏羲的伟大是凡人难以描摹的,他带着“河图洛书”,站在洪荒的尽头。

  伸手,仅可触及他呼吸中的微尘。

  原来神圣那么遥远……

  (一)

  洛阳的上空弥漫着灰白色的雾气,赤脚走到窗前眺望,城市的嘈杂海浪般涌现。

  小贩吆喝,妇人讨价,孩子哭闹,脚夫们叫嚣……这是九朝古都,我梦中那个神圣的地方?

  始终认为“洛阳”和“西安”都是太文化的城市,不可随意调侃。

  洛阳城下足足埋了一层帝王才子,而洛阳山水的任何一道弯都是历史,每一株花草全写满了故事……

  那便是:“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投入闷热,穿过街市……只带相机和心。

  登上开往龙门石窟的58路公交车,摩肩接踵蹭了一身的汗水,身旁一位中年人身上蒸腾出的热气焐着我,无处躲藏。

  感觉到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脖子淌进衣服里。

  龙门石窟,坐落在伊川河畔。

  因为去过云冈石窟,对这里没有过多惊心动魄的感觉。

  浅浅游罢,直奔白园。

  白园,是我的第一个目标。

  带着虔诚,去拜谒---“香山居士”白居易。

  “香山”果然松香弥漫。

  转过门堂,拾级而上,松枝掩映,香气便带着潮湿扑面而至。

  林间有小亭点缀,风惬意,景缠绵。

  溪流脚边,潺潺而下。

  难怪白居易一住就是12年,这等美景怎不诗情泛滥。

  白冢,默默的'在小径的尽头。

  青砖环抱着一捧黄土,杂草漫人。

  游人默然地拍照留念,以各种造型与碑帖合影后转头下山。

  我心头油然升起一股悲凉,坐在冢前的石阶上,思绪万千。

  (尽管“冢”这个称谓属于将相的坟墓,但在我心中,他比将相们更具分量。)

  文人总是落寞的,才情遭人妒恨,爱国之心不得偿。

  愤而“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归隐山中,他酿酒、打渔、耕田。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会邀客来家,先拂酒坛,再开诗箧,后捧丝竹。

  边喝酒,边吟诗,边操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酒的境界对他不是小酌、不是微醺,而是大醉。

  大醉,他才会忘了《琵琶行》,忘了《长恨歌》。

  何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何必“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香山隐居,他只管喝酒钓鱼,也快活似神仙。

  唯有夜半梦醒,听山雨淋铃时,他的心在哪里?

  冢上的草,山间的水……林间喧嚣渐逝。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

  (二)

  行走在伊川河畔,远见几点白色的水鸟,停留在水中的青草上。

  翅膀轻轻点点,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腾起回旋在水面。

  太阳并不毒辣,眼前的景物都笼罩在雾气里,河面之上云蒸霞蔚。

  可以采取更便捷的交通方式,但是我认为了解一座城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入公交车和大街小巷。

  洛阳,值得我这样做。

  “九朝古都”只是一个形容词,粗略的数一下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这片土地捧出了至少15位皇帝,埋葬了近百位帝王。

  彼时的文化更是繁荣得登峰造极。

  洛阳,孕育了太极八卦,成就了道教。

  洛阳,承接了佛教进入中土,白马寺就是第一站。

  (三)

  进入寺庙,清雅幽静。

  门前石雕的驮经白马,执着地站了千年。

  因为它的功劳,这里被称作“释源祖庭”。

  整座庙宇已经没有了古风遗韵,全部是重新扩建而成。

  庙内最为别致的是印度风格的两处建筑,虽为后建,但也别具一格。

  佛教起源于印度,由“摄摩腾”及“竺法兰”两位僧人,用白马驮经文入汉,逐渐融合汉地文化而形成今天汉地佛教的格局。

  白马寺内古木茂密,微风袭来,树叶款款荡荡。

  潮湿的空气纠集着香火,袅袅升空,弥散开来……

  (四)

  洛阳的天空,我已经看不清楚了。

  厚重的雾气,云样地在头顶凝聚。

  手不可以停留在任何地方,停住片刻就是一片水迹。

  汗水顺着头发流进眼睛,涩涩地睁不开。

  嘴里有咸咸的味道。

  我用尽了最后一张纸巾,终于向洛阳求饶!汗水流到脚踝,衣服湿透,黏在身上。

  ……

  我看到伏羲牵着女娲,带着“河图洛书”消失在灰白的雾气之中。

  我准备逃出大蒸锅,随他们而去。

  洛阳的散文 篇2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80年前,林徽因发表了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自此,在那烟雨的江南,总会有人提起这样的一个女子,与莲相约,与燕呢喃,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走过人间的四月天,踏着小院青苔石阶,还留着余温犹存的梦,记忆仿佛会在那一刻停留!

  与你相识,是偶然也是必然,有人说人世间的所以相逢都是久别重逢,我想上辈子定是与你结下不解之缘,才有今生的痴迷和留恋。

  一直等待着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遇见梦中白莲的娉婷雅姿,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依旧那么洁净无尘。

  洛阳牡丹,你毫不逊色一个较好容颜的女子,因为你的美不会随时间的消逝而远去,最是人间留不住,你却年年花如卷叶留青。

  四月的洛阳因你而名动天下,长在这千年的帝都之上,也许只有你才能配上这样的故土和历史变迁的沧桑。

  每年的这个时候,不能陪你从花开到花落欢喜和失落,我总是遥望故土的方向,想象着你的美。

  你就像一个美好而幸福的符号,只要你在,洛阳的四月就是最让人向往的天堂,从寒冬到春天,见到你才算是迎来真正的春天,真正的人间四月天。

  国色天香,是你的美誉,无论走进哪个牡丹园,牡丹的大气华贵,总会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盘儿大的花朵像一张张绽放笑容的脸,放眼望去,牡丹园就像唐代后宫丰腴的少女在那嬉戏,微风一动,恰如她们遮脸拂袖的娇羞。

  穿梭在花间,犹如和一群美丽而娴静的少女同行,让你忘记身心的疲劳!

  你看那白里透红的二乔,高贵不失典雅;看那黑里发红的冠世墨玉,是世上稀有的几种纯黑花种;看那粉里透亮的荷包牡丹,像一串串美好的回忆;看那青绿青绿的绿豆牡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栀子花开;看那淡施粉妆的`姚黄,清新自然中透着清雅;看那红似血的首案红,不觉得像一团火在燃烧……

  四月的洛阳芳菲散尽,唯有牡丹开遍全城,走在这样一座古城里,恍若进入了时光的隧道,能邂逅诗人的才情,枭雄的霸气,是天下为奇的牡丹让他们停下了脚步,连同全城的百姓为这盛世而欢庆。

  牡丹,不为权贵,不为苟活,千载间就扎根在了这座城池。

  此时,我无论以白马古刹的威严来审视,以关林冢庙的侠义来定夺,还是以龙门大佛的慈目来俯视,他们都已不是四月洛阳的主角。

  四月的牡丹,让这些千年的古迹都有些失色,仿佛看见了当年武则天贬花东都时无奈且无助的表情。

  你是洛城四月天,空气中都洋溢着你的花香,我迷恋这你的美,慢慢地失去了方向。

  如果有人问我关于洛阳的风情,我会让他四月的时候去洛阳,不需要我太多的言语,因为有些美好用语言描绘出来会显得的苍白无力!

  洛阳的散文 篇3

  我在河南省工作了几年,因为工作原因,东西南北的好风景,也都看了遍。就是不知道,洛阳腹地还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它就座落在栾川东南三公里处,是座伏牛山的主峰,名字就叫老君山。

  我的女婿是个教书匠,他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他们在上学期开学之前,他们父女之间有一个约定,要搞好本学期的学习,没有要求,只要成绩优秀,暑假时,可以选任何地方游玩。小孩很努力,相互学习,期末考试如果成绩很优秀,父亲的承诺就是:让孩儿自己,选择旅游景点。聪明的孩子,在夏季要寻找一个避暑点,她们上网百度一下,选择了河南栾川的老君山。

  于是一家六人,人老三代都去老君山爬山,坐皮划艇冲浪

  出门前,我也百度一下老君山,海拔高度约二千米。由于是群山众,湿气较大,比山外的气温低了很多。到了老君山,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高处不胜寒。

  一九八七年四月,我曾经登上北纬三十二度的黄山。云、雨、雾、雪,太阳和寒冷,在二十四小时内,让我享受了一遍。在老君山,拾级而上,就是想去,寻找黄山的影子。

  这里的确不是黄山,没有迎客松,也没看到,松鼠它那张扬的笑脸。我在山路崎岖停步时,发现一棵石榴树,无花也无果,出来旅游时,家乡的石榴果,已有鸡蛋大小了。可能是海拔高度的原因,那石榴树叶,也许是气温的原因,或者山多水汽的`原因,一片叶子,都苍显着青的翠绿。

  老子的道家文化,在此处特别张显。文人骚客,都留下墨宝。在风景区入口处,号称亚洲第一高的老子铜像,就坐落在景区的入口处,那真是金碧辉煌。在返程的途中,在三公里外的高速公路上,也能看到,与山峦同比例缩小的铜像,黄金般闪烁着光芒,可能是有太阳的缘故。

  山上的一个庙宇,上香的人都会是老子的粉丝。游人撞钟击鼓时,声波的浪花,都被灌木丛吸收掉了,这就是道家的精髓,闲中方有静,静心以后,方可面壁修练。所有进山的游玩的人,在欣赏奇峰峻岭、陡峭峡谷、吞云吐雾的水汽的同时,也在品尝了,道家的精品文化。

  什么是道家文化,从唐朝起的那些,那些文人骚客,都想学隐身修炼,因为老君山瞬间的云雾,会让你瞬间遮身藏体,可以在山峦中静心修养、修炼。

  明代诗人谢榛之叹:象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朦胧。

  我爬上山颠,在玻璃栈道上,有人在读诗,诗曰: 身在此山中,云雾把我缠。包裹在此处,和老孑见面……

  洛阳的散文 篇4

  洛阳,一处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这一年我再次回到了古都洛阳,临近洛阳,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便油然而生,我想我一生漂泊无论在何处都会伴着淡淡的洛阳情。

  洛阳的历史我翻阅过,我知道洛阳是史书上所道的九朝故都。我踏过洛阳城每一处地方,我拜访过保修龙门石窟的匠人,我看过画楼绣牡丹的姑娘,我询问过石碑上篆刻的碑文……

  我仿佛站在洛阳历史的光门中,我把关于洛阳的一切都收集起来,书籍上洛阳的历史,舌尖上洛阳的美食,文化上洛阳的名迹,洛阳的人与物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变成了如今现代化的洛阳城。

  洛阳城,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手抚着厚重的城墙,历史在我的耳畔深情诉说……

  这是战争,因为洛阳的战争,城墙外的敌人不畏生死,守城的军队杀敌奋战。耳畔上嘶喊震天,眼前烽烟滚滚,攻城车,守城械,在不断更替轮回,王朝更迭,时代换替,这震撼的一切在我眼中清晰浮现。我想洛阳的历史不汲汲于这些吧,于是我意犹未尽收回手掌,去寻找更多关于洛阳的历史。

  我穿过炊烟渐次的村庄,看到洛阳城的轮廓在我眼前浮现。我就站在洛阳城外的一片平地上,我看着夕阳的余晖铺满洛阳城,这座古城随着夕阳的消逝渐渐显现出它的的`落寞,孤寂的心伴着孤寂的城,我踱步入了城门。

  恍惚间,万家灯火,人声鼎沸的洛阳城忽然出现在我眼前。黑色的夜幕上繁星似锦,洒落下的星光充斥在偌大广场上,散发着热情的广场舞,霓虹灯闪烁着不停,人们的欢声笑语响彻云霄。我怔怔看着这些,这就是夜晚的洛阳城?

  牡丹花会的热闹让我感受到了一座古城的朝气,我看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看着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富贵牡丹,我想古代的洛阳是否也像现在一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洛阳情伴我辗转过祖国各种地方,我想,我的一生终会归根于洛阳。因为,洛阳,一处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洛阳的散文 篇5

  洛阳是我出生的地方,是哺育我的摇篮,是培养我、教育我的的殿堂,更是我放飞理想的地方。

  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她历史古迹到处都是,旅游景区众多;她是闻名世界的牡丹花城;她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也有 很多好玩的地方,我爱洛阳!

  洛阳的旅游景区确实很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的就有龙门石窟、关林庙、白马寺、天子驾六、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其中最 著名的就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是在伊河两旁的山上开凿的许多佛像,那里的佛像有的笑、有的严肃、有的站立、 有的坐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最大的是卢舍那大佛,他的耳朵就有1.9米长,比我爸爸还要高;最小的的佛像就只有我的手指头 那么大。

  “洛阳牡丹甲天下”一点也不是吹牛。洛阳牡丹有红色的、有紫色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还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牡丹花大的有比家 里的菜盘还大,花瓣开了很多很多层,好看极了。她们的名字很多,我记得有姚黄、二乔、洛阳红、荷包牡丹……每年牡丹花会时,洛阳 就成了牡丹花的海洋,处处飘着花香。

  洛阳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不是虚的,比如牡丹燕菜、洛宁蒸肉、偃师卤面、翡翠捞面、炒扁垛……都好吃极了!最著名的是牡丹燕菜,它 是在一个大盆里有一张鸡蛋饼做的大牡丹花,下面是切的像粉丝一样细的萝卜。吃着又酸又辣又香,是一道很好的开胃菜。有一次妈妈不 在家,爸爸带着我和姐姐去老洛阳面馆吃饭,我点了一个风味豆腐渣,一个炒扁垛,一个甜面片。风味豆腐渣是用豆腐渣加小青菜炒成的 ,吃着很香。炒扁垛是由蒜苗炒由粉条做成的扁垛,又香又软。我们又吃又玩,好开心呀!最后满嘴油花的回家了。

  洛阳好玩的地方有龙门西山公园、洛浦公园、王城公园、周山公园、上青宫公园、隋唐遗址公园和西苑公园。这些公园里有花园,有草坪 ,有竹林,有湖泊,有假山……我全都去过,我们在里面随意追逐、玩耍、捉迷藏、比赛,玩得高兴极了!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舅舅 、姐姐去隋唐遗址公园玩,它里面有大湖,有假山,有草地,最好玩的就算迷宫了。迷宫是由竹子和花丛组成的,旁边还有走廊,在里面 休息,舒服极了!那里的路灯也很别致,有的像灯笼,有的像面鼓。我们在里面趟水、爬假山,很快乐、很高兴,一玩就是一天,一点也 不觉得累,到了晚上,才在夕阳的沐浴下一路唱着跳着回家。

  洛阳是我的家乡,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爱洛阳,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乱扔垃圾,不掐花朵,爱护花木。这蓝天白云、绿草青山都是老 一辈人的努力奋斗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用自己的能力建设她,爱护她。

  洛阳的散文 篇6

  谁不追忆那时的繁华?坊市相连,楼阁凌空,无数大而饱满的牡丹穿插其间。路边店前,楼中廊下,还有人们的指间云鬓,都被艳丽的颜色填满。整个城市在喧嚣之外,被花神把酒,酿出了醉人的香。

  那是盛唐的洛阳。

  人们对这座城市,这种花,始终存了很复杂的心理。尤其是文人儒生,对于他们奉行的经典“乐而不谣,哀而不伤”来说,这大胆的艳丽实在是离经叛道得有些过了。即使是现代人也因《爱莲说》等文字的影响,对牡丹,存了一些隔膜,去问那些名人他们爱何花,答案可能有梅有兰,甚至睡莲水仙,但很少有人愿意大声说是牡丹。牡丹是富贵花,贪图富贵的印象可是不能给人留下的。反倒是普通的百姓喜欢在家里挂一幅大红大紫,多喜庆好看。只是也难免被一些正人君子们斥为俗艳。

  而另一方面,每一个看过牡丹,到过洛阳的人们,又都不由得为她的美所震撼。在古朴的城墙间,一丛丛娇艳脆弱的花瓣,就那样热烈地开着,明明是轻薄的质地,拢成一起时,却有了无比坚韧的气势,无论是姚黄魏紫,豆青墨池,全都浓重大气的令人不敢轻视,这样华贵的花,让人一眼便想起了盛唐。这样不羁的花,怕是也有盛唐能盛得下。

  大唐王朝,是一个属于牡丹的王朝,那些簪花仕女与歪巾书生追她追得如痴如狂;而洛阳与牡丹,则更为意义重大些,没有了追捧,没有赞赏,只是用古旧的檐角,造一方水土,养牡丹千年,也陪牡丹千年。

  “我只是静静地陪你,荣耀也好,贬黜也罢,只愿陪你千年,做你千年艳丽后的布景。”

  这是洛阳给牡丹的承诺。除了洛阳,怕也没有哪个城有能力给牡丹这样的承诺。

  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了河图洛书,也出了数代帝王。烽烟与战火一次次地在他古旧的皮肤上燎过,留下时间抚不去的疤,笙歌红酒又在安定后迅速地漫上来,遮住了所有疼痛,织成一片云锦般的梦。当梦碎时,人们被戎马金斥声刺醒,历史再转成一个新的轮回……

  一次又一次更替,人们聚聚散散,杨柳低垂。洛阳,才终于有了能压住一切的底蕴。不再轻浮,不再做梦,清醒地望着自己胸膛中灌酒的人,看他们在自扰的梦里来来去去。一座繁华筑成,压着血泪,还有难以停住的.时间。

  牡丹得以纯粹,不顾世俗眼光地盛开,艳丽的背后,总有一丝凄切断肠,但她选择用无声的美来将之遗忘。遗忘大禹,遗忘刘彻,遗忘李氏,遗忘华清池那曼妙的身影,还有那么多的时间要流,还有那么多的清歌要唱,牡丹还要陪洛阳娇艳。

  让我以倾国的风之舞,来装点你的朴实默然。将历史的叹息甩在身后,唱着现在的繁华与血泪,去迎向染红我花瓣的日晖,如何?

  牡丹与洛阳的动人,或许就在那份陪伴与守候。

  洛阳的散文 篇7

  喜欢那些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对我来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不单可以开阔眼界,且丰富了内心世界。于是,我为您而来——洛阳桥,为您古老的历史渊源,为您恢弘、奉献的生命,为您“海内第一桥”之誉;我悄悄地来了......

  站在洛阳桥头,那气势如雄姿焕发的千年白龙,横卧于宽阔的江水之上。历经千年风雨,此刻的您,正以沧桑、朴实的面容与我对望。桥长834米,宽度7米,以数万条大青石铺建而成。

  望不见您的古老,也分不清您是否还年轻。走在粗糙的青石条桥面之上,脚下不时出现轻微摇动的石条,可望见桥缝下的滩涂,但却是稳稳的牢固、安全。

  整座桥分三部分,头尾部为较狭长的桥面,中间百米部分的桥面设计宽阔,显见独特。桥梁上的围栏青石,显然精工打磨过,隔两米就出现活灵活现的石狮,神态庄重,凝神眺望着远方。

  “洛阳桥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依偎在厚实的桥栏边上,默叹如此恢宏的跨海石桥,如何建造而成!这号称“中国海上第一桥”的洛阳桥,千年之前,那个没有现代化吊车、没有加工机械、没有大卡车的年代,如何将这每一块重达数吨的.长石条,运到高高的桥墩之上?如何在滔滔江水之中,打下坚固的桥基?事实,即是完全依靠劳动人民的双手与汗水,如“愚公移山”般地搬运至此。这是数万条青石,在当时,该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融入多少鲜血、热泪建成?

  观赏着桥上的每一处精美造形。两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的菩萨石坐像,设在桥中,千年如一日,静默无言地庇佑着每一位来客,庇佑着风雨来袭中的石桥。两边桥头,各设有雕工不同的石塔,层层石塔间是姿态不一的浮雕人物,与一些古文字。细细琢磨那石面上的人物,感觉这些浮雕有着神一般的魔力。敬畏、再敬畏......那神情威武的石虎守卫,那几座形态各异的纤巧石塔,让我默默地揣摩着他们的来历、用途,及他们护桥之神力......

  桥中心,矗立着一座雕琢光滑的圆锥形石塔,还有坚固老沉的石亭子。亭旁种有枝繁叶茂的老榕树,如同一把把护雨之伞,万古长青悉心呵护着,树下一排排刻着洛阳桥历史文化的石碑。

  忽然间,一块红漆字巨石吸引了我的目光。“万安桥”?默念之间,内心极为疑惑,再品读着石碑上的历史沿革记载: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

  对面桥头,挺立着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他的正气与他一生的丰功伟绩,让访者肃然起敬。这位与我是“仙游老乡”的北宋名臣,集一身的过人智慧,兼有着书法、文学艺术的创作才华。此刻的他,身着太守官服,面容淳淡俊美,两?清风、气宇不凡。

  敬仰之中,我向这位廉洁奉功的名臣默念道:“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

  桥下,无数条石砌成的巨形三角桥墩,形似船头。凝神观望中,我先生当起了“解说员”:“这是利用船型桥墩,分开水势冲击。蔡襄还智慧地发动当地渔民在桥墩周围种上牡蛎,这样可利用牡蛎的生长,使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让洛阳桥坚不可摧。”

  听先生的一番解说,我自感见识短浅。方才我还认为,那密密麻麻的牡蛎壳黏在桥墩石上,影响了洁净、美观。疑惑解开,似乎顿悟,不禁赞美着牡蛎对古桥的贡献,叹服着蔡襄太守的智慧。

  习习凉风扑面而来,桥下大片大片灰褐色的滩涂,似以油画的余色渣涂抹而成,有厚重的抽象。一只洁白的鹭鸟,优雅飞来;它轻盈地停在滩涂之上,漫步寻觅着什么...... 接着,两只、三只,接连飞来,在滩涂之上站成了一幅曲线鹭景;那一双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在柔长的水流边,追寻着螃蟹霸气的奔跑,蛏的深深吐气,还有泥鳅们的欢快跳跃......

  回望千年洛阳桥,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他以恢宏的气魄,挥写下了瑰丽的历史文化篇章......

  洛阳的散文 篇8

  桃花美,桃花艳,开在三月间。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而这又是洛阳花的真实写照。

  始于隋,盛于唐,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洛阳花不仅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美誉遐迩;也以其造化钟情,天下君临而总领群芳。洛阳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牡丹之圣地。“明年牡丹花开之时,即是我们相见之日”。这陌生的词句催生着我的泪腺,瞬间激活我尘封不久的心扉。惜往日、诉衷肠;道离别,哭断肠。我略感一丝咸味,袄,原来泪水里0.6%的.成分是盐。

  翻开历史的书卷七年前,书页微微泛黄,却带着暗香般的温存。那是一个萌动芳华的年纪,她是那般倾国倾城,几经波折,盐与洛阳花创意性的结合在一起,卤水毕竟要经过海水和阳光的“照顾”才能结晶成盐,而洛阳花一贯保持她低调的艳丽,始终充当着太阳的角色,从未改变。产盐程序复杂,工序烦琐,间接性犯错不可避免,至使生产出黄盐、黑盐、不合格的盐。

  你知道的,盐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所谓“天下赋税、盐赋居半”。她创造出了“贞观之治”,衍生了一代霸主齐桓公,但是在高调展示盐的价值成果后,又有谁知道那是通过历代盐民的辛勤劳作、日夜净泡卤水中而得来的智慧结晶体呢。

  我不得已站在这片“淮盐”生产地,继扑着前人的光荣传统,问基督,问佛祖,还能有奇迹发生吗?他们答,不知道,不知道。也许正如那婴儿去摘采洛阳花,看似触手可及,却又永远高高在上。

  洛阳的散文 篇9

  人生变故,被迫离开了生养我28年的故乡——洛阳,来到了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打工。十余年来辗转在南方城市的时间,远远多于待在老家洛阳。甚至有几年的春节都在工作的城市里度过,十年来待在洛阳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60天。对于洛阳完全停留在年少轻狂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里,洛阳一直是一个山清水秀,婀娜多姿的少女一般。南有万安山,北有邙山,东有嵩山,西有崤山,黄河横贯东西,洛河、伊河玉带一般缠绕在洛阳盆地,虽然并不广袤,但还算平坦的土地上。

  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风景名胜数不胜数。十三朝古都的尊崇,足以让我这个洛阳人沾沾自喜。每每与人论及故乡,我都是无比骄傲。我的故乡承载了中国千余年的帝都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景观,都是洛阳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近年来,每次归乡,都只能看到一片灰色的世界,晴天是一片灰白,阴天是一片灰黑。胸膛中没来由的都是一些隐隐伤感和悲观的情愫。随着我的脚步渐行渐远,视野越来越开阔,但是洛阳的故事依旧让我百转回肠。况且还有我的年迈的父母依旧生活在这片疏离的故土上。愈加浓烈乡情,却始终无法冲淡,洛阳近几年愈加厚重的雾霾。我对故土的狂热,无可奈何的慢慢的冷却下来。我爱洛阳,但是她已不是我爱的模样。我爱洛阳,却不愿在此久住的洛阳。她的`一年四季一成不变的灰色天空,压抑着我的神经。到处可见的烟囱,乌黑的烟尘,时时刻刻的折磨着我,让我不敢大口的呼吸。

  如今的洛阳高楼林立,现代化都市的气息与中国的万千的城市一样,毫无特色的矗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已经分不出这里洛阳,还是南阳,亦或是上海,亦或是随便什么城市。所有的关于历史的记忆,都只保留在残垣断壁的遗址,甚至连残垣断壁都已荒芜的面目全非。所有关于帝都的记忆,都完全被这似是而非的都市感代替,沧桑遁于无形。

  二十余年前,记忆里那曾经宽阔的,清澈见底的伊、洛河,还有那捡不完的贝壳,早已淹没在污浊的浓黑的如酱油一般,还散发着腥臭的河水中。摆渡的舟楫,早已无处寻觅,代之的是横跨南北的钢筋水泥。汽车扬起了浓重的尘土,尚未及散去,后边的车辆又重新把它们推向更高的高空,卑微的河流和蜷缩的大地都笼罩在一片无际的灰暗之中。各种车辆争先恐后的飞驰,声嘶力竭的汽笛叫喊着呼啸而过。

  几年前还能坐在自家的房顶,远眺的牛心山、西祖师山,已在灰暗的空气中,迷失的没有了方向。路边和村庄的树上,都是一层厚厚的灰暗,叶子上厚厚的尘土,泛着灰白的暗淡。灰暗的雨水袭来,黑灰色的浓稠的汁水沿着树叶的边缘滴落,枯黄的叶片,默默的随风摇动。

  如果可以选择,宁愿去他乡。我仿佛是新一代的客家人,从伊洛河走出去,虽然依旧乡音未改,但是我已不再属于这里。洛阳已再也不是旧时的洛阳,这座四千年的古城,已完全没有了鲜活的历史的印痕,完全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的姿态,混迹于冰冷的钢筋水泥的森林。将自己张牙舞爪的浮夸,深埋在雾霾之中,青山绿水的记忆将永远埋藏。放眼望去,尽是些污浊的灰暗的天空。潮湿的阴暗的记忆里,这些关于故乡的记忆正在慢慢的发霉。就像这里灰暗的天空中,厚重的灰暗一样,挥之不去。将人逼迫的喘不过气。繁星点点已成了多年前的记忆。就像失去约束的沙漠,正慢慢的将良田吞噬。

  别了,洛阳,你依旧是我的故乡,但是再不是我乐居的土地。我在你的怀抱里已无法痛快的呼吸,我在你的眼神中,再也望不到历史的凝重,你已浅薄的如一个烟花女子。你仿佛一株染病的牡丹,枯黄霉变的枝桠正慢慢的萎缩,你的花已没有了芬芳。你的浓重的雾霾,让我的肺,备受折磨。失去了妩媚的你,已让我欲爱不能。

  别了,洛阳!你将永远深埋于我的记忆!

  洛阳的散文 篇10

  一种深深的缘分,使我对这座城市充满心灵的依赖。而这座城市又滋养了我的心灵。站在洛阳的大街上,我感到的不是喧嚣,而是一种归家之后的慰藉。我的心灵在与这座城市对话、交流,这是一座优雅的城市。

  洛阳的优雅表现在她的历史上。从周王朝的天子驾六,到魏唐时期的龙门石窟;从东汉皇帝刘秀的陵冢,到大唐西天取经的'玄奘故里;从秦武王周室门前不自量力的举九州之鼎,到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的临风梳妆;从汉函谷关外鲜血染红落日的厮杀,到从洛阳出发西出阳关直达西域的丝绸之路;从诗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为民哀叹,到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华丽篇章。历史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在此上演,并最终成为典故而留下历史的优雅!

  老洛阳的古街小巷在当今的红尘激流中一声不响。她的沉默包含了一种跨越千年时光而沉淀的力量。是的,这些古街小巷是在用时间与每一位到访者对话。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震颤轰隆隆碾过我的灵魂,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倾听这秦砖汉瓦的诉说。无数建都洛阳的帝王在时间的长河里灰飞烟灭,只有这些秦砖汉瓦代表的历史的力量长存人间。

  多水绕洛是洛阳城的优雅,而洛河为洛阳城的优雅注入了灵魂!

  太阳升起来了,洛阳的母亲河披上了金色的霞光,晶莹澄净。洛河母亲是一个养育万物包容万象的摇篮,从她母体里日夜不息喷涌而出的奶浆养育了两岸所有的生灵,包括我。不管是人类还是野花、野树、牛羊,所有的孩子在洛河母亲的滋养下都发育得体格健壮,使这片热土上所有的儿女都能豪情万丈地独立于苍茫天地间。

  母亲河两岸更是我们生活的洛阳城雍容与娇美的集中体现。沿河排列的建筑犹如一串串珍珠,粒粒相连。北岸的老城区和南岸的新城区新旧交替的建筑,正竭力展示着动人的风采,老城区显示出历史的优雅,新建筑透露着新鲜的妩媚!新老城区是洛河母亲的一双儿女,与日夜流淌的母亲河合唱着不朽的歌谣,展示着和谐的美丽!

  洛河是挂在我胸前的彩带,是我向外人炫耀家乡的一道风景!

  洛河母亲养育了我。我一直渴望能像母亲河那样,把宽容与慈爱融入我的心怀。我学不到母亲河的宽阔,我只能学会母亲河的宽容;我做不到母亲河的全部真实,我只能努力拒绝虚假。母亲河是伟大的,而我是渺小的;母亲河是永恒的,而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洛阳母亲是优雅的!

  洛阳的散文 篇11

  夏七月。我们开车前往嵩县白河,它地处我市最南端,素有“洛阳南极”之称。

  起初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山矮墩墩的,时而露出土黄,时而油绿一片。慢慢地,山长起来了。车在山谷蜿蜒穿行,有种舟行海底的恍惚。一路被绿牵引,我们到了白河镇经下寺村。

  一条小路,蜿蜒游入小村内。村庄临山而居,一溜儿顺溪谷向上攀登。道旁,房前或屋后,不时有古银杏树伫立,撑着浓阴酿着果实。偶有空地,大多植着近人高的银杏苗,它们排着队,哗啦啦摇着满身的小团扇,煞是逍遥自在。

  此地银杏成群,一打听方知,有银杏之乡的称号,千年以上的有237棵,被称为“古生物化石”,2007年跻身吉尼斯纪录。

  时值仲夏,古银杏树隐没在万绿丛中,自远处断觅不出它的踪迹。如若至秋日,它会浮出绿色,喷薄出体内的黄金。一朵一朵的金色,熏染在绿色的背景上,那将是怎样的养眼,可惜我们来的不是季节。虽未看到它辉煌的一面,但一搂它粗壮的腰身,一比它的高龄,无不心撼。

  我们住进了老张家,他一辈子没走出多远,大山就是他们驻守的.宝地。山里人也是好客的,腾出空闲,陪我们在山里打转转。沿着原生态的山道与涧溪,边走边聊。

  在银杏苗套玉米的田埂边,老张指着一通石碑说,这就是云岩寺的原址。始建于唐,又拆毁于唐;繁盛于明,又倾覆于明;彻底抹灭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68岁的他,小时候曾在残垣断壁尚存的废址处玩耍。

  沿着田埂,时有碎瓦片敲脚,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不远处有棵千年银杏,向我们伸出千手,若慈眉善目的观音。这是哪位禅师手植的?世间谁不是过客,此处银杏树为主人。

  据说云岩寺极盛之时,“僧舍散落,遍岩谷高下”。一入伏牛,就如进入佛国圣地,“钟鼓齐音,殿堂伦奂,心因境净,境逐心闲”。云游,清修者成千上万。游峨眉,拜云台,也必参云岩。

  时光流去,古寺已随烟霞去,满目空余云悠悠。

  坐在山涧的巨石上,有凉爽的风送来。老张滔滔不绝,如溪流叮叮咚咚。讲伏牛山、云岩寺的得名,因“野牛降伏而山名”,因“白云吐岫而寺号”。讲“流寇纷扰,佛像蒙尘,众僧奔散”之时,云岩寺两口钟的不翼而飞:一口飞至下寺村,遇一人赶牛车喊一声“驭——”,而惊止;一口飞至南阳西峡,因天明鸡啼而止。

  行至一块阔大平坦的巨石上,主人的话匣子再次打开,这是晾经台,传说也神乎其神:一人打此经过,见台上晒着金黄的玉米,此时天空突变落雨,此人见四下静寂,就把玉米拢成堆,收在旁边的袋子里。虽家中灶房无炊烟,儿女有饥馑,也空手而归。但回至家中,发现鞋里有几粒玉米,倒出之后却变为金子。另一人打此经过,情景相似,只不过晒的是黄豆,此人装袋后背起就走,空中一鹰飞来,啄去此人一只眼珠。

  这是老张小时候听老人讲的,据说还有名有姓。民间传说是鲜活的,它总以生动的形象,善恶的对比,劝人向善。

  金乌西坠。农家饭吃过。小院被连绵的苍山拥抱,夜走深,小虫浅吟低唱。仰望星空,月亮独步于中天,我的思绪走了很远很远。

  洛阳的散文 篇12

  前几天总是有种特别忍不住要出去浪的愿望,尤其是再配上基本关于旅游的书,想出去的欲望常常达到满格。于是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选择去洛阳稍稍旅行一天。

  由于这也算是临时起意,没能找到旅伴就一个人旅行过去了。中午的火车,开了快一个下午,感觉着火车速度一直不太快,后面的行程从窗外看都是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跨过了宽广的黄河,慢悠悠的到达终点。

  每到一个新地方会感觉不由自主的兴奋,毕竟是另一个城市,离开了平常一直呆在的那个地方,马上就会遇到不一样的美丽风景。想到这里就兴致勃勃的出站,接下来是我自己的国际惯例,找公交。

  先找到了去住的地方的公交。酒店是前一天在网上预定好的,选择了青年旅社,这完全是第一次,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因为看攻略时经常能看到有人推荐青年旅社,大篇幅的宣扬青年旅社的特别与精彩,也让我忍不住的跃跃欲试。

  说实话这个青年旅舍的位置真心不错,出去没多远左拐就是一条繁华的步行街,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副古典范。而既然是步行街,各种小摊小贩与行人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穿过这条街是从鼓楼到丽景门的洛阳老街,两边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矗立着许多古代风满满的建筑,大多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像什么牡丹图案的折扇,看起来温润典雅的玉石。虽不是什么节假日,古街的人还挺多的。走了一段就遥遥可见宏伟的丽景门,真正走近,在夕阳映射下感觉高大雄伟。

  走在老街上有时就去想,如果真的就这么走到古代,会是什么样子。车被马代替,有衣袂飘飘的公子,有含羞回首的姑娘,有纵情山水的诗人,也有守家卫国的战士。安然宁静,却也可以其乐融融。

  晚上回到旅社,哦自然没有跟想象中,认识一堆人包括漂亮姑娘。好吧这主要靠方法跟技巧。所以机会虽然增加只是没把握住。晚上有人在那里弹吉他,人不多,却还挺有情调的。

  最后到了房间,发现已经有四个人在了,算上我,就差不多到齐了。到的时候有两个人已经在互相侃侃而谈,好多都算是资深驴友了吧,后来还惊奇的发现商铺睡着的还是个韩国人,但中文说的已经算流利了。

  在青旅住了一晚,让我对它的印象保持了既不好也不坏的.水平。好处当然是价格低廉床铺整体还不错,扩大了交到朋友的几率等等,只是毕竟是几人混住,缺少了拥有私人空间那种舒适感。另外要吐槽的是,都将至夏天了,酒店被褥还是那种厚的,只能半遮半掩的盖不然太热。

  第二天早早出发,上午坐车去了博物馆。路程比较远,更坑的是从附近的公交站过去要走好远一段路。博物馆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因为洛阳不仅有华夏文明的发源,还是历史著名的古都,繁荣的隋唐文化更是带来了明丽的印迹。唐朝真美,这种感觉在参观中不知不觉就酝酿了起来。

  尽管知道时间已至五月,看牡丹的季节已不在,可还是去了往王城公园,进去之后视线所及,果然大多一片绿色,万绿从中一点红,或白。还好有思想准备,也算不上失望。

  待下午坐火车赶回去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偏偏最近天气忽变,出火车站就一阵疾风刮来,冷得好像穿越回两三月时节。坐在回去的公交车上回想刚刚结束的旅游,丽景门那段旅程印象尤为深刻,在人潮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周围建筑古色古香,仿佛一不小心真能回到唐朝。

  洛阳的散文 篇13

  洛阳,这个城,几十年前来过,感觉不很大,却很随意,象陕西的咸阳城。街呀巷的,都不是那么的规整,那般的方方正正,象西安或北京一样,正北正南的直街。洛阳的街,转弯都很随意,显的街多巷口也多,巷与巷不直对,看起零乱,可街面还挺整齐,很有些舒心,又不受限制,这都是那些年的印象了。

  相隔几十年,又去了一趟洛阳,是随朋友们去的。坐车七八个小时,到达洛阳已过中午,吃了便饭,去看朋友的产业基地,仍是在车上游览着这座城。城里有了新的建筑,高层住宅楼一座又一座,楼很单薄,却高佻的不得了,似乎风能吹倒,这是我的感觉在担忧。这城里的树多,都很高大,远看象树林,楼房就在林子里盖,街面上的树,少说也在一二十年,一人都围拢不住,高在八九层楼,看来洛阳是重视绿化的,也规模较早,不然成不了这种气候。

  街上行人不多,不像西安那般拥挤,自行车、摩托车也不拥挤,可汽车就是跑不快,老遇红灯,因为总是街口,汽车走走停停,很有些急人。洛河很宽,水也大,从城市中穿过,便有着一种景致,这在北方城市里,很有些新鲜感,也能给城市带来好的风水。

  城市是有性格的,就像一个人,生来就豪气、就腼腆、就拘谨、就随意、就细致、就大不列列,而且这种性格一生都很难改变。这不,都几十年了,洛阳城的随意感依旧那么强烈,尽管有了现代化的建筑,有了新城市的规模,但在它的角角落落的细微处,那种随意的性格依是处处可见。

  吃饭去了老城的“真不同”,是洛阳的名吃,叫水席。这店富丽堂皇,到处金光灿灿,那金全在柱子上,柱子上有龙,龙象活的,在柱子上腾云驾雾,全涂着金漆,灯光之下,便是金碧辉煌的强烈感觉。服务人员全着了古装,大红的耀眼,还未上菜,人心便蠢蠢欲动,食欲开始往上冒。

  这水席很有来头,来自唐朝,距今有千年的历史,而且来自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个什么人物!中国的第一个位女皇帝,在她的那个年代,洛阳水席传入宫中,佐以其它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大受宠喜,后来其制法又传回民间,才形成今天的特色,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

  洛阳水席,即为水席必是以汤水见长,总计二十四道,八凉十六热,道道热菜均在汤水中,八凉为下酒菜,我们落桌时,凉菜已上,其花鸟图案,构思别致,色彩鲜艳的让人未动筷子就食欲倍增了。正吃着,热菜上,一道接过一道,象流水的席,而且道道离不了汤水,道道色味诱人,让人吃了上道还想下道,肚子已经涨饱,眼里的欲望仍不减退,这便苦了肚子。

  不知吃过多少道,就感觉足够了,突地又上来一道,全桌人就笑了,问:还有菜吗!服务生笑说:还有两道。大家知道这是水席的标准,当最后一道菜上桌后,人们尽管大腹便便,但这菜不能不吃,一人一口吃下去,就剩下拍着肚皮说笑了。

  这一顿饭吃的真饱,饱的让人晚上睡前还得外出遛遛弯。夜里的洛阳,街上很静,有人骑车,也有人走路,都是零零星星的让人能数的过来。有风在吹,很温柔,不像西安的夜里已开始有点冻人。街面的路,总不是很平整,人行道上总是有停留的车,车停的不拥挤,也不大整齐,有停车线,放车人却很随意,足见这里的车辆人均数不是很饱和,有地方放,人心就随便了。

  马路边上有花坛,坛边就有人下棋,棋盘上的字都模糊不清,可见是一些老下家,主棋的是一位老者,头发花白了,手是干枯的,有青筋冒着,对手为一中年,嘴里总是嘟嘟囔囔的.,叼着香烟,举起棋子却犹豫不定,一圈的人都开始插话,你一句,他又一句,中年人仍举棋不定,老者急了,不知嚷嚷一句什么话,我没听懂,那中年便啪地一声,吃了老者的车,老者即刻挪了炮,吃了对方的马,一圈人便哇的一声,都说:和棋,和棋,下不死。说着人就开始散伙,那中年人不死心,还盯着棋盘在看。我不是棋家,看不大懂,却感受了这洛阳人的悠闲自在,已是十一点了,我慢慢地往回去。

  大清早,我又去周边转悠,看着一条小巷走去,原是一个住宅区,只是没有大门,巷口摆着小吃的摊点,摊主正在摊菜饼,还有胡辣汤的锅,没放两张桌子,也只坐着一位吃家。这小区很静,楼下都放着车,车也是松松散散地放,很随意的样子,这使我想到了西安,想到了小区墙外那里三层外三层放着的车,常常为开不出车而车主们吵吵闹闹的样子。洛阳却是另样,那般的安静,那么的随意,那么的让人心安,在这里我没有紧迫感,很清闲。

  回时,车从老街里过,这个城的性格依然如故,象几十年前那样的感觉,我很奇怪,几十年过去,世界究竟都发生了什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城市都在变化,我是眼看着这种速度在我居住的城市里日新月异,而到了洛阳,在这种变化着的深层世界里,也就是这座城市的骨子里,依旧保留着那股改换不了的性格,我究竟该是赞言还是贬意呢!

  几十年,对人生来说,是一个大的距离,从少年走到了老年,生命也就快要结束。而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又该怎么去计算它呢!人老了,皮肤有了皱纹,头上有了白发,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可人的性格,无论岁月如何去雕刻它,丰富它,它却不易改变。难道说一座城市也是如此么?骨子里的东西真就不易改变么!

  想到这里,我真有些迷糊了,困顿在车上,想起国家的治理,城市的治理,真不是那么容易,国人习惯了的东西,改变起来不能用一生的时间来计算,那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事啊!

  洛阳的散文 篇14

  一说到洛阳,我相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想到牡丹,确实,“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可不是空穴来风,人家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资本。前几天到洛阳一游,近距离感受国色天香的牡丹,不由得也发自心底的喟叹: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牡丹是我们的国花,这是洛阳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河南人的福份,不用出省,就可以看到雍容华贵的牡丹花。牡丹花美自不必多言,古往今来,多少赞誉牡丹的诗可为佐证,像刘禹锡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也夸起牡丹: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牡丹的香也为奇,皮日休赞其: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从这些名人雅士的佳作中可见一斑。牡丹的美尽人皆知,本人学浅也愚钝,不敢班门弄斧,只能老老实实的说:牡丹花美,洛阳的牡丹花最美。

  洛阳的牡丹花最最美,然而在洛阳还有比最美的牡丹花更美的,那就是洛阳人的心灵。虽然我们是冲着牡丹花的芳名去的,但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了一次麻烦多于快乐的旅行,却由此触摸到了洛阳人美好的心灵。

  因为坐错车的缘故,我们需要从国家牡丹园往几十里之外的神州牡丹园赶,没有导游带路,没有太多的钱打的,还人生地也不熟,关键还害怕错过入园时间,造成无功而返的后果,我带着一对儿女坐公交,可以说困难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最古老、最便捷的方式:向人问路。坐几路车、倒几路车、在哪等、在哪下等,我们都一一询问,甚至重复询问,我们求助的人有交警、有环卫、有路边的大妈、有行车的司机,他们都给了很好的解答,这些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小事,然而身在异地的我们却感到莫大的安慰,简直就有解燃眉之急的感觉。心内对他们是无比的感激,在此也再一次谢谢他们的帮助。

  我赞洛阳人的心美,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帮助了我们,而是他们把善心给了更多需要的人。因为是节假日,公交车上的'人很多,我不时的看到有人给老年人、孕妇、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这些让座的人有中年人,有年轻人,还有小一点的儿童,让座提倡了好多好多年,但真正做到的却不是太多,在洛阳我看到了这让座几乎成为习惯的一幕幕。我的女儿也看着这让座的情景,悄悄地给我说:这儿的人怪懂礼貌,都是让坐哩。当我们也得到座位时,看见比我们更需要座位的人,就会毫不犹豫的起身说:“您来这坐吧!”

  洛阳花美人更美,您不觉得吗?

  洛阳的散文 篇15

  夏天,本应暴风骤雨,雷厉风行。而今年的夏天,确如在沙漠上生炉子,干燥而且炙热。美丽的合欢树因为干旱而枯萎凋零,再也看不到粉红色的合欢花在风中舞动的丽姿。似乎各种鸟儿也收起欢快的歌声隐匿到阴凉的去处。只有谋营生的人们的身影匆忙的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整个世界变得浮躁而且沉闷。

  虽然暑假,手头上依然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埋头于室内,在燥热中敲着键盘,免不了腰酸背疼,颈椎也是“意见满腹”,为了满足躯体健康的需要,于周六,向老公提议,游走隋唐植物园。上午的阳光太犀利,不如选了傍晚,隋唐的花姿荷影便满目生辉了。

  看那睡莲,一副琪花瑶草的姿态,或紫红,或雪白,或浅粉。浮于水面,卧于荷叶,恬静娇艳,引人入胜。只见或一人,或几人成组的摄影爱好者,在不同的方向,或不同的角度,按动着摄像机的快门。更有爱花人三五成群的欣赏着,赞叹着。还有一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大人的呵护下,在睡莲池的尽处的小桥流水边戏水,不时地传来欢快的笑声。再往前走,便是正在盛开的荷花池了。

  这里真是一处好去处。曲径通幽的荷花池的周围,生长着茂盛的各种植物和花草,外周的池边,垂柳依依,秀髯披垂,茂密而且抖擞。和周围的花草树木独绘一道风景。置身其中,不仅清凉舒爽,更有一种飘飘然进入仙境的感觉。喜欢独处的人们便在这里群聚,一边赏着风景,一边描述落日的动态情景,一边享受着也人生难的的光景。在这里最惹人瞩目的便是那正在盛开的荷花了。

  看那荷花,姹紫嫣红者有,粉妆玉砌者有,朱颜粉面者有。亭亭玉立,或藏于荷叶之下,或耸于荷叶之上。更是花香四溢,沁人肺腑。尤其是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蜻蜓为之点水,燕子为之低飞,粉蝶为之蹒跚,鸟雀为之滞留。不禁让我想起贾宝玉对莲的赞美来:“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如此之莲花,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已是夕阳西下,游览的人们不见去意,也许,晚上的光景更令人向往呢!只是俺的胃有意见了,叽里咕噜的,让俺不得安宁,无奈之下,便一步三回首的离开了荷花池。于是,又置身于沉闷的空气,向着夜的深处走去。路上,老公提议,不如到老城的小吃街上吃小吃去。于是,乘车而去。

  老城小吃街位于老城八角楼所在的那条街上,下了公交,远远地就看到那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各种叫卖的声音和着袅袅漂浮的各种食物的香,早已让我馋涎欲滴了,不禁加快了脚步。

  有人说,老城是洛阳的小香港,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这夜晚,即便是这炎热的夏季的夜晚,也阻挡不住人们的食欲。只见一街两行的红灯笼高高的挂起,各种小吃的摊位在灯笼的朦胧的光中有序的排列着,用节能灯亮着自己的招牌。诸如:铁板豆腐;洛阳水席;冰粥;酸辣粉,烧烤涮;臭豆腐……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人们有序的停留在不同的摊位,点着自己喜欢吃的小吃,嘴里不停的赞美着:“好吃,好吃。”

  我和老公先要了一份臭豆腐,瞧!那焦黄里拌着绿色的香菜和芝麻酱之类的调料,透着奇异的“臭味”,用牙签轻轻地扎了,缓缓地送进嘴里,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嗨!真别说,这臭味里咋就透着奇异的香呢?一点一点的咀嚼,一点一点的送进胃里,酥、焦、香。味味都在打动着每一根神经。

  吃完了臭豆腐,临近摊位的酸辣粉的味道悄悄地潜入嗅觉,搅扰着味觉,有些情不自禁了。顺势,老公叫了两碗酸辣粉。这酸辣粉要趁热的吃,方辣的过瘾,酸的够劲,香的够味。吃之前要用筷子拌匀。一碗酸辣粉会放上很多种内容物,诸如:红薯粉、生菜、炒焦的.花生、还有鸡肉抑或牛肉,再加上各种调料才拌出这酸辣香的味道。拌好了,拿筷子轻轻地挑起筋道绵软的红薯粉,各种味道已渗入其中,一条一条的送入嘴里,满嘴的酸辣香早已刺激的胃口大开了。而后,便会大汗淋漓,连每一根汗毛孔里都溢出带有酸辣香的汗珠子。“过瘾!”身边一个小伙子情不自禁的赞叹道。

  吃完了酸辣粉,好像还缺点什么。没走几步,便听到有人问:“冰粥多少钱一碗。”回首一看,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在一个摊位前给孩子买冰粥呢。对了,就是缺一碗冰粥。老公问我:“还吃不?”“当然要吃了”我还没吃过瘾,只是胃的空间不足,不过,盛一碗冰粥还是没问题呢。老公走上前,两碗可口的冰粥便呈现在眼前。说是冰粥,并没有粥的意味,而是里面放了冰块果脯多种豆子和水果之类的东西,拌在一起,吃起来凉凉的,甜甜的,还有几种豆子的香,却又是另外一种风味。

  至此,俺打的每一个饱嗝里都掺杂着酸辣甜香凉,真是惬意极了。早已忘记了沉闷的天气所带来的浮躁和不适。抬头仰望着天空,却发现洛阳的天空都是那么的美丽!即便是空气中蓄满了温热和浮躁。在这个季节里,不,在七月,品味洛阳的睡莲和荷花,让人感悟道做人的最高境界——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品味洛阳的小吃,让人感悟道——其实这生活,亦如这吃饭,也是酸甜苦辣咸,其实生活中的美便是隐藏在你的每一个小小的不经意中。

  七月,品味洛阳,即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洛阳的散文 篇16

  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这个时候,正是洛阳这个九朝古都牡丹开的如火如荼的时节,洛阳牡丹由来已久,大概和这个古都的历史一样悠久。

  其实我是不喜欢牡丹的,因为这种花太过于绚丽和富贵,我宁可喜欢墙角悄然开放的车菊花,不招摇,不媚俗,自自然然简简单单,太过于富贵的花,总是让人想起一个女人的显赫和不可一世。

  就连洛阳,我也是不大喜欢的,二十多年前,有关洛阳的记忆,是和一个男孩子有关,现在依稀想起来那个男孩子,三十多岁,柿饼脸,头发稀疏而且发黄,尤其嘴是吹火嘴,女人如果是吹火嘴是爱搬弄是非,男人如果是吹火嘴,多半会言多必失。

  我们在广州火车站认识,然后去惠州一个工地打工,在广州,河南话就是共同的乡音和信任的基础,我们两个在工地睡在一起,一起上街,一起两个人不要菜,一瓶白酒两个人一人一口喝个底朝天。

  他的名字我忘记了,只知道他姓黄,是洛阳西百里以外一个叫新安五头镇的地方的人,他因为和老婆吵架,老婆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去了伊川的娘家,他一气之下南下广州。

  我们两个曾经徒步从惠州走到布吉,我们两个曾经憧憬捡了一包钱,衣锦还乡的荣耀,他想象的是他有钱了,老婆会求着他回家,因为他们两个是因为没有钱生气的,贫穷夫妻百事哀,其实越是没有本事的男人,越喜欢做一夜暴富的梦,他是一个没有本事的男人,这是我们在一起两个月他给我的感觉。

  我们两个在一个建筑工地拼死拼活干了两个月,原本计划两个月后我们手里有了两千块钱,可以买一身衣服去深圳,深圳距离惠州二百里,不过那时候深圳还是特区,需要边防证才能进去,那时候我们的想象里,深圳和一河之隔的香港一样属于人间天堂,到处是俯拾皆是的黄金。

  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两个月,已经是腊月二十了,千方百计给老板要钱,老板总是推诿没有交工,没有钱,要走也可以,先给百分之二十的工资,余下的下一年再给,那时候尽管没有社会经验,不过本能知道老板是一个无赖骗子,因为和我们在一起干活的,那个五十多岁的四川达县的'老赵,已经跟着这个老板干了两年了,每次春节都是给很少的钱,第二年还得来,因为不来那么多工钱就打水漂了,我一直觉得老板是一个个套套住我们,让我们无偿给他打工。

  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南方,我们两个想了两天两夜,最后决定离开这个工地,先回家再说,临走,我们拿着老板不情愿骂骂咧咧给我们的二百多块钱,原先说不扣除伙食费,最后还是扣了伙食费,吃的猪都不吃的伙食,竟然一天扣五块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两个也只能把那个黑胖,镶满口金牙的广东老板的祖先八辈挨个操了一遍,然后卷铺盖回家,那一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九。

  我们两个是在广州至洛阳的火车上过的年三十,走到漯河的时候,是凌晨三点,望着阔别了大半年,夜色里熟悉又亲切的故乡,心里有一种跳下车拥抱家乡的欲望,不管你怎么不喜欢故乡的人和事,每一个游子心里对故乡的爱是不会磨灭的,如果你在外面游荡好长时间回家,你会觉得故乡的空气都是那么甘甜新鲜,可惜我只能在车窗看看黑夜里的故乡,男人衣锦还乡才荣耀,而我流浪南方大半年,却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我没有面目去见我的爹娘。

  洛阳距离我们四百里,熟读历史唐诗的我,想象里的洛阳应该是高墙古瓦,古色古香,我们下车是早上七点,洛阳火车站不大,破破烂烂,就是我们看见的城市,也是灰头土脸,与想象中的九朝古都的繁华大气下差太远,事实上世界上很多人很多风景,都是想象中的美丽。

  在广州火车站,我们两个每个人买了一身最便宜的衣服,那时候广州到洛阳的火车票是八十块钱,这样我们兜里的二百块钱就剩下几十块钱,他给女儿买了一身衣服,还想给母亲买点东西,我把身上的钱给了他,当他兴高采烈的给女儿,母亲买衣服的时候,我是体验不到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因为那一年我才十七岁。

  我们在洛阳吃了早点,就坐上了开往新安的汽车,那个时候我很想在洛阳这个传说里古都走走看看,去体验一下唐诗宋词里这个车马粼粼,人流如织,,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的古都现在的风貌,不过他归心似箭,再说了,我兜里就剩下几块钱。

  越往西走,越荒凉,地形开始突兀峰回路转,我知道这是典型的丘陵地带的特征,我们在新安县城下车,然后又坐上一辆破旧的开往他们那个镇的班车,公交车在群峰里娴熟的行走,车窗外是不太高的山峦半山腰一座座破旧的窑洞,两年后我去了山西的保德,那一孔孔在半山腰露出的窑洞,让我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在他们镇子下车,去他村子不通车,我们两个徒步翻过一座座不高的山峰,那些其实不是真正的山,只能叫黄土高坡,因为上面几乎是寸草不生,只有一些稀稀拉拉奇形怪状低矮的植物。

  他家在一个黄土高坡的顶部,也是窑洞,当我们快要走进村子的时候,他突然不走了,指着不远处正在冒着炊烟的一孔破烂不堪的窑洞说,那就是俺家,然后掩面而泣,我想起一首唐诗:近乡情更怯,尤其是我们推开屋门,她那个戴着花格格头巾,一脸山沟一样深的皱纹,正在拿着簸箕筛米的母亲,看见他一刹那,扔掉簸箕,用当地的方言喊了一声我的娃,两个人抱在一起的情景,让我现在想起来也是潸然泪下。

  我在他家度过了1999年的春节,过了节日,我们又去几十里外的他老丈人家去请他老婆回家,但是我们在他老丈人家,在他老丈人不冷不热的寒暄里,等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等到他结婚三年的妻子,其实我们本能的知道,他老婆就在附近,只不过是不想见他,他灰头土脸把给老婆女儿买的衣服放下就走了,一路上他脸上是一种大病之人才有的心灰意冷,那是一个男人对一个世界无奈的心灰意冷。

  我在他家住了半个月,他母亲对我非常好,母鸡下的蛋总是给我炒鸡蛋吃,然后她一口也舍不得吃,就蹲在一边抽烟,那也是我第一次看见女人抽烟,她抽的烟是纸卷的,很长很粗喇叭状,那时候我还不会抽烟,她一边抽烟一边埋怨儿子没有本事挣钱,没有本事把媳妇孙女叫回来,这个年轻时候就守寡,含辛茹苦给儿子打了一孔新窑洞,欢天喜地给儿子娶上媳妇,等着安度晚年的母亲,如今也只能看着一脸沮丧的儿子,大口痛苦的抽烟,那白色的烟雾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氤氲,那凄苦的眼神里是一个母亲的内疚和温和。

  我走的时候,他和他母亲一直把我送下山底的路边,我们两个约好过了二月一起去深圳闯荡,学不成名誓不还,那一天,我坐上车的时候,回头一看,她母亲瘦小的身影,花白的头发在那个石梁的路口,如一棵老树一样屹立在早春紫色的阳光下,好像那副著名的油画《父亲》。

  我回去后,又去复读了,这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洛阳的男孩子,也没有再去过洛阳,每次看见有网友发说说,说去洛阳看牡丹,总是有一种想买一张车票去洛阳的冲动,当然我不是去看牡丹,我是想去看看那个群峰环抱的山洼里的那个一脸凄苦的母亲,去看看那个没有本事,老婆跑了的男孩,结婚没有,女儿回家没有。

  洛阳的散文 篇17

  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宋人欧阳修曾赋诗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来称赞洛阳牡丹。而唐朝刘禹锡一首《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更是道尽了洛阳牡丹开花时节,游人如潮的盛大场面。洛阳牡丹花会至今已经举办三十四届,每年四月,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竞相观赏,争睹“花王”芳容。我也曾有幸去过几次,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九八八年那一届。

  说了大概你也不信,我长到十几岁时,还从未离开过我们那个山沟,也从未坐过公共汽车。每提及这些事,母亲总会叹道:“就咱三娃可怜了,从没出过这山窝一步,包括小四也比他强。”为此,母亲总是耿耿于怀。直到一九八八年,那年我上初二,四月的一天,父母商量了一下说:“今年就带三娃去洛阳赶牡丹花会吧,也好让他见识见识外边的世界。”初闻此消息的我,简直喜极欲狂,别提心里有多激动。真的,我甚至连做梦都想到外边看看了,看看母亲说的火车,怎么象狼“嗷”的叫一声飞驶而去,又怎么平稳得在桌上放一满杯茶水,也决不会溢出半滴,这些东西在我的脑海里都是谜呀!外边的世界,对于当时的我实在太美、太具有诱惑力了。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偏又天公不作美,天空中竟然堆积了许多乌云,当然,我的心里也布满乌云。一颗,两颗,三颗……还有十颗,我在数天空中能看到的星星。听母亲说一颗星星管半夜,还有希望,我默默在心里祈求老天千万别下雨啊。可是星星在减少啊,每减少一颗,我心中的希望就熄灭一分。渐渐的,我找不到一颗星星了,真有种乐极生悲的感觉。回到屋里,我就那样坐在桌前,书也懒得看,每过一会就跑到外面看天。乌云越来越浓,夜越来越黑,我的心也越来越沉,雷声轰轰隆隆响在天际,天空中竟稀稀落落地砸下雨滴,砸在我无望的心上。哎,老天不长眼,我别提有多懊恼了。

  这时,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过来安慰道:“快睡吧!孩子,这次不行,下个星期也是一样的,花会要举办一个月呢。”

  “我怎么睡得着,人家已经盼了一个星期了嘛!”我满腹委屈。

  “看这天,是阵雨,兴许明早天就放晴了,不会耽搁的。”母亲宽慰我,“再说今晚睡不好,明天哪有力气上路。”

  听了母亲的话,我这才上床睡觉,外边已经能听到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了,可我希望真如母亲说的,明早老天能赏个笑脸。

  第二天,迷迷糊糊中,母亲过来推我,“三娃,快起来,天晴了。”真的,我一骨碌翻身下床,光着脚急忙跑到门外看,可不,昨夜的一场雨,空气中也多了一份清新,沁人心脾,树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青翠欲滴。啊,天晴了,我竟然大声吆喝起来,母亲轻轻拍着我的光背,笑着说:“傻孩子,赶紧穿衣服去,咱们马上就走。”

  我穿好衣服,父母早已等在院中,我们出发了,我的心情一如出笼的'小鸟,有种无比兴奋的感觉。我们先要走十二里的山路,到镇上乘公共汽车。我丝毫不感觉累,一路走在前边,父母在身后看着我笑。

  坐上公共汽车,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车窗外边。路边的风景倏倏地往后退,那些电线杆如被疾风吹到,竟然一路向后倒去。一二十分钟的光景,到了宜阳县城。然后换上前往洛阳的汽车,直奔洛阳而去。一路上,我看着慢慢高起来的楼房,渐渐感觉到洛阳已经离我越来越近了。

  到洛阳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了,随便吃了些东西,父亲就带我们先到了西苑公园。公园里环境清幽,早晨的晨雾似乎还没有散近。游人并不太多,里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草地,假山修竹,真让我眼界顿开,美不胜收。刚进入洛阳市区时的那种遗憾,在这里,暂时让我得到了一些补偿。

  未到洛阳之前,我已经知道一些关于洛阳的历史。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在历史的长河里,曾经闪耀着多么耀眼的光辉,洛阳的建筑也曾经是盛极一时的。在我的想象中,这样的古都,总该有一些历史的风烟和陈迹吧!可是没有,没有一道城墙,也没有一砖一瓦,能告诉我这个城市的过去,直到我进了西苑公园。

  我一路所看到的这个城市,完全是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宽敞的马路,以及飞驶的小汽车,都在告诉着我,曾经的洛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曾经豪华绝代的金谷园,如今也被改建成了汽车站,我不知道,一个城市发展成这样,究竟该高兴呢,还是该感到悲哀?我似乎觉得应该高兴,毕竟现在是人民的天下,毕竟“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我又觉得,一个城市就算是到了人民手中,也应该把以往的、许多好的东西给保存下来,就象龙门石窟、白马寺以及白园这些市郊的景点。可是,市区的建筑,很少能让人怀想起古代文明所造就的繁华了,仿佛历史突然出现了断层,昔日的王城,好象在一夜之间消失了,随之突兀般地崛起了现在这个洛阳。

  后来,我进了王城公园,这里就是广为天下传的牡丹的家园。王城公园始建于1955年,因座落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是全国唯一的遗址公园,为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拥有独特的“牡丹精品、周鼎雄踞、河图洛书、靓思飞瀑、凤阙迎毂”等王城景观。进入园内,游人如织,因为天气很好,很适合游人玩赏,在这里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外国的游人。可惜的是,昨夜的一阵雨,同样袭击了洛阳开得正艳的牡丹,花瓣萎落了一地,红的,黄的,白的……天姿国香,竟然憔悴成如今这副模样,心中很有些不忍。也有含苞待放的,娇羞欲语,宛若待嫁的新娘。淑丽端庄的牡丹仙子,神态安详,亭亭玉立在牡丹苑中。当年的牡丹,不曾屈服于权倾一方的武则天,被贬到了洛阳之后,她依然按着自己的花季,自己的秉性生存着、开放着。牡丹之乡虽远在山东菏泽,可到了洛阳却开得更艳,她这是用另一种方式,向武后显示她的神圣不可侵犯吧!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也不再为没能看到她那娇媚的样子感到可惜了。满地的蝴蝶兰倒开得正艳,犹如许多美丽的蝴蝶,杂然飞舞于草丛间。

  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一个古代建筑前面,上书“韶乐台”,飞阁流丹,屋脊翼然,仿佛大鹏欲展翅高飞云间。一排的妙龄女子,一色的古装打扮,分列在石阶两边,犹如当年的洛神又降临人间,抑或是牡丹仙子重回凡尘。拾级而上,但闻钟鸣之音,黄钟大吕,悠远嘹亮。原来是几个同样着古装的女子,在演奏古代的编钟,一时之间,叮当作响,余音绕梁,顿觉一身的清爽,仿佛悠悠之间,我已经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遥远的汉唐。

  园内当时还有许多游乐设施,母亲极想让我玩玩,但收费挺高的,我知道父母的不易,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我都一一推辞了。

  出了王城公园,已经是夕阳斜下了,本想去老城感受一下历史的风烟,听说那里还能看到一面古城墙以及一些盛唐时期古都的影象,但时间不允许,我们没有在洛阳过夜,直接返回了宜阳县城。

  后来也带妻儿赶了两次花会,虽然花开依旧,但当年慈爱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所以,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永远是第一次赏牡丹花时的情景。

  洛阳的散文 篇18

  洛阳臂挽伏牛、北邙,胸纳伊水、洛水,有山有水就有了灵性,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添了神韵。

  晨曦初露,跨上变速自行车,从伊滨出发,过伊水,穿二广,沿开元大桥拱着的脊背滑下,翩飞的衣衫,像犁出的浪花。绕过关林,就到了城中,人和车多了起来,慢慢围拢,我在车流中被簇拥着前行,再也不敢大松把骑车,但车轮一不小心还会碾上一段历史,隋唐城、安乐窝、洛阳桥、周公庙、明堂……她们如处子,透着古典的娴静端庄。

  川流不息的宝马香车、延绵成群峰的高楼呈现了时尚的富丽繁华。神都是一位女子,有着小家碧玉的气质,亦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定鼎立交桥把路编成了一个精美的中国结,桥边的广告牌上,武媚娘足蹬高跟鞋,挎香包,手擎平板电脑,耳朵接听智能手机,金口玉言宣称:“我不爱做女皇,我愿出明堂。”有着十三朝历史的神都与时尚进行着美丽的邂逅与交融。

  洛阳是一座绿城,徐徐行来,一路树木,遍地花草。城中公园多,漫步于园中,牡丹自不必说,奇花异卉、亭台轩榭亦不必说,定有柔水相伴,或涓流成溪,或浅碧一泓,或湖光潋滟,或泉瀑流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洛阳是一个宜居宜游的都市。

  老吉是单位的“书圣”,常赴洛阳一条老街购买毛笔、宣纸,经常随他去。常去一位老人的书店,他人缘儿好,常是顾客盈门,这得益于他做生意的风格,你还了价,他稍微犹豫一下,就爽快地说:“中,不挣您钱,下次还来啊!”老人不斤斤计较,那是一种随遇而安、平静淡泊的人生态度。老街也是这样一位老人,处繁华而不轻浮,落红尘而不世故,阅尽岁月沧桑,闲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有着千帆过尽的怀想。

  “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常盘桓于洛城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席殊书屋,翻阅半日,购回几本新书,还散发着墨香,夜里伴着墨香入眠,亦是人生乐事。

  以前,每年春节前,和老郭、许哥骑自行车到火车站附近的干果市场,购得满车的大枣、核桃、花生,往返几十里路程,虽累,但很惬意,乐此不疲。这是我和神都洛阳每年不可或缺的约会。

  去年,因病在洛阳住院,从十几层高的病房往下看,人变得那样渺小,若碌碌劳作的蚂蚁,人流往来如蚁群。脆弱的人类,面对病魔是那么不堪一击,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健康的弥足珍贵。那十几天,是我和神都最长时间的厮守,也使我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我唯一有惠于神都的.事,就是献血了,献血前总会以小街的锅贴犒赏一下自己。献血时又不经意间听到了那位护士的名字,竟和妻重名重姓,世界很大,有了缘分就会变得很小。

  暮云四合,是返家的时候了,路边华灯初上,如绽在空中的牡丹。儿时第一次上洛阳,乡下娃到了大城市里,就像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犹记当时胆怯。人生若只如初见,中州路上的法国梧桐依然高挑、葳蕤,仍似三十年前的模样。她好像在等着我,和她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洛阳,神都!千年之后,你是否会想起,曾有一个痴情男子与你并肩走过?

  洛阳的散文 篇19

  我喜欢老城的氛围,那是土生土长洛阳人居住的处所,似乎洛阳大多古老的习俗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独自到老城的青石板大街上徜徉一番,感受一下时光流水冲刷后的历史积淀。

  有一段时间没去老城了,今天晚饭后一时兴起去了一趟,居然有了意外的收获。夜色下的丽景门不再是过去漆黑的剪影,而是在各种灯光的装扮下变得金碧辉煌,仿佛穿上了华丽的霓裳[ní cháng]羽衣。护城河的河沿也用轮廓灯镶了金边,沿着城墙向远处延伸。河边的垂柳在绿色射灯的映照下,毫无秋日的萧瑟,竟有了春天的葱绿。掩映在垂柳之后的高厚城垣[yuán],忽然有了朦胧诗一样的.灵动。

  踏上丽景桥,从正面看到的城门更加富丽堂皇,气势恢弘。城头“丽景门”三个行书大字颜筋柳骨,如鸾飘凤泊,笔锋之间透着古风。由西东行,内城的箭楼慢慢出现在拱形的门洞之中,宛如一幅线条简洁的西洋油画。

  登上城墙,城门景致,尽收眼底,以内城门为中心向两侧延伸的一条直线与外城高厚城垣的两条弧线,使瓮城构成一个完全的新月。中轴线上的内城箭楼与外城城楼遥相呼应,叠关重门,浑然一体。

  始建于隋代的丽景门过去不仅是进城的通道,而且很多时期还是朝廷各部的办公场所。丽景门伴随着洛阳城的盛衰而沉浮,时光把它剥蚀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2002年的复建才使它重新获得了新生。

  “不到丽景门,枉到洛阳城”,自古以来,丽景门不仅是古都第一门,也是中原第一楼。任何时候它都是洛阳的符号与象征。如今,现代化的灯光装饰在它的古韵中注入了时尚,古都的夜晚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喜欢穿过丽景门步入老城的青石板街道,走进丽景门,似乎就一头扎进了洛阳厚重的历史。

【洛阳的散文】相关文章:

洛阳的作文通用04-21

洛阳实习报告06-06

洛阳实习报告最新05-16

洛阳导游词12-05

洛阳龙门石窟作文04-18

河南洛阳导游词05-22

洛阳牡丹导游词02-01

介绍洛阳的导游词08-10

洛阳牡丹公司实习报告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