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随笔15篇(优秀)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情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亲情的随笔1
我始终都没有想到,我竟会落个这样的下场
爸妈今天都上来了。爸特意从岳阳回来。看着父亲满脸沧桑,象苍老了一个世纪。爸那双粗糙的大手,在岁月的同情下,仍变的伤痕累累。我的心也无法忍受这伤心的一幕。当我提出不准备读的时候,爸的眼神变的那么幽邃。因为劳累的缘故,眼睛周围有了深深的黑眼圈。他转过头看了我一眼,接着又转过头去,半眯着眼,继续抽他的烟。
我的泪来了。忍不住的往下掉。
父亲直起身子,背对着我,低声道:"读吧!"他的声音显得空白无力。"继续读,好点读。争口气。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做父亲的根本不怪你。凡事尽力就好。去读三本吧。学费虽然贵,但你不要担心,只要你读,我就又办法。"
他又坐下来,点燃一根烟,咋巴咋巴的抽着。我的泪又来了
母亲在一旁只是默默的听着我和父亲的对话。我很想读书,真的!只是我怕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再留下更多的伤痕。"弟弟也进高中了"我的话哽咽了。"钱的方面你不要担心,这也不需要你担心,虽然我们家没有很多钱,但会想进办法把你和你弟弟完成学业!"爸手上的香烟一明一暗。
母亲站起来,到厨房去了。我再次落泪。我怕被父亲看到,更怕被母亲无声的听到。我起身就往卫生间走,但我分明看见母亲在厨房背对我用手绢搽着,我知道她也
父母亲为了我和弟弟付出的太多了。而我却没有任何东西来回抱。
或许,我是个不孝子,让父母亲如此失望。我真的好怕看到父亲那样,真的。
我扭头进了卫生间,打开水龙头,看见的不是水,是眼泪在那里花花的流个不停。此时,我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音。
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我可以清楚的想到父亲那失望的眼神,母亲那伤心的泪水。
夜,漫漫,笼罩着这个家。灯光似乎不再那么明亮。透过窗户,远处那发黄的路灯,仿佛也在笑我。路灯下有只流浪的小狗,蜷缩成一团。弟弟觉得气氛很压抑,独自一人跑到房间睡去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因为曾经以我为榜样的'哥哥落榜而独自伤感去了。或许在他的眼中,如此优秀的哥哥会考不起大学。
以前,和他睡一起。他老说他的班主任在他面前说起我,说我是多么的优秀。现在想起来,心中不免一酸。我想跑去告诉他,以前的哥哥消失了,他被现实折断了翅膀而无法再向梦想飞行。但,我怕去看他,这会让他多么的失落。我依旧站在阳台,向漆黑的远处。
有时,我在想,人这一生该怎样过才会有意义。让所有爱你。关心你的人都的到幸福。但,现在想起,觉得是多么的幼稚。
不折断何时起,喜欢上看伤感的文章。听伤感的歌曲。有时觉得,那伤感的歌曲,让我的心上的更彻底。那种莫明的痛楚感刺穿我的心脏。象流血的伤口,少了因子,就不在停止。
夜深了,看见父亲起身回房,灯也熄灭了。我的心却仍旧无法平静下来。一阵风吹来,吹倒了院子里的竹架。三根竹架散落在地上,象我残破的躯壳,难以再合拢来。我便也不再看望那绝望的一幕,任凭那莲花的开落。
雾起,我的心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感觉不到阳光,感觉不到温暖。
我让所有人都失望了。我也让自己失望了。我的思绪或许该飞离这片土地,不再让这片土地为我伤感,不再为我失望
走进房间,回头看见阳台角落的花儿,有气无力的开着。看着它我仿佛也看见现在的自己
亲情的随笔2
由于某种原因,家里暂时只剩下我、女儿和婆家奶奶,奶奶已是87岁高龄,女儿刚一周岁,正蹒跚学步,咿呀学语。
这是我独自带孩子的第三天,有奶奶在,为什么还要说“独自”呢,因为我女儿根本不让老奶奶碰,一说让老奶奶抱抱,妈妈去做饭/去洗衣服/去上个厕所……她就哭闹,双脚乱蹬,抱着我不愿撒手。真是奇怪,以前见了老奶奶还可高兴,还坐老奶奶腿上玩,现在基本不让老奶奶近身,一靠近她就以为要抱她,立马哭闹,身子往一边扭,蹭着让我离开。
我女儿现在是邻居可以抱,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抱,就是不让老奶奶抱。经过邻居的提点和我的观察,我女儿是不喜欢和年龄大的老人玩,有点害怕的.样子。可能是这个原因吧,老人嘛,一般都干瘦,皮肤松弛,满脸皱纹。我又想,她这么小,知道什么是害怕吗?搞不懂,小孩子的心思我摸不透。
这几天我是怎么过来的呢?除了我做饭的时候,孩子哭着闹着让老奶奶看一会,其余都是黏着我,连去个厕所都得抱着。让她坐小车里,一眼看不见我就大哭,我在场的情况下,坐小车里也不会超过20分钟。要么抱着,要么下来让我牵着走路,去这翻翻,到那扔扔,现在本来天气就热,还有孩子跟着闹腾,我的短袖湿了干,干了湿,再加上她的小手乱抓,一天下来衣服脏的简直不能看了。
只有女儿睡觉的时候我才能有点自由,好不容易得来的时间,哪舍得去睡觉,不放飞自我都对不起自己,就像现在,女儿早已进入梦乡,我在记录这几天的生活,以后回忆起来也可以来看看。
亲情的随笔3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花
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 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 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初听这首歌的时候,是对父母的感情,再听时,似乎看见很多自己未完的一生,各种画面交叠的一生。花谢花开一辈子,憾与不憾。
今年过年还没有回家,心里的感觉怪怪的,除了围绕自己纷繁复杂的事情,还有什么比陪伴家人更重要的呢,该回去看看了。 女子啊,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真正的笃信自己的信念,梦想和生活。有人曾宣扬,应该忘记自己是个女子,像个男人一样生活。或许时刻记住自己是个女子,用女子的坚强与细腻好好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归于平凡而又不平凡,是大多数人的一生。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所谓的.另辟蹊径,却忘了如何使用正常的方式生活。有人会问什么是正常的方式,其实正常也不过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这个世界实际上正在按照不可思议的规律运行着。几千年前甚至万年后更远的未来,出乎意料的,总是要进步的。又是一年春,南方的梅花快开了吧,感谢那些教会我做事章法的可敬的人们。无论什么藏在心里,多年之后都会是世上仅有的陈酿。
亲情的随笔4
自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后,儿子不知丢过多少东西了:铅笔、橡皮、卷笔刀……所有的文具,没有他不曾丢过的。甚至有一次,他连自己的语文课本都找不到了,回家缠着我到书店里再买一本……每一次,当我将买好的东西交到他的手上时,我都不忘叮嘱他一句:“下次当心点!”儿子尽管答得很干脆,可真的到了下一次,他却照丢不误。我终于明白,如果我一直为儿子的失误买单的话,那他永远也不会长大。
于是,当儿子再次丢了练习册向我伸手要钱去买时,我严肃地告诉他:“练习册可以买,但必须用你自己的钱。”儿子当即大叫:“那可不行,我的钱还要买玩具呢。”儿子每天都有固定的零花钱,但那些钱,全都被他送进了玩具店,换成了心爱的玩具。“不行那就不买,反正练习册是你自己弄丢的。”我冷冷地回答。“那我怎么做作业啊?”儿子的声音里带了一丝哭腔。“那就不做呗。”我毫不让步。“老师会罚我的。”儿子害怕了,来摇我的手,“好妈妈,你就帮我买一次吧,下次我一定注意。”而我,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任他软磨硬缠。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而我却没有任何让步的痕迹,儿子失望了。他跑进自己的卧室,打开了自己的小抽屉———他的钱一向放在抽屉里。找来找去,儿子一共找出四枚一元的硬币、两枚一角的硬币。而那本练习册,一共要六元。
捧着钱,儿子又来找我:“妈妈,我只有这么多,剩下的钱你出行吗?”
我点点头,拉起他的`小手,出了家门。在附近的书店,我们找到了那种练习册,买了一本回家。
从那以后,儿子对自己的学习用品明显地多了几分爱惜。尽管他仍有不小心弄丢东西的时候,但他的进步,却是显而易见的。
亲情的随笔5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最的了,有人不是说第十三级的痛是孕妇分娩的痛,妈妈竟让在这么痛情况下把我生了出来,可想而知妈妈对我有多么的爱,爸爸为了养家糊口在外面打拼,来照顾我和妈妈,爸爸妈妈数我的时候我还好顶嘴,不理解爸爸妈妈是在关心我,这下我可知道了,爸爸妈妈是爱我的.。
我们要回报我们的家人,回报社会,不可以不领情,不好好学习,我们要有志向,让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吧!
亲情的随笔6
母亲病了,是我意料之中。
母亲病得这么严重,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作为一个已为人父的儿子,守在母亲身旁当然仍旧是个孩子,但我却总觉得我已经是个大人。
母亲虽还是母亲,然由于病魔的纠缠,母亲已经俨然一位孩子了。她睁眼时,用生病的孩子似的眼光看我,好像在示意我,他在企盼着什么。他闭眼时,把一种痛苦难忍的表情给我,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我问她:是谁在你身边?谁在喂你水喝?她不理。我给她服药,她用手往外拨我,她晃动脑袋,紧闭双唇,大声的喊着:妈呀——妈呀!那动作,那表情,那语言,无不和一个尚在母乳的孩子一样。
她渴了,有气无力的喊着不只是哪家孩子的名字,唯一能够叫我听清的就是那个拖长着声调犹如孩子一样口气的'“水”字,我把水递到她的嘴边,她又如同生气一般,一下子给我打掉!
有时,我想逗出母亲的一句话,就有意高声的问她:“你怎么不理我?”几遍之后,她急了:闭着眼,皱着眉,咧着嘴,摇着头,拖着孩子是的调子回答我:"我就是不理你!我就是不理你!”
这倒令我联想到我的小时候,我一定也同母亲有过这样的场合,然而那时,母亲一定是开怀大笑的,可是今天,今天的我,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的呀!
朋友们,在我们的工作之余,多回家看望一下我们的母亲吧!他们并不需要我们什么。
亲情的随笔7
牵着你的手,伴着音乐,缓缓走向那个笑得温暖的男子。直至他向你伸出手,我才灿烂的笑道:“姐,你一定要幸福哦。”——还有,谢谢你。
家中三姐弟,弟弟最淘气,而你从来都是最听话的那一个,因为,我和小弟都管你叫姐姐。所以,哪怕你不情愿,你也要摆出一副听话的样子。我们三个,就数你书读得最少,匆匆读完两年职高,没有任何怨言,刚满16岁的你便开始外地打工的生涯。你性子很温和,小弟把你最喜欢的几张画撕了,你也只是温和的笑笑就过了。
我和你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基本上有什么事都会告诉对方,只有那一次。家里没味精,你有先上学去了,妈就叮嘱我放学后回家带一包回来。可是我却买了一包盐,当时的我根本就不清楚味精和盐的区别。等回家发现买错了时,因为怕挨打,就撒谎说放到学校忘拿了,而第二天,你在学校废弃的校舍那里找到了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哭泣的我。在你再三询问下,我说出实情,而你一言不发,牵着我的手,默默的回家。最后,就像很多电视剧都会出现的情节一样,你替我顶了错,严厉的爸爸当时就甩了你一巴掌,吃饭的时候,你右颊肿的老高,我低着头一口一口扒着饭,眼泪掉进碗里,我都尝不出是什么味道,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和你一起去上学,一路上我们都没说话,到校门口时,我红着眼睛对你说了一句,对不起。你本来想笑,可是却扯痛了脸上的伤,最后用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对我说:“因为你是我妹妹,这个,是谁也无法割断的亲情,”顿了顿,你接着说道:“以后不要撒谎了,我就一张脸,可经不起老爸那种打法。”当时,我一听这话,就扑哧笑出来了,埋在心里的那份愧疚也淡了了好多。
你一直走着爸妈给你安排的道路,很少反抗,温顺得周围的人都夸你听话,但异地求生,没一个懂你的人在身边,而且你是在那样的花季年龄。所以,当爸妈知道你与一个大你九岁的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不怎么相信,你一直这么听话,爸妈原本想着等你再年长一点,便在镇内为你挑选一位。你什么都没说,不管爸妈怎样反对,你都没退步,连我都觉得惊讶,那么单薄的'你为何会那么大的勇气。最终,还是你赢了。第一次见这位未来姐夫的时候,我就想,恐怕老妈会更反对了。未来姐夫长的偏黑,微胖,又不是很高,如果真要用什么褒义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憨厚,给人的感觉很安全。果然,老妈再见到这位未来女婿时,脸更黑了一层,但,终归是你赢了,姐,我一直都很佩服你,虽然姐夫的外貌不怎么出色,但谁都会感觉得到,他对你的细心不是假的,对你的温柔不是假的,脾气也和你一样的温和,就算之前老妈再怎么不满,最后也露出了笑容。
最后的婚礼办得很大,来了很多人,你也没露出多大的笑容,但我能看见,在你的周围,围着一圈叫做幸福的光环。在这一刻,我有点怅然若失,今后的你再也不是当初替我顶罪的小女孩,你会成为一位很好的妻子和母亲。
如果你给我的亲情不忧伤,我希望是和你一样的勇敢。
亲情的随笔8
我有一双翅膀,一只是父亲,一只是母亲,若是失去一只翅膀,我便会失去平衡,从天空坠落于地,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到大,是多么辛苦啊,人,要会感恩,我,就要学会感恩,去报答爸爸妈妈。
大家都有一个爸爸妈妈吧,他们会在你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你吧?他们就像良药,治百病。他们会在你困难时,像个靠山一样保护你吧?他们会在你沮丧时,说出安慰的话,就像你的知音一样吧?他们会在你被欺负时,去找欺负你的.人好好教训一顿吧?就连自己身子里有什么主意啊,他都会知道,在每次我们每次成绩考得不好时,爸爸妈妈不会打我们,只会耐心的说我们错在哪里,说下次要努力之类的话,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这些应该都是每个爸爸妈妈的基本品德吧,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直到现在。
亲情的随笔9
小舅创建了一个微信群,把我们表姐弟全拉了进去,还让我们用实名并附上近照。我们表姐弟十几个,分散在全国各地,有几个已经十多年没见过面了,在群里,大家相互问候时看照片,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十几年前,小舅全家搬到广州时,表妹只有四五岁,如今已进大学校门,出落得亭亭玉立。
小舅说他特别想姥姥,我们就抽空回姥姥家,给姥姥拍了照片,录了视频发在群里。小舅开心地夸我们懂事,他说,虽不能在姥姥跟前尽孝,但能天天看到姥姥身体健康,心里也得到些安慰。有时小舅给姥姥买了衣服鞋子,就寄给离姥姥家最近的大舅家,让大舅家的表妹给姥姥送去。
我们不仅通过微信聊天了解各自的近况,还时常把开心的事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当然,谁要遇上烦心事,只要在群里一说,姐弟们便会劝解、安慰、帮着出主意。前一段,二舅家的妹夫到广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表妹在群里一说,三姨家的表弟立马接话,明天让妹夫来找我,我在这边认识人多,定能帮他找到适合的工作。
前天,大舅家的表弟来洛阳,在群里发消息说到郑州了,估计半小时后能到洛阳,因带的行李多,看谁有时间到高铁站接一下。我还没搭话,小弟就回复说他刚好在关林办事,等着接表弟。顿时,鼓掌的表情充满手机屏。
如今,我们只要有空就到群里“报到”,问好的`同时,一起分享生活、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用点滴言语串起浓浓的亲情。
亲情的随笔10
那天我放学时,碰巧路过面包店,店里人不多,但一对衣着简朴的父子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们应该是刚刚买完面包出来,他们站在店门口,父亲把刚买的面包递给儿子,儿子礼貌地接过面包,把它一分为二,拿起其中的一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很快,儿子吃完了,他简单地擦了擦嘴,然后把另一半面包递给爸爸,但父亲接过面包后并没有吃,而是傻傻地盯着吃得满嘴流油的儿子,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看着这对父子,我心想:平时爸爸妈妈不也是这样的吗?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们,自己却吃剩下的。
亲情的随笔11
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是保姆一样细心照料;是充满暴力一般雷霆万钧;是老师似的谆谆教导……综上所述,这个人就是母亲。
牛排真好吃
她总是拿最好的东西给我。
上小学以来,从来没断过订奶,我家门口的奶箱定是经历了风雨,换了不知多少个了。每天早晨丰盛的营养总让一整天充满活力!我最喜欢的就是她煎的牛排!
那天放学,她问我第一句就是:“你猜妈妈今天买了什么?”“猜不到。”我一脸惊奇。“我又从网上买了好几块黑椒牛排,明天早上给你煎哈!”“好,好!”车窗外的阳光透进车里,她的脸庞十分柔和。也许这就是母亲看到孩子开心时,自己心里的满足感吧!
我看过妈妈煎牛排的过程,“滋啦啦”的响声里,沁满了香气。一次,我真正自己尝试了一下煎牛排的全过程,吓了一跳,那油星啊,常迸溅出来,让我左躲右闪。
那时,我才知道,看似简单的做饭,竟时这么不容易。
手机事件
手机是个好东西,便利了生活上许多麻烦事儿。
六年级时,为了方便联系,她给了我第一部手机。给之前,我俩就做好了约定:学习时一定专心!可好景不长,这东西影响到了我,整个人的习惯包括视力,都受到了手机的牵引,当时,总是背着她偷偷地看手机,根本没法做到专心。她发现了,也每次都提醒,但有一天她真的.怒了。
“我下楼买菜,你好好在家里写作业啊!”说完,门“咔”地一下关上了。我拿起手机就玩起来,谁知,拿起来就忘了时间。她突然回来了,放下手中的菜向我房间走来,一下子拿起手机,正翻着,她推了推眼镜,皱着眉,面孔无色得甚是严肃。我顿时心神不宁心想:坏了,露馅了!
霎然间,一声巨大的破碎声在耳边响起……顿时,我反倒觉得世界安静了许多。沉坐下来,不敢看碎在一地的手机渣片,眼眶红了……她大吼到:“给你手机,是为了方便的!不是为了毁掉你前程的!”
我年少无知,生气地说:“砸呗,反正又不是我买的,哼!”她气愤地走开,我呆呆地望着阳台仔细想了想,突然发现——这是自从上了四年级后她真正管教我。自己以前是这么的怕她,又想到还有一年就上初中,我忽然想,我要改变!
在她的唠叨下长大,不时有许多反感。但是,终于渐渐懂得:是她立下让我去遵守的那么多的规矩,我才能成为严于律已的自己。
做好小事
在对我教育的方面,她算是一名“专家”了吧,从小到大她总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导我教育我。
我总是整理不好桌子,写作业一团乱,写完了还是一团糟。她这种“强迫症”人士最看不惯了,烦了就说:“你看看,你桌子乱得!这么大地方挤一点窝,能学好吗?”对于她对学习的质疑很是不服:怎么学不好!整天连这个都看我不顺眼!心里反驳道,但这种反驳又不敢说出来,只得在心里压着。
“小事别看小,生活中处处小节影响大事儿嘞!你桌子这么乱,脑子里也全是乱麻。本来五分钟做出来的题,你受外界干扰做十到三十分钟,能有效吗?一件事用十分力,这里拖一点,那里拖一点,能一样吗?生活和学习一样,也会一团乱麻……”她又开始唠唠叨叨走远了,而我却又是不服。
她总是借一件小事的枝枝节节说出很多大道理来,令我无奈屈服。几年后,当我从专家讲座看到“桌面的干净的确影响学习。”才知道,原来妈妈说的真对,还好听她话了。
砸手机也好,一遇小事就教育也罢,都是为了望子成龙吧……
谢谢她为我做喷香的饭菜,谢谢她砸了我的手机,谢谢她常用小事训我,谢谢她在我不在家的时候帮我整理资料,谢谢她常说:“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的自己!”
妈妈很忙,出了家门要工作,进了家门又得打理我,然而我却有时不领会她的情,不听她话……然而,细想这十几年,好像没有谁比她更懂我,也没有谁比我更懂她。
谢谢您,母亲大人。
亲情的随笔12
我喜欢章凡的事被豹爷知道了,豹爷是学校里的小霸王,认识社会上的人,教导主任也不放在眼里,大家都不敢惹他,碰巧他也喜欢章凡,可章凡是个好学生,绝不会喜欢他的,他就把矛头指向我,认为都是我的原因,所以章凡才不喜欢他。
豹爷总是带着几个小弟,双手插着口袋,摇头晃脑,拽拽的把我逼进厕所,威胁我不要喜欢章凡,不然就要揍我。我心想章凡要是喜欢我该多好,可她多用心,只想着学习。我被威胁了很多次之后就习惯了,也不搭理豹爷,有一次还被豹爷揍了一顿,大概是因为他知道了我有一个傻父亲,说了一些听着刺耳的话,被我呼了一巴掌,我就被他揍到说不出话来。
豹爷是不会放过我的,从来不敢有人在他脸上动手脚,放学之后他便一路跟着我,拽拽的,酷酷的,缕缕白烟在他嘴前形成一圈圈圆环,最后破裂、消散,虚无缥缈……
我紧张到双腿发软,心想这下完了,他肯定会揍死我的。
走到学校附近的那条偏僻小路,三个痞子模样的人把我拦住,豹爷出现在我的身后。我想这回真的完了,希望傻父亲乖乖的在路的那头等我,千万不要走过来。
豹爷吐了一口唾沫星子,十根手指在他胸前扳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他娘的,今天老子不打死你!”豹爷挥了挥手,三个人把我狠狠的按在地上,他的一只脚用力在我身上蹂躏,我的腰不自觉抽搐一下,呼吸都很困难,豹爷使劲踹我身体,接着疼痛就传遍了我的全身,像千万把利剑刺进我的身体,又如千军万马踏我身体而过,我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恍惚间,我听到一声嘶吼,那是熟悉的'声音——天真稚嫩却又深沉破碎,那是父亲。
豹爷被狠狠推倒在地,父亲和那三个人扭打在一起,把我护在身下。
原来天塌了,是有人替我顶着的。
我的意识很模糊,父亲抱起我就跑,最后冲进医院。他满脸是血,脸上是惊慌又不知所措的表情,灯笼般的眼睛狠狠盯着我,抱着我跑到这里又冲向那里,急躁地喊着:“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父亲……”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无助。医生和人群都被吓到了,躲得远远的。恍惚间我被推进一个房间,门外依然可以依稀听到父亲的声音:“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父亲……”越来越低沉,越来越微弱……
我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父亲却在病床上躺了两天。看着病床上鼻青脸肿的父亲,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抱着他痛哭流涕,终于明白,父亲即便傻了,他也是最爱我的,甚至可以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亲情的随笔13
透过车窗我看到车站对面有一个买芒果的摊位。我从茫茫人海中寻找到母亲的身影。从母亲身后看上去,我发现母亲的'背已经驼了,母亲的打扮已经跟不上那些年轻的潮流。顿时,我觉得母亲真的变老了。
望着母亲蹒跚来到对面摊位。远远地隐约能看到母亲为了我,把那摊芒果全找遍了,真称得上是百里挑一。为我选了几个最好的芒果后便匆忙地往回走。我知道,这种亲情是唯有母亲可以永远对我保持的,这种亲情是唯有母亲可以永远对我不下岗的。
待母亲回到车站后,我从车上跑下来赶紧的把母亲手中沉甸甸的芒果接过来与母亲一起走回车里,回到车后,母亲为我整理好了一切便离开了车站。透过车窗,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身体逐渐消失在人海中,我的泪“哗”的流了下来。
亲情的随笔14
一、回家
老家过年,最重视大年三十。这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是新年与旧年的分水岭。多年来,我爹我妈从不允许儿女们这天才到家,必须在腊月二十九以前赶到家里,除非是单位安排值班。
今年赶巧了,小弟携家人去上海他岳父母家过年;二弟值班到大年三十;我妻子也被安排了春节期间在林区值班。为了让这个春节过得好,我决定让女儿陪她妈妈到林区,而我,于腊月二十九日下午赶回了老家。
我爹我妈年纪大了,最让我揪心的是他们的身体都不好。我妈的身体还勉强过得去,但耳朵听力不对,必须大声说话才听得见。我爹的身体非常差,肺气肿发展成为重度肺心病,可以说虚弱得很,连在床上翻个身都喘得厉害。我必须赶回去,我心里明白,陪我爹过年的机会不多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阻挡我回到他们身边,他们在家正翘首企盼呢!果然,一路上不断接到我爹打来的电话,话语里的盼望和牵挂之情如电流般注入我的身心,心疼,眼湿润。
我归心似箭,无心欣赏一路熟悉的家乡风景,两个小时不到,终于踏进村子。院子里,手拄拐棍,坐在椅子上的我爹,从家里连出来的氧气管戴在头上,吸着氧,眼睛盯着路口;我妈佝偻着站在父亲的旁边,手里拿着几根绿油油的大葱,与我爹一样,一脸专注,望着一个地方。显然,他们看到倍加亲切的身影了。看到这幅画面,任坚强的我,泪水夺眶而出。
“我爹我妈!”我大声呼喊着,疾步朝他们奔去。
“来了,小石头来了!快去帮他拿东西。”我爹惊喜地推了我妈一把。
“儿啊,你来了?”我妈的反应慢了半拍,她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陪我妈敬水神
大年三十,一大早,天还不亮,我就早早地起床。母亲比我更早一步,已经把水桶担在身上。
我很惊讶:“妈,你这么早?我还打算我去挑呢!”母亲脚穿崭新的黑色布鞋,身穿我才买的绿色碎花棉袄,头上戴着毛巾帽,暴露在外面的头发已经银白,站在我面前,越发显得矮了。她笑了,“还是我挑好一些。我去敬水神,让我们一年四季有水喝。你在城里喝水,你去,不灵。”我心里既好笑又感动,这分明是牵强的理由,妈妈是心疼我,不让我辛苦,可是,妈妈,你可知道,儿子现在体力精神都比你好的。我没有多说话,接过水桶,往肩上一放,就往村口水井那儿走去。
我妈步履蹒跚地跟在后面。一阵风吹来她的声音:“儿呀,你只管挑水就行,敬水神的事我来做。”知母莫过儿,我妈一定是担心我不会在水井那儿磕头。
老家有两口水井,上半村朱家一口,下半村肖家一口。打我记事起,大年三十这一天从半夜开始,也就是凌晨一点以后,人们就开始去敬水神,然后等水。一者,大年三十每家吃的做得多,用水量大,家家户户必须把水缸挑满,才够用;二者,大年初一是不能去挑水的,因为,这天水神要睡觉,她辛苦一年了。村民不能去打扰她,让她好好睡一觉,否则,全年用水就紧张。于是,村子里两口水井旁,大年三十凌晨以后,就出现等水现象。人们依次排队等水,时间久了,人们管这天挑水不叫挑水,叫等水。等水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有时候,水井里早没了水,需要等水慢慢流出来,直到一个人的两只桶舀满,挑着水走了,才轮到下一人。挑水走了的人再次来时,只得又从后面排队。我记得有一年天干地燥,我与母亲从半夜起来等水,一直到中午,才把水缸和两只水桶挑满。
这天,每家挑第一次水时,必须在水井口给水神磕头,一般是三个响头。
水井口人很多,需要排队。我挑着桶,拉着我妈。轮到我们了,我去水井里打水。我妈脸色凝重,边磕头边说:“水神在上,我头磕响,保佑我家,挑满水缸。”我刚听到之前那位大妈是这样念:“水神娘娘,统管一方,我头磕响,常年水淌,缸满桶装。”此情此景,我心里一下子有了一种对水敬畏的感觉。
现在,村里安装了自来水,在自家屋内就可喝上干净清凉的清水,但是,村里沿袭下来的.大年三十敬水神活动,依然时兴。
我妈每到大年三十清晨,依旧挑上水桶,往水井走去,磕上三个响头。
三、与我妈敬灶神
水神被我妈敬了,我说我去敬灶神,其实我想替她生火,不愿意让她太辛劳。我用松球、松毛、松枝,在灶里燃着了火,然后放上黑炭。我妈走了过来,蹲了下去,添上一个松球,燃着了,放入火炉。我见了,建议道:“火炉就不必生了吧,生一个火就行了。”妈妈又燃着了一个松球,放入后,添加了几节松枝,摇着头:“不,灶、火炉、闷炉都要燃着,这样的火力好用,煮鸡、炖肉都要用土砂锅,煮、炖出来的年菜味道香。”我一听,姜还是老的辣,妈妈的说法是对的,本来我打算说“家里有电磁炉电饭煲高压锅”之类的话,就放弃了。灶、火炉和闷炉都生着了,只听得我妈口里念叨:“灶神爷爷,除夕生火,旺盛碗锅,一家老少,有吃有喝,常年暖和。”念完,妈妈认真地磕了三个响头。
我一看,担心妈妈责怪我不虔诚,便双手合十,默默地念念有词:“火神在上,除了我妈妈说的,你得保佑我的妈妈常年在灶边生火做饭安全,妈妈年纪大了,常丢三落四的,求你保佑家里别发生火灾。”妈妈看我有模有样地念完,便问我:“小石头,好像你念的比我的长,你念些什么呢?”我一听乐了,忙回答:“与你的一样,我只加了一句‘预防火灾’啊!”
妈妈楞了一下,似乎急了:“我刚才没有说到这一句,如何是好?”看到妈妈那认真的模样,一抹感动顿时涌上心头,我安慰她:“没事啊,我替你说了。”说完我又加了一句:“妈,你与我爹在家,还是多用电炒锅、电饭煲、电磁炉和取暖器,好吗?”还躺在里屋的爹爹,虚弱的声音传了出来:“你妈一直学不会用那些东西。”
看到妈妈脸色不悦,我赶紧悄悄地说:“我教你。”
“你说什么?”妈妈没听清楚,我忘了她的耳朵已经不灵了,声音小了听不见,我大声说:“我妈,我教你,包会!”
我妈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开满了花。
四、宰年鸡
已经三年了,我家没有了宰猪饭,那是因为我爹我妈年纪大了,特别是我爹身体不好,肺气肿严重,一动就喘个不停,已经没有喂猪这个体力了。于是,我家的宰年猪,换成了宰年鸡。妈妈前几天就自豪地给我打电话:“等你回来宰壮鸡。”当然,电话是我爹拨通的,我妈至今不会拨打手机。
大年三十,敬完水神娘娘、灶神爷爷之后,我妈烧了一锅滚开水。“小石头,你来。”我正在与我爹唠家常,他正在夸他年轻时在部队里的一些趣事,听到妈妈叫唤,我回过头:“我妈,什么事?”
“可以宰鸡了!下午你弟弟他们一家就来了,宰鸡要趁早。”妈妈说完,就去捉鸡了。
天啊,要宰三只鸡!
“吃不完啊,养着吧。”我建议道。
“宰了!你不在,谁宰啊,我们宰不动。再说了,这么多人,吃三只鸡是没有问题的。”我爹吸着氧,气喘吁吁地坚持。
也好,干脆就全宰了,我心里想道,宰好了放在冰箱里,他们年后慢慢炖了吃,免得他们舍不得宰,总要等到我们回来。何不趁此机会宰了,过几天我打电话来就说不能放长,会变味的,迫使他们煮了吃。本来现在生活已经不错了,只要吃得动,经常吃鸡也没有问题,可是我爹我妈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改变,总是要把好的留到我们回来。
主意一定,“好的!”说着,我拿来一只大碗,倒入半碗清水,放了一些盐。我接过妈妈手里的一只鸡:“下辈子超生去做人吧!”说着,我一只手紧紧捏住大公鸡的翅膀,在它的脖颈处拔下几根鸡毛,然后在拔鸡毛处顺手一刀,立即把刀放在盆里,腾出一只手,抓住鸡脚,头朝下倒立,鸡血滴入大碗里。
接下来,第二只,第三只,不到几分钟,三只鸡就被我宰了。我妈见了,大为赞许:“小石头宰鸡厉害,一刀一只,一刀一只。上个月你爹叫我宰鸡,宰了后,鸡血都流在碗里了,可是,把鸡放在地上时,它又跑了起来。我追着撵,捉回来,又补了一刀,它才不动了。”听了妈妈的话,又想笑又觉得心酸。爹爹身体好的时候,哪里用得着妈妈动手宰鸡呀?
我把三只鸡放入大盆里,倒入滚开水,烫鸡毛。一分钟之后,我先把鸡腿脚皮扯下,接着把鸡嘴皮撕下,褪下鸡舌头皮,就开始拔鸡毛。爹爹见状,也围了过来,参与拔鸡毛。拔了几分钟,爹爹喘得厉害,我叫他去休息,说我会很快弄好的。爹爹听了,就停下来,看着我弄。
鸡毛拔净,我用清水冲洗后,放在桌子上面的砧板上,开剥。我先划开鸡脖子,取出鸡嗉子,丢在垃圾篓里。妈妈见了,拿起来,说:“洗净熬汤,可以补胃。”我笑笑,就开始把鸡屁股上边的鸡翘凸起来的那一坨割下,这是不能吃的。之后,我把鸡翻过来,顺着鸡肚子那儿划开一刀,手伸进去,把里面的五脏六腑全掏了出来,剔除苦胆、肺,这些是不要的。我先把鸡胃,老家俗称“鸡包胗”划开,剥开那层皱皮,洗净,然后取出鸡肝,开始洗鸡肠子。
一个小时后,三只鸡全被我弄好。只听得我爹对我妈说:“小石头一个小时宰好三只鸡,你那天宰一只,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妈不说话,去洗生姜了。我赶紧对我爹说:“别这样说我妈,她能宰鸡就不错了!”
两个老人坚持要把三只鸡都煮了,我说煮一只就够了,最后折中,砍碎一只,放入冰箱。另两只,一只砍了煮,一只炖全鸡。
五、与我妈一起炸酥肉
炸酥肉是我家年饭桌上从未少过的一道菜,还是一道主菜,人人爱吃,从未吃剩过。以前是我爹主要负责油炸做这道菜,我打下手。后来的几年,就是我主厨了,妈妈打下手。这道菜是要花功夫的,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上等优质苞谷面,和一些配料,主要是鸡蛋、瘦肉,还有姜、葱水、盐巴。一般是用香油炸,所以每年都要准备好一桶香油。
把鸡放在灶上锅里煮着后,就开始油炸酥肉。我先把鸡蛋清黄放入装好苞谷面的大盆里,一般是根据苞谷面的多少来放鸡蛋的。此时,苞谷面有半盆,就放了二十个鸡蛋。然后把瘦肉,姜、葱水、盐巴放进盆里,开始和面。面和得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面和好后,用一把勺子,一勺一勺地舀了放在滚沸的油锅里,开始油炸。油炸的过程很重要,把握火候,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炸的时候,用一双筷子随时翻着,不能让粘在油锅的那一面炸糊了。当一块一块的酥肉炸得金黄金黄的,这个颜色意味着可以起锅了。用漏勺捞起,漏漏油,放入另一个盆里,便开始炸第二锅。以前,我爹总是炸上十多锅,够一家人吃到小年,也就是正月十五,我们这儿把正月十五叫做小年。现在,在家里的人不多,小弟一家去上海老岳母家过年去了,所以我只炸了六锅。
我妈始终坐在火炉边,用筷子不时地翻着在油锅里的一块块酥肉。
小时候,酥肉没有今天的好吃,因为穷,舍不得放鸡蛋,然而还是吃得舔嘴抹舌的。今天,反倒吃不了多少。因为酥肉不再是过年菜了,平时随时吃得上,连各种饭馆,也是常见菜了。
“我爹我妈,我已炸好,你们尝一尝。”说完,我从锅里现捞一块酥肉,掰作两半,分别递给他们。“好吃,好吃!”两个老人边吃边点头。
我女儿最爱吃油炸酥肉,往往还未到吃年夜饭,仅吃酥肉,已经吃饱了。此时,她吃不到我现炸的酥肉了,她陪她的妈妈,我陪我的爹爹妈妈。
突然,手机有了信息提示。我一看,女儿发来的:“我爹,酥肉,拍个照片来,解馋,嗷嗷嗷。”我心一热,随即回到:“乖啊,宝贝,好好陪你妈。我回来时带几块来给你。”
六、磕头吃年夜饭
下午五点,我刚把门神对联贴好,二弟一家人来了。弟媳在家做好了几样菜带来:辣子鸡、八宝饭、千张肉、百合炖肉、叉烧肉、煮鱼等六样菜,她在腊月二十九忙碌了一个下午才做好的。现在,加上我做的清汤鸡、炖全鸡、酥肉、小炒肉、长菜长蒜煮豆腐、酸菜豆腐、三拼(油炸洋芋片、荞丝、花生)、豆腐圆子和两样凉菜,共计十六盘(碗),整整齐齐端上大八仙桌,看上去,色香味齐全。
但是,现在还不能吃。还差一个重要的环节,磕头。妈妈已经在我们做菜的时候,准备好了磕头用的盘符。这个盘符就是一个小簸箕,里面摆放了烟,酒、茶各一杯,另有方方正正的肉一块,用碗装好,再加上三碗饭,这就是盘符了。侄儿问他奶奶:“为什么是三碗饭呢?”他奶奶回答:“俗话说,三碗斋饭,哪碗都不好吃!供上三碗斋饭,求得保佑。自古传下来就是三碗斋饭。”
磕头是有讲究的,一家老老少少按顺序站好,跟在妈妈后面。妈妈念念有词:“天神地神,列祖列宗,全家给你们磕头了。望你们保佑全家健康平安,人人富贵,娃娃成器!现供奉薄点,请享用!”说完就跪了下去,先把茶水抬起,在门的两侧分别倒了一点,然后又抬起酒杯,也在门的两边倒了一点。之后,把盘符里的东西,都用双手抬起来,往前送一送,意为请天神地神,列祖列宗享用。做完这些,开始磕头。原来,在妈妈的心目中,全家人的健康平安是第一位的,然后才到富裕以及孩子能成才。我想,这样的健康活动,应该是一种有益的教育。
磕头仪式结束后,两个侄儿子就开始在院子里燃放炮仗,意味着腊月三十夜已来到,老家也称“除夕”,也有叫“大年三十晚”的,这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炮仗响声,年夜饭正式开始了。
我与二弟安排爹爹妈妈一起坐在上首,然后抬起酒杯:“来,敬爹爹妈妈,健康开心,万事如意!”两个侄儿也齐声说道:“敬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长命百岁!”
我分明看到,两个老人眼里闪动着泪花。
亲情的随笔15
我想大家都应该得到过爱吧,有来自老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哥哥姐姐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很多很多的爱,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下我经历的过的爱。
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爱是最多的,我的爷爷奶奶很娇惯我,只要我想要干的'事情他都不会反对,我想要什么他就给我什么,从来不说这个不可以买,在家里爷爷奶奶对我最好了,奶奶光给我做好吃的,我想吃什么奶奶就给我做什么,从来不含糊,很快就给我做完了,而且很好吃,爷爷奶奶是我最爱的人了。
【亲情的随笔】相关文章:
亲情的随笔11-30
关于亲情随笔03-17
关于亲情的随笔03-23
温暖的亲情随笔12-02
温暖亲情随笔12-04
亲情的可贵随笔12-20
关于亲情的随笔02-02
(热)亲情的随笔12-05
亲情的可贵_小学随笔02-15
【集合】关于亲情的随笔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