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园中班随笔

时间:2024-12-22 15:43:39 随笔 我要投稿

(热)幼儿园中班随笔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幼儿园中班随笔15篇

幼儿园中班随笔1

  今天我们班在建构区玩游戏,我看到庞经程小朋友拿着玩具一直在摔,不知道怎么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我把其他区域里的小朋友都叫了过来,和他们说:“这个玩具串着玩,这个玩具该插着玩”等等。然后小朋友们就在区域里开始玩,一开始小朋友还按老师说的在玩,后来我发现一些幼儿开始自己想着办法换着玩。这让我发现,老师制定了规则却约束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将“主权”还给幼儿,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玩游戏。

  在现阶段,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之一。幼儿在游戏中渐渐的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只有放手去让孩子们探索,主动动手学习,才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和锻炼幼儿的各种能力的共同发展。我们只要在活动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足够幼儿玩的材料,在旁边加入有序的语言指导即可,不要过多的建立游戏规则,这样只能把幼儿的想法做法约束起来。让幼儿自由、自选,自主的游戏活动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游戏活动。

幼儿园中班随笔2

  幼儿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A小朋友个性听话,上课十分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己一静静的玩。我明白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必须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内容仅供参考

幼儿园中班随笔3

  音乐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是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幼儿智力和智慧,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技能技巧的教育。简而言之,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音乐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

  通过这一次的音乐教学观摩活动,很多老师能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选择题材上另辟蹊径,在教具的准备上也各显身手。这次观摩教学比较突出的地方表现在:

  一是音乐活动、游戏贯穿始终,从易到难,提升要求,能让幼儿反复感受并体验节奏的新颖有趣,实现了情感启迪,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

  二是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并用自己手中的乐器与教具中的图谱产生积极互动,加深了对不同音乐的理解。

  三是活动设计紧凑巧妙,教学形式多样,幼儿比较感兴趣。重点难点突出,幼儿基本上都能掌握,并且操作性强,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四是本次活动不是单纯一个音乐活动,而是在活动中渗透了多种元素。如从技能的'角度看,幼儿学会了粗浅的知识技能,从情感角度看,幼儿获得了对音乐活动新颖有趣的情感体验,从认知的角度看,幼儿学会了用自己手中的乐器与教具中的图谱产生积极互动,从社会性角度看,幼儿获得了与同伴合作分享的经验。这其实是一个综合活动,但其中又贯穿了一条主线。

  例如:杨松、孔亚柳、董成云几位老师的音乐课比较好的地方:

  一是题材选择很有新颖有童趣,对于开发幼儿的右脑、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养成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是老师相信孩子,鼓励幼儿思维开放。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只要你给他空间、时间,他们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

  三是整个活动中根据孩子的想象给予技能上的指导。由于孩子表现自己的所想,活动时显得很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很多很好的创意。

  李颖、姜晓波、刘亚南、鲁园园几位老师的音乐课比较好的地方:

  一是选材适宜,符合托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是教学游戏化,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动力,托班幼儿作为音乐教学的初始对象,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幼儿音乐技能的提高速度。

  三是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师通过很好的时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小朋友在学习技能上得到了充分的自信心。

  特别表扬牛林红老师,作为一个刚刚担任教学的年轻助教教师,牛林红老师认真肯学的态度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首先是她作为教师的激情和状态很值得提倡,再者是她的教态一直很亲和,有感染力。教学自始至终都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随笔4

  前天午餐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杨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肖宇左边的袁司彦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袁司彦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袁司彦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肖宇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肖宇和袁司彦,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

幼儿园中班随笔5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这天你学什么了?你怎样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情绪能够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这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透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个性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奕奕是个潜力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而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样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潜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们始终透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幼儿园中班随笔6

  我们班的**小朋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特别是在汉字学习方面表现十分出色,课堂上教的汉字,他没读几遍就能全部认出来,记忆力真的很不错。可是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抢嘴,叫别的小朋友念的时候,他在下面念的很响,叫到他名字的时候,他又不肯站起来好好念。为此,我们老师为了让改掉他的坏习惯,费了不少的脑筋。后来,我们对他用了冷处理激励法,效果还不错。冷处理就是当幼儿不良个性发生时,将他置于一边,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个性就可能消退。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周六兴趣班的认字课上,由于小朋友来得比较少,孩子们学得很快,差不多每个孩子都能把教的汉字认出来了。于是,我让孩子们一个个站起来念,看看他们都真正掌握了多少。小朋友们念的时候,**又在下面喊了,我没有理睬他,只是让其他小朋友接着念,只要站起来念了,不会念的老师提醒一下也会念了,都奖了一个大苹果。轮到**了,他又不肯站起来了,僵在那里,怎么叫也不起来。我其实知道这些汉字他已经都认识了,但我故意说,“只在站起来念的,不抢嘴的,念得响亮的小朋友才有大苹果。我们再来念一遍好不好?”其他孩子都说,“好。”于是,我让其他孩子们又念了一遍,每人再奖一人一个大苹果。孩子们都很开心。只有**,有点沮丧。

  课间休息的时候,**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没有大苹果呢?”我让他自己好好想一想,他哪里错了。于是,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今天,你抢嘴了吗?老师叫到你的名字为什么没有站起来?上课的时候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能奖到大苹果吗?他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跑开了。

  后来,下午我们做完游戏,复习汉字的'时候,我看见**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我故意大声地叫了他的名字。这一次他勇敢地站了起来,不但全部汉字都认出来了,而且念得相当响亮。我大大地表扬了他,还当场奖励给他一个大苹果。通过这次的激励方法,让他懂得了倔强是达不到目的的,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幼儿园中班随笔7

《小鸟再见》

  冬日,幼儿入园时,教室里飞进了一只小鸟。“老师,小鸟在外面太冷了”,“小鸟迷路了”,“不对,小鸟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老师,快捉住小鸟”……在小朋友的议论声中我悄悄地捉住小鸟。刹时间,我的手也捉住了孩子们许多惊喜的目光。

  孩子们一窝蜂地涌过来,“小鸟饿吗?”“小鸟会说话吗?”“小鸟要不要小便呀?”我微笑不语,把叽叽叫着的小鸟放在一个孩子的耳朵旁边,让他听小鸟说话,孩子们争着要听小鸟说话。他们的欢声笑语如一束束灿烂的阳光,给教室带来了温馨。我知道,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已用爱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巢。“小鸟的眼睛闭起来了”,“小鸟好象哭了,它是想妈妈了吧!”只听珊珊和丹丹面带愁容地说着。顿时,教室里安静了。“小鸟是不是想家了,它的家在哪里呢?”随着我的`问话,小朋友们陷入了沉思。我告诉他们:小鸟的家是蓝天,它喜欢自由地飞翔。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后,站到阳台上放飞了小鸟,孩子们欢呼着:小鸟再见……

  小鸟飞走了,留下了我的思索:假如我没有去捉那只小鸟,孩子们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满足;假如我当时不是放飞了小鸟,而是用绳子系住小鸟细细的脚,把它留在教室里让孩子们赏玩。那就失去了一个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机会,结果会大相径庭的

幼儿园中班随笔8

  我带的是中班年级幼儿,某次区域投放时,请幼儿将家中的废旧物品带到教室来,我们一起加工成教玩具。一个家长来问我说:“教师,这些东西我们平时都扔了好多了,它们真的有用吗?孩子会喜欢吗?”我说:“那我们来试一试,看看孩子们到底喜不喜欢玩。”我将收集来的废旧纸箱剪成同等大小的方块,和奶粉罐一起,投放在了建构区。一开始几个幼儿只是将这些物品分类排列整齐。过了几天,再次让幼儿玩建构区时,他们能够将奶粉罐垒高了,当最终一个奶粉罐垒上去后,他们开始尝试把纸板也放上去。可惜纸板总是会滑落下来。一个幼儿来问我:“教师,你有办法把纸板垒上去吗?”我说:“行呀!你们试一试,把纸板夹在奶粉罐中间,会出现什么效果?”幼儿将垒高的奶粉罐推倒,重新将纸板夹进去,他们发现原先用两个奶粉罐和一块硬纸板能够搭出小桥的样貌,而那么多的小桥能够重叠垒高,比之前垒的那次更加稳固。孩子们兴奋极了!蹦蹦跳跳的对我说:“教师!我们成功了!这个是第二种玩法呢!”我给他们的'作品拍了照片,分享给家长看,家长都惊呆了,说没想到孩子喜欢玩这个。

  对于教玩具,我对班级内的家庭投放玩具情景进行了调查,45%的妈妈会告诉我说:“我们家给孩子买的乐高主题玩具。”30%的妈妈会告诉我说:“孩子喜欢刀枪飞机大炮。”或者是“孩子喜欢洋娃娃。”于是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在孩子玩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少家长说,孩子总是喜新厌旧,买回来的玩具玩了几次就没兴趣了,于是又重新再买。不可否认,高结构玩具包装精美,用料质感好,甚至有的玩具会发光发声,加上广告作用,使得大部分家庭不的不支出一笔开销用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爱玩的天性。但这些高结构材料有一个共同性,就是玩法单一,可变性不强。所以导致幼儿总是出现“喜新厌旧”的现象。当看到孩子对“低结构物品制成的教玩具”和“高结构制作的教玩具”呈现出的不一样反应时,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一下,到底是家长觉得这种玩具好玩上档次,还是真的孩子愿意主动去玩呢?

  游戏过程中,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我们得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所向投放相应的教玩具,幼儿在前,教师和家长在后。每次游戏过后,教师及家长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反思,及时对游戏材料或游戏方式进行调整,使幼儿对此不断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幼儿不断探索。

幼儿园中班随笔9

  杨小朋友也是我们班一个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特热心,而且动作特快。只要班级里一有响动,第一个反应的就是他,他马上会离开座位,跑到现场,如果看见什么东西掉了,他会毫不思索地去捡,哪怕人家不需要他捡,有时候还跟别人抢着捡,别人有什么事了,他会不假思索地去帮助,他不管这个帮助别人需不需要,有时候动作快得连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做完了,甚至有的时候别人根本就不需要帮助,他做的是适得其反的事情,当受到别人的.责怪时,他也只是怔怔地站着,傻傻地看着你,一副很无辜的样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我们按照我们成人的思路,经常要告诫他怎么做怎么做,但是无论我们苦口婆心一万次,对他来说,他还是他,下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这么做,毫无改变的意思,真是天下之大,任我独行!

  这就是我们杨小朋友们,一个特有个性的,别人不能复制的杨小朋友吧。

  每天和这些小朋友相处,你觉得我们是快乐多,还是苦恼多?对我来说,我觉得在现场看似经常有许多"烦恼",但是回忆起来都是开心!

幼儿园中班随笔10

  《纲要》中指出“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我们除了提醒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也应该对孩子进行餐桌卫生教育。最近我发现孩子吃过饭以后,桌面上都是米饭。我就用盖章奖励的方法激励孩子们注意桌面卫生:就是碗里、桌面、地面、衣服上干干净净的就可以盖一颗五角星印章。刚开始一周,孩子们很注意,饭粒一不小心掉下来马上就捡起来了放在盘子里。可好久不长,吃得快的孩子们很积极,吃得慢的孩子桌上又是一片狼藉。

  我想了想,光靠奖励不行,老师天天提醒也不是个办法,我们应该寻找一下原因。通过观察我发现有的孩子光顾埋头吃饭,没有意识到桌子上掉了饭粒;有的孩子嫌饭粒太脏,手去拿起来的时候粘糊糊的,不愿意捡;有的孩子掉的实在太多了,一粒粒捡起来,会浪费很多吃饭的时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应该教他们一些科学合理地收拾桌子的方法,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先进行集体教学,教育孩子怎么收拾桌子:吃完饭后看看桌子发现有饭饭就及时用小勺子刮到碗里。为了便于孩子记住,还把它编成儿歌“吃完啦,看一看,刮一刮,干净啦!”便于孩子记忆。那天我发现蒋承霖桌子上还有饭粒他没收拾就想站起来走了。我提醒他“把碗放桌子下面拿小勺子把饭粒刮到碗里”。他听了把碗放在地上,用小勺子刮饭粒对得不准都掉地上了。我一看愣住了。他怎么放地上呢?后来一想,原来这就是他理解的桌子下面。那天讲解的时间我亲自示范过了,可能他没注意或者忘记了。是不是其他孩子也和他一样呢?我马上拿了小碗小勺在每张桌子上都亲自示范了一下。

  一周下来,孩子们逐渐养成了餐后自己收拾桌子的习惯,桌子比以前干净多了。小班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常规的培养是需要坚持的',老师要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必要的个别教育。其中对于有些孩子不理解如何做时,老师的讲解示范就是进行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老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很大的帮助。餐桌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规律,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意义也是深远的。

幼儿园中班随笔11

  教育是个大家庭,教育机构、家庭、社会应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各施其职并互相促进。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为了进一步与家长有更好地配合,使家长更放心地孩子送到我们手中,我们在每学期末或学期初都会开展全面的家访工作。针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商讨和交流。

  本学期班上现有幼儿31名,其中男孩22名,女孩9名。在期末和本学期开学初通过上门和约谈的形式对幼儿进行了家访,家访率达到100%。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们首先与家长电话联系约定好时间,让家长有所准备,这是家访前的准备工作。在交流和沟通时,我们根据所制定的家访目的和家长进行了有目的.的交流,针对孩子的各自情况交流了孩子在园的主要表现,相互交流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也了解到了孩子在假期中的生活作息、主要的活动等情况。现将本次家访情况小结如下:

  1、孩子在这个假期中的生活作息情况:大部分孩子在假期中都是沉浸在看视中,并且不是很愿意到外面去活动。有的孩子没有午睡时间,精力比较充沛。当然,也有的孩子能够自己找一些事情做,如做做手工,绘画,有时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情况,也意味着孩子一天一天在长大,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我们在家访中,也发现了大部分孩子的性格开朗了很多,会大方地招待老师。同时,也看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2、一些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增长了知识和见闻。许多孩子和父母一起在新年中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体验了新年的气氛和浓浓的亲情。

  3、向家长描述了本学期的一些教学重点,根据幼小衔接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也有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椅子坐不住的情况,所以这些将是我们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之一,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

  4、在对新小朋友的家访中,我们向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身体状况等一些基本情况。个别孩子的性格较内向,我们会根据家长的建议多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这些小朋友当中有几个是曾经在个体幼儿园的,所以有些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有所区别,我们也向家长讲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让家长从中懂得如何更好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总之,通过家访,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家长和孩子,增进了家长、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为以后的共同教育孩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随笔12

  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之际,我们中班举行了一次感恩活动。每个幼儿给家长制作感恩卡,给家长做一件事。并能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老师帮他们写在卡上。

  孩子们有的制作了一个,有得制作了两个,有的还制作了了三个,特别是我们班的.张淇程小朋友,他给妈妈说的话是“妈妈,祝你身体健康,天天快乐”。他对奶奶说的话却是“奶奶,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我当时我就忍不住了,感动的掉下了眼泪。这么小的孩子,跟妈妈和奶奶说的话竟然不一样。

  第二天,他奶奶在园门口看见我,叫住我。说起了张淇程回家送给她贺卡和给她洗脚的过程,也感动的流泪。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家人都围着他们转。

  现在举行这个感恩教育活动,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家长们也都很喜欢、很支持。

幼儿园中班随笔13

  我在带班时会经常抚摸孩子的头、翘翘大拇指、拥抱孩子,以此作为奖励孩子的方法,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肯定的态度。

  新学期开始,刚插班到我班的孩子情绪比较差,有的甚至又哭又闹,应对这样的场面,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有一天,晗晗哭得很利害,妈妈送她来园,她不肯进班级的门,嚷着叫着说要回家,我在哄她安慰她的同时,把她抱起来,对她说:“你看,老师抱着你,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你不哭了,妈妈就早点接你回家的”。她抽泣着点点头,“对了,只有表现个性好的孩子老师才会抱她的,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老师的`拥抱的”。想不到这么几句话对她的影响那么大。

  第二天,晗晗妈妈对我说:“晗晗回家跟我们说,老师也像妈妈,我明天去幼儿园不哭了。”所以这天她高兴地来幼儿园了,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觉得很开心。

  由此可见,孩子都是很喜欢表扬的,我们老师应给孩子多些鼓励,那怕是一小小的拥抱,孩子也能体验出她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都觉得很开心的。

幼儿园中班随笔14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宝宝的时候问:这天你学什么了?你怎样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情绪能够理解,但宝宝对这些话,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宝宝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宝宝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这天,培养宝宝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透过横向比较评价宝宝,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宝宝,说宝宝不如这、不如那,宝宝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个性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宝宝,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奕奕是个潜力比较弱的宝宝,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而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样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潜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宝宝比,更没有训斥宝宝。我们始终透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宝宝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幼儿园中班随笔15

  “记着你的好,记着你的笑……”当一位孩子依偎着对我轻唱这首歌时,我感到孩子很有趣——学着大人的腔调还有摸有样的,但笑过之后那熟悉的歌词引起了我的思考。

  对着小小的孩子我们总是告诉他们,我们大人对他们有多好,要他们时时记着我们对他们的好,在生活中孩子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当我微笑着迎接他们,亲切地抱抱他们时,孩子总是高兴地笑着向我问好;当我带着孩子开心地活动完坐着时,孩子总会亲切地问:“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吧。”当我关心地问候他们,帮他们穿衣裤时,孩子总会亲昵地亲亲你。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但孩子的爱很纯真,他们没有世俗的偏见,只有真诚的表现,他们最直接地表现着你的'好、你的坏。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时候却自己忘了。有时孩子想亲亲你,你却生硬地推开他告诉他:“你很脏”;有时孩子想向你诉说,你却会因为繁忙的事务很敷衍他;孩子在热情地对待我们时,我们总是忘却了要以同样的热情对待他们。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一首《小孩不小歌》提醒了我们,不要小看了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让孩子记着我们的好时,我们也要记着孩子的好。

【幼儿园中班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随笔04-16

幼儿园中班随笔(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中班随笔11-30

随笔幼儿园中班12-03

幼儿园中班随笔08-10

中班幼儿园随笔04-25

中班幼儿园教学的随笔04-12

幼儿园教育中班随笔06-15

中班的幼儿园教学随笔04-15

(经典)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