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时间:2024-12-30 08:26:11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集锦12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集锦12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

  有趣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自由分散活动,我刚走出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看!”.何事让他们如此兴奋,我有些纳闷。走到跟前一看,原来他们正围着地上的小树叶说着这个是什么形状的……等。

  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捡到一把小扇子等孩子们都争着和我说。原来在孩子的心中,小小的树叶不单单是片叶子,孩子们的童心为它们赋予了更多的色彩,让它们有了生命,有了情感,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大千世界。

  看着孩子的样子,让我顿时想到了很多,这是我觉得教育的时机到了,我说:我说:“孩子们我们来玩树叶宝宝找妈妈的游戏吧”!请小朋友们自由捡起地上的树叶去找这些树叶的妈妈,并且要说出自己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

  说着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捡起叶子,还不兴奋的'跑到我面前:"老师,你看我捡到的是银杏树上的叶子,上次姥爷告诉我的。他还说银杏叶还可以做药材呢。

  ""你们看它多象西游记里的芭蕉扇呀!""真漂亮!"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这一次的活动非常成功,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分析。而这种经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孩子们对树叶都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都掌握了关于树叶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园一直很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鼓励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在确保玩的时间的基础上,提高玩的质量。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2

  前天午餐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杨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肖宇左边的袁司彦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袁司彦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袁司彦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肖宇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肖宇和袁司彦,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3

  刚开学的一天,佳杰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他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沈万城咬我”,只见佳杰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佳杰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沈万城打我,还抢积木”。但见沈万城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

  沈万城小朋友是个她聪明活泼,长相逗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她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方法为:教师背对幼儿念儿歌边向前走,幼儿跟随其后,念完儿歌后教师回头,幼儿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动作,并保持身体姿态不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过小桥”,让幼儿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刚开始时,幼儿走得很慢,有1/3的幼儿不敢过,我们鼓励“勇

  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

  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真的是一举多得。

  后来,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4

  表扬也是鼓励

  我班的小不点壮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却是个“捣蛋鬼”。一会儿把小朋友打哭了,一会儿抢小朋友的玩具,一会儿折树枝、采花叶,一会儿又把尿撒到小朋友的脚上。说他“无恶不作”一点也可是分。为此,我们班三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费劲心机,却收效甚微

  今日午睡时,孩子们把鞋子脱在走廊内走进了寝室,壮壮最终一个脱鞋子。他看到小朋友都进了寝室,便拿起了一双女孩的.凉鞋,刚想把鞋子扔出去被我看到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表扬他一下呢?于是我笑着说:“壮壮,你是不是想把小朋友的鞋子拿出去晒晒太阳?”这个小机灵鬼说:“我看到这鞋子上有水,想放到外面晒晒。

  ”我顺势表扬了他一翻,然后把一朵小红花贴到了他的手背上,对他说:“壮壮这么懂事,你看,小红花都笑了。”他望着手背上的小红花高兴的笑了,睡觉时脸上还始终挂着微笑。

  从这以后,我每次看到他有要捣乱的苗头,都会“变坏为好”及时表扬他。如看到他要打小朋友,我会说:壮壮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要帮小朋友把身上的土拍干净;看到他想摘花我会说:壮壮要给花捉虫子,大家要向他学习哟;看到他抢小朋友的玩具我会说:壮壮要把自我的玩具跟小朋友换着玩……每次还要奖给他一个小贴图。

  在我有的放矢的表扬中,壮壮逐渐改掉了坏毛病,连他的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表现越来越好了。夸奖孩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要吝啬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以后我一向用这句话指导我的教育实践。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5

  小班孩子年龄小,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儿园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怎能照顾得过来,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脱了一大堆,立刻意识到:可以“在玩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为何不来一次穿鞋比赛。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明了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了,只见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兴地跳起来,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侯智涵小朋友了,只见他哭腔着脸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侯智涵不会穿鞋,他哭了”。我说:“没事,智涵很棒,一定能穿上”。他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我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在喊:“侯智涵加油,侯智涵加油……”他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的'学习穿鞋。就这样,智涵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把鞋穿上了,并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为他欢呼、为他鼓掌,我冲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老师不吝啬鼓励、表扬和夸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6

  晨阳样样都好,就是管不住自己,这不,最近他积极要求当班长,老师说:“等你好好管住自己,站队要迅速,带领小朋友们按照老师说的做,就先让你当排头,排头当得好,再让你当班长。”晨阳高兴的领命而去,最初的时候,晨阳在我不断地提醒下还好,可是他发觉这样有点累,需要努力地约束自己,与自己崇尚自由的`个性相去甚远,干脆放弃,但是聪明的他想了一个捷径,就是他见每次站队做游戏时,老师总是把长长的队伍截成两半,被截的横截面就是第二队的排头。

  瞅准了,他就每次站队时约摸着队伍的中间站定,果然,老师就是从他这儿分成的两队,晨阳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了排头,一开始我对此毫无觉察,因为一切都是很自然的。过了几天,我总是见晨阳在已经站好的队伍外徘徊,看样子是在看队伍中间在哪儿,毫不知情的我就说:“晨阳,你还在磨蹭?快站进去。”催促的他急不择位慌忙站定,这次没时间选择位置,当然与排头失之交臂啦,晨阳脸上的表情可爱极了,又懊恼又不甘又有羡慕,老师迟钝的还没猜透小孩的心事,事后一琢磨,哦,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道道,真真是煞费苦心啊!这个小鬼头!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7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问朱朱,你觉得玩游戏快乐吗?朱朱说快乐啊。我又问,为什么你觉得快乐呢?朱朱歪着脑袋说:“因为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啊

  但是,佳佳小朋友却不是这样认为,她举着小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经常有人跟它讲笑话,所以觉得很快乐!”这出乎我意料的奇特想法,使我很惊讶,我马上反问他:“那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快乐?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有人跟我讲笑话时,我觉得很快乐!

  这一问一答,使我悟出了她平时为什么喜欢傻笑的原因,也使我回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那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时,佳佳就指着邱宇对我说:“老师,我想和邱宇一起玩!”当时,我不介意地反问了一句:“为什么?”她笑着对我说:“他老喜欢说笑话,我跟它一起玩觉得很快乐!所以我想跟他玩!看来,我平时对他的傻笑批评是偏面的、不切实际的。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8

  今天,我在微信群里发现xx给我留言了,内容是:老师,我想你了。

  看后,心里暖烘烘的,我也及时给他回复:孩子,老师也想你了。随后,我和朱允浩拉开了视频,我问他,在哪儿呢?他告诉我说跟着爸爸、妈妈在上海,xx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上海打工,放假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我又问他平时都做些什么事?他告诉我说,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帮助家长收拾餐具、擦擦桌椅,洗洗短裤、小袜子等,xx的妈妈也和我聊了一会,她告诉我,xx现在表现可好了,不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在爸爸、妈妈下班时还主动给父母捶捶背、捶捶腿并端来凉茶给父母喝,父母亲觉得开心极了,他们再一次的对我的.教育表示感谢。我把xx的表现,形成文字在家长群中展示,不少家长纷纷给我回复:孩子们放假在家也都做着类似的事情,比之刚开始入园,孩子们简直换了一个人……

  听了这些反映,我也深感安慰:这说明我的课题研究教育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这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风气,还会影响到孩子,这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幼儿,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9

  随机教育 无处不在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未能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开展随机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随机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应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尤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更要注重对幼儿的随机教育。

  幼儿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王晓芳小朋友特别听话,上课非常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知道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0

  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快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我们平时观察她,发现,他平时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相比别的幼儿她的能力表现的还是很好的,而且特别的独立,想想,每天早上都是她的妈妈来送她,很少看到她的爸爸,可能是因为太过以来她的妈妈了。

  在平时,我尽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事,并且在她做的很好的时候表扬她,这样是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而且让她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她每次来很少出现闹情绪的现象了,不过,相比以前的她进步已经很大了。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结果,给孩子一个适应和改变的机会,孩子最终变得更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1

  安全教育是学校,也是幼儿园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针对去年我园中班小明的问题:后来才知道,他爸爸妈妈都是本村人,在小明几个月时就离婚了,小明被判给妈妈抚养。可他爸爸在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小明的亲奶奶就想起了这个孙子,来幼儿园看小明,小明不认识她,也不理她,老师问是怎么回事?小明奶奶说她儿媳妇带着孩子在外打工,现在又住在姥姥家,所以不认识她。后来奶奶每次来时,都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小明最终没有经得起诱惑吃了好吃的,玩了好玩的,有一次被外公撞见了,和小明的奶奶吵了起来,幼儿园老师才知道事实的真相,幸亏奶奶还没有那么坏,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我教的是大班,我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教育情境,来教育幼儿。本学期,我接的是小班,这些幼儿更是贪吃、贪玩经不起诱惑的时期,所以我对他们安全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走》: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情景设置法,我具体形象的创设了真实情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陌生人的的危险,我请了几位家长扮演“陌生人”。让他们拿着好吃的,好玩的,分别走进小班,哄骗幼儿结果让人担忧,幼儿都轻易的相信了“陌生人”随其走出教室。幸亏我及时赶来对幼儿进行了一番教育:不能相信陌生人,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后来“警察叔叔”及时赶到抓走了“陌生人”。这是让幼儿们真正感到了害怕,原来陌生人是坏人,幼儿有的目瞪口呆,有的被吓哭了,我想他们忘不了这对他们的教育意义,让幼儿深刻的记住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跟陌生人走,也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拿陌生人的玩具。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2

  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来到刚刚安装的攀爬梯旁,让孩子们体验体验攀爬的快乐!没见过攀爬梯的孩子们,对眼前这个庞然大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围着攀爬梯,兴奋地一会儿用手摸摸这,一会用脚踢踢哪,唧唧喳喳的议论着这攀爬梯该怎么玩?看小家伙们跃跃欲试的迫切心情,我快速组织好攀爬的顺序,攀爬正式开始了!第一个尝试的是调皮大王于政岐,只见他用手抓紧铁锁链,小脚瞪着绳索用力往上爬,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攀爬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项危险运动,所以我一边鼓励孩子,一边用手保护着他,以防意外。小政岐终于爬到了梯的最顶端,底下的孩子欢呼着喊着加油!加油!他也得意的`在梯顶上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随后顺利的爬下了梯子。接下来安兴隆、于靖浩、于填鸣……几个孩子开始攀爬了,他们学着政岐的样子,以不同形式顺利的爬上梯子,翻过梯子,爬下梯子回到地面,看,现在开始攀爬的是王増俊,男孩子增俊长得高大魁梧,但性格却十分内向,他站在攀爬梯旁,看着我,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我知道这孩子害怕了,但没有让他放弃,对他笑着鼓励,做了个最棒的手势,增俊犹豫了一会,终于开始往上攀爬了,一层、二层、三层……快到梯顶了,增俊又停止了,他哭着说:“老师,我怕!”“别怕孩子,老师在呢,你可以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勇敢”听了我的鼓励,他小心翼翼的的翻过了攀爬梯,安全的落在了地面。“要不要再试一次?”我期待的问他。小家伙显然体验到了第一次攀爬的快乐,愉快的点了点头,这次毫无悬念,增俊顺利攀爬成功!

  攀爬继续在进行,孩子们,勇敢点,胜利会属于每一个孩子的!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集锦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小班教育随笔12-18

幼儿园教育随笔小班05-10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10-16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8-27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9-19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08-15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7-21

【经典】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08-12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07-30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8-06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集锦12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集锦12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

  有趣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自由分散活动,我刚走出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看!”.何事让他们如此兴奋,我有些纳闷。走到跟前一看,原来他们正围着地上的小树叶说着这个是什么形状的……等。

  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捡到一把小扇子等孩子们都争着和我说。原来在孩子的心中,小小的树叶不单单是片叶子,孩子们的童心为它们赋予了更多的色彩,让它们有了生命,有了情感,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大千世界。

  看着孩子的样子,让我顿时想到了很多,这是我觉得教育的时机到了,我说:我说:“孩子们我们来玩树叶宝宝找妈妈的游戏吧”!请小朋友们自由捡起地上的树叶去找这些树叶的妈妈,并且要说出自己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

  说着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捡起叶子,还不兴奋的'跑到我面前:"老师,你看我捡到的是银杏树上的叶子,上次姥爷告诉我的。他还说银杏叶还可以做药材呢。

  ""你们看它多象西游记里的芭蕉扇呀!""真漂亮!"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这一次的活动非常成功,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分析。而这种经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孩子们对树叶都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都掌握了关于树叶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园一直很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鼓励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在确保玩的时间的基础上,提高玩的质量。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2

  前天午餐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杨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肖宇左边的袁司彦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袁司彦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袁司彦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肖宇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肖宇和袁司彦,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3

  刚开学的一天,佳杰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他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沈万城咬我”,只见佳杰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佳杰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沈万城打我,还抢积木”。但见沈万城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

  沈万城小朋友是个她聪明活泼,长相逗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她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方法为:教师背对幼儿念儿歌边向前走,幼儿跟随其后,念完儿歌后教师回头,幼儿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动作,并保持身体姿态不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过小桥”,让幼儿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刚开始时,幼儿走得很慢,有1/3的幼儿不敢过,我们鼓励“勇

  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

  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

  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尤其是惧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坑的两边选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喜欢又感到新奇,都争着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当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脚和厕坑边的小脚印对准后蹲下来大小便时,不会弄到外面来,真的是一举多得。

  后来,我们还试着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4

  表扬也是鼓励

  我班的小不点壮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却是个“捣蛋鬼”。一会儿把小朋友打哭了,一会儿抢小朋友的玩具,一会儿折树枝、采花叶,一会儿又把尿撒到小朋友的脚上。说他“无恶不作”一点也可是分。为此,我们班三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费劲心机,却收效甚微

  今日午睡时,孩子们把鞋子脱在走廊内走进了寝室,壮壮最终一个脱鞋子。他看到小朋友都进了寝室,便拿起了一双女孩的.凉鞋,刚想把鞋子扔出去被我看到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表扬他一下呢?于是我笑着说:“壮壮,你是不是想把小朋友的鞋子拿出去晒晒太阳?”这个小机灵鬼说:“我看到这鞋子上有水,想放到外面晒晒。

  ”我顺势表扬了他一翻,然后把一朵小红花贴到了他的手背上,对他说:“壮壮这么懂事,你看,小红花都笑了。”他望着手背上的小红花高兴的笑了,睡觉时脸上还始终挂着微笑。

  从这以后,我每次看到他有要捣乱的苗头,都会“变坏为好”及时表扬他。如看到他要打小朋友,我会说:壮壮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要帮小朋友把身上的土拍干净;看到他想摘花我会说:壮壮要给花捉虫子,大家要向他学习哟;看到他抢小朋友的玩具我会说:壮壮要把自我的玩具跟小朋友换着玩……每次还要奖给他一个小贴图。

  在我有的放矢的表扬中,壮壮逐渐改掉了坏毛病,连他的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表现越来越好了。夸奖孩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要吝啬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以后我一向用这句话指导我的教育实践。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5

  小班孩子年龄小,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儿园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怎能照顾得过来,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脱了一大堆,立刻意识到:可以“在玩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为何不来一次穿鞋比赛。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明了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了,只见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兴地跳起来,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侯智涵小朋友了,只见他哭腔着脸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侯智涵不会穿鞋,他哭了”。我说:“没事,智涵很棒,一定能穿上”。他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我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在喊:“侯智涵加油,侯智涵加油……”他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的'学习穿鞋。就这样,智涵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把鞋穿上了,并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为他欢呼、为他鼓掌,我冲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老师不吝啬鼓励、表扬和夸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6

  晨阳样样都好,就是管不住自己,这不,最近他积极要求当班长,老师说:“等你好好管住自己,站队要迅速,带领小朋友们按照老师说的做,就先让你当排头,排头当得好,再让你当班长。”晨阳高兴的领命而去,最初的时候,晨阳在我不断地提醒下还好,可是他发觉这样有点累,需要努力地约束自己,与自己崇尚自由的`个性相去甚远,干脆放弃,但是聪明的他想了一个捷径,就是他见每次站队做游戏时,老师总是把长长的队伍截成两半,被截的横截面就是第二队的排头。

  瞅准了,他就每次站队时约摸着队伍的中间站定,果然,老师就是从他这儿分成的两队,晨阳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了排头,一开始我对此毫无觉察,因为一切都是很自然的。过了几天,我总是见晨阳在已经站好的队伍外徘徊,看样子是在看队伍中间在哪儿,毫不知情的我就说:“晨阳,你还在磨蹭?快站进去。”催促的他急不择位慌忙站定,这次没时间选择位置,当然与排头失之交臂啦,晨阳脸上的表情可爱极了,又懊恼又不甘又有羡慕,老师迟钝的还没猜透小孩的心事,事后一琢磨,哦,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道道,真真是煞费苦心啊!这个小鬼头!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7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问朱朱,你觉得玩游戏快乐吗?朱朱说快乐啊。我又问,为什么你觉得快乐呢?朱朱歪着脑袋说:“因为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啊

  但是,佳佳小朋友却不是这样认为,她举着小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经常有人跟它讲笑话,所以觉得很快乐!”这出乎我意料的奇特想法,使我很惊讶,我马上反问他:“那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快乐?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有人跟我讲笑话时,我觉得很快乐!

  这一问一答,使我悟出了她平时为什么喜欢傻笑的原因,也使我回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那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时,佳佳就指着邱宇对我说:“老师,我想和邱宇一起玩!”当时,我不介意地反问了一句:“为什么?”她笑着对我说:“他老喜欢说笑话,我跟它一起玩觉得很快乐!所以我想跟他玩!看来,我平时对他的傻笑批评是偏面的、不切实际的。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8

  今天,我在微信群里发现xx给我留言了,内容是:老师,我想你了。

  看后,心里暖烘烘的,我也及时给他回复:孩子,老师也想你了。随后,我和朱允浩拉开了视频,我问他,在哪儿呢?他告诉我说跟着爸爸、妈妈在上海,xx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上海打工,放假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我又问他平时都做些什么事?他告诉我说,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帮助家长收拾餐具、擦擦桌椅,洗洗短裤、小袜子等,xx的妈妈也和我聊了一会,她告诉我,xx现在表现可好了,不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在爸爸、妈妈下班时还主动给父母捶捶背、捶捶腿并端来凉茶给父母喝,父母亲觉得开心极了,他们再一次的对我的.教育表示感谢。我把xx的表现,形成文字在家长群中展示,不少家长纷纷给我回复:孩子们放假在家也都做着类似的事情,比之刚开始入园,孩子们简直换了一个人……

  听了这些反映,我也深感安慰:这说明我的课题研究教育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这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坚持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风气,还会影响到孩子,这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幼儿,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9

  随机教育 无处不在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未能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开展随机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随机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应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尤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更要注重对幼儿的随机教育。

  幼儿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王晓芳小朋友特别听话,上课非常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知道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0

  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快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我们平时观察她,发现,他平时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相比别的幼儿她的能力表现的还是很好的,而且特别的独立,想想,每天早上都是她的妈妈来送她,很少看到她的爸爸,可能是因为太过以来她的妈妈了。

  在平时,我尽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事,并且在她做的很好的时候表扬她,这样是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而且让她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她每次来很少出现闹情绪的现象了,不过,相比以前的她进步已经很大了。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结果,给孩子一个适应和改变的机会,孩子最终变得更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1

  安全教育是学校,也是幼儿园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针对去年我园中班小明的问题:后来才知道,他爸爸妈妈都是本村人,在小明几个月时就离婚了,小明被判给妈妈抚养。可他爸爸在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小明的亲奶奶就想起了这个孙子,来幼儿园看小明,小明不认识她,也不理她,老师问是怎么回事?小明奶奶说她儿媳妇带着孩子在外打工,现在又住在姥姥家,所以不认识她。后来奶奶每次来时,都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小明最终没有经得起诱惑吃了好吃的,玩了好玩的,有一次被外公撞见了,和小明的奶奶吵了起来,幼儿园老师才知道事实的真相,幸亏奶奶还没有那么坏,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我教的是大班,我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教育情境,来教育幼儿。本学期,我接的是小班,这些幼儿更是贪吃、贪玩经不起诱惑的时期,所以我对他们安全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走》: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情景设置法,我具体形象的创设了真实情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陌生人的的危险,我请了几位家长扮演“陌生人”。让他们拿着好吃的,好玩的,分别走进小班,哄骗幼儿结果让人担忧,幼儿都轻易的相信了“陌生人”随其走出教室。幸亏我及时赶来对幼儿进行了一番教育:不能相信陌生人,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后来“警察叔叔”及时赶到抓走了“陌生人”。这是让幼儿们真正感到了害怕,原来陌生人是坏人,幼儿有的目瞪口呆,有的被吓哭了,我想他们忘不了这对他们的教育意义,让幼儿深刻的记住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跟陌生人走,也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拿陌生人的玩具。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篇12

  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来到刚刚安装的攀爬梯旁,让孩子们体验体验攀爬的快乐!没见过攀爬梯的孩子们,对眼前这个庞然大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围着攀爬梯,兴奋地一会儿用手摸摸这,一会用脚踢踢哪,唧唧喳喳的议论着这攀爬梯该怎么玩?看小家伙们跃跃欲试的迫切心情,我快速组织好攀爬的顺序,攀爬正式开始了!第一个尝试的是调皮大王于政岐,只见他用手抓紧铁锁链,小脚瞪着绳索用力往上爬,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攀爬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项危险运动,所以我一边鼓励孩子,一边用手保护着他,以防意外。小政岐终于爬到了梯的最顶端,底下的孩子欢呼着喊着加油!加油!他也得意的`在梯顶上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随后顺利的爬下了梯子。接下来安兴隆、于靖浩、于填鸣……几个孩子开始攀爬了,他们学着政岐的样子,以不同形式顺利的爬上梯子,翻过梯子,爬下梯子回到地面,看,现在开始攀爬的是王増俊,男孩子增俊长得高大魁梧,但性格却十分内向,他站在攀爬梯旁,看着我,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我知道这孩子害怕了,但没有让他放弃,对他笑着鼓励,做了个最棒的手势,增俊犹豫了一会,终于开始往上攀爬了,一层、二层、三层……快到梯顶了,增俊又停止了,他哭着说:“老师,我怕!”“别怕孩子,老师在呢,你可以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勇敢”听了我的鼓励,他小心翼翼的的翻过了攀爬梯,安全的落在了地面。“要不要再试一次?”我期待的问他。小家伙显然体验到了第一次攀爬的快乐,愉快的点了点头,这次毫无悬念,增俊顺利攀爬成功!

  攀爬继续在进行,孩子们,勇敢点,胜利会属于每一个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