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大班幼儿园随笔

时间:2025-01-01 18:40:42 随笔 我要投稿

大班幼儿园随笔(优选10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幼儿园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幼儿园随笔(优选10篇)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1

  尊重儿童的权利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以为这是对儿童的尊重;有的家长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还有的家长见孩子有错也不指出,深怕伤了孩子,还以为是对儿童的`尊重;……其实,这种种做法,都误解了尊重儿童的内涵。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2

  兴趣是指对某项事物的爱好与追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如果生成了这种长效的动力,无疑会为幼儿认识、创造世界的活动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幼儿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可是,在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问题上,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美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师又唯“兴趣”独尊,在绘画活动中缺乏引导,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儿绘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反而使幼儿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教育原则,是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这一问题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毋容置疑,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培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结合多年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我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对象

  一个人从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动手接触世界那一刻起,就开始对这个世界上有形有色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当襁褓中的婴儿用胖胖的肘臂拍打被褥时;当依呀学语的孩子在地上“尿尿和泥时”,他们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事物的认知欲望和对“涂抹”游戏活动的强烈兴趣。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仅喜欢玩弄各种色彩,更喜欢在纸上大手笔的涂抹,他们不在意画出的作品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更多的是沉浸在有趣的绘画过程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这些共性都是因为对绘画情有独钟、兴趣使然。但是由于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绘画兴趣也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个性的方面。比如,农村的孩子喜欢画自家养的大公鸡、田间地头突突奔跑的拖拉机…,而城市中的幼儿则喜欢表现飞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幻想宇宙中将要爆发的星球大战。女孩子喜欢画长发飘飘的“美少女”;男孩子则津津乐道自己作品中手拿兵器的`“奥特曼”;又如:涂鸦期、象征期的幼儿喜欢描画小花、小草、大鱼、房子等比较单一的事物,而形象期的幼儿却不满足只画一条大鱼、一座房子,描画“神奇的海底世界”、“美丽的城堡”才能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五彩斑斓……可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指向是因人而异的。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了解和把握住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绘画兴趣有什么样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在绘画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差异,因势利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发展。

  二、精心选材

  精选教材是搞好幼儿绘画教学的关键。因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孩子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不夸张的说,选对了题材就等于绘画活动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选择易于幼儿表现又能令其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孩子易于表现的事物。

  易于表现的事物造型简单,具有典型性。比如,《太阳宝宝》这一选材中的描画对象“太阳”幼儿都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圆来概括出其基本形态,加之幼儿稚嫩的笔触正好可以恰到好处的描绘出太阳宝宝生动可爱的形象及诙谐有趣的表情特征。这类选材幼儿易于把握增加了幼儿对自己绘画表现力的信心。

  2、选择孩子最熟悉的事物或身边刚发生过的事物。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越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越能令幼儿自如的表达;越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物越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事物都能引发他们强烈的绘画兴趣。在幼儿刚刚参加完幼儿园的自助餐活动后,组织幼儿绘画《快乐的自助餐》,幼儿边画边仿佛又回到了热闹的餐桌前,满桌的佳肴、同伴大吃的形象跃然纸上。使积聚在幼儿心中的情感得以自然的宣泄和表达。

  3、选择孩子们最喜爱的故事、游戏和动物。

  优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开心的游戏;可爱的小动物…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类题材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表现空间,最能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4、选择幼儿生活化的题材。

  题材的选择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构思和目的,常常将绘画、游戏和现实生活相混淆。可以帮他们选择一些《给妈妈画长发》、《帮太阳公公串糖葫芦》、《我喂鸡宝宝》等蕴含丰富情感的题材;中班幼儿进入象征期阶段喜欢描画具体事物。可以尝试选择《我是鱼王》、《一辆花汽车》等表现具体内容的题材;大班幼儿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观察和了解;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思考和想象。可以多选择一些《瓦罐联想》、《未来世界》、《足球比赛》等能够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材。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3

  又到吃点的时候了,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的点心。孩子们已养成了吃点的好习惯,不打闹、不说话;吃完点的孩子陆续取杯喝水。突然有个孩子过来对我说:“老师,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偷偷扔掉的。”我一看,垃圾桶里果然有块饼干。我捡起这块只咬了一小口的饼干大声问:“这是谁扔的?”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好像吓到孩子们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大家想想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今天吃点时发生的一幕还是令我难以释怀。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积极引导,当场教育孩子们知道这种浪费行为是不对的,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当时解决才是实最佳时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图片,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教孩子们一起制作饼干,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制作出了形状不同的饼干。我表扬了小徐和小娜,过去吃饼干时非常慢还剩下,现在吃得又快又多,身体壮了,个子也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她们俩,我又问:“为什么她们现在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她们爱活动啦,从前不爱活动,所以不想吃东西。”借此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对了,所以大家以后要积极参与各项游戏活动,因为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量大小而增多或减少。”这时小新顺着我的话说:“我就是这样,昨天我活动量太少了,觉得有点饱,吃点时我就吃不下饼干了。”我说:“对呀,小新和老师说的一样,以后我们要是吃不下点时应该告诉老师,千万不能丢到垃圾桶里去浪费了多可惜呀!”这时小新小朋友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是她扔的。我及时说,“像昨天不知谁不小心把饼干掉垃圾桶里了。”小新说:“老师,是我扔的,我错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小新,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今天对孩子们吃东西要节约和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育虽然补上了,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昨天吃点时的教育效果好,今后工作中对孩子们的教育一定要抓紧教育时机,因为最适时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4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幼儿园教师教育抱着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新的渴望,幼儿园教师教育再一次迎来了那群活泼天真的孩子们。刚开学的这周里,上学期经常接的聪聪还不算太适应全托的生活,有时会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坚强的眼泪。而这时幼儿园教师教育便会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一些鼓励和安慰之类的话语,而他也很听幼儿园教师教育话懂事,马上就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泪,用那天真的眼神望着幼儿园教师教育,每次都是好像要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说些什么,而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后的语言。

  那天是个星期三,聪聪早上见到幼儿园教师教育就高兴的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说:“陈老师,今天幼儿园教师教育爸爸来接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园教师教育会意的笑了笑,对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示意“嗯,一定会来的。”半天过去了,都到了晚上睡觉洗脚的时间了,聪聪的爸爸还没有来。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渐渐的感到他那企盼而又兴奋的眼神也悄悄的爬上了一份焦虑。看着他看着他那蕴含着复杂心情的眼神,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心头不免也悄悄的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但是幼儿园教师教育并没有过多的去打搅他,只是在远处默默的用一双关爱的眼神去望着他,远远的投去关心的话语。幼儿园教师教育很欣慰,很欣喜,也很高兴,因为幼儿园教师教育从它的话语从它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信任,看到了他的喜悦,看到了幼儿园教师教育在他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5

  《我能到幼儿园里过生日吗》

  说起生日,我们会想到年龄;我家的宝孩子说起生日,就想到蛋糕。4岁生日时,我建议她到幼儿园里过生日,那时的她可不愿意分享那甜甜美美的大蛋糕。

  5 岁的生日就快到了,这次女儿主动提出:“妈妈,我能到幼儿园里过生日吗?”“当然可以!和你的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你的生日蛋糕!”

  想到生日,孩子不觉的一日日的盼望着生日的来临,我翻着日历看到女儿的生日时正好幼儿园放假了,“啊,放假了!”“那怎么办啊!”女儿听了很焦急的问。爸爸提议:“那就过阴历(农历)的'生日吧?”“什么是阴历?”借这个机会,爸爸含含糊糊的讲了讲关于阳历和阴历,孩子稀里糊涂的好似明白,但是不管阳历还是阴历,就要能在幼儿园里过生日,孩子就是开心的。

  过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宝贝很期待的和我聊天:“妈妈,明天爸爸会给我买什么样子的蛋糕呢?”“妈妈。我想让小朋友少吃一点蛋糕!”“为什么呢?爸爸给你们的蛋糕就一起分享吃掉就行了!”“为什么只让老师和小朋友吃呢?”“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多好呀!你的老师很辛苦,你的朋友很快乐哦!”我以为孩子不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个劲的劝呀!“那你和爸爸也很辛苦呀!我想留一块让你和爸爸也品尝一下!”“恩…原来如此!”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田,那一刻好幸福的感觉!

  早上醒来,女儿在被窝里已经笑的开花,“亲爱的,生日快乐!”“啊!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让我这么开心啊!”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6

  今天做完早操,孩子们都排着队伍走回教室。突然一双小脚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知道那是小伟的小脚丫。他没有穿袜子,脚上的那双鞋子破了几个洞,露出的小脚丫显得很黑,大概是没有洗干净。每当看到这孩子,我都觉得心酸。他是个可怜的孩子,爸爸好吃懒做,整天不做正事,妈妈因为受不了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我也曾到小伟家家访过,走进他低矮、阴潮的家,我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那种简陋是令我都无法想象的。

  今天虽然天气比较热了,但是看到小伟没穿袜子,只穿一双破鞋,而脚又有些脏,我还是很心疼。在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了妈妈的关爱,孩子的穿着、个人卫生就显得寒酸了。对于这个孩子,在平日里,我是尽量地给予他更多的温暖,以及生活指导。今天,我也不例外。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我悄悄地把他叫到外面,轻声告诉孩子:“你的脚有些脏,今天回家好好洗一洗,还有鞋子破了,明天穿双不坏的,还穿上袜子。好吗。”孩子听了,使劲点点头。我又问:“家里有好的鞋子和袜子吗?”“有的。”他告诉我。我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所以要每天洗澡,换衣服,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虽然没有妈妈的照顾,但是,你已长大,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小伟又一次点点头,这个言语不多的孩子总喜欢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在他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用手擦着双眼。我知道他流泪了,但他是个很要面子的饿孩子,他不希望同学们看到他哭。望着这个可怜而又有些坚强的孩子,我相信他明天会有所改变的。我也希望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他能生活得快乐。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7

  户外活动时候,孩子们唱着、跳着、跑着...幼儿园操场上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可是有一个小A小朋友始终待在一边不吭声!

  小A是这一学期刚刚转来我们班级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小朋友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叫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她也总是摇摇头。所以我经常在课余时间陪她聊聊天,在她不愿意参与的活动中,拉起她的手陪她一起来玩。经常在她取得一点成功的'时候,给她鼓励!一直到今天,有孩子跑来告诉我:“老师,小A她自己把小螃蟹做好了!”真让人高兴啊,于是我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表扬了她,“小A,你真棒,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袄”这时候的她含羞的点了点头!

  通过了这一件事情让我感觉到,鼓励、表扬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多一点点的爱,多一点点的温暖,一切都会变的那么美好!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8

  我班上的双头水龙头久未见其滴泪,让我甚是欣慰,因为我班的孩子们不再浪费水资源,懂得珍惜点滴之水。

  在此之前,部分孩子洗手后常忘关紧水龙头,令我颇为头疼。为培养他们节水的习惯,我煞费苦心,想法设法,讲道理、做批评、相互监督,甚至种植蒜苗进行对比实验,以示水之珍贵。然而收效甚微。

  直至一次,我班的小文不慎跌倒痛哭,另一位孩子的一句话启发了我:"瞧啊,小文哭的样子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般!"

  于是,我问道,孩子们,为何小文会哭泣呢?"因为她跌倒了,很疼","也因无人去扶她,她感到很伤心"。我说,这样做对不对呢?"不对",孩子们齐声应答。我微微一笑,接着说:"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个'小朋友'常常因为得不到你们的`关注而默默流泪。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孩子们纷纷表示好奇,我便带领他们来到水桶前揭晓答案。这便是那个"小朋友"——那正滴着水的水龙头。孩子们都被我的行动弄得一头雾水,聪明的李顺宇发问:"老师,您是不是说如果我们不及时关闭水龙头,它就会像小文一样哭泣?"我点头赞同,并追问:"你们愿意伸出援手,让它停止哭泣吗?"孩子们一致回应,愿意。我欣喜不已。

  自此之后,我班的水龙头再也没有哭泣过。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9

  区域活动是实现大班孩子教育发展目标的良好途径,针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给孩子们开设了美食一条街,益智区,阅读区,手工四个活动区,让孩子自由游戏,以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益智区中的“找不同”无人来玩,这种游戏材料是新投放的,“找不同”游戏的材料也算丰富,图片色彩鲜艳,孩子们应该喜欢的,可为什么不能吸引孩子们呢?

  我通过认真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思考这个区域的材料环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材料缺乏趣味性

  投放“找不同”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的能力、有耐心、认真、专心做一件事的好习惯。但是很多孩子来到都是一看看,二翻翻,三就走人了,没有一个感兴趣的。

  2.活动中幼儿缺乏成功感

  幼儿在其他活动区中活动结束后都有作品给大家展示,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快乐,而益智区中的“找不同”却没有作品呈现。

  3.材料有难度

  两幅画或是两种物体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为这种活动要求孩子必须有耐心、细心、还要专心才能完成。

  大班幼儿园随笔 篇10

  每天的餐前活动是看vcd的时间,每位孩子也都盼望着这一刻。

  这天中午餐前活动时间到了,原本照以前的规矩是由我说了算,我放哪盘就看哪盘。可是在孩子们抬椅子坐后面的时候,我听见有两个孩子在争论着什么。我上去一问,原来他们俩有一个说:“我想看天线宝宝”,另一个却说:“我才不看那个,我想看猫和老鼠。”于是发生了争议。我灵机一动,何不把“看什么”交给孩子们决定。于是,我把vcd拿在手上,先念了念每盘vcd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们:“今天你们来作主看什么,哪盘举手的人多我们就看哪盘,少数服从多数。但是每人只有一次举手的机会,要考虑好你最想看哪盘。”孩子们思考一会儿后,我就逐一拿出vcd请他们选择。最后选出了人数最多的“猫和老鼠”。大家都很尊重决定,没有谁提出异议。在观看的时候,也特别安静。

  从这个小小的选择vcd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同时也发现如果老师能小事上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们选择、做主的权利,你会发现会事半功倍的。这也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权利。

【大班幼儿园随笔】相关文章:

大班随笔幼儿园11-17

幼儿园大班随笔(经典)08-03

幼儿园的大班随笔12-05

【精选】幼儿园大班随笔11-02

[精选]幼儿园大班随笔12-23

幼儿园大班随笔04-25

幼儿园大班的随笔04-30

大班幼儿园随笔08-30

幼儿园大班随笔【精选】09-03

幼儿园大班随笔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