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
昆明昨天下雨了,酝酿已久,不过仍然只是淅淅沥沥,时断时续,像一个小孩子的哭泣。
到晚些才拉开了阵势,几乎下了一夜,早上起来,好多地方都积起了大片大片的水洼,空气十分清新。
我想起了家乡那边夏天的雨,大雨来势汹汹,收放自如,小雨绵绵密密,久不天晴。
不过,无论大雨还是小雨,对气温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可以放心地淋雨,不担心感冒。
在昆明这边是不敢的,一雨成冬,暖在被子里看书听歌最是享受。
我是在金沙江边长大的,那边天气炎热,时常盼雨。
大雨将至时,天空先会煞白一阵,而后乌云密布,闪电交加,仿佛恶魔将至。
然而这样的阵势过了,雨不一定会下,下也不一定大,大也不一定持久,即所谓的“雷声大雨点小。
”不声不响地突然下起来的雨才是狠角色,就像农村的一种土狗,它不出声,但是它会突然特别重地咬你一口,让人措手不及。
看得见的敌人往往是不害怕的,因为至少做好了准备,最怕就是看不见的敌人。
那时候夏天要赶着太阳晒粮食,总是在太阳当空之前就已经把粮食铺满了个院坝,最怕的就是突然下雨,来不及把所有粮食聚拢,大雨就倾盆而至,如果这雨下得大而久,从雨中抢回来的粮食没机会晒干,就会毁掉一大半,成了猪粮。
也有时候,晴空中忽然下了几滴白雨,小孩子尖叫着去告诉大人,“下雨啦~下雨啦~赶快收粮食喽~”大人们却不急不慢地把粮食聚拢,等到一阵白雨过去,重又摊开来晒着。
下大雨的时候,会有一种细细长长的.蛾子飞来飞去,身体像虫子,但是有翅膀,不会咬人,一般是从地上一堆一堆涌出来,在雨中飞舞的。
妈妈说那个叫涨水蛾,它们出现了,就意味着这雨会一直下,下到干沟涨水才会停。
家里的母鸡特别大胆,冒着雨在雨中穿梭,忙不迭地啄吃涨水蛾,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久旱逢甘霖,我们总是狂喜地尖叫,爸爸总是组织我们,他说大雨倾盆,不能大声喧哗,否则雨会下得淹了别人的房屋,我们就顺从地闭嘴了,默默地看着水流顺着屋檐而下,在门边滴出一个一个的水窝。
雨停了,对面的山上果然涨水了,一条条瀑布从山顶挂到江边,十分壮观。
偶尔还会有被雨水冲垮的大石堆,顺着山沟滚滚而下,砸进江里,溅起阵阵水花,车辆都小心地观望着,要么飞速而过,要么掉头逃走。
大量的水汇入江里,滔滔江水,昏黄浑浊,滚滚而下,江面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很多树枝树干、垃圾还有死猪,有的在回水弯搁浅,有的大摇大摆地往下游流浪去了。
大地仿佛遭受摧残,地表经过强烈地冲刷,又仿佛是换了新鲜的血液,植物也更加葱绿。
太阳再次照耀大地,万物舒展身姿,吸取养分,养足精神,迎接下一次雨水的洗礼。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2
喜欢漫步于故乡的烟雨中。
若是这雨不成气候,只是似牛毛一般飘然而坠,那么雨伞便多少显得赘余。
让细雨沙沙掠过自己的脸庞,带来一丝轻灵的快感,不能不说是一番写意的风景。
在三月的暮春里,江南的雨总是雾气朦胧,弄得氤氲一片。
虽则漫天不到遍布阴霾的境地,却也无法给你一碧如洗的明镜之感。
这雨便像帡幪一样将我们隔绝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
既是春雨,你一定会诧异于为何不能寻得韦庄所绘的“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的情形。
在我的记忆中,我只是感觉到檐溜在不停地叮叮咚咚,居然把檐下的泥土滴出了一排深深的水窝。
我想,也许没有谁会对江南细雨斜飞的`那种意境持不悦的情怀。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便是这种无可言喻又臻至妙绝的美景。
若是雨水大得厉害,便撑起一把小伞,没有古人的绿蓑笠,没有朴素的油纸伞,只能看顺着伞脊梁汇集成股的流水畅然下淌。
打着雨伞的人,在雨中徐徐移动,如一簇簇的蘑菇,红的,绿的,白的,蓝的,时而聚拢,时而散开。
那些始料不及,没有带上雨伞的人,只能掩着头,拼命地往街头巷尾的小商铺里扎进去,脚履之处,溅起的雨花迎面地扑过来。
一切的行动皆随着雨水的节奏进行着。
若是在乡下,则又是另一番情趣了。
正在田间插秧的庄稼人要是突然赶上了一场大雨,他们便疾步回家,戴好蓝蓑黛笠,又回到农田里忙活起来。
身影在水田中一步一寸地向后挪动着,双手既已从一大堆禾苗里分出了两三根,便把它们插入泥巴之中。
雨滴在农田的水面之上,溅起水泡层层地出现而后又消失去。
这时的雨声如一曲欢快的劳动战歌,指挥他们在田间倏然地劳动着,又毫无倦乏之感。
等到雨停之际,水田也就如画板一样被涂成了绿油油的一大片。
这是一幅多么意趣盎然的劳动图啊,即使在雨中,人们依然欢笑快乐地劳动着。
雨水,这大自然间的尤物,不知为何如此般的轻灵快语,翩翩纷飞,让人油然而生喜悦之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一个具有常人情怀的人都应该是乐于水的,不是闻一多先生诗中“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而是这活蹦乱跳轻盈多姿的,不断眨眼向你耍俏皮的雨水。
来到北方多年,让我许久不曾见得一面江南的雨,家乡的雨,更不消说沐浴在那缱绻如梦的细雨中。
多少次梦回故里,多少次梦降甘霖,醒过来后,总都是慨叹路遥不得归,慨叹京都难见雨。
多想顷刻之间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故里,再次倾情地缠绵于那闻之赏心、见之悦目,意出尘外而又幻化无方的江南雨景里,无论大的,小的,粗的,细的。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3
浙南的雨,无疑是令人烦燥的,但我却独爱这一片雨。家乡多雨,也有台风,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故乡的雨季,它不像昆明的雨一样,而是下个没完,四五天仍不能罢休,连绵不断。
故乡的雨闷躁的,有时是伴有雷的',似乎雨与雷是相对的。午后雷响,雨却常常到了夜晚才下。总是轰轰响,沉沉闷闷的。可望去,树上的叶子却油的发亮,小草也青的比你的眼。唯独大街上空荡荡的,总叫人心烦。
家乡桂树总在九,十月才盛开,即使是这时,也会雷鸣暴雨。望见水天相接处一片云雾,母亲总会大喊:“下大雨了,收花嘞。”大风呼呼地狂吹,宣告大雨的到来。
桂花有好有坏,得挑,剪。还得晒花,雨水滴落在带青色的瓦片上,又顺着屋檐滴下。几只母鸡高傲的傲首挺胸。黄狗百无聊赖地趴在地上,吐出又长又大的舌头。还有妈妈辈们,倚在凳子上,一边唠嗑,一边挑花,悠哉悠哉,舒服极了。
浙南雨季,有名的水果属杨梅,这儿的杨梅,雨季才开始采摘。它个大,核小又不是乌黑发亮,而是红中透青。是青涩的。你可能不晓得,浙南的醉杨梅可棒了,一口下去,绝不是想象中的酸,而是带雨的潮湿,酒的醇厚,杨梅的甘甜。直如咽喉,美味极了。
邻居总带一篮杨梅分给我们。那一个个如瓷娃娃般的杨梅,带来的是说不清的情感。
独自走在浙南街头,坐在樟树亭中,品一口浙南的茶,外面也下着浙南的雨,不免吟一首诗:
池边杨柳密密织,
云淡风轻雨中依。
自留一言竹下赤,
满树清香久不离。
我怀念浙南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4
夜幕,徐徐拉开,我在床上,在阵阵车流声中,闭眼。眼前,家乡的雨,轻柔落下…
天上,灰云一片,但却不重,薄薄的一层,在高高的天上。人们几乎全入了房中,原本静谧的村子更安静了。这时一缕,二缕,三缕……雨如鹅毛一般,纷纷飘落。
雨缓缓落下,落在湖面上。湖面上出现圈圈涟漪,涟漪散开又碰撞,碰撞又散开,在湖面轻舞,自由而欢快。几只蜻蜓飞着,飞着,点一下水面,像小孩子在船上玩水一样,活泼而淘气。湖旁的芦苇摇晃着,树木的叶子洗得如玉般光滑。雨越来越浓了,两岸的景物渐渐朦胧,消失了。如国画的留白,深远,绵长。
雨缓缓落下,落在村中的房上,房子的砖墙,土墙,便湿润了,仿佛能从中挤出水来。湿润越聚越多,一颗颗水珠,便慢慢地走下,走过土墙的凹凸,走过砖墙的'斑驳,拂去墙上的尘土,滴在墙根的苔藓上,苔藓变得苍翠欲滴,在一片云雾中,闪着青绿的光。雨渗入墙与墙间的土路中,土变软了,如走在海绵般的跑道上,步伐也轻快起来。远远望去,一片迷蒙中,隐隐飘来几声狗吠,在深巷中。
雨缓缓落下,落在古庙上,整个古庙和庙前的树,都蒙上了一层纱。雨珠点点从青瓦间落下,古树在雨中静立着。
来了几个戴草帽的人,踩着水花来到庙里。每个人都提着一只篮子,里面有一瓶酒,几个红酒杯,几只蜡烛和一扎香。他们是来感谢庙里的神灵,感谢他赐给村庄这绵长的恩泽。他们在昏暗中点上一支蜡烛,再点上几支香,摆好酒杯在神像前,慢慢将酒倒入杯中,几个人缓缓地向着神像弯下腰,虔诚地拜了三拜。一缕烟火拂过灰黑的房梁,飘出长苔的青瓦,穿过树枝和雨帘,带着一片朴实,飘上凄冷的天。
梦醒了,我的耳边不再有车的喧闹,只有雨,家乡的雨,轻柔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5
当我坐在窗户旁边的时侯,笔正在上蹿下跳这。外面下起了牛毛般的雨,情不自禁的怀念起幼年时曾经玩耍过的地方。濛濛细雨中的家乡……
我想念家乡的雨。
每当春夏时节到了的时刻,一位水姑娘便悄悄的来,不紧不慢,离开却是像游子般依依不舍……水姑娘陪太阳公公出来,担心这太阳的光芒伤害人们。挥出这美丽的雨,异常明亮,过往的地方也都是明亮的。看,那宽敞的路口中没有一点污渍,树叶积累几年的灰尘一天之间都没了,河水更加的清澈了……树叶中积累着饱和雨水渐渐的往下垂了但几天后将会更加顽强。
家乡往往在这时,便开始种植蔬菜了,因为土地被雨水抚摸后更加的肥沃了,并且比较容易得种植了,家人们早已经下地去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军团从此来了。他们种下去的是香甜可口的花生,白白嫩嫩的。门口的几棵树便开始跳起舞来了,开始焕发了吗,经过几个小时的雨水的洗礼。花香随着风哥哥一起玩耍,一直玩耍到五六里才肯回来,累了,回树上休息去了。一路上畅通无阻,这还多亏了水姑娘的帮忙啊!
不过我还是喜欢雨后的情景,小孩的玩耍。家乡里的小孩子们穿着防水的`鞋子常常走在小水洼中一起玩耍起来了,他们脸上的微笑犹如被弄出去的水一般多玩够了小水洼,便走到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水池旁边,把鞋子一扔在那里泡起脚来凉爽无比……
心中有无限的感慨,现在的我也是坐在雨的旁边。却感受不到当初的快乐,鸣笛声又从耳边响起,恐怕我难以再看见家乡的雨了吧!笔依旧在上蹿下跳……
我怀念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6
家乡的雨是多变的,就像一个淘气的娃娃,一会儿是淅淅沥沥的绵绵细雨,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而家乡四季的雨又是各有千秋。
春雨是柔和的,默默地滋润着花草树木,一根根纤细柔和的软针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虽多如牛毛,但轻轻地落在大地上,滋润着花草树木,清洗着嫩叶上的灰尘。俗语说:“春雨贵如油”,果真一点不错,一场春雨过后,小草抽出了嫩嫩的绿芽,树叶更绿,花儿更艳了,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
夏天的雨是暴烈的,它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奔向人间,豆大的雨点用力拍打着地面,拍打着植物,拍打着人间。狂风也配合得完美无缺,使出浑身解数,刮得大树直摇,树根好似在使劲地往土上蹦,许多原本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被夏雨摧残得面目全非。可以说夏雨无情,可以说夏雨猛烈,也可以说夏雨是“混沌之王”。夏雨过后,一架梦幻般的七彩桥出现在蔚蓝的天空中,霎时美丽无比!
秋雨不像春雨般柔和,也不像夏雨般猛烈,但它连绵不断,秋雨很清凉,时而大,时而小,秋雨虽不如春雨般贵如油,但它也可以滋润庄稼,田间的稻谷经过秋雨的滋润,换上了金黄色的衣服。林间的果树经过秋雨的`滋润,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又是一年大丰收。一场秋雨一场寒,渐渐地,冬天来了。
冬天的雨是稀少的,但它是粉红色的,那朵朵红腊梅在冬雨的细滋慢润下,在枝头绽放,就像燃烧的一团团通红火焰,冬雨虽转眼而过,但它仍然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滋润万物。
我想赞叹这五彩缤纷而又生机盎然的雨,更想赞美我美丽的家乡!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7
我的家乡是泰州,它是长江边的一座小城,这里不仅天美、云美、水美,雨景更美。
春天,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好几天。可别烦,春雨十分轻柔,如牛毛,似细丝,润泽万物,你看,路旁的绿草红花不正在很开心的享受这上天的恩赐嘛!田里边,农民伯伯,披着蓑,戴着笠,趁着春雨,正给庄稼锄草呢。小路上,一群小朋友正身披雨衣,脚穿着雨靴,在浅浅的水洼里踩水玩!雨后,更多的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地在嫩绿草地上玩耍;他们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做游戏……好不开心!
夏天,雨不再像春天那样轻柔,而是伴着隆隆的雷声,泼泼辣辣地自天而降,如万马奔腾,似大军压境。狂风见到这样的情景,便也来凑热闹,它“呼呼”地刮起来,吹得路旁的一棵棵杨柳树东倒西歪的,树叶“哗哗”的响着,好像在向狂风求饶,可狂风丝毫没有一点要停止的意思。它与那倾盆而下的夏雨、轰鸣的.雷声、火龙般的闪电,形成了一幅令人生畏的大自然奇特的景象。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那么秋天的雨则是凄苦的,每一颗雨滴都好像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秋天下雨的时候,风也在呜咽,好像是在诉说秋雨的冷酷无情。每一场秋雨过后,天气便会凉上几许,树上的叶子也由绿变黄,一阵秋风过后,便是满地落叶,给人以无尽的沉思。
冬天的雨,我想可以用白色来形容,因为冬雨几乎都是与雪同下,又与雪同时停止的,人们都以为它们是亲兄弟,是一家人。
家乡四季的雨就像亲兄妹,同为一家又各具个性,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四季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8
我想念家乡的雨。
我对家乡的记忆很少,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雨是太阳雨,不到十分钟就不下了,阳光一晒,使人十分闷热。
记忆最清楚的就是芭蕉了,雨一下,那有点偏黄的身子就沾上了露珠。家乡有许多蕉,香蕉、芭蕉、米蕉。其中最好吃的就是米蕉了,像望远镜的镜片一样大小,不到五厘米的身子蕴藏着许多能量和营养,入口即化,滋味难比。第二好吃的就是芭蕉了,芭蕉比米蕉略长一点,不像米蕉一样,入口即化。它的.表面是软的,内部却如有一条筋似的有韧性。奶奶就经常叫我吃。下了太阳雨后的芭蕉,味道更是浓厚。在收获季节时,家家户户吃芭蕉。那味道在屋里开外都能闻到。家乡的香蕉与外面的香蕉不一样,外面的香蕉如一轮弯月,可家乡的香蕉是挺直着腰,如这里的人一样坚韧不拔,里面的肉虽然比其他地方的苦涩,却还是硬的。不时能在下雨过后在街上遇到一些戴着草帽,穿着花衣裳的老太太推着一辆手推车,上面有香蕉、芭蕉、米蕉,不时吆喝一身便有几个小孩拿钱去买。
雨,对那边小孩来说是最兴奋的时候。一下雨,水位上涨,十几个小孩等雨一停几个小孩把上衣一脱,就如“深水炸弹”跳进水中,在水中嬉戏。最喜欢玩的就是水陀螺了,把手放在两旁在水里旋转起来,把水打到路边人身上,路边人也不计较,嘿嘿一笑就走了。有时他们还玩水中找物。一个人来放东西,当裁判。另外几个人来找,算积分。有时两个人因为谁先找到而打架。当争执不下的时候,雨下来了,两人又搂着回家了。
我想念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9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淅沥沥沥沥下过不停……”,每当我一听到这婉约的歌声,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家乡,以及我家乡的雨。
我的家乡座落在四川的沱江河边,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它虽不及江南水乡那般温柔多情,但也不乏一种烟雾缭绕的朦胧美。江边小城的空气中总弥漫着温润的水汽,如甘露般滋润着那片肥硕的土地和那群和蔼可亲的人儿。阳春三月的雨,缠缠绵绵,细如银丝,一下就是好几天。也正是因为有这丰富的水资源和物产,我们那勤劳的人民才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
七八月的四川盆地,由于地理环境决定她有些闷热。夏日长空,炽烈的焰阳高照,像火炉在烤。这样的天气,就算我们不出门,窝在家里也有种蒸桑拿的感觉。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伴随轰隆隆雷声骤然响起,接着豆大的雨点如潮水一般蜂拥而至。这场倾盆大雨下得酣然极致,也拂去了多日以来的`炎炎酷热。微微凉意如母亲的手在抚摸着大地。雨过天睛,最惬意地事就是我漫步在滨江路,沿路品味各式美食。凉皮。凉面。凉粉。凉糕。豆腐花。麻辣土豆丝,还有好多特色烧烤,数不胜举的小吃让我大饱口福!滨江路右侧有个人工小湖,湖里荷花正盛开。绿油油地荷叶托举着大小各一,五颜六色的花骨朵儿,微风一吹,它们摇曳起舞。晶莹剔透的雨滴在荷叶上左右摇晃,被雨后的阳光影射得散发光华,有的顺着荷叶的纹路滚落到湖中。低飞的蜻蜓,偶尔落脚在婷婷玉立的莲蓬上,低鸣的青蛙在荷叶下唱歌,湖中嬉戏的鱼儿你追我赶,各自快活……
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莫过于家乡的美食、美景和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0
绵绵的秋雨时断时续地下个不停,勾起我对家乡雨季的怀恋。
家乡的雨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它没有一点江南梅雨的缠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像楚人的品性,两天就把山喂饱了,塘灌满了,把温柔的.小河变得汹涌澎湃。
一进入农历八月,那火燎的太阳就被云彩包裹起来,三五天难得一见。天上总是铺着厚厚的云,风也是凉丝丝的吹在身上特别好受。父亲说,到连雨天了,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好年头啊。我望望天,果然有雨点落下来,开始不紧不快,随后就大起来,有时哗哗地象是从天上往下泼,砸得地上一片大水泡。急雨过去,慢雨就来了。慢雨在空中拉成的线很细,很长,落地也轻,砸不出泡泡,看上去就像傍晚水面跳窜的小鱼儿,星星点点连成一片。接着急雨又来了,倾泻了一阵又变成了慢雨,就这样急慢交替着一种高深莫测的节奏,把我送进了梦乡。
家乡因为雨而变得愈加隽秀:山上山下变得一片翠绿欲滴;北门河水暴涨起来了,凤凰山隐隐约约笼罩在雨雾中,大柳树上栖栖着几只叫不出名的白头翁,躲在树叶下;苞米缨子张开五颜六色的胡子,那瘦瘦的棒子就在这雨季中鼓胀起来;高梁也伸开了身子,咔咔地往上猛长,长过了房檐,长过了房顶,冒出一团红灿灿的穗子。那些黄色的瓜花开得正灿烂,里面时不时有蝈蝈的叫声。母亲把一盘盘青椒炒茄子,烤甘薯,炖豆角摆满一桌子,说,吃吧今年雨水好,青菜多着呢。我想,连雨天真好,可以给我们这么多的幸福。每次回老家我总吃得满头大汗,肚子溜圆。
家乡的雨,伴随我长大,也把许多美丽的故事装进我的记忆里。雨季好像是一个不变的法则,到时候她就应该来,人们对她已经见惯司空了,不知她是如何来的,更不清楚她又是何时悄然隐去的。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1
喜欢江南的雨,家乡的雨,轻盈淡雅,让我如痴如醉。
家乡的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斜织着,如烟似梦,为家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朦胧的江南的家乡最有意境,别有一番诗意。
家乡的雨在那诗的意境里。这些柔和的雨给予诗人们灵感。你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戴望舒在雨中留下的动人的一幕。江南家乡的雨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它是那么的如诗如画。
如果说是戴望舒成就了雨中的小巷,那么,雨中的烟雨楼的成就者就是杜牧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么一个朦胧、动人心弦的场景让人忍不住想象站在雨中的楼台上,观看那迷人的雨景。
家乡的雨是惆怅的。在梅雨时节,细细绵绵的雨丝像掉不完的银线,淅淅沥沥地从早落到晚。这时,我们的情感最容易变得忧愁,因为那细雨萦绕着我们的思绪,让我们的心飘回过往。想起那些忧伤的过往,在那个潮湿的季节,在家乡的雨中,我不禁不住撑着雨伞,在朦朦胧胧的雨界中忧伤、怀念,尽情享受雨的'惆怅。
家乡的雨是柔和的。雨一下就是几天,这些小雨慢慢渗入泥土,地面上渐渐溢出的芬芳。难怪都说江南的女孩是美丽温柔的,在这么柔和的雨的滋润下,怎么会不亮丽呢?
江南的雨是轻盈淡雅的。下雨的时候,整个天空都笼罩在朦胧的烟雾里,淡淡的,清清的。每当柔柔的细雨轻轻飘过这个古朴的小镇,我会觉得我的家乡很美,美中带着丝丝的忧郁,美得让我心动。
家乡的雨,如诗,如画,如梦。家乡的雨是婉约的,轻盈的,淡雅的。我喜欢这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2
我的在“江南水乡”,那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山美、水美、人美,连一年的雨也魅力无限。
的雨是细腻的。细细,像是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她悄悄地走过,泛出了点点绿色;她悄悄地爬过山间,山间钻出了棵棵竹笋;她悄悄地飘过大街小巷,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就变成了彩色的图片。在下时眺望远山,是一种享受,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胜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令人遐思。的老伯告诉我,春雨对庄稼可有好处啦!是庄稼生长的及时雨,难怪人们都说“春雨贵如油”。
的雨是奔放的。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一道把天幕一撕为二,雨便倾盆而下。雨点砸在地上,溅出了坑坑洼洼的小水潭;雨点砸在小河里,溅起了朵朵小花,犹如千万条小鱼在跳跃;雨点砸在田野上,农作物们笑着左躲右闪。这时,小河里哗哗的流水声,荷叶下呱呱的蛙鸣声,和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的雨是缠绵的。既不像春雨那样柔美,也不似夏雨那般风风火火,她心肠好,手儿巧,是丰收的使者。她轻轻地拂过枝头累累的`果实,石榴笑得合不拢嘴,苹果露出了红扑扑的脸蛋,黄澄澄的柿子就像小灯笼;她拂过田间,稻子笑弯了腰,豆子鼓起了肚。她把整个世界打扮得金碧辉煌。
的雨是温柔的。江南的冬雨收起她冰冷与僵硬的线条,化作皑皑白雪,如羽毛般轻轻降落大地,她天生就是高明的雕塑家和魔术师,有了她,你才能看见屋檐下千姿百态的冰凌,才能欣赏到白雪飘飘的美景。其实,冬雨还在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家乡的雨风情万种,她滋润着家乡的泥土,哺育着家乡的人们,她劳苦功高,我怎能不喜爱家乡的雨呢?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3
又是一个雨天。
南方天气潮湿,雨天极多。我无数次抱怨着这该死的阴天,那阴冷的感觉简直要将我逼疯。惨白的天,冰凉的雨,构成我心中最为凄清的画面。
我无法忍受这样的压抑。在雨季,我选择去到北方旅游,逃避故乡的雨。
北方的气候,在一开始给了我不小的惊喜。我坐在敞篷车里,眺望远方绿茵一片的草原。天空蓝盈盈的,衬着几朵白云。我肆意呼吸着这里干燥清爽的空气,心中无比畅快。
接连几天都是这样,甚至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都是这样。艳阳天,滴雨不落。毫无疑问,这里是干燥的。久居此地的人们习惯了缺水的生活,本土生长的植物也不会因为短短几天的干燥而枯萎,可我不行。我的故乡,是江南啊,是水乡,是雨的天堂。北方空气干爽,可对我来说太过于火热和粗糙,北方的景是很美,可没有雨的滋润,还是太粗犷了。逐渐的,我的唇部干裂起皮,我的.喉间火烧火燎,甚至因为干旱而口鼻流血。我开始思念,雨。
像是上天感应到了我的心情,我所在的地方竟然下了一场雨!是阵雨,时间极短,雨势也并不猛烈。但我仍欣喜若狂,近乎虔诚的站在窗边看雨。微风卷携着细如牛毛的雨丝,一排排犹如飘舞的银线,轻轻散落在草间。敲击在窗上的,是他们最温和的抚摸,雨,你可是我家乡传来的问候?那样的轻盈透亮,是故乡心疼孩子而落下的泪么?
这一场雨,彻底解了我心头的燥热。雨,才是一直陪伴着我的,家乡的使者。我想起曾经被我所厌恶的细雨绵绵,江南雨总是这般,连成一片,柔若无骨的,轻吻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那淅淅沥沥的声音,那银光闪闪的身影,那滋润进人的心灵深处的雨,诉说着家乡的温柔,无论我在何处,都有它在指引着我。
雨还在下着,是家乡的问候。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4
我的家乡,是一个平凡的小村庄。它虽然没有都市高楼大厦那么繁华,也没有古城文化气息那么浓厚,但是它承载着我小时候的许多欢乐时光,让我深深地留恋着它。而在我的心目中,最让我觉得美不胜收的,便是我家乡的雨景!
每当下雨的时候,我总是会从厨房搬来一把小板凳,坐在客厅里,望着窗外那些映入眼帘的蒙蒙细雨,雨像绢丝一般,又清又细,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因为当时老家的屋顶是用瓦片铺成的,所以,每回下雨的时候,总会有“咚咚咚咚”的声响回荡在耳边。有些时候,雨下得比较大,雨点儿们便会顺着瓦片的凹槽溜了下去,整个屋顶仿佛是供它们玩乐的滑滑梯。但是如果你从屋子下面看的话,映入你眼帘的,便是那密密麻麻的水柱。住在这里,仿佛自己就像孙悟空住在《西游记》的水帘洞一般!
有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些在雨中行走的人,有的人没有带伞,头发和衣服都被淋得湿漉漉的,他们在雨中疯狂地奔跑着,好像一只只落汤鸡!有的人撑着一把雨伞,在雨中悠闲地漫步,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有的人戴着斗笠,挑着扁担,脚下的靴子沾满了粘乎乎的泥巴,手中还拎着一把锄头。看样子应该是刚刚干完农活从田里回来的农民!如果我是画家,我就可以把雨中形形色色的人画下来了!
阵雨过后,虽然说没有童话故事中漂亮的七色彩虹,但也别有一番趣味。我总是会迫不及待地去采摘家门口的芋头叶子。它的形状特别像荷叶,又大又厚,整个形状就像是一个倒着的爱心。每次我都会用它来装水珠,看着那些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叶子上溜来溜去,比玩电脑上的游戏有趣多了!
你瞧,树叶上全挂满晶莹剔透的水珠,小草也会抽出嫩嫩的绿芽,它们正悄悄地从土里钻出脑袋来呼吸雨后清新的空气。花儿也变得更加娇艳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就是我家乡的雨景!我喜欢这别具一格的雨景!
家乡的雨就像一场戏随笔 15
清明节前后的家乡,总是伴随着点雨水的。早晨下着淅淅沥沥的毛毛雨,直得人心里痒痒的。家里的采茶工一早就背起茶筐踏上泥泞的山路去采茶了。斜跨在肩上的茶筐是用竹子手工编成的,就算背上几年也不见损坏。这一个个茶筐打我记忆起就在,至今仍未换过。有些采茶工却嫌竹筐太重,不愿背,索性将装米的胶袋打两个孔,穿过两条绳,就轻飘飘地搭在肩上,这玩意儿却也是顶好的。
到了中午,太阳开始变得猛烈。早上下的那场薄薄的雨立马被晒干了。满载而归的采茶工刚从山上赶回来吃饭,将茶筐往地上一放,赶忙脱下湿哒哒的黏在身上的雨衣,还有底面儿沾满黏土的胶鞋,赤脚跑到门前小溪里冲冲沙子和泥土。这时候,从四面八方地飘来了炊烟,整个村子被笼罩在饭菜的香味中。家乡的雨,总给人们带来收获的喜悦。
我喜欢把头埋进绿色的茶堆里,贪婪的吸着茶的香气,夹杂着大自然的气息,生命的气息,哦,最重要的,是雨的气息。那是一种很人很着迷的味道,像翩翩起舞的小精灵,钻进你的鼻子里,咽喉里,心里透凉透凉的。午饭过后,又响起匆忙的脚步声,家家户户都赶着太阳的脚步,在地上铺一沓白色的“渔网”,把一筐一筐的茶叶洒在地上,静静等着是水分的蒸发。
家乡的`雨也是极调皮的。天气刚转好,忽而大大小小的雨珠又来了。对这太阳雨,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只赶忙把茶叶收起来。我也喜欢看这调皮的雨,一颗一颗的砸落在地上。不用赶时间,就随手拉来一把木椅子,坐在家门口,看着不远处的茶山渐渐笼上一层雨雾,仿佛裹了一层薄纱。隔壁阿婆养的几只鸡拍拍翅膀,扎着头在地上寻着吃的。
雨停了。空气是湿润的,山上的茶叶得到了充分滋润。显示出近似于夸张的浓绿。
家乡的雨,总牵挂着游子的心。想念家乡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