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1
通过研修学习,我对教师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与教师成长的策略产生了共鸣。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二是深入课堂,自我反思;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四是团队合作,真诚交流。我们将这四种策略融合、交流、提升,学习过程中,与电脑相伴,大量阅读专家与同行的作品。每个阶段都有学习的任务,完成定量的作业。带着困惑和认识又投入到新的教学实践中,回到平台将新的感悟与大家分享。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把班级的简报办得精美,办出特色,让大家的思维碰撞,热情高涨。研修正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展示的舞台。
研修让我快乐。从走进研修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融入了这个崭新的集体,我的学习过程是快乐而充实的.,我除了完成本身的学习任务外,还积极参与到点评互动中来,取长补短,认真吸取他人经验。指导教师刘淑爱评价我的作业:“方法多样,语言简练,值得借鉴”。指导教师崔玲玲评价我的作业:“见缝插针”是个不错的阅读“巧”法。还有好多的同学同事给了我很多精彩的点评。我在研修班浓浓的学习氛围中奋发向上,找到了学习的快乐。
研修让我成长。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只有锻炼、磨练、历炼,才有成长和蜕变。我在研修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既然站在了研修的起跑线上,便只顾勇往直前,我在收获中成长。
研修让我思考。我喜欢这句话: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只要努力追求这种境界,生活就会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我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让自己主动融入班级,聆听专家的教诲,关注课程动态,点评学员文章……忙得不亦乐乎,学习的过程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心,磨练了我的意志。暑假研修期间,我走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天地,面对新事物总有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走进这个世界,驻足停留,我才觉得课程的丰富多彩。我喜欢上这个对话的窗口,窗子打开些,温暖的阳光就照射进来,暖暖的。再也不是好奇心使然,而是心之所向。我觉得研修就是一个让我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研修,一路走来一路歌。蒋大光老师说:“研修有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觉得研修,就是路。满怀信心与热情的人,正踏着矫健的步子,唱着欢快的歌儿,收获着美丽的风景!
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提供的是“与一些新的思想、新的学习材料、共同体成员进行智力、交际和情感方面的碰撞”。教育方面的改革体现为新的学习理念,也就是将学习看做是通过积极的活动参与建立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从这一思路出发,最好的专业发展,是体现探究、合作和对话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教师需要通过活动,通过与共同体成员的深入的交互,通过这些机会建构我们自己的知识;我们需要尝试,可能还会冒一定的风险;我们需要在一个能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尊重和支持的环境当中从事我们的学习。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2
又是一年夏天到,我们再次相约在远程研修这个神奇的平台上,我们期待着思想与思想的再次碰撞,期待着再一次与各位专家,同仁们零距离接触,期待着拥有更多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年,似乎很短,因为《紫藤萝瀑布》的美仍记忆犹新;三年又似乎很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走过了1000多个日子,“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课堂改革的脚步越走越踏实,每个人都在成长,在改变。三年的离别足以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期待……
三年前,我们初中语数英三科第一次接触远程研修,10天的时间,我们从不知所措蜕变到痴迷其中,巨大的转变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看视频,写作业;互相评论,共同交流。年少的,年老的;熟悉的`,陌生的,都因为这个平台而相识相知……
三年前,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走出莱州,走到全省各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学习了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学会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
三年前,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QQ号,为了纪念那10个激情澎湃的日子,我给自己起名为“夏日”,在QQ这个平台上,距离不再是阻隔交流的难题,“语文远程研修群”,“读书沙龙群”,“骨干教师联盟群”……随着一个个新群的组建和参与,我的视野越来越宽,我的观念越来越新……
我相信,我期待:在今年远程研修的平台上,会有更多的奇迹,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3
我爱我的语文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运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理趣和自然美、人文美。
为了让孩子们自主感悟文学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孩子每人每周写500字以上的作文,其中可以摘抄。第一次作业终于在七天后的周一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当时的情况是即便是好学生也是这样完成这项作业的:作文中自己写的部分捏着鼻子抄所谓的中学生作文选;摘抄部分则摘抄课外书中打动自己的名人名段。
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及优美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青春期孩子所谓的“成熟”。就在那时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辰。
接着的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每次作业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有着桀骜不逊的孤独。我开始关注并了解他。
他是个懵懂顽童,优点是成绩好,不惹是生非,虽自由散漫和不合群,但也没有人指手画脚,所以同学很少注意他。
为了鼓励他继续努力地学好语文,尤其发展他显示出来的写作天赋,也为了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我决定在全班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讨论评价。
记得朗读的过程中他始终就那样低着头,坐在位子上听我念,只是脸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变红。我知道那是他想法张狂,但行事低调造成的少有的辉煌时刻的无限膨胀的虚荣心在作怪。
我开展了有关语文知识的欣赏课,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及写作兴趣。由于这种课比较感性的原因,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课上聚精会神地耳听目视,点头微笑,偶有两三小声议论。上课的次数多了,作业质量明显有了提高。遗憾的是他从来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写作业看书,要么趴桌子上睡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奇怪。又是一个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午自习,王菲、邓丽君的美妙演唱配以恰如其分的flash画面,把学生带入音乐与诗词文化的双重享受,可他依然如故。我悄悄地走到他身后,原来他在入神地看着动漫,以至于我站在身后也浑然不知。“试着听听,你应该不会失望的。”我轻声诚恳道。也许被我的`到来吓了一跳,他迅速收起书,抬头“委屈”地注视着我。我选择了无语的走开。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问他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开始他不仅拘谨,而且言谈中充满了不信任。也许是我的恳切打动了他,他慢慢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是因为懒,又觉得语文枯燥没有成就感所以不爱学;语文欣赏课对考试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虽然有意思他也不愿浪费时间,还不如借此发展发展兴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从学习聊到生活最后聊到彼此的兴趣爱好,非常地愉快。
也许是我与他平等的交流打动了他,他渐渐地变了。语文课听讲越来越认真,每周一次的作文内容也由对人生理想积极的追求取代了原来的诸如春叹秋悲,愤世嫉俗以及莫名的渴望爱情等成分。更可喜的是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开始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由于他成绩好,同学们潜意识地开始向他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写作开始浸透在学生的生活里。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4
我就《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解读(一)》、《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解读(二)》、《学科教学疑难问题研究》、《初中现代小说解读与教学策略》、《初中现代诗歌解读与教学策略》、《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等专题进行了认真学习。
本次培训目标是以“有效教学策略”为培训主题,更新、拓展学科知识,切实提升教师知识水平与学科造诣;总结反思教学实践,把握教育规律,通过观念更新引领行为转变;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造就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团队,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
我在本次培训中,通过直播或视频点播迅速了解并掌握了培训内容设计理念,培训的流程及要求;按要求通过网络在线观看视频课程,学习通识课程及学科课程的专题讲义和其它相关资源,并按规定在网上参与交流互动并完成作业; 提交多篇研修日志,两篇我的教学故事;在论坛上发表、回复很多研讨帖等。
本次培训,我感受颇多,特小结如下:
一、形成并强化了“我要培训”而非“要我培训”的观念。
远程研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术平台,可以跟专家直接对话,可以与同行一同探讨。同时又像是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工作中的烦恼与困惑统统都可以放进这里,有来自不同地域的朋友、同行给你鼓励与支持。这样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乐在其中。
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与知识,方法与技能。
通过观看《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解读(一)》、《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解读(二)》课程视频,学习课程资源,我认识到了课标修订版与实验版的异同,为以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同时,就《初中现代小说解读与教学策略》、《初中现代诗歌解读与教学策略》、《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进行认真学习,将专家们的观点、方法、技巧与自己的进行对照,取长补短,启发、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知行统一,运用所学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和在岗实践。
学习是为了武装自己,运用于实践。在参加培训的同时,我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如在进行小说教学时,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以课本为依托,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片断练习。
如在教学完《我的叔叔于勒》后,片断练习为:
采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再辅以一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兴奋的样子。
学生先是独立构思、写作;之后在小组内人人展示;再选出一篇写得最合要求,最有特色的来,集全组智慧帮其修改、润色;又拿来全班展示(展示时可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依据听到的内容在脑中勾勒人物形象。);最后点评(主要看是否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是否与人物心情搭调,综合效果是否良好等。)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尝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乎每个同学都热情高涨,每个小组都有精彩的'语段出现,甚至有的小组的作品堪称完美。
这让我意识到:有时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创造奇迹。
本次培训工作即将结束。在培训的后期,我将努力将所学化入我的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并从专家以及学友们精彩的观点中汲取更多有益的营养,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及业务学习,不断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和提升个人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好服务。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5
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语文名师培训,心里既高兴又恐慌,高兴是因为可以和许多优秀的老师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研讨,恐慌是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怕受到老师指责、批评。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听讲,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有所收获。
廖校长的“搭建语文学习与成长的平台”讲座,让我对“名师工作室”有所了解,知道了作为“名师”的学员就更应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加强团队的合作能力。
听了玉元平老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属性”的讲解,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多练习“听、说、读、写”这样才能更好对学生做到思维培养,语言训练,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经常研读课标,及时了解动向及时做好调整。
通过这短短一天的学习,我更加坚定地认为作为教师,不可以马马虎虎,敷衍搪塞教学,要对学生负责,在一日工作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查缺补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多读名家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开阔视野,提高理论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多与同事研讨、探究,认真吸取别人的精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更好地提高教学成绩。
【简短初中语文研修随笔】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研修随笔02-03
初中语文教师研修随笔02-24
研修随笔08-14
简短教师网络研修随笔02-13
初中语文随笔11-21
网络研修随笔01-07
校本研修随笔11-29
研修随笔范文11-09
研修随笔(热)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