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成长在你老去的光阴里

时间:2022-10-01 00:31:09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长在你老去的光阴里

  不论多少年,你活着,我们也活着,你就像一头牛,打从我们一出生,就为儿女们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成长在你老去的光阴里。

成长在你老去的光阴里

  成长在你老去的光阴里【1】

  永远都是这样——我们从一开始相遇便背道而驰,你慢慢衰老,我慢慢成长。

  我在春天时,你在秋天,我们永远不会同走在一条起跑线,你永远走在我前面,给我讲许多平常的话,却又胜似哲理感悟,有时我不解,你仍不知疲倦给我讲。

  你变得越来越苍老,也越来越爱唠叨,偶尔也有些语无伦次,也越来越像个小孩。

  可是,皱纹深深浅浅种植在你历经沧海桑田的脸颊上,你的眼睛也不再明净,总带有丝丝缕缕岁月蹉跎的痕迹,你的手也不再那样白净,也渐渐长上斑点,你的身高也没有当年那么高瘦,你越年长身高也缩了不少,现在你只比我高一点,仔细想想,你一直比我高出很多。

  还有,你的背也逐渐有些驼,尽管你走路或站立都挺直腰,可是还是无法改变正在衰老的痕迹。

  你的头发也稀稀疏疏地如雪,你遮遮掩掩,叫我买来把头发染黑的素材,为你染你那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发白的头发,你嫌你头发不够直,你也当是小年轻的孩子一样,跑去时髦的理发店把头发拉直,拉直回来问我,好不好看,在镜子前转了几圈,你说,老了老了。

  过一会儿,你又说,秋儿,帮我买瓶护理头发的营养素,我答应你,说,好。

  只是我理由多多,没及时给你买回来,你每次在电话里提及了好几次。

  现在想起我心底里感到惭愧,这多伤你心!你不过像个孩子一样,想不要老得太快,瞬时你无法适应眼前三千青丝转眼便发如雪。

  想永远青春年少,尽管你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你只不过在极力挽回些什么。

  从前什么都是听你的,现在倒是你要征求我的意见;小时候你带我去游西湖,把西湖的每个角落走遍,你还给我拍照,这些照片如今还装在相册里,你指着照片告诉我这是哪次去游的西湖,我们都做了什么;现在你说,秋儿,什么时候有空带妈妈去游西湖。

  如今你指着照片上的西湖,告诉我,你已经好些年没去游西湖。

  而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却没有一次陪你去游西湖或出去旅行。

  每年我也不太记得你生日,年少时还为你买过一件衣服给你作为生日礼物,那时你很高兴,整个夏天都时常穿着那件衣服,逢人就说这是谁谁给你买的衣服。

  再年长一些,居然忘了你生日,要不是你说起,当真的忘了。

  而你却说没什么,日子每天都一样过。

  作为一个孩子居然不记得母亲的生日,而在自己生日居然也想不到母亲,真当归羞愧。

  病了你给我寻医问药,听说哪个大夫不错,你就说带我去看看。

  就是这样,你永远为孩子着想,牵挂。

  出趟门,你的电话永远不断,嘘寒问暖永远少不了,不管多久,你可以永远这样坚持着。

  而我,永远是那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不论多少年,你活着,我们也活着,你就像一头牛,打从我们一出生,就为儿女们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

  却永远不求回报。

  你就是这样,永远无缘无故对我们好。

  可,我又为你做过些什么?屈指可数摆了。

  是那个只要我们过得好,你也好。

  能够感悟你的爱,我们也就懂得生活。

  你不也是这样情愿吗?只是你变得越来越苍老,也越来越小孩,竭尽全力融入我们的生活,陪我们地老天荒。

  喊你声“妈咪”,你会当即泪流满面,哭花了脸,像个孩子抹着泪水欢笑,哪怕在电话里,你也会这样。

  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小小的关爱有意或无意,你都会高兴得像个孩子。

  我们携手在路上,谈天说地,家长里短,有多世俗,多烟火,也有多暖和!

  十年前,十年后【2】

  趴在她那娇小的脊背上,我将头埋得很低很低。

  不知何时,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地打在她那缀满补丁的旧棉衣上。

  趴在她那瘦弱的脊背上,和着她那急促的喘息声;我满含热泪,颤巍巍地回头望。

  望着她的双脚在皑皑的白雪上踩出两行深深的脚印。

  继而在心中默默地数着:一对,两对……

  我数着她的脚印,也数着我的泪水。

  颠簸在她的背上,我的心随着她一颤一颤的身体刀割般地疼痛。

  朔风卷着零碎的雪片,无情地抽打着她,连同她背上的我。

  心中除了深深的负疚感,便是咬牙切齿般地憎恨。

  我憎恨这风刀霜剑般的严冬;憎恨自己不争气,一到冬天就冻的双脚;更憎恨通往学校的路是如此漫长,何时才是个终了啊?

  到了校门口,我执意从她背上下来,向前艰难地挪动着步子。

  我不敢抬头,也不敢回头。

  我怕抬头看到同学们嘲笑的目光,我更怕回头看到母亲那心疼的眼神。

  我尽量克制住自己眼眶中来回打转的泪水。

  低着头,咬着嘴唇,在这周围亮得刺眼的雪地上缓缓前移着。

  一步,两步……终于,我挪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不禁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下课了。

  我穿着肥胖的棉衣,坐在窗边呆呆地望着白地毯似的操场;望着那口被雪覆盖了的破钟上来回扑棱着翅膀的麻雀;望着雪地里热火朝天、来回疯跑的伙伴们。

  他们红扑扑的脸上挂满了兴奋与陶醉,头发上还冒着热气儿。

  无意间,我竟瞥见校门外的廊檐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身影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时而遥远,时而近前。

  对!是她!就是她!教室离校门口五百米左右,我不知道她能否看到教室里窗下的我,可我分明看到了她:看到她被风掀起的围巾和刘海,看到她时而搓搓手,时而跺跺脚,眼睛还不住地向我们教室的方向张望。

  我下意识地叫了一声:“妈”。

  她在校门口的廊檐下站了整整一节课。

  她是怎样捱过这漫长的四十五分钟的?她为什么把我背到学校而不回家?为什么还不住向我们教室张望?为什么?因为她深爱着她的孩子,她担心她的孩子。

  一想到自己十多岁了,还让母亲背着上学,我愈来愈不能原谅自己了。

  我又一次恨我不争气的脚。

  岁月轮回,白驹过隙。

  十年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

  十年间,那个雪天,那两行深深的脚印时时出现在梦中,出现在眼前,似乎永远挥之不去。

  十年后的今天,我踏上了三尺讲台,做了一名教师。

  又是一个冬天,我的双脚又开始“反应”了。

  先是奇痒难忍,然后崩裂,继而步履维艰。

  尽管我每晚不间断地用开水烫脚,可还是没能摆脱掉它的强烈“反应”。

  每天,我总是起得很早,洗涑完毕,我就夹着书本小心翼翼地下楼,又小心翼翼地“走”到教室去给学生上早读。

  在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的思绪又飞到了从前。

  恍惚间,我又趴在她那娇小的脊背上黯然抽泣,耳畔还不时传来她急促的喘息声;朦胧间,我又似乎清晰地看到身后那两行深深的脚印从远方延伸过来,好长,好长……

  忽然,清脆的下课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起身抬了抬眼镜架,而镜片后面不知何时又多了两行温热的小溪。

  好长,好长……

  有一种爱,不可以重来【3】

  朋友性格温和,敦厚周慎。

  因为同一个行当,多年来我们交往频繁。

  媒体间竞争激烈,打得不可开交,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友谊,还常常私下里互相提供信息。

  我们是老乡、同学、知己,工作学习无话不谈,可是他从不和我说他的家,他的父母和妻子,我也从来不问。

  前些天,惊闻朋友的母亲去世了,才65岁。

  那天下节目,开车去很远的地方看他,给他带去抚慰。

  朋友很悲伤,坐在床边给我讲他的母亲,叙叙叨叨,让人动容。

  他至今不能接受两件事,一是他母亲走得太急了,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前些天他刚买了房,母亲去看,为儿子高兴。

  这些天还在家带孙子,临睡前还给孙子身上敷痱子粉,刚一躺下人就去了。

  没有给他留下只言片语,没有任何交待,惊天霹雳;二是母亲是个特别仔细的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清理母亲的遗物,看到的全是一件件的压在箱底的新衣服,母亲身上却穿着旧衣服……

  门外,是喧嚣的戏曲,激跃的锣鼓家伙和苍凉的秦腔。

  朋友母亲房前屋后种植的瓜果蔬菜、棉花长势正旺,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中影影绰绰。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这几天,一直在安安静静地抄《古文观止》,欧阳修给自己的父母写纪念性的文章,讲父母的苦辛,讲厚养薄葬,那种沉静留恋的语气让人感动,想象他坐在书桌前怀念父母,如影历历;再读前后出师表,诸葛亮垂暮之年,皓首苍颜,时不我待,北定中原心情急迫,可刘禅个傻小子吃喝玩乐,老头那个急呀,我能想象来书桌前他的急切和用语谨慎时的痛苦。

  可是,一个回眸,已是百年;一个转身,千年已逝。

  历史上的事事非非,所有的怀念随风飘散,只有江河奔流,月白风清。

  再一个转身,我们又身在何处呢?

  “玉箫一曲送清魂,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有些亲情我们拥有时不觉得,一旦失去便锥心刺骨,抓取不住。

  这些年,经常听父母讲某个叔叔不在了,某个阿姨突然离世,提醒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可是,就是有心理准备又有何用呢?朋友送母,短信上只有三个字:我不孝。

  那种伤痛,唯有眼泪。

  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有空去陪陪老人,他们不图你吃,不图你给他什么,只想着你好,趴在他们膝头,和他们说说话,是一个做子女的一辈子最幸福的事。

  请记住,有一种爱,不可以重来!

【成长在你老去的光阴里】相关文章:

光阴里的故事10-26

在你的怀抱里作文11-19

老去的作文05-03

青春不会老去随笔10-09

老去的村庄随笔散文10-10

光阴的作文02-27

那个老去的男人-随笔日志10-06

陪记忆老去美文随笔10-11

在你身边作文02-25

珍惜光阴的作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