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低头思故乡

时间:2023-04-01 09:24:52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低头思故乡

  有一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愫只能藏在心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低头思故乡

  低头思故乡【1】

  老祖先什么时候因啥给我们村起了那么好个名字,实在是无从考究。在刘集地面甚至更大的范围,人们都知道胜光村包括赫、惠、赵三堡子。赵家堡子大一点,也不过三十来户;赫家堡子最小,

  包括后来移居村外的几户,总共有20户吧!说来也怪,三个堡子的姓纯之又纯。特别是惠家堡子,用当地人的话说,没个杂木楔楔。赵家堡子有几户李姓,却散居在北门外头;赫家堡子的几户惠姓,是惠家堡子的两

  支血系,一曰锡户,一曰经户。

  我常常有种了却不了的心愿,写一写这古老的胜光村,写一写生我养我的惠家堡子。每每提起笔来却无从着手。故乡在炎黄子孙的历史上和心目中,哪怕是不值一提的,而在自己的心中无论如何是神圣的啊!

  唐大诗人李白面对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不就是种圣洁的感觉吗!我低头思故乡,以表示向故乡致敬!

  家乡藏着我一辈子的记忆。

  我是惠家堡子人,一辈子觉得惠家堡子的人最亲。小时候,不管是本家人还是旁系宗族,都亲亲地喊我旺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人都爱逗我玩。不知谁给我起了个叫“老瓮”的外号。直到如今我回家乡去,

  年纪长点的人还会高兴地夸耀说,老瓮回来了!这外号的来由是我小时候长得又胖又矮,像一条盛水的老瓮。叫着叫着咋都觉得亲呢。后来我发现这就是爱称,也是家乡人刻在我心中的记号,是我和家乡人的感情哇!

  离开惠家堡子半个多世纪了,当年那些老的少的像电影拷贝一样在脑海里存得好好的。忘不了过去的事的时候,就又像过电影似的一个个闪现在眼前。我们那堡子是穷了点,可人都很勤谨,也很善良的。

  三娘家的日子好一点,她那笑声村人们就讨厌,嫌她可憎。其实三娘可亲呢,她闲着了就抱住我的头帮我逮虱子。她很少有闲着的时候,只是锥帮纳底时才坐在前门口跟妯娌们聊天。一娘矮矮的个子,很能干。

  她跪倒麦场里用棒槌打麦,一晌一晌不起来,他们家庄稼颗儿就是她这样捶出来的。她过着艰难的孤儿寡母的生活。远门有个二伯,老是打鸡啼起半夜的,每天赶早出村外顺车渠去拾粪。拾不到粪他也不空手回家,

  常常是背一捆柴回来。一些家就发现自家的麦秸积少了一豁子。有人就说二伯老是偷偷摸摸的,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手不牢”。可是村上的红白事,家家都请二伯当住事。二伯的人气挺旺。用村人们的话说,

  这就叫“不记仇”。大家就凭着这,和睦相处,一辈传一辈。

  我家属村子里的锡户。六伯名叫锡凯(我父亲的亲哥哥)却是个多事的主。一娘的寡妇娃日子实在无法过前去了,有人给她介绍了个鳏夫。六伯大为恼火,说她败坏门风。六伯有挂挂面的手艺,挺辛苦的。

  每天下午和面,搓成碗口壮的条,盘进面池里,格一个时辰搓一次条,整整一个晚上的忙活,直到把条搓细,第二天太阳出来上架。那晚他正搓条,有人向他告密,说那鳏夫进了一娘家的门。六伯不问三七二十一,

  提了根棍扑了进去。人家闻风溜了。六伯的面却饧过了头。他后悔的直骂人家“谎报军情”!

  一娘最终实现招赘,给我们村里引入第一个杂姓,那人姓汝。接着经户里也有寡妇招赘,村里又多了个叶姓。两大户族各有杂姓,谁不笑话谁。其实也是世情到那儿了,法律允许寡妇改嫁。也算是我们村里人的一

  次思想进步吧。六伯后来说,他想起那糊涂事就觉得好笑!

  老韩头落脚我们村却大有无缘无故之嫌。他在我们村无亲无故的,因啥别进这个楔子,村里人也不管,说那是人家干部的事。老韩头也没有什么家产,却和大家一样成了农业社的社员。

  农业社在饲养室旁边的一片空地上给他盖起了房屋,他成了终生饲养员。老韩头脾气不好。饲养室门口有眼井,井台上放着公用的桶和担,谁家挑了水,就及时放回原处。老韩头常为不见了桶担在村头可着嗓子日娘叫

  老子地骂街,没人嫌这位外来户人给大家撒歪。反倒有人说,村上就得有这样个人讲正义。听说老韩头死的时候已经实行了责任制,各家各户凑钱把他葬进了我们村的公坟里,丧事办得也挺体面。多好的村民啊!

  人好,村风就好。村人很骄傲,说咱们村人老几辈没有一个犯律坐牢的。我庆幸自己是这个村里的人!

  低头思故乡【2】

  (写于特维斯官宣回到博卡之前)

  六年的曼彻斯特生活结束,卡洛斯-特维斯搬空了他在柴郡的家。据说屋内一楼的天花板上留下了一块烧焦的痕迹,那是他在室内举办烧烤时造成的,因为那典型的曼彻斯特天气实在无法让他在室外愉快地烧烤。

  实际上,这位前曼联及曼城的球星对为家人朋友举办烧烤的喜好是如此得强烈,以至于奥尔德利-埃奇-高街的肉铺为他们最好的客户——特维斯给店里的阿根廷牛肉打出西语广告:

  这肉好到让阿根廷男孩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然而,离开南美九年后,这位在英超以及欧洲赛场上都持续着高水准表现的尤文前锋已经接近回到阿根廷,投入深爱的博卡青年怀抱了。

  博卡青年的秘书长塞萨尔(Cesar Martucci)说:“我们非常开心。在做了大量工作以后,已经可以确定特维斯的回归了。我们同时希望他的回归可以完成让博卡的球迷们期望的战绩。不像其他回归自己母队的球员,

  他可是满血状态回来的。”

  尤文图斯前锋特维斯已决定回到博卡青年。

  其实,他早就注定了要荣归故里。这位幼年时成长于Fuerte Apache贫民窟的球星总是在说,他会回来,在开始职业生涯的地方退役。

  “我的全家,还有我自己,都是博卡青年队的粉丝,我想要再次穿上那里的球衣为之而战。”特维斯4月时曾这么说,“我在欧洲很多年了,我需要我的家庭,我想念我的父亲、母亲,还有我的兄弟。

  我在这里很开心,因为每个人都对我很好,但我的心属于阿根廷,我想要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特维斯在博卡青年的荣誉榜

  阿甲联赛冠军 (1): 2003

  春季联赛冠军 (1): 2003

  南美超级杯 (1): 2004

  世俱杯 (1): 2003

  在阿根廷足球甲级联赛春季联赛对阵科尔多瓦塔列雷斯首秀的15年后, 他的心愿马上要成真了。

  在2002-03赛季后,这个阿根廷小男孩内心已建立起博卡的信念并成长起来了。他23场10球的表现帮助博卡青年得到了第五座南美解放者杯冠军,而特维斯也成为了赛事最佳球员。

  他的进球确保了第二回合对桑托斯的胜利。接下来的赛季,他延续着高光表现,贡献出了23场12球的成绩,但他没能在2004年的解放者杯对阵哥伦比亚卡尔达斯的决赛中帮助球队夺标。博卡青年在点球大战中落败。

  特维斯享受着在博卡继续赢得荣誉,并赢得了南美超级杯。此时他与球迷们建立起的良好关系,甚至媒体也已为他冠上了“马拉多纳继承人”的名号。

  特维斯内心一直是一个街头足球运动员。2006年他初加盟西汉姆时过人的灵敏、缥缈的跑位,至今仍可在对阵巴塞罗那的欧冠决赛中可见到。他已31岁,却仍是每个防守队员的噩梦。这也难怪他的球迷们是如此

  地喜爱他。

  特维斯去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的进球。他为每场比赛都带来的能量以及他无止境的热情,铸造了他在粉丝心中超神偶像一般的存在,尽管他是一名争议不断的球员。

  特维斯2006-07赛季在西汉姆联队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然,一些他的前队友们可能不同意这个说法。但他的密友们——如曼联尤文双料队友埃弗拉,或是曼城队友萨巴莱塔——都会给予他一番不同的描述。一个他的老特拉福德前队友曾让我关掉录音笔后,

  将特维斯描述为一个糟糕的家伙。

  而一些曼城队友也对2011年特维斯作为队长赢得足总杯的那段历史表示不满。那是孔帕尼及时从伤病中复出带领球队赢得的俱乐部35年来的第一座奖杯,而那时的特维斯刚刚在5个月前递交了转会申请。

  彼时的特维斯与曼城的关系已经开始有了问题,复制了他在曼联和西汉姆的轨迹,也为他在英超充满争议的名声增加了一些分量。

  卡洛斯-特维斯职业生涯数据

  2001–2004 博卡青年 75次出场 进26球

  2005–2006 科林蒂安 38次出场 进25球

  2006–2007 西汉姆联队26次出场 进7球

  2007–2009 曼联 63次出场 进19球

  2009–2013 曼城 113次出场 进58球

  2013– 尤文图斯 66次出场 进39球

  在他效力于西汉姆那唯一的一个赛季里,季末收官战在老特拉福德的比赛,他的进球帮助西汉姆留在了英超。

  但他的第三方所有权使他以及他的经纪人霍拉布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英足总因为他以及他的队友马斯切拉诺的转会,处以西汉姆550万英镑的罚款,而铁锤帮还对后来降级的谢菲尔德联队赔偿了2000万英镑。

  特维斯在曼联的两年间赢得了两次英超和一次欧冠冠军。

  在特维斯租借至曼联的两年里,毫无疑问,与C罗、鲁尼组成的锋线所向披靡,为曼联赢得了欧冠冠军、两座联赛冠军、世俱杯冠军和联赛杯冠军。

  难怪曼联球迷在特维斯进球后都要高唱“老弗~老弗~签下他~”。然而,要签下他需要花费2500万英镑,甚至更多。曼联的管理层被这个数字吓退了,而特维斯也认为球队对自己缺乏尊重。

  这份转会费对曼城富有的新老板来说不是问题,这个曼联的老对手为了签下他不惜奉上5年周薪198000英镑的合同,并狠狠地用画有特维斯并写上“欢迎来到曼彻斯特”的巨幅广告牌扇了曼联管理层一个耳光,

  同时也惹恼了弗格森爵士。

  “是曼城,对不对?”弗格森问道,“他们是家小球会,心胸就那么大。他们也就能聊一聊曼联,也就那么点水平了。”

  特维斯成为了曼城的护身符,一个在曼联腾飞、在弗格森手下代表了球队即战力提升的标志。但他同样也是他的经纪人霍拉布钦与曼城高层交易的棋子。再一次,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又被流言蜚语所笼罩了。

  尽管足总杯冠军之后曼城又迎来了英超联赛冠军,但让人难以忽视的是,特维斯对联赛冠军的贡献着实有限。特别是闹出了欧冠对拜仁慕尼黑的比赛中的拒绝热身事件后,他被球队弃用并擅自离开

  回到阿根廷老家三个月等一系列的事件。

  在他不情愿地回到曼彻斯特之前,他还发出控诉主教练曼奇尼“像对待一条狗一样”对待他的言论。整个事件让特维斯付出了930万罚款并失去奖金的代价。

  他还是待在曼城踢了又一个赛季,直到因无照驾驶被惩罚250小时的社区服务后,转会到了尤文图斯,并在都灵赢得了两个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以及一个意大利杯冠军,

  最终站到了欧冠决赛的赛场上。特维斯一直都是,他到哪只球队,破门得分以及冠军奖杯就出现在哪支球队。

  你无法帮他改变他最后的心意,以及取消他在意大利球队的合同,但现在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他正在回到阿根廷的路上。

  雄鹰回家了,这一路的旅程可真是不平静啊!

  低头思故乡【3】

  每逢在异乡

  见到熟悉的津市牛肉粉的招牌

  我的心中会泛起一种莫名的冲动

  仿佛又闻到了那种

  辣辣的浓郁的香味

  那是一种能让游子

  陶醉迷恋的家乡风味

  很早

  牛肉粉的香味

  就飘进儿时的记忆里

  小时候,我家住在大码头。

  正对街口有一家粉馆,很有名气,每次路过都看见里面桌椅不空,排着长队。

  小时候的我,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跟在二哥身后,到粉馆排队等候一碗热腾腾的牛肉粉了。

  透过窗口,静静地看着大厨把十来个碗放在台上整齐摆开。

  放好佐料,浇汤,手一沉,鲜嫩的圆润的粉丝在沸锅里热一下就起,再浇上牛肉、猪肉、三鲜、麻辣等风味各异的辅料。

  等着一碗碗被端走,待到自己端在手上时,已经是满店飘香了。

  再找一个靠墙的四方桌坐下,两兄弟,一碗牛肉粉,两双筷子,未及品尝,看着闻着就已经醉了。

  那时候,正值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日子过得很艰苦。

  吃牛肉粉对我来说不是常有的事。

  平时嘴馋,拿一个青萝卜白萝卜咬上一口,就觉得很幸福了。

  至于现在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梨子和苹果,在那时已经是过年过节的奢望和生病时最想见到的高档慰问品了。

  那个年代的父母就更可怜了,一家八口,每月五块的工资养家都不够,哪还有闲钱给我们饱口福。

  有时候破天荒地从口袋里搜出一分钱来给我们,立刻就欢天喜地的跑没影了。

  好在当时牛肉粉的价格不像现在这样贵得惊人。

  那时候一碗经济粉,也就是俗称光头粉的价格是九分钱一碗或者兑换成一两粮票、四分五厘一碗,当然,两者之间不能进行简单的历史同比,

  那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那时的生活水平还是相当低下的。

  为了凑足一碗牛肉粉钱,我和二哥没少往废物堆里钻。

  在我家附近,有家无线电厂,每日上午都会有一辆装满废品的板车从厂里拉出。

  我俩紧随其后,只等倾倒,就迅速爬下河堤,瞪大眼睛,搜寻一根根废弃的铜丝。

  然后拧成一团,拿到废品收购站回收,每次都能换得两三分钱。

  等到凑足钱粮,两兄弟便快乐地奔向粉馆,操起两双筷子,美滋滋地开始品尝一碗光头粉了。

  那种感觉甭提有多幸福了,小小的年纪就换来了劳动果实。

  后来,为了生活

  我成了一名流浪歌手

  牛肉粉的香味

  就飘荡在游子思乡的愁绪中

  家乡愈来愈远

  思念也愈来愈模糊

  每天漂泊不定忍饥挨饿的歌手生涯

  让我早已忘却了家乡牛肉粉的风味

  每到一地,演出过后,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景:餐馆早已打烊,满大街竟然找不到一家可以裹腹充饥的地方。

  一路走着,一路想着,如果此时有一碗热辣香喷饱含着家乡风味的牛肉粉该有多好啊!饥肠辘辘的我们只好买一包泡面或者饼干回旅社充饥,时间一久,看到泡面就发怵。

  有一回,我们来到温州北边的白象镇。

  演出完毕,依然肚子空空找不到饭馆。

  我在一家拉面馆叫了三份拉面。

  终究是兰州美食,头一回跟着我们出远门就想品尝异乡风味的朋友吃得津津有味,而我和娟却只能机械地动动筷子。

  娟甚至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

  毕竟在外漂泊了十年,早已被快餐、泡面搅得失去了味觉功能的我们,心里盼望的只想吃到带有家乡风味的饭菜和牛肉粉,那是游子对家深深地思念和渴望。

  我的一位江西赣州的朋友,初次入湘时,对湖南的饭菜有些不适应。

  在湖南呆了一个月,转身再路过江西时,竟然感慨到:“我终于又吃到家乡的饭菜了!”其实,湘赣口味在我看来还是有诸多相近之处的,而我却以为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好吃。

  这大概就是地域差别和各自的理解不同罢了,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区分的,那就是对家乡深深地牵挂和乡情。

  回到湖南,途经长沙时,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不是因为近乡情更怯,而是在长沙的街头,我又看到了久违的“津市正宗牛肉粉”、“津市刘聋子牛肉粉”的招牌。

  早就听说津市牛肉粉火爆长沙,没想到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大街小巷,每个社区,每条街道,几乎都能看到熟悉的招牌。

  有一回在湖南卫视附近,我就亲眼目睹一位老外品尝津市牛肉粉的情景。

  听老板介绍,这位老外非常热爱湖南,爱吃辣椒,也爱吃津市牛肉粉。

  我一打听,这位老乡并不是津市人,其实在长沙经营打理牛肉粉馆的有很多都不是津市人,至少十有二三都是常德老乡,但是常德老乡的渊源仍然让“津市牛肉粉”这块历史久远的金字招牌在异乡闪闪发光。

  只是让游子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它不能象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重庆担担面、天津狗不理包子等中华美食一样走向全国,形成集团优势。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远在天涯的游子,一定会如我一样,在芳香浓郁饱含故乡深情的牛肉粉的香味里,感受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家乡的牛肉粉

  让津市这个小城

  声名鹊起,飘香沉醉

  家乡的牛肉粉

  飘进了我儿时的记忆里

  更飘荡在游子不尽的乡愁中

【低头思故乡】相关文章:

低头的作文03-19

低头处世随笔10-05

低头族的作文02-27

低头族作文04-10

学会低头作文05-01

低头族随笔02-02

学会低头的作文10-05

低头的爷爷随笔散文10-09

不做低头族作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