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朴实的农村人杂文随笔
据媒体报道,76岁河南中牟县老农张全会和老伴赶了八个多小时毛驴车,去郑州卖红薯,没想到却被一个城管连扇耳光。老人对被打脸一事并不计较,他只是想让执法人员明白,“谁家都会有难处”。当听说打人者被拘留后,张老汉连连摆手说:“快把人放了吧,我原谅他了”。
张老汉卑微的活着,自视是繁华都市的局外人,从不奢求都市人的尊重:他不去大商场,不去大会堂,不坐主席台,不要求举手,不奢望救济。
你可以说他不明真相,没有权利意识,没有现代公民观念。但是他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但是他有良心,爱心,同情心,他知道生活必须要继续。
就像很多和他类似的庄稼人一样,见到年轻人纷纷进程,土地撂荒日益严重,他们比领导人都急。没人种地了,全国人民吃啥?
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城乡二元结构”设计,农业反哺工业,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桶金是掠夺和黄金,我们不能抢,所以只能从广大本已经不富裕的农民身上拿,这就叫“剪刀差”。
笔者小时候回在河北乡下的爷爷家时也见过,丰收了都需要“交公粮”,装粮食的大缸一下子就空了。在的六七十年代,乡下人种地很辛苦,但是都上交了,卖粮食的钱勉强够糊口,城市人“吃公粮”虽然在贫穷的年月,会有拮据,但是没饿过肚子,但是辛苦种地的人确挨过饿。
几年前,虽然农业税取消,但是中国的财富增长速度城市人仍然远高于农民,我们今天东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之所以能建成,依靠的是广大吃苦耐劳,拿最少的钱,干最苦的工作的农民工。
在这个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时代,贬值最快的不光有货币,还有人的良心,同情心,和爱心。当诚实人的这些品德在日益物质化的生活中渐渐被高楼大厦侵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精神只能在这些朴实的庄稼人身上体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好不夸张的说,东部大城市的富裕和城市人的光鲜亮丽一定程度上是吸着广大农民的血得到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美丽”承载着了那些捐献自己“幸福”的农民,有多少人知道感恩这些穿的土里土气,长的其貌不扬的庄稼汉。
【最朴实的农村人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最梦幻的遇见杂文随笔10-12
随笔游记的杂文10-11
随笔吧杂文10-12
坚持杂文随笔10-12
Brovo杂文随笔10-12
浮沉杂文随笔10-12
决定杂文随笔10-12
蒲公英杂文随笔10-12
背书杂文随笔10-12
不夜城的杂文随笔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