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2-10-07 22:32:47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的思考论文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同时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产生的直接明显或潜移默化的导向功能。在社会变革的深化过程中,校园文化也呈现出特有的现象:纷乱、新旧冲突、无主流、浅层次化等,给青年大学生心理、行为、思想观念带来茫然、困惑。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新校园文化的塑造和建构,发挥其重大的功能。

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困惑 构建 思考

  校园文化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同时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产生的直接明显或潜移默化的导向功能。成功的校园文化,能积极引导学生思想和生活,激励学生精神,对个体不良行为起规范、约束作用,在学校各方面工作共同效应下,增强学校凝聚力,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及应用操作能力,扩大视野,提高整个素质等。一所大学的特色,主要表现之一便是校园文化特色。全国著名的“北大文化”,便是以学术自由、学风严谨为其突出特征的。

  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青年与高文化修养结合的产物,表现出其特别强烈的社会现实敏感性,是社会动态的晴雨表。社会传统思想、价值观念的不断裂变和更新,社会文化的日新月异、热点变迁,折射到校园中,造成极大的冲击。高教体制的改革,则是校园文化变动的直接动因。当代的校园文化不再是以往的“象牙塔文化”和“围墙文化”,它表现出社会文化的求同性、内容丰富、个性强烈、观念创新、文化形式更活泼、更富生命力等等特点。但是在社会变革的深化过程中,校园文化也呈现出特有的现象:纷乱、新旧冲突、无主流、浅层次化等,给青年大学生心理、行为、思想观念带来茫然、困惑。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新校园文化的塑造和建构,更快地让校园文化走出困惑,发挥其重大的功能。

  一

  校园文化的困惑,是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双重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旋律未突出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而当代校园精神呈现出涣散状况。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及兴趣、爱好上千差万别,导致群体价值的无倾向性和无主流。大学生无主流思想使校园无法形成主流文化。这从校园中各各相异的服饰、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极大差别就可看出。这样的校园更加难以抵挡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的冲击,使得校园文化成了社会文化各种热点和流行文化思潮的直观反映,甚至为热点流行文化起推波助澜作用,使校园文化成了流行文化,加剧了校园文化的无主流。这作为特殊时期的文化反映,是合理的,但走出这种状态是我们的必然。

  二、浅层次和通俗化

  大学生是文化知识积淀与素质在高层次结合的产物。大学生群体与社会群体有极大的区别,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群体文化,应该是代表人类文明审美进步的先进文化,是高雅文化。然而校园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却被社会浅层次通俗文化所牵制。在校园内,单纯的娱乐文化盛行,曾经一度风行的浅层次文体活动、“吃喝”文化代替全部校园文化建设,片面的对消遣和享受文化的追求,在大学生中呈蔓延趋势。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模仿,降低了校园文化的品位,甚至派生出消费文化在校园畸形发展的状况。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缺乏深层思考是了,盲目接受社会文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群体价值选择能力的层次降低,知识结构浅层次,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三、功利性增加

  在以往,校园文化是最少功利性的,但近年校园功利化有升温之势,比如:高校的证书热、考证热,学生参加学校活动要报酬,甚至同学之间借阅笔记也要收费。它表面地把市场理解为以实现利益作为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同时把能否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利益作为行为标准。在这种偏见心理支配下,使原本不带任何功利性的文化活动,也蒙上了“自我利益为上”的色彩。

  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和对个人价值的理解,误导出校园文化的功利性,其原因不仅在学生,还有社会舆论与教育者的错误引导。其弊端则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它的解决不能再是“上山下海”的争论不休,而是全面准确认识市场经济及其对人才的要求。

  四、教育引导不够

  作为大学教育,在整个大学期间,学生课堂教育与自学时间的比例是1:4左右,特别是在各高校普遍推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也显得没有确定性。因此,教育者应该看到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但在现实中,学校和教育者偏重于课堂教学,对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有所削弱,具体表现为:在制度建设中,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教学管理体制,却疏于基础配套制度的建立,在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形成了教育引导的真空;在指导力量上,教师忙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多出科研成果,无暇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更谈不上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在激励机制上,学生入党、评优、奖学金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挂钩,以完成组织交办任务的优劣来衡量,无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更难容充满活力的个性化活动和学生;在实施方式上,管制多于引导,以处分代替教育。

  以上情况是造成当今校园文化迷茫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和科学引导,用学校制度和计划来规范、引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之外,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名师”、“大师”的作用和文化制度的宽容性。

  五、缺乏文化自觉性和创新意识

  市场经济使社会利益多元化,影响了校园里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的增强,使他们注重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忽视了个体的社会属性。即使在校园文化中,大多数参与者也只是限于按部就班地观望,缺乏对创新的追求;而当今社会职业应用性的加强,更加深了大学生对传统校园文化的不满而脱离校园文化。高年级学生很少参加学生社团就是一例,他们热衷于资格证书和实用技能。这些使得校园文化难在参与者更高素质的要求下和在更新的知识领域内得到创造性的深化和发展,而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性,使校园雅文化难以形成大气候。

  

  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校园文化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应该思考它的深层原因,更快地解决校园文化的困惑,使它免于造成混乱,向更健康、高雅发展,发挥其更强的功能。

  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教育者高瞻远瞩的策划和积极的引导参与

  现在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因素特别多,因此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规范比较难,对教育者的要求也特别高。对校园文化的引导也一样,要求教育者有跨世纪的眼光,把握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培养市场经济建设人才的目标,高瞻远瞩的规划、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同时加强对现时期校园文化关注、研究,及时予以改革和创造性地发展。另外,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名师和校外权威人士的作用,使他的人格、思想信念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影响、感染学生。

  二、调动集体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校园文化是群体文化,需要群体中的个体参与建设,来产生频率的共振,发出强音。调动起每个个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兴趣,是教育者引导校园文化的基础。如果学生价值倾向千差万别,对学校主导和提倡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兴趣,则学校的强调和倡导便成了空中楼阁。当今校园文化由于大学生个体思想活跃和受外来文化影响冲击大,因此教育者的引导应是因势力导,循循善诱,而不能规定具体模式和片面地禁止。调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积极性靠各梯次的鼓励和发动。大学生正处于充满激情、思维活跃的年龄,只要调动起他们的热情,不愁校园文化不繁荣。

  三、批判吸收社会流行文化,对时代作出独立的思考

  大学校园文化是时代文化的先锋,当代大学生应加强时代的思考,对社会文化作出独立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追赶流行色。当代大学受社会纷繁的文化景象所诱惑和迷惘,只顾欣赏外面世界的精彩,在眼花缭乱之中忘却了自己存在的环境和肩负的使命。大学生应从自有的高度,从个体的探讨中得到群体的思考,有思考就不会盲目,有思想就会深化,这样校园文化的品位才会提高。

  四、倡导、鼓励高雅、严肃文化,营造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

  大学校园有代表人类最高知识水平的教授、科研人员,而且大学有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如果校园与社会一样,那么大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素质的培养,是难在通俗文化中的孕育出来的。高等教育目标明确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初步具备学术科研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增强了,但学术研究能力却降低了,发表的上乘论文凤毛麟角。缺乏学术气氛使大学生缺乏对庸俗流行文化的免疫能力。教育者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引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鼓励学生个体的创作,同时倡导严肃、高雅文化,引进著名艺术家、开展严肃文化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志趣和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大量组织学术团体,是形成学术气氛的良好途径。

  五、时代呼唤校园文化的自由、浪漫和理想色彩

  大学生思维活泼,尚没有形成知识模式结构决定的。他们有丰富的个别结论,片面的认识,直接的机会,偶尔的灵感,而且由于专业各异,校园人才的多样性、水平的参差性、论辩的直率性和立场的复杂性,这都给大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观点提供相互借鉴、启迪、修葺等条件。大学生个体也在这种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中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时大学校园的理想、浪漫色彩是抵制校园文化市俗化的良方。

  六、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校园文化的非功利性需要学校给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以及一定的经济支持。学校应积极认真的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支持学生文体科技活动。以学校的物质保障来淡化校园文化的功利性,是校园文化的要求和基本前提。

  校园文化期待走出困惑,走向繁荣。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并不比课堂教学小,甚至更大。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成功的校园文化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头。

【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和谐校园文化中构建体育文化论文10-10

对加强医院药学机构建设的思考论文10-08

高中的政治核心素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论文10-11

美育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论文10-11

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思考的论文10-11

越剧艺术及校园文化融合的思考论文10-09

校园文化下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构建论文10-11

校园文化大学生艺术素养思考论文10-11

构建气象信息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论文10-08

构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