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

时间:2021-02-03 16:35:13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

  【摘 要】自塑就是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强调的是自我教育下受教育者人格与心智的完善与塑造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自塑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自塑教育的途径和原则进行探讨分析,为学生自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塑;教育研究

  引 言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突出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和自我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自我完善和发展。

  自塑教育结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促进小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塑教育的概念

  自塑教育是在自我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侧重于对个体人格建构、精神塑造的特征与历程。

  它主要强调的是在自我教育下的学习和培养,是一种自我完善和了解的过程。

  自塑教育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权利和空间。

  同时自塑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内涵辐射与延伸。

  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调动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完善,促进自我的发展,而这种对外界的感知和外界对主体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自塑的过程。

  二、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自塑教育是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改变的一个内在需求。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形成和自我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自塑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小学语文教学,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自塑能力的一个学科,所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自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 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成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对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教育体系的改革所围绕的一个重点就是坚持自我学习的主体地位,综合培养和提高自我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对小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坚持社会发展观,从小建立和强化自塑教育的内在要求,才会有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和行为。

  (二) 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和行为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自塑教育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自塑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这样的教育是教育改革改革发展的方向,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 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

  小学阶段学生基本已经具备较为充分的自塑所需要的生理条件,在这个时期,是学生抽象思维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自主探究的需要,在小学语文自塑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和结合学生的这些特征,把握好自塑最有利的时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塑空间,使他们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打开学生认知之窗,促进小学生人格方面和谐发展,自主构建的引导者。

  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小学生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是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加强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二,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自塑的培养与开发。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础,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方向。

  在新课程体制下,小学语文教材也偏向于对学生自塑能力的培养。

  注重整合,围绕主题组织教材。

  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结合学生这一阶段的成长情况,教材内容编制更加的合理,富有人文气息。

  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明确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学生与教师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为小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沟通,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自为性、自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我学习和发展。

  自塑教育本质上来讲也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发挥语文知识中的"自塑因子"。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让学生随着在语文教材内容中感受到美好、希望,在学习中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激活知识、生活与个体自塑潜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知与语言主体性的自我构造。

  在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在生活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自塑能力的培养必须要结合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将知识、生活与个体自塑潜能相融合,综合性的学习,为学生自塑教育的培养打下基础。

  结 语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是对小学生精神文明和行为的培养。

  在自塑教育思想的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语文知识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 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 江苏教育. 2011(14)

  [2] 郑翠亭. "语文教学与学生自我发展"课题实验与思考[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3] 王建峰,周庆元. 文本解读:通往学生自我教育之途[J]. 中国教育学刊. 2009(11)

  [4] 杜强秀. 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自我教育[J]. 教育革新. 2009(02)

【小学语文自塑教育】相关文章:

自评评语小学作文03-02

小学语文中的感恩教育教育论文12-02

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教育论文10-23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04-15

小学培训工作自评报告01-20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育论文01-14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思路教育论文01-07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论文07-17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论文10-21

小学语文管窥创新教育论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