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2-10-11 01:11:26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

  一、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必要性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

  1.1当前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亟待提升的需要

  中小学教师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升,表现在:第一,对媒介素养基本概念的认识不清。例如,一些教师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或“技术素养”等同。第二,受制于客观条件或是传统教学方法,制作、使用媒介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单一、经验欠缺。第三,解构媒介信息与批判思考的能力不足。第四,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不强或方式不当。联系背景分析,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正式引入我国仅有不足20年的时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因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步伐整体上还未能与时代步伐相协调。具体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在其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均未能接受到较为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内容框架中也未明确涵盖“媒介素养教育”;我国高校师范生一般可以通过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影视鉴赏等课程提升一些媒介素养,但仍缺乏对“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全面的了解。由此,不难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亟待提升这一现实问题。中小学教师是处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只有通过他们的智慧才会在实践中生根开花,而他们的实践反过来又会促进相关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与丰富。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几乎看不到正式的、具有结构体系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就更需要现阶段各学科的中小学教师拓展能力以协力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责任。例如,运用媒介为课堂教学增添亮点,理解媒介并将媒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等。因此,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1.2当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许会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因而其自主选择接触媒介的时间本身有限;加之以家长与教师的影响、监督,导致其所了解的媒介信息的内容看似也是可控的。因此,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可“让位”于具体学科的教育。但在媒介化社会,教育几乎不可能逃离“媒介”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从中小学生心理行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还是从近些年发生的中小学生因“媒介问题”而犯罪的案例来看,对这一群体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当一些不良信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时,以往教师的做法多是在“学生”与“媒介”之间竖起一面冰冷的墙壁以起到“隔离”“、抵制”“、保护”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小学生成长为媒介化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个体。只有通过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才能理解媒介的形式与内容,才能自觉、合理使用媒介而不沉溺其中,也才能成为创造性思考与传播的新力量。当今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体现为适应并超越时代,而不是被时代所束缚。个体媒介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扎实推进。而推进的关键在于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因此,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极为迫切。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路径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准备与启动阶段。而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英国有专门从事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他们的职前培训虽显不足,但是“在职培训的形式多样,比如由媒介素养考试委员会或英语与媒介中心提供的为期一日的工作坊,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英国电影研究院提供的课时较长的课程班或硕士课程。”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自学”和“教育培训”两种。即便是“教师自学”,政府与社会媒体机构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教师培训”则已形成了规模与体系,培训课程丰富且针对性强,培训机构专业化———“以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为例,它是一个教育组织,设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拥有丰富的公众教育资源,致力于促进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一体化,研究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合理借鉴国外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构建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推行路径。

  2.1政府———引导者

  政府的引导作用首先应体现为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为推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在对其概念作出基本界定的基础上,将“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明确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以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中;同时,建立适当机制,将“教师媒介素养”的发展与教师行业准入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建立关联。政府的引导作用还应体现为提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框架,具体涉及: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培训机制、评价体系等。

  2.2高校———指导者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深入的教育研究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更需要获得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高校发挥指导作用,即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参与教材编写、进行课程评估、走入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各方共同承担起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此外,高校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突出师范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特色,并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因为在学科间融合、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背景下,目前高校中的学生均可能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预备力量。

  2.3社会专门机构———协助者

  联系国外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社会中的媒介机构与专门成立的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例如,加拿大媒介教育协会、艾伯塔媒介认知协会等,均可成为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协助力量。当前中小学教师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但如果缺乏传播的技能与从媒介生活中提炼教育素材的能力,就仍难以保证所进行的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而社会媒介机构的介入与媒介素养培训机构的建立,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实际的媒介教育素材的同时,也会向其传递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视角,从而避免媒介素养教育流于形式。

  2.4中小学学校———统筹者

  中小学学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得以体现的园地。中小学学校应立足客观实际,开发“双向”媒介素养校本课程资源———面向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面向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前一课程的实施是后一课程实施的保障,后一课程的实施是对前一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两者相互促进,以教促学,以学评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中小学学校还应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社会相关组织单位等的合作,例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会等,丰富校内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2.5中小学教师———主体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至为关键的是中小学教师自身转变观念、积极行动。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整体的研究与实践还有待深化,在此现实背景下,更需要中小学教师先行树立媒介素养学习与教育意识,努力实践:首先,自觉将自我媒介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提高自学力与反思力,努力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不断生成教育艺术———适当运用媒介技术打造新课堂,伴以媒介思维启迪新智慧;其次,发掘媒介素养知识与学科知识间的相关性,积极将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巧妙“融合”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实践中。

  三、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直接促进教师的全面成长与专业化发展。其二,有效提升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其三,有助于构建“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新型师生观———教师与学生都是需要不断成长的人;现代教师的权威不再是体现在“改造对象式”的知识传授中,而是在与学生交往、互识的基础上得以重塑。其四,改善师生关系,增强课堂魅力。其五,促成教育理念的践行与发展。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生命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与媒介素养教育关系密切,因而也将伴随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而得到更好地理解与运用。其六,有利于完善现有的教师教育的内容体系与评价标准,包括师范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关系到我国教育的现在以及未来。重视并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是极为必要且迫切的,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每一位身在教育中的人共同努力。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教育论文10-13

从媒介范围经济看“第一财经”论文10-26

职业素养论文(通用5篇)11-13

试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理念转变艺术论文11-15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论文(通用6篇)06-08

中学美教文化素养的培育论文10-13

中小学教师教育心得01-04

小学教育论文指导教师评语09-24

教育论文10-26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心得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