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

风景的作文

时间:2023-11-11 13:03:13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风景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景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景的作文

风景的作文 篇1

  成长路上,风景会有很多。有美丽的,有甜蜜的,也有苦涩的……然而,最让我难忘的,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印在我生命里的,是母爱,母亲给予我们关心、呵护、快乐,和无尽的爱……

  2岁时

  “宝贝儿,快点儿吃饭啦!”妈妈边端着饭碗边追着我,嘴里不断地喊着。

  “妈妈,我——不——呲(吃)!”我刚学会说话不久,就开始了和妈妈吃饭的拉锯战。

  “宝宝,吃饭能长大高个,穿好看的裙子,当漂亮的小公主!”妈妈为我描绘美好的未来。

  瞧我,为了花裙子,乖乖的吃了。

  6岁时

  “宝贝儿,饭做好了,快点儿来吃饭!”

  听到妈妈的喊声,我一边应着一边飞快地跑到餐桌前,看到一桌子我爱吃的.菜,我立刻两眼放光,抱着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呵呵,快点儿吃饭,一会儿好去学校。要认真学习啊!”妈妈细心地叮嘱着我。

  12岁时

  “妈——,我饭做好了。快来尝尝,你闺女可是花了很多时间呢!”

  妈妈才尝了第一口,脸上就乐开了花,开心地对我说:“行啊,我闺女做的饭,都追上你老妈了!”

  我故作谦虚:“哪里哪里,还不是妈妈您教导得好!”

  “哈哈哈哈!”说完,我和妈妈都大笑起来!

  成长路上的风景许许多多,我把最珍爱的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妈妈的爱,是最绚烂最真实的风景,好好珍惜吧!

风景的作文 篇2

  我爱三小,更爱三小的风景。

  进入校门,就会看到一个花坛,杜鹃,菊花......都在那儿向你微笑呢!坛子中央有一个雕塑,是一个男少先队员和一个女少先队员,抬着头,手挥向天空,在鼓舞着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再往里走就是一个大操场,白色的线条和红色的塑胶跑道真配,中间还有一个青绿色的草坪,右边是一个篮球场。笔直往前走,就可以看见白色的两个大字“三山”。板报十分精致,“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的朗朗书声让我觉得十分悦耳,一股浓浓的书香更是让我回味无穷、

  比起前面那些,最受我喜爱的还是后花园。经过楼梯,就来到了那儿。整个后花园呈正方形,黑黑红红的方砖 把它打扮得更美。中间有一个滚圆滚圆的坛子。杜鹃像一团火红火红的.火焰,十分醒目;桃花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红了脸;越级是一位高傲的小姐,高高地抬起了头,穿着黄灿灿的衣裳,在三种花中开得最为娇美。周围的树葱绿葱绿,高大无比,仿佛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巨人。

  我的母校,我永远记得你的风景。

风景的作文 篇3

  晴朗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似一道报道美丽的弧线划过天空,留下一道道闪亮的风景线。

  那一刻,妈妈对外甥的思念触动着我的心弦,使我感动。仿佛往日外甥在家玩耍时的情景化成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风景。

  前些日子,外甥随她妈妈一起去她奶奶家了,要住很长一段时间。往日热闹非凡的家里便只剩下我、妈妈、爸爸我们一家三口了。孤零零的家里,仿佛一下子没有了生机,活跃的气氛也渐渐地变得低沉。

  那晚,奋笔疾书地赶作业的我被妈妈的反常行为所触动。她居然这么早就要拖地睡觉了,难道是她哪里不舒服?见她满脸憔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上前问道:“妈妈,今晚怎么睡这么早,难道是哪里不舒服?”

  而这时,妈妈的目光凝聚在了外甥经常翻动的`柜子上。也许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似曾相识的一幕,目光久久不能移动,我的心弦也早已被触动。

  她说:“不是的,是外甥不在家我不太习惯了。”往日每晚小外甥都活蹦乱跳的,穿着带响的鞋子,咯吱咯吱地走来走去,可爱极了。而且,她还翻翻这,翻翻那,总是充满好奇心,也让我闲不下来。可现如今,听不到她的鞋子的咯吱声,悦耳的笑声,再看看桌子柜子之类的,都整齐有序。

  随后,我也按耐不住了,我打开视频聊天。妈妈看着外甥,激动不已,不停地呼唤着她的名字,询问着,宇儿有没有吃饱,有没有冻着,有没有伤着。而她也在用细腻的嗓音应和着,叫着姥姥,姥姥,是那么甜美,纯真,悦耳。刹那间,妈妈的脸上也荡漾出慈祥的甜美的笑容。

  此时此刻的情景倏然间便成了触动我心灵的---重逢时亲人间意犹未尽的风景。

  那一刻,妈妈深情地呼唤,外甥细腻嗓音的应和,使我触动的心弦久久不能平复。那一刻深情地表达思念的情景,早已化作意味深长、情深义重的风景。

【风景的作文】相关文章:

风景的作文08-28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29

风景的作文08-31

风景的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