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荐度:
- 清明节英语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清明的作文锦集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的作文 篇1
清明节到了,我、妹妹和妈妈到西山公园去扫墓。我扫的可不是亲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妈妈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车到西山公园。一路上,春意盎然。
走进西山公园的大门一看,公园里到处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接着,我们走进了烈士纪念馆。看着满墙的烈士照片,其中有:辛亥革命先驱宁太一;抗日名将左权;红军军事指挥家蔡申熙;新四军联络部长朱克靖;与李大钊同赴国难的唯一女杰张挹兰;留下一封血书感动亿万国人的陈觉和赵云霄……
出馆后,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把纪念碑前的鲜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扫完垃圾之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表示敬意。
随后,我们来到了左权将军的像前行了个队礼。左权将军手里拿着望远镜,威严中带着慈祥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他好像看着这么繁华的醴陵,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感到特别欣慰,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国兴盛与人民幸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先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继承先烈遗志,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让我们携手今天,面向未来,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为建设富强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奋斗!
清明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大街上人山海,挤都挤不进去。你会不会觉得奇怪,怎么会这么多人呢?那是因为,清明节是我们西场镇的赶集日。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还没起床呢,就听见大街上传来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原来,是4 贩们
前一天就把摊子摆好了,为了今天能早点做生意,多赚点钱回去。
我来到大街上时,大街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我在人群里东窜西钻,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小摊子,上面卖的是吃的,我和妹妹看了直流口水,一会儿买这个,一会儿买那个,几乎摊位上的好吃的都被我们吃遍了。那儿的老板忙得红光满面,心想: 这回可是赚多了。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了。我们越过重重人墙,又来到了一个小摊旁,原来这是一玩具小摊。我和妹妹看了,吵着,闹着要玩游戏机。妈妈实在拿我们没办法,只好买了游戏币给我们。这游戏很简单,我和妹妹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和妹妹边吃边玩,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热闹的.集市。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清明节真好玩,希望明年的清明节快点到来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随着春天的到来,今年的清明节如期而至。
天刚刚泛白,我们一家人踏上了去农村的道路。和往年一样,天空中飘起了小雨。在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汽车驶进了一条泥泞的小路,两旁的道路渐渐变窄,人也变得多起来了,没多久我们的汽车缓缓驶进一座农家小院,这是舅公家。吃过午饭后我们便向墓地走去。
走过一些田埂小路便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地。只见一座小山似的墓地孤寂地坐落在土地上,虽然人很多,但是我仍然感到有一丝恐惧,墓地附近阴森森的,真有些诡异。只见奶奶带领着我们来到一块淡白色的碑前,她先是老练地拔掉碑前的野草,然后从袋子里拿出一些纸花插在墓碑边,爸爸也从袋子里拿出一些纸钱用打火机点燃,一边烧还一边说:“爷爷奶奶,我们来看你了,烧点钱给你,你在下面好好地生活,保佑我们身体健康等等一些话。”
我傻傻地看着这一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安静地待着。往日开朗的爷爷变得神情凝重,我从爷爷的眼中看到一丝哀伤。他可能又想起了他的.爸爸。爷爷很早就没有了爸爸,他的爸爸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人打死的。看到爷爷神情凝重,莫名的伤感也涌上我的心头,我仿佛看见七十多年前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场景。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吖!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坐上回家的车,我不经意间触摸到了口袋里的红领巾,我细细地抚摸着红领巾,鲜艳的红领巾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我轻轻地拍掉上面的尘土,像入队时那样骄傲地带起。
清明的作文 篇4
一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古时就有“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的景象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一,在古往今来的农村,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
清明节,人们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大江南北花语鸟香,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注意防治病虫。
千百年在坊间流传着“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这句俗语 。小孩不光盼过年,还会盼着“清明节”呢!作为儿时的我们,过了年后,就会掐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日子,很是盼望这个节日快快到来。之所以特别盼望“清明节” 赶快到来,是因为在正月,有“春节”和“元宵节”两个大节日 ,常言道:叫花子都有三天年呢,所以即使再贫穷的人家,在过年时,饮食上也总会比平日里丰富一些,所以贪嘴的小孩都把嘴给吃顺了。可在过了年之后,清明节到来之前的这一段时日里,孩子们的肚子里早已变得清汤寡水了。在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孩童眼里,以其美其名曰把“清明节”说成是祭念离我们而去的亲人,不如直接说是祭祀孩童们瘪肚肚里的肠胃呢。所以,儿时的玩伴们对“清明节”的那个盼啊,你便可想而知了!
二
“清明节”,像我这样只知道吃的孩童到底盼望什么来祭祀我们的小肚肚呢?有两个“盼望”,“一盼望”是,清明粑——顾名思义,清明粑,就是在清明时节做的粑粑。其实,这样的.解释也不太准确,只有加了清明菜做成的粑粑,才能名符其实。
那些年,在我们这穷乡僻里的人户都穷得叮当响,人们一年四季只要能吃上一顿干白米饭就算了不起的享受了。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的清明节便是大人们忙农活的时候了。顿顿喝那清得可见碗底的稀饭或包谷面糊糊是难抵挡那繁重的体力活的。于是人们不知从何年开始,一到这时节,便纷纷发动自家孩子到野外掐摘清明菜。清明菜掐回去后,主妇们先将它除杂洗净砌碎,然后烧上一小堆稻草灰,再将刚烧出灰装入筲箕过上适当的清水,将过出的灰水和砌细的清明菜拌上适量的盐巴煮上几分钟后,再将其和入预先准备好包谷面里搅拌均匀:白里泛绿,绿中见黄,看到眼里都香。搓揉成粑粑,再沿着锅边贴上几圈儿,粑粑搓完后再盖上锅盖密封好蒸上一阵,这时便有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待蒸熟起锅后咬上一口更是满嘴的香,惹得旁人也馋得流口水。那时,只要奶奶将锅盖一揭,早就守在灶边我就会伸手从锅缘上抓起一个清明菜粑粑,顾不得热气烫手迅速地往嘴里塞。总惹得奶奶好气又好笑地骂。等到开吃的时候呢,孩子吃相简直让人忍俊不禁,只见他吃得舌头直打转圈,直到把他那小肚肚吃成圆球形才肯罢手,才肯罢嘴!我自己的吃相呢,只能由别人评判了,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三
“二盼望”是,“挂清”——“清明节”,在我们这些对“生老病死”朦胧、不懂得“缅怀”已故先人的孩童的心中,根本不存在衷思啊祭祀啊什么的,对于我们来说,吃清明粑是之一爱,之二爱呢,则是第二天,同姓族人全部都要到葬老祖先的坟山上去“挂清”(即通常说的祭祖 ,前些年的“挂清”显得异常隆重,相比起城市里的绿色环保的扫墓自觉几分落后),“挂清”,就是全族人对祖坟祭祀完后,大家在家族中某一家聚餐!整个家族男女老幼到每一处,会给被牛踩马踏的祖坟培培土,会把祖坟周围及坟上的乱树杂草砍掉,让坟茔和墓碑现出来,这样,路过的人才会知道这个姓氏的族人没有忘记这个祖先。然后在祖坟前供果品,烧香点烛,再在坟茔附近就地取材或人为地找根木棍挂上白纸钱,又跪拜一番,之后放爆竹以示简单的祭祀结束。所以,这一期间, “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树青” 这一句话的上口率是最高的,尤其是有些老人,会不愿其烦的在儿孙面前念叨!
“挂清”结束后,大人们赶着回家准备丰盛午餐,我们这些孩童就漫山遍野地疯:男孩子,钻入荆棘林中去摘一种叫作“酸咪子”的野果子;女孩子天生喜欢花,就会到处去折映山红;或挖些野蒜带回家作菜。大家玩得正开心时,听到大人的叫喊,大家就会往回跑。因为,在离开前,大人们有交待,听到召唤,说明吃饭的时间到了!
大人们忙碌了一上午,村子里袅袅娜娜升了半天的炊烟终于可以烟消云散了,这也预示着聚餐终于可以开始了。当然,聚餐前族人会在最长辈的那个人的主持下,跪拜神宗。每一个人跪拜,这个长辈都会以这个人的实际情况许下很愿望。比如,要老祖宗保佑学生入学中举;或希望老祖宗保佑刚结婚的人来年生个胖娃娃;也或有家族中的老光棍来跪拜,希望来年能娶个好媳妇的等等!一番“折腾”之后聚餐终于开始了,家族中的妇女们端上头碗、都粑块炒回锅肉、粉蒸扣肉……这样一顿丰盛的家宴,实则是给全族人(尤其是相聚较远的族人)提供一次大团聚的机会,年轻的相互认识交往,年老的大家在一起叙叙旧。同时也为我们这些孩童解解馋开开荤,满足了我们又一盼望。
四
这些都是流年往事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记忆啊!
在老家,如果岳父岳母还健在的话,“清明节”这天,已出嫁的女儿女婿会被老人接回娘家过节!可老家的习俗:已出嫁的女子,一般情况下不方便也没必要回娘家参加全族人的“挂清”,但是,如果要祭祀的对像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父母,而自己的娘家人又会盛情邀请参加的话,也就不便也不必推辞了!
昨日清晨,忽然听到“买清明菜粑粑——买清明菜粑粑”的吆喝声。寻声过去,才发现一个小商贩提着竹篮,竹篮里都码满了小笼包子大小的清明菜粑粑。一问,要一块钱一个,比小笼包子贵一倍。管他的,还是买来尝尝吧。可一入口才知是用糯米粉揉成的,而且菜少粉多,又加了糖,甜得腻人,一点也没有昔日的那种香味儿了。
也罢!我想用一篇小文的方式来祭奠一下那些与我相隔了一层泥土的亲人们,也追忆一下我那些渐渐模糊的童年时光与青春岁月!
清明的作文 篇5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作了国君。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春秋时代,有人要杀害晋国国君的大儿子重耳。重耳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
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几天几夜找不到吃的东西。重耳坐在地上叹着气说:“我死了是小事,晋国的百姓又有谁会关心他们呢?”介子推一听这话,想到重耳在苦难中还不忘百姓,心中十分感动。他咬咬牙,偷偷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当重耳知道这件事时,感动得流着泪说:“你这样待我,我将来怎么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只希望你将来作个好国君,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作了国君。他给当年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重耳,重耳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早已带着老母亲躲进绵山里去了。
重耳带人搜山,没有找到介子推母子。有人出主意说:“从三面放火烧山,逼他们从没有火的一面逃出来。”重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下令烧山,但始终不见介子推走出绵山。大火熄灭以后,重耳才发现,他要报答的人,已经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了。
重耳非常后悔,他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的老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身穿素服,登山致哀。重耳来到坟前,发现那棵柳树复活了。重耳望着这棵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他恭敬地折下一根柳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还把那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
从此,重耳始终怀念着介子推,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使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为此,寒食节、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过节之时,人们喜欢用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还把柳枝插在门前、沟边的泥土里。哪知这清明柳遇土就生根,插在哪里活在哪里,没几年,漫山遍野布满了柳荫。
直到现在,清明节戴柳插柳的风俗仍然在中国民间流行着。
【清明的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的作文01-13
清明节作文忆清明02-01
回忆清明作文,清明节节日作文02-01
清明踏青作文02-09
清明写景作文02-09
《清明》写景作文02-12
清明祭祖作文01-26
清明的雨作文01-24
清明写景的作文02-15
清明小学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