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作文

过端午作文

时间:2024-08-20 12:55:09 写作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过端午作文四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端午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过端午作文四篇

过端午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处处飘扬着美食香气,弥漫着火热气氛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地在门上挂上了碧绿的艾草、菖蒲,洒黄酒,驱蚊虫,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腾着燥热之气。兴奋的人们聚到江边,手持用艾草叶包成的香气扑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馅,而叉烧馅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浅尝辄止,而后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咽的……总之,每个人脸上都全不无满足之意。

  鼓吹擂响,江上早已千帆竞发。人们个个聚精会神,生怕是有错过了什么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制而成的'龙舟上,早已有十几个壮汉在上亟待着。只听得发令枪一声巨响,龙舟应声而出。也顾不得欣赏两岸屏风,人们全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龙的龙舟上。水花四溅,巨龙腾飞,场面甚是壮观,令人啧啧称奇。冲线之时,全场高呼,场面之壮阔,气势之磅礴,是你说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叹服了。

  端午时节,还为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被攻破后,他可是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浓浓的亡国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绝的汨罗江中。“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句千古绝唱,屈原所作《离骚》之意,又怎能不让我们悲之泣之呢?

  端午,现早已不是一个节日,一种习俗,祭拜屈原之际,或是藉由这来让文人墨客们挥毫的日子。其实啊,端午节的这种精神早已深入我们心中。就像那热热腾腾刚出来的粽子一样,那种扑鼻的香气,早早便沁入心田,萦绕在口耳之间,代代相承了。

过端午作文 篇2

  每逢过端午节时,人们都会赛龙舟、包粽子、涂雄黄酒……关于端午节这中间还有个传说呢!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排挤,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后因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人们知道后纷纷过去用叶子过着饭团投入河中,以免鱼虾啄食他的身体,一位老药师倒入雄黄酒驱赶野兽,于是就有了端午节。

  这天,大家要做香包和粽子。做香包要先找一块锦布,还要找一些中草药等药物才能开始做。先将布缝成一个口袋装,但两边要留出一个口子,一边穿绳子。接着把绳子打一个圆口型的结,穿进口子里。再在袋子中放入少许棉花,最后放入药材,扎上口子,一个简易香包就完成了。包粽子看似简单,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先要将粽叶裹成圆锥形,接着把糯米、肉等材料放进里面,再用粽叶包住。最难的就属打结了,要把粽子五花大绑,直至包的`天衣无缝才能打一个完美的结。但很多时候都是我的绳子不够长了,所以要松个几圈才能打结。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有赛龙舟呢!最有趣的莫过于此了。大家把龙舟推进湖里,分成好几个小队,准备全力以赴这次“战争”。他们在湖上划得卖力,我们在岸上喊得更卖力,好像是我们在划一样。一位队友可能太过卖力,只听“扑通”一声,那位队友已经在水下和鱼儿作伴了。更搞笑的是,那个队友居然把船弄翻了,真是“全军覆没”啊!终于,有一队获胜了,他们纷纷跳入水中,以表示庆祝。

  三天小长假过去,端午节正式结束了,大人又去照常工作,孩子们又去上学了。但那些美好的场景却一直在我们脑海中不断闪过,但愿明年端午过得更好。

过端午作文 篇3

  到了端午,大家都知道是个吃粽子的日子。吃着香糯的粽子,看着妈妈提着好吃又好看的粽子满是情谊。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北方有不少小孩子会佩戴漂亮的香囊,据说有辟邪的作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北方各地共有习俗,只不过我们家包粽子是用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我们家包粽子是用糯米加枣包的`。一年又一年这种习俗便传了下来,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要学习包粽子,妈妈把糯米淘干净,准备了几条彩色的绳子。只见她手握勺子把生米倒入芦叶中,裹成一个倒三角,然后用绳子一扎就完成了。看上去真容易啊,我也学着包起来。试了一次、两次、三次……才发现我貌似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正当我打算放弃时,妈妈看我垂头丧气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做事情半途而废的话,那么他只会一事无成。”我听了妈妈的话,脸涨得像个红苹果。连忙走到妈妈身边继续向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了无数次后,终于完成了一个好看的粽子,像个绿色的小宝塔一样立在我的面前。终于下锅了,我耐着性子等待着。当最后品尝到自己包裹的粽子是,心里面甜滋滋的。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过端午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艾节、端五。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妈妈告诉我过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的肉体,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用艾叶和草药拿来熬成水洗澡的习惯。

  离过节还有一段时间,就看见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粽子、盐蛋、皮蛋的,成都的曹家巷就是粽子一条街,我每天上学都会从这里经过,越是离端午节近的日子,卖粽子的商家就越多,我就忍不住的问妈妈,“为什么有那么多卖粽子的啊!”妈妈才告诉我,这是成都的粽子一条街,每年的端午节,这里云集了全国最多最好吃的粽子,各式各样的品牌都不一样,远远的就能闻到粽叶飘香的味道,虽然我只喜欢吃奶奶包的红糖甜粽,但是我已经被那些热闹的吆喝声吸引了,于是在放学的时候,我跟妈妈说:“我们也去买粽子过节吧!”妈妈同意了,于是我和妈妈选了本地的“嘉禾“还有”五芳斋“的粽子,并分类打包起来要送奶奶的、姨妈的、还有邻居婆婆的,送邻居婆婆是我跟妈妈说要送的,因为平常我的爸爸很少在家,邻居婆婆看到妈妈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挺忙的,就经常照顾我们呢!所以我要给他们送粽子,妈妈答应了,并告诉我做人就是要懂得感恩!

  今年的端午节我刚好考试放假了,于是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回去陪姥姥过节,当然也给姥姥准备的粽子,一早都听妈妈讲了她们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境,所以我也很向往,端午节终于来了,一早姥姥起来要去买菜,我也跟去了,于是和姥姥一起去了菜市场,今天的市场菜好像特别的多,肉特别的新鲜,当然人也特别的多,但是好像都特别的高兴了,每个人脸上都有过节的喜悦!连卖水果的阿姨太度都比以前好了,我们买水果的时候还给我们优惠了2元钱,所有的商家好像都说过节吗?给你算便宜点,买的.人高兴,卖的人更高兴,姥姥告诉我其实也没有优惠,只是过节吗,大家都觉得高兴,就是吃点亏也无所谓,大家都没那么斤斤计较,我一边帮姥姥提菜,一边说姥姥,那要是天天过节多好!姥姥问为什么啊!我说:“就没那么多人吵架了啊!人们会变得很友爱!”姥姥笑笑说她也这样觉得!我们俩买了好多菜啊!都是我喜欢吃的,土豆、玉米、猪蹄、龙虾、蔊菜还有最重要的艾蒿!姥姥说要用艾蒿来熬水,然后拿来给小孩洗澡,这样可以祛百病!还要喝雄黄酒,这样那些虫和蚂蚁都不会爬到身上来了。

  买回了菜,就是爸爸和妈妈来做饭了,爸爸的菜做的最好吃了,平常爸爸很少在家,都是妈妈做饭,我早就吃腻了,今天可以换换口味,而且有我喜欢的糖醋排骨,想想都要流口水了,终于等到吃饭了,想到中午有那么多好吃的,我一个上午都没吃零食。中午我想所有人家的饭桌上都很丰盛,一家人都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吧!不过我们家还是不齐,老爷因为工作没回来,姨妈和姨夫领着弟弟去旅游了,所以我爸妈是最孝顺的回来陪姥姥过节!

  妈妈说这点我随她,小小年纪懂得孝道和感恩!我们一起有说有笑的吃着丰盛的午餐,喝着红酒,遗憾的是我只能喝饮料,爸爸喝酒的同时还给我的手心、腋窝和耳朵背后都涂上了雄黄酒,虽然我不太愿意,还是听话的让爸爸涂,这个时候我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可以和大人一样喝酒也可以不用涂雄黄酒了。因为他们三个都没有涂。下午姥姥熬好艾蒿水,让我洗澡,这个我倒不反对,因为从小妈妈都带我去洗灸堂洗澡,这个药味我已经习惯了。

  长这么大,在记忆中应该是这一次端午节过的最有记忆!因为以前小很多事都不记得了,通过这次过节,妈妈告诉我,让我懂得了端午节不仅仅是纪念屈原大夫,更难得的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节日,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想我会记住妈妈的话,不会忘记!也祝愿所有的人们端午节快乐!

【过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过端午作文02-19

【精选】过端午作文3篇04-22

【精选】过端午作文4篇06-06

过端午作文4篇09-23

过端午作文九篇05-10

【精选】过端午作文三篇08-17

【精选】过端午作文七篇10-18

实用的过端午作文4篇10-03

【实用】过端午作文3篇11-09

【精华】过端午作文4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