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作文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

时间:2025-02-11 11:59:44 敏冰 写作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一

  选好材

  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1.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往事依依》、《散步》、《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

  2.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3.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4.向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它们大都是流传很广的,选中它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并且,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提高你的见识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本中比较少,但在现实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多的。如高考(微博)作文《赤兔之死》

  5.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在句子的两个分句中,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或语意更进一层,或范围更广泛,或程度更深,或情况更甚。

  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最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不但……而且……;不仅……也……;尚且……何况……;不但不……反而…...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二

  一、直接代入法。

  考试时,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前半部分的基础题中,而导致后半部分写作题时间仓促,客观上已不允许再进行仔细的构思。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稍偏离命题及要求完成一篇。因为阅卷者很讲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不妨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不要偏得太远,代入的时候可以想办法再套题。)

  二、移花接木法。

  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 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 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一定要选择一个平时写得非常不错的文章。)

  三、回扣标题法。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如 有一年高考的标题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在记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结尾方式,就不妨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考试啊来作结。 有了这样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

  四、编拟提纲法。

  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 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 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扑法

  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多数同学们往往会冥思 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高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 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六、将错就错法。

  有时慌张与紧张之下,一不留神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 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 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七、照应开头法。

  这和上面的回扣标题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比较讲究首尾的照应,如果在应试作文一时寻找不出更好的结尾,就可以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如一篇题为《唠唠叨叨的姥姥》,文章主要通过对姥姥唠唠叨叨的性格刻画,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从 姥姥那种念念不忘过去的唠叨中启发人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勤俭品德。文章最后就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作结的:我明白了,我住校时缺少的,就是姥姥的唠叨。

  八、抒情号召法。

  用抒情的手法、号召的形式来结尾,当考试中来不及写其它更完美的结尾时,我们就可以简单地以抒情号召的方法来进行。

  九、画龙点睛法。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试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三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

  美好言

  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语言是人类千百年来后天的造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作文的语言更是经过锤炼的精华,那就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于初三中考(微博)总复习的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文言文《满井游记》,课下有一些对文句的注释,其中有一句“山峦为睛雪所洗”的翻译。课本上是这样的:“山峦被融化的雪洗干净。”这的确是翻译得很清楚,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却没有一点美感。

  如果我们要加强一下这句的节奏感应该是: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下这句的意象美应该是:山峦被温暖的阳光所融化的晶莹雪水擦洗得清新动人。

  这里就是我们中考作文要追求的语言方向。一句话,要有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语言具备一定的美感呢?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1.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2.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

  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3.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4.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5.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深刻的美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平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作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刘墉、本土作家贾平凹等,他们都是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当然,使语言美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多用美词,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想着这些方法,在写作中在适当的位置,自然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使我们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5要素】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写作满分作文10-11

悼词写作要素及范文08-17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5篇04-03

开题报告写作要素盘点06-16

推荐信写作要素07-21

初中英语作文写作六要素05-16

求职信写作应注意的要素06-21

开题报告写作各要素大解析05-10

中考写作指导:中考随笔写作方法01-11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