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25 09:36:2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优)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联通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优)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1

  一、相关业务

  “动漫实训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根据产业需要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开展以下培训相关业务:

  (1)培训和实训。结合目前内地形势,开展多种数码多媒体与动漫制作方面的培训,包括为较低层次市场的普通培训和为中高层次市场的专业实训。动画相关培训将以香港万宽、宏广动画、游戏蜗牛、奥杰汽车内部培训体系为基础,为学员提供最新最实际的实践环境,提高培训水平,除了为本地动画公司和企业输送合格对口人才外,也为众多个人开创公司发展事业打下基础。

  (2)校企合作。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定向培训及联合学位教育。其中定向培训是指培训中心与企业紧密合作,针对其特定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课程,学员完成培训后通过测试考核,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一种培训模式;联合学位教育是指院校与培训中心的直接合作模式,具体是将企业需要的实用培训课程嵌入院校教学中,通过在校学习和基地实训,实现学生到员工的平稳过渡。联合学位教育还实行双证制度,通过培训考核的学生既能获得高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又能得到企业认同的各类资格证书及培训证书。

  (3)企业孵化。中心为志愿创业的团队或个人提供廉价场地(动漫工作室)、设备出租和初级人员(学生),既维持了待孵化动漫企业的日常运作,又给予了学生项目实训的机会。各工作团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最终建立起自身的管理体制,从而实现企业孵化,同时新公司的成立又推动了产业发展,并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条件,如此形成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训的良性循环。

  二、具体模式

  (1)培训讲师转化为项目经理;(2)培训教材转化为实际项目;(3)上课转化为上班、做项目;(4)考试转化为项目考核及员工考核;(5)教务转化为公司管理。

  通过企业走访,巩固原有合作企业和进一步开发新的合作渠道。

  首先,邀请动漫行业资深项目经理、一线制作骨干作为培训中心的客席讲师,定期上课,从而为学员们传授最新动漫产业信息、最前沿动漫制作技术、最有效动漫制作流程等;其次,争取企业制作加工订单,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将动漫企业的一些非核心、较简单的制作项目纳入培训中心日常教学、课件和学生习作中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为企业提供加工服务的同时,也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直接参与项目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快速提高专业技能;再次,安排学生直接进入动漫企业进行见习和实习,参与企业动漫制作项目,直接体会企业文化,在学习的同时,也给与企业了解学生的过程,为学生争取直接就业的机会;最后,中心在优秀学员中进行选拔,组成动漫工作小组,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或承接动漫企业加工订单、提供外包服务,或发挥潜力、参与原创、共同完成独立作品的制作。

  三、该平台建设的主要意义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2

  先来听杨坤是怎么说的:“首先我想我们两个有两个相似的地方。第一个就是你32岁,你知道32这个数字带给我很多很多;第二,你不觉得咱俩长得挺像的吗?第三个问题,你不来我这,我真的会很难过,我真的会很难受,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呀,不能吧!”

  再来看汪峰是怎么说的:“我刚才听你唱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你来的话,我真的特别希望让你的维吾尔族兄弟姐妹们为你而感到自豪!也让其他各民族的人都因为你的歌声意识到自己,在我们这个国家中居然有这么动人的歌声,真的是太难得了,我非常喜欢!”

  这里我们暂不考虑其他因素也不去评价学员的唱功到底如何,仅仅只体会一下两位导师现场说的这两段话。杨坤是从自己的立场说这番话的,他的话真诚,说的都是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情,然而无论“32”这个数字、两人的长相相似程度还是在盲选现场的心情感受,他都是从“我”的角色出发,试图以“我”的观点和经历来说服对方并希望对方能接受“我”的建议。再来体会汪峰的话,这段话中多次强调了“你”的感受,从“你”的角度出发,强调“你”将来的荣誉和现在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主角,“我”是为“你”服务、帮助“你”实现梦想的一个配角。听完导师的点评,学员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能够得到导师认可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最后帕尔哈提选择了汪峰的阵营。

  导师这段话打动了学员,让学员感到自己遇上真正懂自己和欣赏自己的人,俘获了听者受众的心。孟子曾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对比这两段话的表达,你会发现有一个关键点在表达过程中贯穿始终,并且对听者造成很大影响力,这就是“以受众为中心”的表达原则。

  “以受众为中心”这一理念不仅可以运用在公众场合的演讲和沟通中,在培训授课时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受众原本是泛指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等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这里我们把受众的群体缩小,进一步锁定在学员身上,把这个理念放到培训课堂中,围绕“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来提高我们在培训课堂中的说话奥秘。

  中国有句谚语:“茶壶里装汤圆――有货倒不出”来,在培训师这个特殊团体中,很多的培训师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也有的培训师对专业领域颇有研究,可就是欠缺表达能力,不能有效地把思想和观点用语言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在企业做内训工作也一样,如果你想要做好一名内部培训师,那必须要修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掌握一些在培训课堂上的说话技巧,让你把想表达的东西很艺术化地呈现给你的受众,从语言中感知你的诉求真相!在上一期杂志的文章中,我们从金字塔原理的角度谈到一些培训授课中如何做到有逻辑性的表达注,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接着来看在“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下怎样提高培训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技巧。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语言同样也具有其生命色彩。

  人的感受非常微妙,相同的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去说,会给人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和感受。在表达中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大小、语速、停顿、表情、肢体等表现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有效的沟通能引起学员的共鸣,认知在同一个高度,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讲课不仅是发出声音,也不仅是把话说出来,如果说话没有技巧、表达能力不足,就达不到预期培训效果,进而使沟通双方产生误解。一个好的课堂表达是让人想听下去、有兴趣去学东西、愿意接纳和使人产生尊敬的,一个好的课堂表达还会决定受众对培训师的态度。在现实情况下,有不少做培训的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上课带动不了气氛,现在的学员越来越难伺候!另一方面,培训管理人员在训后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学员也在反馈与老师相对应的问题:为什么这个老师这么“水”?这个老师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当老师与学员都在被同一个问题困扰并且一筹莫展的时候,培训师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在表达力上出现了问题?

  没有做到以受众为中心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不久前接触到一批刚参加完互联网培训的学员,学员们的反馈恰巧是一个是否“以受众为中心”原则来进行培训授课的案例,让我对“以受众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大家感受到知识的折旧速度愈发迅速,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外的人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充电学习,因此各种与互联网行业相关的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新兴事物兴起之初,学员们是抱着学习和吸纳他人之长的心态来参加培训的,并且希望通过培训获得新知识和新体验,这也是受众群体的基本需求,可就是这些有“刚需”的学员在听完课后感觉培训效果没有达到之前的期望值,换句话说,就是对培训不满意!仔细询问后,学员将课堂上整个授课过程逐渐还原出来。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客户体验是一种以受众为中心的展现形式。客户体验近两年在互联网管理和营销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客户体验也是当下互联网公司留住客户的核心竞争力。讲师在培训破冰环节很接地气,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微信功能快速点燃学员热情,从培训之初就引导学员进行互联网客户体验,通过“雷达加朋友”让学员快速熟悉课堂上的学习伙伴,借助微信“红包”制定课堂奖惩制度,建立微信群让学员在课余时间能够持续讨论和巩固培训内容,让培训师和学员、学员们之间的隔阂被迅速打破。刚开始大家觉得很新鲜很好玩,但是当课程进度过半时,老师的讲授还是让大家继续“玩”,渐渐地学员就感觉培训没有“干货”。虽然过程中有一些信息量,但是在内容上总感觉很平淡没有突破,虽然引用的互联网案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案例分析时蜻蜓点水,并且没有站在学员的角度来考虑其接受能力,因此让人学起来有些吃力,以至于课程结束后让大家总结这堂课到底讲了些什么,没有多少学员讲得清楚。

  通过学员的反馈,在现场授课上大致可以总结出这场培训存在以下的问题:

  1、深入浅出不足,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让培训内容不易消化。

  2、培训内容让学员感觉教条化,没有将专业语言客户化地表达出来。

  3、培训案例虽有借鉴意义,但讲述过程拖泥带水,掩饰了案例的精彩之处。

  那么怎样做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课堂表达呢?

  一、谨慎使用专业术语

  要让学员听懂,就要注意“专业术语”的运用。专业术语是一把双刃剑,会让有些培训师陷入两难境地。试想如果听课时学员需要一边“百度”一边听才能听懂老师说的是什么,那听课对于学员来说是不是就变成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呢?相信没有多少人可以用这种方式坚持听完全部内容!但是如果不用专业术语也不妥,因为体现不了培训师的专业性。试想,培训师在讲台上讲的全是家长里短,三姑六婆的事情,这就变成“拉家常”、“侃大山”,而不是正规的培训!那如果用专业术语,又可能导致学员听不懂,变成了培训师在演独角戏,会被认为是在“显摆”,因此要“用学员能够明白的方式讲专业术语”,这才是比较恰当的课堂表达方式。

  二、注意语态的运用

  语言表达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语态表达中说服力不一样。培训师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要分清楚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培训的时候要用主动语态,显得更有力度。主动语态使得语气更加坚定、直接。语言表达结构中建议多用正装句,例如主谓宾、陈述句、动词短语、口号式语言。

  三、注意修饰词的作用

  修饰词在语言表达中有独特的作用,合理地运用修饰语能够提升说话的力量,但要注意夸张词语的运用、定性与定量词运用。

  1、培训中尽量少用“夸张”的词语。适当的夸张能够吸引学员,但夸张不能过度,也不要经常夸张,像“最有意思了”、“好笑死了”这样夸张的用语常说的话,大家可能最初还觉得好玩,但是当后来发现原来“不过如此”,反而让学员对课程内容失去期待,也会对老师失去信任。

  2、慎用“定性”的词,多用“定量”的词。例如,小A工作很努力,她是一位优秀的员工,得到了公司的好评。“很努力”、“优秀”、“好评”都是定性的词,这样总体感觉“小A很好”,但是为什么“好”就不清楚了,让表达因为没有有力证据而缺乏说服力,因为没有量化的事实支撑论点,这些都只是某个人的个人主观感受。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去表达:小A经常主动加班,每项工作评分都是优,绩效考核每月都是第一名,年终还被评为十佳员工等等。“定性”只是提出了观点,而“定量”才是“论据”,只有观点没有论据会缺乏说服力,只有论据没有观点会导致观点不明,因此观点和论据要结合,“定性”和“定量”要结合。

  四、注意口语和口头禅

  口语在语言表达中也是有重要作用的,培训中适当的口语表达能拉近培训师与学员的距离,增加培训师的亲和力,让人感觉亲切自然,但过多使用口语就会显得不规范,专业性不足,像聊天而不像讲课。像“话又说回来”、“所以呢”、“然后呢”、“OK,……”、“我觉得”这类的口语是不是在培训中经常会听到呢?常说口头禅会降低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学员产生听觉上的疲倦,因此培训师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要注意,在课堂上尽量少用。

  五、勿渲染过度和冗长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3

  1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的实施概况

  卓越联盟是“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的简称,成立于20xx年,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10所“985”高校,自成立以来以“追求卓越、共享资源”为原则,以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在卓越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招生改革、国际合作与图书馆知识共享上均做出了有益探索。20xx年卓越联盟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开通,是国内第一个高校知识共享平台,通过此平台,师生甚至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共享联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且搜索界面简单便捷,使海量文献可随身携带,触手可及,真正打破了高校间的资源壁垒,整合资源共享机制,强化协同创新机制。20xx年11月卓越联盟图书馆馆长年会就《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能力提升计划》达成共识,20xx年11月24―28日,首届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新馆员培训班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划顺利举行,来自10个联盟馆的26名新馆员经过一周集训,顺利结业。

  2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体系设计

  技术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变化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更加多样化的能力: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和高等教育,灵活、积极、创造性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信息专家和终身学习者;良好的项目运作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尊重用户和观念的多样性,能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供资源与服务;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时间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3]。在筹划此次新馆员培训时,除考虑到这些能力要求外,更结合我国图书馆实际情况,使培训更系统、科学,并贴近新馆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2.1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可从图书馆整体、工作岗位、新馆员个人三个层次开展文献调研和个体访谈等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高素质馆员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是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手段,新馆员培训与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图书馆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工作岗位层次培训需求要求培训内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图书馆得以吸收高学历、多专业人才,近年卓越联盟高校所招新馆员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此次培训的对象是面向卓越联盟合作馆最近五年新入职馆员。新时代的高学历图书馆员更加关注个人成长、职业荣誉、国内外最新动态和职业发展空间,应与馆员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

  2.2培训目标

  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4个方面:1)为高校图书馆培养有图情专业知识的人才,确保学员全面了解图书馆以及信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实践,理论知识水平显著提高;2)使学员系统掌握图书馆业务流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图书馆服务规范与评价、信息服务实务、科研数据监管、移动服务等从基础到前沿的实务技能,能够开展支持教学科研的各种服务工作;3)通过案例展示和启迪,使学员能将所学方法和工具切实应用到工作实践,推动所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和飞跃,进而体现高校图书馆新的价值和作用;4)提升图书馆员的合作能力与职业荣誉感,强化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师资来源

  所有授课老师均来自卓越联盟图书馆的馆员,共11位教师,其中(副)馆长4位,10位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教师均有多年丰富的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创新服务的经验,所授课程内容有理论,有前沿,有经验,有案例,生动鲜活,而且教师自身工作经历更是新馆员的榜样和楷模。

  2.4课程内容

  每个图书馆均有自己的历史与特色,卓越联盟新馆员培训在分析其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点,主要分以下几个主题: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图书馆前沿热点。为了让受训馆员全面、系统地把握图书馆学专业的相关理念、知识与技能,成为合格的图书馆员,课程设计重点聚焦图书馆基础服务与创新服务的实践需要,吸纳海内外图书馆最新动态,将培训内容分为4个主题,共11门课程(如表1所示)。

  2.5评估反馈

  馆员培训效果评估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交谈等方式获取参训馆员、主讲教师、图书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培训主办方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以后的培训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增强培训效果;也可以帮助参训馆员更加清楚自己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20xx年卓越联盟新馆员培训会议问卷调查面向26位参训馆员发放,回收21份,回收率81%,通过对卓越联盟新馆员培训会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出:

  1)参训馆员对本次培训的课程体系设置、会务安排及培训时间安排均表示满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5.72%、90.48%、80.95%。此外,95%以上参训馆员表示希望继续举办类似的培训,愿意继续参加此类培训。

  2)对课程内容的各项指标平均分见表2。参训馆员对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专业性和时间掌控合理性评分较高,其平均分分别为4.83和4.82(满分为5分),可见本次培训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得到参训馆员认可,其课程互动性、多样化尚有待提高。

  3)参训馆员对当今图书馆前沿性工作比较感兴趣。本次培训的课程对馆员的工作都带来了帮助,分享具体业务工作中良好的经验和做法的课程尤其受欢迎。

  3卓越联盟图书馆新馆员合作培训的`主要特色与改进

  此次新馆员合作培训举办方精心筹备,课程内容系统实用,专业性强,参训馆员刻苦学习、深入研讨。参训馆员对培训学习的满意度在95%以上,对以后图书馆工作大有裨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色,也是确保新馆员培训成功举办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3.1团结合作、携手奋进

  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此次培训,早在20xx年馆长年会就签署《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能力提升计划》,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酝酿,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及承办单位在组织保障、课程策划、人员调配和实施落实等方面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十所高校均派授课老师和参训馆员来参与此次培训,体现出一种团结合作、携手奋进的精神和共享理念。

  3.2内容翔实、系统全面

  培训课程体系重点聚焦新馆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系统地覆盖了图书馆服务所涉及的理论体系与基础实务,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组织,图书馆流通服务、信息服务、情报分析、数据服务、用户研究与服务推广,信息素养教育,移动图书馆服务等等。既有传统的图书馆理论体系和“采、分、编、典、流”业务工作的介绍,也有最新的移动服务、数据服务的评述。新馆员普遍反映教学体系专业完整,内容丰富实用。

  3.3紧跟前沿、案例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学术交流模式、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图书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变革是当下图书馆的生存之道。培训课程结合案例解读图书馆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如“研究型图书馆新兴趋势”课程,结合20xx年ACRL(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学术图书馆七大趋势,重点介绍新型科研绩效计量工具,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一流高校的科研数据管理现状进行介评。“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通过对二十余个中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报告和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的解读使参训馆员认识当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与移动服务”对中美高校参考信息服务和移动服务做对比研究,通过翔实的数据,了解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和不足,在介绍其移动服务时,当参训馆员提出疑问时,直接让从事此项服务的馆员现场探讨,答疑解惑。

  匆匆一周的学习,转瞬即逝,卓越联盟合作新馆员培训在合作培训新馆员上做出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希望在以下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增加座谈会,业务交流会,实地考察等,加强互动性和实践性,注重能力建设;教育技术上还可采取视频录像、存档授课过程、网络同步授课等方式,让更多的馆员参与自学,扩大教学范围;加强编辑培训教材、讲稿汇编工作,做到提前发放,让参训馆员能充分准备和预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扩展加入经典专业教材、专业期刊、专业网站的推荐,以方便馆员特别是非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找到自学之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能把握全球业界最新动态,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4

  培训需求的新挑战

  作为培训单元的最高表现形式,企业大学的培训项目实际上提供了一套培训产品线――平台、内容和运营。平台,即方式。指学员以何种方式接受培训教育、引导和影响,又如何参与进去;内容,即学员接受、获取、交换的信息、技能。它是学员从培训中获得价值的主要载体;运营,即培训中连环相扣的动作过程。这个过程让学习者有所经历和体验,使培训得以顺利进行。无论是哪种培训模式,大都由这三部分组成。

  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培训需要满足企业(客户)的双向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学员(用户)的要求。当前,企业或企业领导者对培训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跟上时代和战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很多企业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企业大学的培训能不能跟上企业战略发展的步伐将是一大挑战。

  其次,要解决当下企业运营的实际问题。大部分企业和学院其实不太关心培训的专业化程度如何,而是更加关注它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再次,要广度覆盖、深度影响。企业大学应确保需要培训的人都能接受到培训,并能对需要重点培训人员的职业技能产生深度影响。

  最后,要产出真人才。通过培训,企业大学可以按企业的需要“生产”出所需的核心人才。

  除了企业的需求外,作为培训用户的学员,其要求也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有用。通过培训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爆炸造成了人们的负担,对知识本身的索取似乎也唾手可得。新时代的受训者不再需要大量的知识填充,而更希望得到对工作精准、有用的解决方案。

  其次,有兴趣,不枯燥。这与上一点是叠加整合关系,它特别强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良好的培训体验。当下的学员,尤其是85后和90后,都成长和生活在卓越产品的时代,尤其在信息交互和社交方面,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淘宝、支付宝,体验到的都是全国乃至全球顶尖团队设计出来的服务产品。所以,如果培训不能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就会不受欢迎甚至被抛弃。

  最后,培训要有利于个人增值,与个人职业发展正相关。学员关注的`是参加培训能否使自己的职业技能增值。近年来,很多人热衷于参加各种所谓“高潜”人才培训,就是看重个人发展。

  以强调整体效能为目标

  各种培训方式(即学习平台),是培训者手中的

  主要武器。为了能够跟上企业和用户对培训要求的步伐,企业大学需要先检验一下手里的武器是否足够锋利,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现在培训所用到的平台和方式主要有三种――面授培训(Face to Face Training)、PC在线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三种方式是可以规模化开展的,它们也可以称之为三大主流学习方式。从培训整体模式的角度来看,包括三大主流学习方式在内,任何一项学习方式或学习技术,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没有任何一次新的学习方式或技术的出现带来过“药到病除”的实际结果。

  通常来说,企业需要培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模块:公司规范、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管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学员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可以重新分成三阶:第一阶是知识性内容,包括公司文化、规章制度、业务知识及成功案例,学员需要知道、理解并记忆到一定程度即可;第二阶是操作技能,包括业务技巧和管理技能,学员要熟练运用业务技巧、使用简单的管理技能;第三阶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否具备,并不是看学员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解决某个工作场景中的具体问题。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学习内容,培训的方式也各有侧重:

  第一阶知识性内容,采用标准化的培训方式即可,无需耗费大量成本。比如,在线上把知识和故事做成视觉化的微课程和空中课堂,结合线下的经验精华分享。这部分也是最适合使用移动学习的快速传递、大范围传播、碎片化、信息通畅等优势,是移动学展拳脚、发挥独特优势的阵地。

  第二阶操作技能,可以通过重点知识点、方法论和工具学习,结合以情境案例分析,配套学员互动演练,可以让学员们会用和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第三阶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创造场景和挑战等方式,从培训中得到学习。我们都知道,综合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提高。企业需要做的,就是给学员设定一个实战场景。学习者需要以第一人称融入场景中,自己去练、去思考、去交互碰撞、去寻求解决方案。这也是哈佛高管培训一定要案例教学的原因。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大学的培训项目仍以传统的培训项目形式运营,侧重于师资整合和培训组织等事务性工作,培训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度不高,培训效果有限。未来企业大学除需要围绕组织发展设计系统的培训方案之外,还需要优化培训项目运营方式。为此,一些优秀的企业大学探索以学习项目的形式开展培训项目,通过诊断发现组织问题后,设计系统的训前、训中和训后学习方案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以切实提升组织能力。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企业纷纷推出精益管理、管理提升、降本增效、对标挖潜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称之为绩效项目,且呈常态化趋势。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学必然要求培训管理者自行开发或引进绩效挖潜的相关技术和工具模板并整合内外部专家资源,推动企业以绩效挖潜为目标,快速、大幅、持续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培训活动进入绩效项目阶段。

  以“四化”建设为导向

  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培训需要更多地站在客户和用户的角度,以业务实战导向和用户导向,思考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和方法。其实,这是要求回到企业培训工作的本真,企业大学更应该以客户和用户的培训需求为中心,不能一味地提升培训的专业程序与技术手段。

  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大学已经开始站在时代的潮头,通过大胆的尝试和总结,探索出了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培训新模式。可以将其概括为“四化”,即培训产品化、内容场景化、过程场域化、工具平台网络化。

  培训产品化

  在银联支付学院,培训项目采用产品经理制,把课程当作产品来经营,关注客户体验,在培训中把学员当作客户来对待。银联支付学院认为,只有能卖出去的培训才是能满足需求的好培训,价值才会真正得到提高。从精品项目做起,做出口碑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对银联支付学院产生良好印象,甚至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向往和依赖。在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用虚拟的“金币”来激励大家投入学习、完成任务。

  产品化要求培训有很强的用户导向,首先要认真了解、洞察和识别用户的真实需求。产品化导向的培训工作者,不仅仅是在办公室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而更应是经常去业务部门、去一线了解业务实时动向和发展需求的人,是那些时时与人沟通、关心并挖掘别人痛点的人。

  产品化要求企业大学全面设计培训产品的三大方面,从平台、内容到运营,站在用户整体体验的角度去思考。当前,仅凭课程内容去吸引学员已经远远不够,培训项目的包装和运营也会对最终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内容场景化

  “管理启航”项目是招商银行招银大学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任管理人学习项目,旨在帮助新任管理者在上任初期迅速适应角色,从容面对新岗位带来的挑战,带领团队高效完成工作。招银大学的教学设计不仅区别于传统讲授式的管理课程,更加符合成人学习习惯,更要通过案例的体验研讨,帮助学员完成从知识到实践的最后一步转化。

  以往作为成功企业大学提供的培训大多都是非常经典的内容,包括方法论、工具、成功经验等等。这是因为一些企业大学强调培训专业化后,会渐渐脱离真实的实践场景。作为学员不仅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还需要去了解其他业务部门在做什么,能不能与其协同配合。所以,只有将方法工具与实践场景结合,才能让学习者将所学与所处的实践环境完成链接,使培训指导实战。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优秀的商学院,雷打不动地应用经典案例进行教学。未来,企业大学的培训领域将不再以能力素质模型为逻辑的培训架构,而是更多地补充以场景为逻辑的培训架构。

  过程场域化

  星巴克作为咖啡连锁行业的翘楚,其学习场域化与人际强关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星巴克强调对人的关怀,每位员工都是公司的伙伴。星巴克重人文、轻系统,重谈话、轻过程,强调伙伴之间要频繁沟通、真诚对话。通过对话加强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联接。星巴克选拔出公司最优秀的员工来担任“伙伴教授”,帮助伙伴发展,责任共担。无论是管理层级还是认证机制,每个层级(等级)的人,都有责任去辅导其它人,进行文化传承。对员工的培训和辅导是层层下达、通过“人”来实现的。

  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方综合影响的过程,提升相互影响的场域强度能有效提升培训成效。比如,以往我们常说课堂上学的内容回去无法落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成后在工作场所没有应用所学的场域。学员自己学到了新东西,但是回到工作场所后,老板不理解、同事不配合,这只能让学员回到原来的套路上。如果有办法增强场域,让学员所学的好东西获得上级、同事的认可和配合,甚至是与他相互学习尝试,那么就形成了学习场域中人与人的默契关系,所学自然可以转化为所用。

  工具平台网络化

  京东的培训部门本身不产生“内容”,而是创造一个机制、一个平台让更多人参与,营造一种场域、氛围和环境,这个看似与你无关,但你却切实参与搭建了。平台建设遵循以搜索为核心,以社交为生态,以积分为激励,以营销为索引,以平台为工具,以内容为服务的基本原则。京东大学的平台上以微课程为主,碎片化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传递知识。现有900多门微课程中,有300余门课程是外部采购,其余都是自主开发,课程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线上考试用e-Learning来实现,学完就可以线上自测。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联通培训心得体会03-24

联通工作心得体会11-05

联通工作心得体会(8篇)04-11

联通工作心得体会8篇11-08

联通实习证明01-25

联通述职报告03-10

联通的实习证明06-23

联通个人总结06-08

联通暑假实践心得05-11

联通述职报告范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