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冬至新闻稿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新闻稿,新闻稿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之源,不是事实的新闻就不能被称之为新闻,也不能将事件的真相呈现给受众,毫无意义。那么怎么去写新闻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新闻稿,欢迎大家分享。
冬至新闻稿1
12月21日是我国传统节气冬至,为更好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餐饮中心师傅们提前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为师生们准备了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的水饺,三校区也在各餐厅和窗口张贴了温馨提示。
冬至当天,各餐厅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师生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售卖开始后,学生们来到餐厅,选购着自己喜欢的水饺、汤饺、煎饺。看着餐厅师傅包饺子、煮饺子忙碌的身影,同学们吃着香喷喷、口味独特的饺子,感受到了分外的喜悦。小小的饺子,传递着大大的`关爱,也装满了师生快乐的心情。
终于在餐饮师傅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在师生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学生们一边品尝各色水饺,一边分享着节日带给自己的乐趣,发自内心由衷的感谢学校的关心和餐饮师傅的辛勤付出。
冬至新闻稿2
冬至已至,数九开始,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已经到来,而在金盏,无数温暖而幸福的瞬间感动着辖区群众。
冬至到来之际,金盏地区民生保障办公室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开展“超转孤老冬季送温暖”行动,共走访慰问超转孤老4人,帮扶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棉被,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向他们讲解疫情防控要点,告诉他们非必要不出门不逛街不串门不聚堆、勤洗手保持卫生和出门必须戴口罩等知识,鼓励他们坚定信心。
同时,各社区(村)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温暖送给辖区居民。楼梓庄村、金泽家园北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盟系列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先锋队成员、志愿者们包饺子,热气腾腾迎接冬至的到来;金盏家园第二社区妇联组织群众举办了“扬红船精神 做合格党员”亲子红船工艺坊活动,向群众讲解红船精神的.由来,并联系居民实际生活阐述了巾帼扬红帆的深刻内涵,鼓励大家立足女性角色,体会“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金泽家园社区联合中医研究院健康研究所共同开展“中医义诊系列活动”,特邀中医高级理疗师、高级健康咨询管理师刘静医生与张东医生为辖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将服务落到实处,让居民享受实惠。
冬至新闻稿3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12月21日下午,当涂县实验学校(北校区)开展了“热腾腾的饺子,暖洋洋的心”为主题的包饺子活动。
室外寒气袭人,北校区食堂大厅内其乐融融,家长、教师、同学们齐聚一堂,大家一起动手,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一盘盘香气四溢的饺子,被端上了餐桌,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之中。
随后,同学们把热气腾腾的饺子分装好,送至学校的保洁阿姨、保安爷爷手中。党员教师们还走出校园,为街头执勤交警、环卫工人以及社区老人们送上了亲切的慰问和祝福,让他们在寒冬中收获了一份暖意。
一枚小小的饺子,传递着实验学校全体师生浓浓的.爱心。此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增强了学生的感恩奉献意识。
冬至新闻稿4
今日冬至,白日最短,黑夜最长。在北方,饺子是冬至的标配,“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民间也一直流传着“不吃饺子冻耳朵“的故事。饺子对于北方人来说,就是家和亲情的味道,象征着美满与团聚。
情暖冬至,最珍是家常。学习巷社区今日准备了清真水饺送给辖区的.困难群众和老人,社区人员到群众家里拉拉家常,并嘱咐他们在这个冬至时节给自己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暖心又暖胃地过好这个“饺子节”。
老共产党员田福真同志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冬至时节来自己家慰问拜访,带来饺子,激动地说:“谢谢你们,社区没有忘记我,我时时刻刻感受到组织对我们这些老共产党员的关心和问候。”社区人员也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告诉社区,社区将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大家的问题。
冬至新闻稿5
12月21日冬至,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农历中一大节气。中建八局一公司济南国际金融城、济宁公共卫生重症医学中心、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二期)等多个项目精心组织开展冬至暖心活动,项目全体管理人员一起包饺子,把热腾腾的饺子分发给冬日坚守岗位的工友,为工友们带来了别样的温暖。
项目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揉面、调馅儿、放佐料、擀皮、包饺子、煮饺子,每个环节都不含糊。各种样式的'水饺层出不穷。大家汇聚一堂,其乐融融。
项目部把煮好的冬至水饺带到项目劳动安全保障大厅,为现场工友送去冬至日里的一份温暖。
据了解,中建八局一公司除了在冬至日为工友们送上暖心的水饺,还结合建筑工地实际情况,充分为工友办实事,打造工友村,配备了休闲区、篮球场、停车位等设施,全力打造有“家”的感觉的温暖工地。
冬至新闻稿6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将至,为了秉承中华民族优良节日传统,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关系的提升。20xx年12月20日上午,由望城区行政审批局、岳麓区统战部、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联合主办,长沙市望城区正星社会组织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喜迎冬至佳节”包饺子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二楼举行。现场特邀辖区独居老人、离退休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党员等40余名辖区居民朋友一同参与,现场气氛温馨十足。
舞蹈《茉莉花》为活动拉开了帷幕,婉转的旋律,柔美的舞姿,将茉莉花的芬芳化作了蹁跹舞步,把我们带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温暖意境里。活动伊始,为了增添在场居民们包饺子的干劲和乐趣,本次活动设置了谁是主“饺”、煮“饺”行动、不倒“饺”色、“饺”出好运等有趣环节。考验辖区居民们的包饺子的速度、手艺和运气,整个活动现场里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笑声不断。
“李大姐,你不会包吗?没关系我教你,拿点肉馅,皮上沾点水,合上,像这样一捏花边,有了。”热心的王阿姨在教不会的'居民包饺子,大家一学便轻轻松松上手了。看!他们各显身手,包的饺子有模有样,造型各异,每个动作都不含糊。现场热闹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饺子香味儿,远处也能听到大家的阵阵欢笑声......
“好吃!真不错”、“自己包的果然吃起来要香一些”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为独居老人、离退休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党员献上香喷喷的饺子和冬至的节日祝福。大家一片欢呼声,一起品尝着美食,分享着快乐。暖场游戏不到“饺”色更是将氛围推向了高潮。
饺子象征着团圆,此次活动不仅给社区独居老人、老党员送去了冬日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也增进了居民与社区的感情,弘扬了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让大家感受到了来自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冬日温暖。
冬至新闻稿7
12月19日,经开区阳光馨园社区物业组织开展“一碗祛寒娇耳汤,阖家团圆暖洋洋”冬至包饺子活动。
活动当天,物业工作人员以及热心住户早早的便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有的洗菜切菜,有的搅拌馅料,大家分工合作,忙的不亦乐乎。活动正式开始,住户和物业人员相互配合,和面、擀皮、包饺子、下饺子.....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欢乐的`笑声和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饺子驱散了冬日的寒冷。小区居民王阿姨边捏着饺子笑着说“物业举办的这个活动特别好,冬至快到了我带着小孙女一起包饺子,和大家同乐乐,咱也和工作人员一起过个暖心的冬至!”
此次活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活跃了小区文化生活氛围,同是增进了住户与物业的感情,得到了住户的一致好评。大家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业送去节日的祝福,为寒冷的冬日注入丝丝暖意。
冬至新闻稿8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一年又一年”。12月22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很多地方冬至有吃汤圆和包饺子的传统。在镇江句容,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大学生们相聚在校园里,大家一起包饺子、迎冬至,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前感受新年的喜庆气氛。
21日,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中外大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了解了冬至的来历和传统习俗,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留学生的目光。他们拿起毛笔,一笔一划书写出他们对中国的浓浓情谊。
随后,中外学子一起和面、剁陷、擀饺子皮,在欢乐、温馨的气氛中合作包饺子。在中国学生的帮助下,留学生们很快学会了擀饺子皮,不同的'文化碰撞出多彩的创意火花。案板上别具特色的“花饺子”,展示了青年人的无限创意。
小小的饺子,承载着浓浓的祝福,同学们用包好的饺子,摆成“冬至”字样,祈福新的一年有新的收获。最后,在大家的欢笑声中,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餐桌,中外大学生们集体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吃在嘴里,乐在心头!
冬至新闻稿9
12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冬至这一天包饺子、吃饺子是北方特有的民俗传统。当日,大连艺术学院2000多名学生在学校集体包饺子,并请全校师生一起免费享用。
活动中,他们分工协作,洗菜、切菜、拌馅儿,饺子馅准备完毕,同学们开始包饺子,为了增添气氛,大家约定举办一次包饺子比赛。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人是第一次包饺子,对包饺子技艺并不熟练,有的同学则拿起手机与爸爸妈妈远程视频,向父母学习包饺子技巧。
“我是第一次包饺子,怎么包都捏不好,不是馅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即便是捏上了样子也不好看,但是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贾敬含说。“别以为我们男生手笨,我包的饺子比女生的还要好看。”艺术设计学院学生高滨高兴地把两个饺子放在一起对比着。
活动现场,学生们一起包饺子一起聊生活、学习中趣事,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加上食堂工作人员的帮助,同学们包了各式各样的饺子。随后,在食堂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同学们上阵掌勺煮饺子,不一会儿,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上桌了。
饺子刚刚出炉,同学们就把部分饺子做好送给学校的食堂工人、保安以及宿管等后勤工作人员,感谢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坚守和陪伴。同时,学校也为近万名师生准备了饺子,热腾腾的饺子让不在父母身边的学生们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家的味道和温暖。
校方表示,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冬至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内传承。
冬至新闻稿10
情暖冬至,爱在校园。为丰富教职工、后勤员工的校园文化生活,体现学校的关爱,12月21日,我校组织了气氛热烈的冬至包饺子活动。
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我校教职工冬至包饺子活动于上午10时开始,大家在张帆校长的带领下,先洗手,穿上厨师服装,带上了口罩,做好包饺子的准备、大家都各显神通,教务主任张亚民、政教主任董媛、校办主任吴潇潇、总务主任赵润会以及到场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分工协作在自己擅长的环节忙碌着。一盘盘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饺子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新鲜出炉了。大家一边忙得不亦乐乎,一边围绕着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一起交谈,处处洋溢着心中的喜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协作,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有付出就有收获,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集体的.温暖。
下午晚饭前,学校物业部门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来到餐厅,同样举行了冬至包饺子活动。随着现场欢乐的氛围,大家都放下一天的疲惫,融入其中,每个人都展现了自己的手艺。
学校安保人员不能擅离职守,校办主任吴潇潇也代表学校,为学校东门、西门奋战在一线岗位的安保人员送上暖心的饺子和节日的祝福,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坚守岗位的感谢!
为了不让广大师生们“冻耳朵”学校食堂根据我校总务处安排,为全校师生提供冬至的饺子,让师生幸福过冬至!
包饺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此次活动不仅符合时代发展弘扬中国文化的要求,还丰富了家的内涵,让大家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在学校中生活的乐趣,放松了心情,融洽了关系,凝聚了人心,为教职工迎接新挑战注入了动力。
冬至新闻稿11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12月15日,保靖县幼儿园的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小朋友们唱着《久久消寒歌》,用小手包着饺子。
冬至将至,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来历和习俗,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保靖县幼儿园举行了“弘扬清廉过冬至,正气扬扬迎新年”主题活动,该园的老师们把厨房搬进了课堂,和萌娃们一起包起了饺子。只见孩子们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撸起袖子,拿起饺子皮、夹起肉馅,小手不停的`上下捏着饺子皮包饺子。
在孩子们细致认真的努力下,不一会儿,各式各样、有模有样的饺子就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包好了。桌子上的碟子里,装满了一个又一个饺子。看着这些饺子,孩子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当天下午,孩子们就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第一次吃自己做的饺子,好开心呀!”该园大一班的小朋友杨先涛开心地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包饺子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对于幼儿而言,包水饺不仅仅是锻炼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把厨房搬进课堂,让幼儿感受真实的生活,希望大家包出热情,吃出热情,品尝暖暖的师生情,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滋养丰富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且美好的传统民俗文化。”该园负责人田丽君介绍道。
据了解,为了组织好这次庆冬至教学活动,该园不仅开设冬至主题课程,让幼儿了解、学习冬至的来历和意义,组织幼儿集中学习冬至童谣及古诗,并且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发动家长指导幼儿在家里用超轻黏土和橡皮泥等材料,学习包饺子的方法,加深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冬至新闻稿12
为了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亲身感受节日的氛围,泗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温情冬日,快乐冬至”的冬至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开始了,老师通过开展教师讲解、播放视频、观看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意义和来历,知道冬至这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意味着最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
中小班开展唱童谣歌曲,讲冬至故事、朗读古诗、绘画等活动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了解更多的节日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班开展了解冬至北方吃饺子习俗,并带领孩子们体验包饺子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贴近生活的活动中,了解冬至的.风俗习惯,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传统习俗,感受到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共同分享中收获了成功与快乐。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在孩子们童年记忆中抹上亮丽的色彩。
冬至新闻稿13
为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老人们在冬至这天能感受到敬老院的关怀,12月21日,锦绣家园老年公寓特地组织老人们一起包饺子。
厨房里,大家一起和面、拌馅,一片片饺子皮,一团团饺子馅儿,在老人们的巧手中,变成一个个美味的饺子。老人们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聊着家常,一阵阵温馨和快乐随着饺子的飘香弥漫开来。
锦绣家园老年公寓负责人郑娜说:“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我们今天特地为老人准备的是饺子,老人们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一起让老人们团团圆圆过冬至。”
老人刘光录说:“每年这个冬至都要吃饺子,就是个团圆。高兴嘛,肯定高兴嘛,对吧,在家是一个小家,在这儿是一个大家嘛。六七十个人,感觉很开心,幸福,快乐。”
冬至新闻稿1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数九”伊始,冬至来临之际,巴州和硕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指战员走进辖区敬老院,开展“冬至情暖,孝老夕阳”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陪伴孤寡老人过冬至,为他们送去冬日里的温暖。
饺子之所以倍受推崇,一方面是它的美味,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它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关于饺子的典故和传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故事,或曲折离奇或寓意深刻,折射出各地的人文风情和历史风貌。在世世代代的人类传承中,饺子逐渐成为一种寄托理想的文化象征――幸福,团圆,和美,富足。
一大早,指战员提前将精心准备的饺子,干果、水果等送到了县敬老院,并为每位老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指战员们与老人围桌而坐,老人们拉着指战员的`手激动地说:“共产党好,消防队员好!你们这么忙还来看我们,心里真正装着咱们这些老人啊!我们感到很幸福。”“谢谢你们今天给我们送来了饺子、水果等物品,还和我们聊天,在这寒冷的冬天吃了暖呼呼的饺子,我们心里像春天般的温暖,消防队的小伙子都是好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感受温馨的节日氛围,指战员们亲切的与老人唠家常,聊着趣事,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与生活情况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语祝福,送去了全体指战员的关怀与温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微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好一副温馨美满的景象。
活动后消防员们感触很深:“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家里也都有老人,看到这些老人感觉特别有感触,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自己能尽一点力量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后也会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和硕消防救援大队自建队以来,一直延续着关爱孤寡老人的光荣传统,经常组织消防指战员慰问敬老院,坚持把爱心和温暖送到老人们的心坎上。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指战员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状况,还强化了指战员奉献社会的理念,同时引导消防员尊重老人,孝敬长辈,学会感恩,使指战员们坚定了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决心,
冬至新闻稿15
12月21日是中国传统的冬至节气,对于中国人来讲,“冬至大过年”。在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到来之际,为了让辖区内困难独居、孤寡老人、残疾人群体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关爱,东区街道联动爱心企业,开展“冬至送温暖”系列活动。
东区街道通过企业+社工+义工,在节日期间上门走访慰问,对辖区困难群体进行慰问,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聆听他们的.心声,叮嘱他们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并送上日用品、防寒物资和节日的问候,及时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送到群众中。
近期,寒冷天气到来,东区街道心系独居困难群体的冷暖,除日常入户走访外,还开展恒常电访工作,与独居长者、残疾人等群体电话悉心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和康复状况并一一记录,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注重防寒保暖、防火等。结合长者冬季各类慢性病易发,联动医疗机构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关心关爱辖区长者群体。
东区街道“冬日送温暖”慰问活动不仅给予群众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安稳、情感上的体贴,更针对性地解决慰问对象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取得“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接下来,东区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为困难群众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冬至新闻稿】相关文章:
新闻稿冬至12-18
冬至新闻稿08-07
社区冬至新闻稿12-18
(集合)冬至新闻稿09-09
冬至活动新闻稿05-24
冬至新闻稿小学12-18
冬至活动新闻稿(合集)05-24
冬至大学新闻稿12-18
冬至新闻稿(精选25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