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师普通话提升策略

时间:2021-02-17 10:46:26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幼师普通话提升策略

  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幼师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但与此同时,对于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幼师教学状况以及提出了如何提升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幼师普通话提升策略

  幼师普通话提升策略【1】

  【关键词】幼师 普通话 策略

  前言

  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而学习语言的启蒙时期与关键时期正是幼儿时期。

  专家研究得出,幼儿大多能在6岁之前,在其生活的相对较正常的生活环境里学到母语。

  就幼儿而言,除了其生活的家庭给创造的语言环境,更重要的环境,是在幼儿园里,是幼儿教师所口传的。

  因此,幼儿教师的普通话直接影响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学前教育愈发受到重视,从而对于幼师要求也相应提高。

  作为教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它是用来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尤其是幼师,更应该将语言的艺术传授给幼儿,使其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博大精深,以此激发幼儿学习语言以及其它知识的兴趣。

  一、幼师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从落后拉回,愈发重视幼师教学,幼师职业炙手可热,从传统的以女幼师为主到更倾向于男幼师,从单纯的照看幼儿到引导幼儿认识语言、启蒙智力发展,因此,对幼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幼师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幼师里学生偏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甚至不愿接受知识;幼师教学方法单一,完全按照教材大纲走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幼儿大都在3~6岁进入幼儿园学习,语言智力的开发成了此阶段教学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有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幼儿教师的普通话其实根本是不达标的,甚至有些幼师出现过口齿不清、说话含糊的情况,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被误导。

  国家教委、国家语委虽然有明确规定将普通话水平纳入幼师考核之中,重视考核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也仅仅局限于此,只要求幼儿师范生通过普通话考试,并没有对其有更进一步的要求,以致幼师普通话水平有限,从而限制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幼师普通话水平已成为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幼师普通话水平相关策略

  1.重视普通话水平测试,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者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试和评定,是汉语标准语测试,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

  根据行业规定,幼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这就要求幼师从事人员必须重视该测试,详细了解测试的内容及目的,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熟悉掌握普通话理论知识及发声练习,从容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但是应试者必须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不是对应试者个人口才的界定,仅仅只是评定应试者掌握普通话程度的考试,这就需要幼师在取得优异的普通话水平考试之余继续深入学习普通话知识,尤其在发音方面下功夫,从而使自己普通话综合水平更上一层楼。

  2.增强普通话及心理学理论基础

  毫无疑问地,要提升普通话水平首先要掌握好普通话理论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只有扎实的语言理论才有可能培养出更高深的普通话水平,才能使普通话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在普通话学习阶段,应充分透彻了解在幼儿师范学院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并不间断的反复学习,为幼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作为幼师,有必要深入研究幼儿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想法,同时也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的发挥,从而将所学普通话知识尽数教给学生。

  在此基础上,幼师应加强自身语音的训练,规范发音标准,注意避免方言混淆造成读字的错误,时刻做到“咬文嚼字”,将声、韵、调及音变结合起来,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并将这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吸引力,从而主动积极的学习语言,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在提升自己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一起进步。

  3.培养时刻说普通话的习惯

  孟母三迁,只为给孟子寻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现如今,全国各处都推广普通话交流,这为学习普通话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但是,在中国,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而方言又与普通话的发音存在着差异,作为幼师,应该减少方言交流甚至抵制方言,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面向社会,带动周围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更应该注重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课时还是课后交流都应该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普通话,在无形中提升普通话水平。

  同时,作为幼师,应积极参加演讲比赛、绕口令活动等语言活动,通过此类活动锻炼自己的发声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借鉴他人的语言发声技能。

  熟悉了解此类活动的流程及意义为今后幼师教学也铺垫道路,在幼儿园里面开展诗词朗读、读书大赛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休闲之余体会到语言的乐趣,并且提升普通话水平。

  三、结论

  普通话作为教师授业解惑的工具,不管在哪一教育阶段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接触学习的初始阶段,幼师的教学任务更加严峻,提升普通话水平也迫在眉睫。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普通话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时刻说普通话的习惯,以普通话测试为指导,探索学习普通话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为今后完成幼儿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盛敏菊.有效培养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2013(7)

  [2]陆文君.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学习型现状调查报告[J]时代教育.2013(8)

  [3]邓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6)

  幼师开展普通话教学的创新策略【2】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为了能实现各地区人们之间的顺利交流,国家也加强了对于普通话学习的严格要求。

  而幼儿时期正是学习普通话的初始阶段,幼儿教师承担着向幼儿正确教授知识的重任,幼师的语调、表达等都会直接决定着幼儿目前乃至今后的普通话水平。

  因此,如何在普通话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讲授,成为幼师一直以来都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幼师 普通话教学 创新策略

  由于幼儿时期学生语言掌握得还不甚明晰,语音、语调的掌握还没有完全熟练,因此这也对幼师的教学给予了极大的考验。

  从近些年来幼师开展的普通话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导致幼儿不能有效地学习普通话,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师应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理清自己的思路,客观对待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创新开展普通话教学的策略,来达到提高幼儿学习普通话水平的效果。

  一 幼师开展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学校开展的普通话课程情况来看,普通话教学的课程设置存在课时较少的现象,平均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在教材的学习中理论知识占据了大部分,给学生实际训练的时间比较少。

  而普通话作为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是需要大量实践学习支持的,幼师除了要做到课堂中掌握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堂外的实践,这也是急需进行改善的。

  2.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重要工具,是表达自己思想的直接方式。

  而且语言的发展也是建立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但由于受到课时、练习时间的限制,大部分幼师在教学活动中仅实现有限的师生之间互动,而缺少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新时代的要求是学生们能实现共同合作学习,因此如何使学生们能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普通话水平也是幼师需要进行创新研究的。

  3.幼儿学习的现状

  由于幼儿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年龄较小、认知程度不高与自制能力也很差,普遍在普通话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是:认字能力差、语调不清晰、语气不连贯等。

  造成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些在于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等。

  面对学生学习的这些现状,如何以新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幼师要不断进行探索的。

  二 幼师开展普通话教学的创新策略

  1.开展教学的氛围策略

  幼师在开展普通话教学中,应注重创设课堂的氛围,有效的课堂氛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环境,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自己的个性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积极评价学生的参与,以此达到烘托课程的有效氛围。

  总的来说,就是有效地营造课堂氛围来引导幼儿学生进入普通话课程的学习。

  2.加强普通话教学创新的针对性

  幼师在创新开展普通话教学的策略时应注重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有效的针对性。

  一方面,幼师不要认为学生年龄小,各方面发展都还不完善,因此充当学生的决定者,甚至引导其创建一些错误的思想和方法,应该正确对待学生自主的探索,实现他们思维的有效拓展,不要将学生的创新欲望扼杀在萌芽中。

  另一方面,开展普通话教学中尽量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量,将一定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中,充分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探索欲望、好奇心运用起来,同时由于学生还不具备充分完整的思想思维,因此幼师也应给予重要的引导。

  在幼师正确的引导下,实现学生的个性表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针对性培养。

  幼儿阶段是为今后他们成才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普通话的发音与学习技巧,必须要养成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发问、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注意普通话的锻炼。

  3.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齐心协力来完成共同的任务,因此在进行学生分组时,为了有效地开展普通话教学,一定要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态度等来进行正确的分组。

  比如说把学习成绩好与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分在一组,使之可以互帮互学;将个性活泼与个性腼腆的学生分在一起,使之性格互补。

  而且学生在一起不仅要互相学习,还能共同成长,因此正确地进行分组学习,不仅可有效联络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还能促进普通话的学习。

  4.有效利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幼师可以根据基本教学任务,播放相应的语音素材,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让学生在感受标准普通话的同时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且为今后说流利的普通话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进行模仿朗读之后,幼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发音状况提出纠正意见,让学生更明确地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普通话存在的问题。

  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乐趣中实现学习目标,也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 结束语

  普通话课程无论在哪一个教育阶段都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在学生刚接触规范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幼师的任务更加严峻。

  在创新开展普通话教学的策略中,不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来做好分层指导,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更要有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提高普通话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昌艺.浅谈提高幼师普通话教学效率的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6)

  如何提高幼师生的普通话水平【3】

  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其普通话水平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有深远的影响。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而师范院校师生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师范院校的学生中推广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