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例

时间:2022-10-07 09:47:01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例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例

  【裁判要旨】

  审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应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不能适用《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对共同侵权人,在无法区分责任大小的情况下,应由侵权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案情】

  20XX年3月至2006年6月原告陈锦江、洪阿菜之六子陈坤桂连续在厦门市振裕饲料有限公司工作。

  2006年6月25日陈坤桂回家后出现发热、怕冷,遂请漳浦县杜浔镇路边卫生所(负责人被告何含章,下简称卫生所)医生被告何德来到家诊治,被告何德来以其患的是“伤寒”病打针、输液共三天,并给口服氯霉素糖衣片。

  6月30日下午及7月3日、7月7日,何德来继续给患者输葡萄糖液、氯化钠加氯霉素。

  7月11日何德来改用“先锋”再输一次。

  7月12日上午,患者被送漳浦县杜浔中心卫生院(下简称卫生院)住院治疗,诊断为1、伤寒可能;

  2、其他待除。

  并为患者使用氯霉素药物,后建议转市级医院治疗。

  7月15日,患者转漳州175医院治疗。

  诊断为:1、骨髓抑制;

  2、继发性感染;

  3、电解质紊乱;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5、呼吸性碱中毒。

  住院8天后转漳州市医院治疗,诊断结论与175医院基本一致。

  经专家会诊、检查、抢救,患者因骨髓抑制、继发感染等于7月24日医治无效死亡,共计花去医疗费人民币15918.72元。

  原告夫妻共生育八个子女,均已成年。

  经委托厦门市医学会进行技术鉴定,结论为本案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卫生所、卫生院共同承担次要责任。

  为此,原告诉请判令被告何德来、何含章、卫生所、卫生院共同赔偿原告医疗费15918.72元,死亡赔偿金275065.6元,丧葬费9659元,被抚养人生活费117335元,护理费5400元,交通费2000元,住宿费1500元,误工费9204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160元,营养费5000元,精神抚慰金100000元,合计人民币445463.72元。

  【审判】

  漳浦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卫生所对患者的诊疗存在诊断行为不规范,导致治疗错误;

  卫生院对患者的诊疗存在病史采集记录不规范、不详细,病情分析不详细,导致诊疗失误。

  上述两家医疗机构的医疗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厦门市医学会作出的鉴定结论认为卫生所、卫生院共同承担次要责任是正确的,应作为本案定案依据。

  卫生所、卫生院应对原告的合理损失合计人民币402672元承担30%的赔偿责任。

  被告何德来、何含章是卫生所的医生,在执业期间履行卫生所职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卫生所承担,故原告请求被告何德来、何含章承担赔偿责任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第四十九至第五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一、被告卫生所、卫生院应在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共同赔偿原告因陈坤桂死亡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402672元的30%即120801元;

  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卫生所、卫生院不服均向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被上诉人是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为诉因提起诉讼,且事故已经厦门市医疗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各方当事人对此也没有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应参照《条例》的规定审理。

  原审确定本案的赔偿责任既适用上述通知的规定,又同时适用《民法通则》及《解释》的规定,没有正确区分上述法律依据所调整的不同对象,适用法律错误,予以纠正。

  根据《条例》的规定,死亡赔偿金并不是法定的赔偿项目,原审将其列为赔偿项目,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予以纠正,该部分费用应扣除。

  综上,上诉人关于原审判决将死亡赔偿金列为赔偿项目不当的主张本院予以采纳。

  考虑到原审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况,本院予以全案审查。

  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各赔偿项目的数额调整如下:医疗费15918.72元,误工费1269.6元,护理费2539.2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80元,交通费1000元,被扶养人生活补助费12150元,精神抚慰金58846.26元,丧葬费9659元,处理丧事误工费634.8元,合计102197.58元。

  卫生所、卫生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的过错行为,尽管双方的过错行为分别实施,在主观上并无意思联络,但客观上双方的过错行为紧密结合,均与本案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难以区分过错责任孰大孰小,原审认定双方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共同赔偿责任并无不当。

  故卫生院关于原审未区分其与卫生所的各自责任,按共同赔偿处理明显不当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作为患者一方并没有过错,原审认定陈锦江、洪阿菜自负主要责任缺乏事实依据,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原发疾病对于本案损害结果也有一定的原因力。

  故本院对双方责任承担予以纠正,由上诉人共同承担70%的赔偿责任。

  综上,上诉人的上诉理由部分可以成立,其上诉请求部分予以采纳;

  原审适用法律错误,且部分缺乏事实依据,予以纠正。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改判如下:

  一、维持(2007)浦民初字第406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二、变更(2007)浦民初字第406号民事判决第一项为:“上诉人应在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共同赔偿被上诉人因死亡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71538.3元。”

  【评析】

  本案一、二审认定事实一样,但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对如何适用法律的理解不一致造成的。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专业性较强,审理好本案必须正确界定以下三个法律问题:1、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2、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

  3、共同侵权人的责任承担问题。

  一、关于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20XX年9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据此,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应包括:(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这里所说的“医疗机构”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

  (二)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实。

  (三)行为的违法性。

  这里所指的是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其行为违法。

  (四)医院的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五)主观上存在过失。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观上要存在过失行为,而非故意。

  本案事实符合上述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属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二、关于本案法律适用问题

  国务院《条例》和最高院的《通知》相继出台后,医务界、法学理论界以及审判实务界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对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究竟应该适用《民法通则》还是《条例》,有观点认为,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这一基本的司法的原则,应优先适用《条例》,因为《民法通则》属于普通法,《条例》属于特别法,特别法应该优于普通法而优先适用;

  另有观点认为,按照法律的高阶位优先适用的原则,《民法通则》属于上位法,《条例》属于下位法,当上位法和下位法的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时候,应优先适用上位法即《民法通则》及《解释》;

  还有观点认为,按照《条例》第四十九条二款“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当然不能再适用《民法通则》和《解释》。

  又有观点认为,《民法通则》的法律效力高于《条例》,且《民法通则》与《条例》也不是基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从有利于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化出发,应按《民法通则》和《解释》的规定进行处理,这也是以人为本司法理念的体现和对人的健康、生命的尊重。

  上述争论,使法官在司法实务中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条例》是国务院针对特定领域制定的专业性很强的行政法规,对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具有当然的法律效力。

  《条例》第三条规定“条例实施后,人民法院审理因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民事案件,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参照条例第四十九至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办理。”20XX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上述通知第三条规定“条例实施后,人民法院审理因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民事案件,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时,参照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因此,在处理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适用法律,而不能适用《民法通则》和《解释》,只有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纠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才能适用《民法通则》和《解释》的规定处理。

  本案属医疗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适用《条例》的规定处理。

  二、关于共同侵权人的责任承担问题

  共同侵权行为可分为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本案即属于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

  构成共同侵权,数个加害人均需要有过错,或者为故意或者为过失,但是无须共同的故意或者意思上的联络;

  共同侵权行为,以各个侵权行为所引起的结果,有客观的关连共同即可,各行为人间的意思联络非成立要件。

  对共同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如果能区分其责任大小,则可以根据其过错或者过失承担区别责任,若无法区分,则应由共同侵权人承担共同赔偿责任。

  英美法系国家侵权行为法也认为,各自独立的行为结合在一起而造成他人损害,从而对受害人负有连带责任的人,是共同侵权人。

  共同侵权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向被害人支付赔偿金。

  如《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二次)》第875条规定:“两人或多人之每一人的侵权行为系受侵害人之单一且不可分之法律原因者,每一人均须对受害人就全部伤害负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将二人以上既没有共同故意也没有共同过失但行为直接结合造成同一个损害结果的,也认为是共同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通则》第130条也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上述条文的内容,就是包括主观的共同侵权和客观的共同侵权,并不是只有共同过错才构成共同侵权。

  共同的行为造成一个结果,原因行为和损害结果不可分的,同样可以认定为共同侵权行为,同样要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卫生所、卫生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的过错行为,尽管双方的过错行为分别实施,在主观上并无意思联络,但客观上双方的过错行为紧密结合,均与本案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且难以区分过错责任孰大孰小,因此,应认定为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

  综上,一、二审法院均判令卫生院、卫生所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是正确的。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特点

  一、当事人双方对立情绪大,不易调解,判决后上诉率高

  由于医疗事故大多造成患者死亡或伤残,患者家属情绪激动,甚至为此组织人员到医院兴师问罪,双方矛盾尖锐,极难调和。

  在诉讼过程中也是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没有错,判决结果只要没达到目的便会上诉。

  另外调解后医院理赔率只有60%,而判决的医院可要求90%理赔,因此医院不愿调解。

  二、案件审理难度大

  由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涉及到复杂、专业性极强的医疗知识,法官对这方面知之甚少,审理此类案件只能依据医疗事故鉴定小组出具的鉴定结论,但是当事人尤其是患方大多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提出异议,且由于医疗事故鉴定小组与医方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使患方信服的确很难。

  而且我们从审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鉴定结论根本经不起推敲,在鉴定已构成医疗事故,且患方自身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医方却只承担次要责任或轻微责任,那么主要责任由谁来承担?这种显而易见的逻辑错误如何能让患方信服。

  这样,依据事实来确定过错,分清责任的重担就落在了法官身上,加大了案件的审理难度。

  三、案件类型多样化

  近年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引发的原因越来越多样化,医方从接诊到诊断、手术、术后,书写病历等环节都有造成患者损害的可能,随着患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医方可能因任何环节的差错被患者告上法庭。

  案件类型的多样化也给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审理不同类型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法官必须查阅大量的医疗方面的书籍,了解双方诉争的焦点,引导当事人举证。

  四、法律适用不统一

  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在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上存在分歧。

  在赔偿范围上,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将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的性质认定为精神抚慰金,因此有些案件在判决医方承担了死亡赔偿金或残疾赔偿金,对患方提出的精神抚慰金的请求不予支持;

  但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是物质损失,因此有些案件在判决医方承担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后,又判决其承担精神抚慰金;

  还有些案件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判决死亡赔偿金,只判决了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赔偿标准上,有的适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标准,赔偿数额高,有的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数额低。

  由于法律适用的不统一,造成事实基本相同的案件,赔偿范围、标准却差异很大,当事人质疑裁判的公正性,使法院工作陷入被动。

  五、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和公民关注的热点。

  由于患者一方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及相关媒体报道引起的连锁反应,起诉到法院的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

  尤其在20**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了"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后,医疗纠纷案件上升势头更猛。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例】相关文章:

2017医疗事故赔偿标准05-19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08-05

物流运输合同纠纷的案例10-08

医院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08-27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大全04-01

民间借贷纠纷民事起诉状案例范文10-26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15篇)12-07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15篇09-05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14篇08-08

医疗事故赔偿协议书(14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