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社会心理知识
生活中,有些女人为了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不介意牺牲自己的情感,去找一个有钱的男人做依靠。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社会心理知识吧!
社会心理:没有子女陪伴 更伤老人心一
“老人对于家庭幸福感的心理需求远大于物质方面的需求。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表示,良好的家庭状况有利于提升老人幸福感。
但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年龄差异、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老年人与子女之间交流、陪伴的机会越来越少。
杨萍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流动性大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
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
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
老人与孩子不在一个城市,一年见面次数自然减少;第二,父母与子女关系之间有代沟,双方缺乏有效的交流方式也导致子女和父母即使待在一个城市,见面交流的机会也不太多,如果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更会影响子女和父母的交流;第三,有些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仅停留在表面,看似常去父母家,但往往只是走个过场,吃完饭又去忙其他事儿了。
看望父母是一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不能流于形式。
尽管早在2013年,“常回家看看”就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是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
不少人认为,陪伴是可以用物质来弥补的,但杨萍认为,老人会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如家庭的和睦与子女的陪伴、兴趣的培养等。
杨萍建议,与父母在一个城市但分开居住的'子女,无论工作多忙时间多紧张,至少半个月应看望一次父母。
如果父母年岁已高、身体不好,几个兄弟姐妹或配偶更要每天轮流陪伴;离家的孩子要常与父母联系,进行有效沟通。
未婚的子女可以一周打一次电话,已成家的子女最好三天和父母通一次电话。
你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情况都可以告诉老人。
哪怕就告诉他们“我挺好”,他们也会得到慰藉。
此外,还要多关心、了解他们的近况,如吃了什么、最近身体如何等。
杨萍强调,和老人交流,要多包容。
首先,切忌给他们摆脸色,顶撞他们;其次,多找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
和父亲聊聊时政或兴趣爱好,和母亲谈谈流行的电视节目;最后,给老人多些赞美。
如,可以给父亲说“您的建议真不错”;多对母亲说“您做的菜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好”,他们会因为你的在意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更幸福。
社会心理:女人为什么永远买不到满意的衣服二
很多女人喜欢买衣服,但永远都会觉得自己衣橱少了一件自己满意的衣服,这令很多男人困惑。
究竟,女人买不到满意衣服的原因有哪些?
“亲爱的,想开点儿。
你们女人永远都不会对自己的衣橱满意,就像我们也永远找不到完美的新娘。
”每当苏楠对着镜子垂头丧气,油嘴滑舌的小男友就会用以下观点来安慰:“‘发现’总是容易让人激动的,不是吗?等你把它买下来,整天混在一起,就会感到某些地方不合适。
相处总是比相爱难,看开点吧!”
那件糟糕的“我的”衣服
买错衣服总是令我们懊恼。
在这分糟糕的感觉中,通常不仅包含着内疚(我买错了“这件”衣服),还隐藏着更多的羞愧(我穿什么都不好看)。
如果问题的关键只是“我不会挑选衣服”,那么多看几本时尚杂志,关注一下T台秀场,大不了花钱请个形象顾问就好。
“从象征意义讲,衣服是我们展现给外部世界的第二层皮肤。
当摆在商场里的某件衣物,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就会把一贯对待自己的态度,比如挑剔,扩展到被特殊化的‘我的’衣物之上。
”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博士高璇解释说,“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眼光中长大的,很多人在成年后,还会继续使用同样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一切。
有关外表的问题也是如此。
”
谁要配上谁?
面对衣柜沮丧,有些人是因为“我穿什么都不好看”,而另一些则恰恰相反——什么衣服都配不上我。
对他/她来说,不仅衣物、鞋子,还有饰品和发型,统统都“不够好、不够完美”。
“自我中心是典型的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在他们头脑中,仿佛全世界的人们都是自己的观众。
”心理咨询师薛畅指出:“那些总是感到站在舞台中央的人,需要经常确认自己正在被敬仰、被崇拜。
似乎生活本身就是表演,每一次的闪亮登场,当然都需要备好全新的行头。
”
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类似的渴望——想成为所有异性,甚至天底下所有人眼中光芒万丈的女神(或者王子,只是男性的魅力更多结合了外貌以外的因素)。
看看那么多一掷千金的新娘,大家就都能想明白了。
“怎样在一个其实不那么在乎自己的世界里,依然感到自己活得还算不错,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
从自恋的角度理解,总是感到被挑剔,和总是需要被敬仰,只是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而已。
”薛畅说。
不够好,但是够安全
米娜的灰色小外套大概有五六件,可她还是忍不住继续购买第7件。
“一开始我也会有意去尝试那些鲜艳的颜色,可是它们穿在我身上就是很不自然,好像镜子里的那个人不是我。
”衣物不只构成我们外表的一部分,同时还建构我们的个人身份。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经常会一边盯着报刊上美艳的范冰冰和林志玲,深刻体会着内心翻腾的羡慕、嫉妒与恨,一边又在头脑中自动抑制了向她看齐的冲动?
“很多人拘泥于某一种购衣风格,不是出于满意,而是为了安全。
他们是在向内心的.身份认同效忠。
很多让我们抱怨的事物,同时又让人舒坦。
当我们不能确定改变以后是否会更好的情况下,维持原状,至少不会更糟。
”高璇补充道。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
可以选择不改变
如果你在此问题上的唯一困扰,就是换季时扔掉一堆不满意的衣服,而你的经济情况完全可以应付,那么就让自己保持这样吧,没必要一定因此自我责备。
记着,责备和批评,永远不能帮助我们改变现实。
别跟明星美图较劲
你看的所有媒体上的模特和明星形象,都是造型师和电脑特技的作品,犯不着用它们来羞辱自己。
购物前列好清单
出门前对照衣柜,想想在本季需要增添的衣服类型。
提前列好清单,购买的时候记得去参考。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个人购物之后经常后悔,就邀请朋友一起去。
反之亦然——如果你总是轻信别人的意见,那就单独行动。
【社会心理知识】相关文章:
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11-08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10-05
社会心理学心得12-30
论孕妇社会心理因素对胎儿的影响10-08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精选12篇)01-02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10-11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04-25
“男子悲秋”古代文学意象社会心理10-26
[集合]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