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材

时间:2021-05-30 08:54:22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材

  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很热的课程,因为教育心理学是通用的,那么关于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材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材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

  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2.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4.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是权威意见

  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

  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7.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8.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行动一致

  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

  10.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1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的主导教学

  1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要花多少时间

  1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

  1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1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迷失方向

  1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与维持的功能

  1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直接影响

  1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与内容

  2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一)教育心理学。

  1.理解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并能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掌握学习理论以及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掌握创造性思维特征并对中小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

  5.理解教师角色特征,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理解并掌握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运用于德育实践。

  2.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党和国家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能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3.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应达到的专业要求,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了解和掌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有关 “教师”、“学生”等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依法从教。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4)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1)掌握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熟悉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3. 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1)掌握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含义。

  (2)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3)理解和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4)了解和熟悉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4. 师德规范与法规教育。

  (1)了解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了解和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的时间(2008年)、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3)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对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主要要求。

  (4)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新颁)等法律中关于 “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规定和要求。

  四、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有的人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题目陈述的情况,让考生了解学生认知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研究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种认知风格最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而冲动型与反思型是卡根根据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来划分的。

  答案:A

  【例2】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所述现状,让考生学会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解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而诸如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等表现,明显的属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三项都不符合。

  答案:B

  【例3】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答案:C

  【例4】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让考生了解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布鲁姆认为,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水平,评价是最高水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答案:C

  【例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所强调德育方法是()。

  A. 说理教育法 B. 榜样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自我修养法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各主要德育方法的内涵。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论语》中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用在教育方面,就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答案:B

  【例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的知与行的矛盾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本质特征,学会在德育工作中抓主要矛盾。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程度题。

  解析:德育过程中有诸多矛盾的,但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