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实例

时间:2023-03-31 22:56:55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实例

  现代诗歌写作有哪些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实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实例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1】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这是很久前看到一段关于解释现代诗歌的话

  而在《文学理论》一书上对现代诗歌的描述则是: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

  我想,这里“最古老”的定义肯定是广义的,因这指向的诗歌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在我们国家发展只有短短数十年历史。

  然而就是这短短数十年,现代诗歌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可以骄傲的成果。

  其间诞生了许多杰出的现代诗人。

  按诗人何三坡在答记者问时的一句话说“中国的现代诗歌,已经进入盛唐时期。

  由此可见,现代诗歌在此间快速风靡的人群和热度,也由此可见,现代诗歌日新月异,正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爬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下面我就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阐述几点,如果不够水平,还请诗友们多多包涵和支持!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

  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

  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

  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

  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

  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实例【2】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

  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

  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

  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很久前看到一段关于解释现代诗歌的话

  而在《文学理论》一书上对现代诗歌的描述则是: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我想,这里“最古老”的定义肯定是广义的,因这指向的诗歌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我们都知道,

  现代诗歌在我们国家发展只有短短数十年历史然而就是这短短数十年,现代诗歌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可以骄傲的成果其间诞生了许多杰出的现代诗人

  按诗人何三坡在答记者问时的一句话说“中国的现代诗歌,已经进入盛唐时期”由此可见,现代诗歌在此间快速风靡的人群和热度,也由此可见,现代诗歌日新月异,正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爬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下面我就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阐述几点,如果不够水平,还请诗友们多多包涵和支持!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

  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

  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作品,来领略一下语言和意境的魅力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这是一种有形意境,“洁白的雪花,房屋,雪地,炊烟”,几个朴实的物象,在不经意间,已起落有致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已营造了一种特别雅致的意境和氛围,

  源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圣洁,引人入胜,又令读者浮想联翩而“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实际上也算是一种有形兼无形的意境了,在这种无形的意境里,

  我们不仅看到了麻雀,叶子,树木,还有一种视觉和思想的辽阔,有着不少感悟和思考,严寒下动物们乐观生存,努力向上,对于人类,实际上又是一种多大的鼓励和感恩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这里我们还能领略到诗人语句和叙说的优雅,“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

  几乎没有过多的修饰,而带给读者的却是无比干净和明朗,“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安静的画面里,突然峰回路转,可爱的麻雀向上飞起,

  带领读者的视线上升,上升,在不经意间,宁静的画面在动,向上飞翔和超越短短的诗歌作品也由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我们足够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和读者带来的巨大魅力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

  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来,带着节奏与韵律的品味,来欣赏先哲现代诗人的佳作

  再别康桥(节选)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在作者把握下,

  诗人打开的叙说仿佛一湖水美丽的涟漪,带着清凉和透彻,渐渐荡开在读者面前如果轻轻朗诵起来,就更有一番滋味了,那缓缓打开的美丽而恬静的物象

  “云彩,金柳,夕阳,新娘,……”“轻轻的走了,轻轻地来了”,一幅幅春天碧绿的画面映入读者眼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真是温暖而心动,惬意而轻快,柔情并美妙,又仿佛一曲曲轻轻的歌儿,回荡在我们耳边

  这也就是很多诗人以为的,现代诗歌,不仅是诗,更是一曲优美的歌儿纵览诗人的作品,品味其完美的韵律和意境,我们才知道,现代诗歌,有着多么巨大的魅力,令人陶醉

  而在数十年后的今天,现代诗歌翻越了无数个台阶今天的现代诗歌完全是自由的,充满个性,它们大气,奔放,内敛,开阔,并无忧无虑也就是说,

  在今天现代诗歌表达上,众多诗友也许抛弃了诗歌原本该具备的韵律,但节奏仍旧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个意义上说,节奏其实就代表了作品的一种气势,

  也可以说是一种风格,如果节奏把握得巧妙,它将成为诗人们的一种个性,也可能由此诞生各类风格,形成百家争鸣

  三、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就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

  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

  我想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吧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

  而灵动,则是指表达中蕴含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动感,使陈旧的画面鲜活,使静止的物象跳跃,使暗淡的颜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再次重生!

  由此,我们可见灵动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见,灵动的“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下面我们具体以诗来分析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下面我们来看看拟人法的神奇作用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实例【3】

  再次是押韵方式。

  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 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

  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

  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

  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

  新诗只能注意而已。

  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

  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第三讲诗歌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

  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

  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

  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

  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

  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

  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

  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

  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

  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

  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

  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一条新闻可以排列成诗: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视觉上强调了关键词语。

  如“猛撞”,包含较多心理容量。

  “死亡”,突兀而至,触目惊心。

  第四讲辩证技巧

  诗歌更为重视辩证技巧。

  诗歌是艺术生命,只有辩证技巧才能写好它。

  举例:从主客体关系上有主观与客观、有我与无我等;从艺术构思上有形与神、虚与实、大与小、藏与露、全与不全、抽象与具象、有限与无限、似与不似、单纯与复杂、夸张与写实等;从艺术表达上有疏与密、曲与直、断与续、出与入、正与反、抑与扬、巧与拙、生与熟等;从艺术风格上有华丽与朴素、自然与雕饰、强烈与冲谈、阳刚与阴柔、沉着与飘逸等。

  重点:

  1.有我与无我:我,是自我意识。

  无我,是对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个性。

  无我,一是指忘我,即心灵自由驰骋,和外物交融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二是指大我,指国家、民族和时代。

  有我才能真诚,有个性。

  无我才能不受限制并有普遍感和历史感。

  2.有限与无限:有限指具体的诗句;无限指诗句中的内涵。

  关键是写好有限。

  3.虚与实:实是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绘而直接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虚是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间接获得的信息。

  虚实结合一是化实为虚,如“化景物为情思”, 二是化虚为实,把抽象感情与哲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

  4.小与大:小与大指的是描写对象。

  一味写小会限于琐屑;一味阔大则流于张狂。

  浪漫主义比较阔大。

  爱情诗易于琐屑。

  毛诗过“大”。

  一是应当小大相形,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二是以小见大,“红杏枝头春意闹”,“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五讲诗歌模式

  模式对教学作用很大。

  有人不赞成,认为束缚作者。

  这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掌握创作和教学的要领。

  文体就是模式。

  不过初学者不必照搬,创作一段时间后要有意识地抛开模式,发挥创造力,任意起草。

  诗歌模式大致有九种。

  象征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说是诗歌的传家宝,又称多层式: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象,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尽可能无限的概括和包涵。

  象征体是表层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传统理性所规定的,如梅兰松竹、长城等。

  而被象征的本体却是隐蔽的、模糊的。

  两者关系要有任意性,便于发挥创造性。

  天才诗人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外意象通过类似联想起来,形成令人称奇的构思。

  关键是抓住两者之间共同点,而其它属性相距越远越好。

  中心方法是选择形象,形成象征意象。

  意象,又称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构成文学艺术大系统的细胞。

  意--人的意识(包括情感。

  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审美需要和认识需要),最终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作者个体生命的投射和表现。

  象--客观事物,外在于作者,但最终为作者生命本质所对象化。

  两者结合为意象,而两者成分的多少及关系的隐显疏密等造成了两种基本上的文艺创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义和重象的现实主义,也成为表现论和反映论的渊源。

  象征意象比一般意象来说,有特定的要求:成为全诗的中心形象。

  最佳象征意象,其涵义是无限的,尽可能表现作者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艺术个性的宇宙。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实例】相关文章:

英文求职简历写作技巧及范文实例10-02

现代诗歌写作技巧10-05

古代现代诗歌写作技巧09-30

讣告实例范文10-01

父亲去世讣告实例10-05

英语优秀作文实例10-07

保证书的实例10-05

求职信的实例10-08

求职信实例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