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北京的特产有哪些
"老炮儿"北京都有哪些特产?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北京的特产有哪些【1】
细数北京几大特产:
北京烤鸭:是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的名食,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02
北京果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均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03
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紫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填上去珐琅彩釉,然后烧成。
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04
京白梨:北京昌平阳坊镇西南,是京白梨生产基地。
此处背靠驻跸山,东临京密引水渠,依山傍水,属典型的山前暖带,适宜果品生产之环境。
05
怀柔板栗:营养丰富,是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质、不含胆固醇的健康食品。
据记载,清代慈禧为了延年益寿,经常食用栗子面窝头,后传至民间,成为著名的北京小吃之一。
06
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昌平区位于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生产条件优越,产品质量突出,在周边省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07
平谷大桃:平谷是全国最大的桃乡,推广果草畜综合种养方式只是全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形式之一。
08
平谷鲜桃:平谷县全区17个乡镇高效科技园区的设施桃生产基地。
其桃子的品质口味都是上佳之品。
09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 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 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10
长辛店白枣:这种枣果实为长卵圆形,个大,平均重13.6克。
果皮薄,肉脆,核小,吃起来多汁味甜,品质上等。
9月上旬成熟。
11
北京红星二锅头:二锅头酒是京城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有800年的历史,酒香不怕巷子深。
End
特别提示
老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无数的好吃的好玩的。
北京的特产有哪些【2】
1、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国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广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之一,其中尤以红虾酥糖为上乘佳品。
酥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京的酥糖一向享有盛名,其中,又以“红虾酥”最为著名。
红虾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酥、脆、香、甜”四个字。
在制作上集中了传统工艺的精华,用料考究。
一律选用优质榴花砂糖,高浓度葡萄糖浆和“二八麻酱”,经多次熬炼拔拉折包而成。
这种糖皮薄酥脆、糖馅层次清晰,吃起来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腻口,吃后不留残渣。
2、驴打滚
驴打滚是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这个北京土特产可谓是老少皆宜,就是一次不能吃太多,两三个就可以了,小心吃多了不消化。
3、京八件
京八件相信刚来北京的人都听过,做的最好的属稻香村了,“京八件”就是八种形状、口味不同的特色京味糕点,糕点上会写福、禄、寿、喜字,然后和太师饼、椒盐饼、枣花糕等放在一起就拼成了京八件,这个特产礼盒很适合送给长辈们。
4、糖葫芦
有单包装的小冰糖葫芦,小孩子很喜欢吃,和大街小巷卖的现做的冰糖葫芦味道还不一样,味道酸酸甜甜的,独立包装干净又卫生,家里有小孩子的亲们可以考虑买点这个。
5、茯苓饼
北京特产茯苓夹饼,原是清朝末年的宫廷食品。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
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因为滋补性强加上慈禧爱吃,所以身价百倍。
凡到北京的外地人,大都要到王府井买几盒带回去,以馈赠亲友。
6、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不必多说,地球人都知道。
大到中华老字号“全聚德”“便宜坊”,小到大街小巷的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想买最正宗的,当然是去老字号了,不过要做好排大队的准备,春节前烤鸭销售可是相当火爆的,你们懂的。
赶时间的小伙伴们,也可以选择超市或者火车站、航站楼等地方的商铺,也都能买得到。
7、蜜饯果脯
传说果脯最早是明朝御膳房独家生产的,后来传入民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原来用蜂蜜加工,现在都使用糖来代替蜂蜜,但习惯上仍称为蜜饯果脯。
美味:各地驻京办事处美食任你吃
北京果脯蜜饯的品种很多,果脯和蜜饯的区分,按照在北京的习惯,把含水分低于20%并不带汁的称为果脯。
蜜饯是经蜜或糖煮不经干燥工序的果制品,表面湿润柔软,含水量在30%以上。
北京的特产有哪些【3】
在北京,常见的特产有:北京鸭梨、北京秋梨膏、茯苓夹饼、北京酥糖、六必居酱菜、北京织毯、北京雕漆、景泰蓝、北京玉器、
内画壶、北京葡萄酒、北京白凤丸、安宫牛黄丸、虎骨酒、京绣、桃补花、涮羊肉、北京酸菜、密云金丝小枣、平谷大桃、妙峰山玫瑰花、
大磨盘柿、北京面人、爆肚冯的爆肚、小肠陈的卤煮火烧、天兴居的炒肝、锦馨的豆汁/焦圈、白魁老号的白水羊头、不老泉的冰糖葫芦/蒸饺、
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天福号的酱肉、护国寺小吃、牛街斋月、华天小吃、月盛斋的烧羊肉。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北
北京特产
北京特产
京全聚德烤鸭店的名食,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相传,烤鸭之美,系源于名贵品种的北京鸭,它是当今世界最优质的一种肉食鸭。
据说,这一特种纯白京鸭的饲养,约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辽金元之历代帝王游猎;偶获此纯白野鸭种,后为游猎而养;一直延续下来,才得此优良纯种,并培育成今之名贵的肉食鸭种。
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
不仅如此,北京鸭曾在百年以前传至欧美,经繁育一鸣惊人。
因而,作为优质品种的北京鸭,成为世界名贵鸭种来源已久。
吃法三则
北京烤鸭第一种吃法:据说是由大宅门里的太太小姐们兴起的。
她们既不吃葱,也不吃蒜,却喜欢将那又酥又脆的鸭皮蘸了细细的白糖来吃。
此后,全聚德的跑堂一见到女客来了;便必然跟着烤鸭,上一小碟白糖。
北京烤鸭第二种吃法:甜面酱加葱条,可配黄瓜条、萝卜条;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放几片烤鸭盖在上面,再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真是美味无比。
北京烤鸭第三种吃法:蒜泥加甜面酱,也可配萝卜条等,用荷叶饼卷食鸭肉也是早年受欢迎的一种佐料。
蒜泥可以解油腻,将片好的烤鸭蘸着蒜泥、甜面酱吃;在鲜香中更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更为独特。
不少顾客特别偏爱这种佐料。
景泰蓝
景泰蓝保健球
景泰蓝保健球
景泰蓝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得名于明朝景泰蓝年间,且以蓝釉为其特点。
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
在图案中。
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
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景泰蓝保健球是景泰蓝的一个品种,是在原来的保定铁球的基础上,采用景泰蓝工艺而制作出来的一种民间工艺品。
主要的生产于河北保定一代,是我国驰名中外的传统手工艺品,尤其是王铁匠景泰蓝健身球,继承和发展了景泰蓝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球体内设置音板,一转动便可发出清脆的高低音。
球面色泽鲜艳,坚硬耐磨,并绘制有各种花、鸟、鱼、兽、古典人物、12 生肖等多种图案,既是精美的工艺品用作摆设或馈赠亲友,又是现代人锻炼身体、消除疾病的健身用品.
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主要有杏脯、梨脯、
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均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历史】
北京的果脯蜜饯制作来源于皇宫御膳房。
为了保证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果品,厨师们就将各季节所产的水果,分类泡在蜂蜜里,好让皇帝随时食用。
后来,这种制作方法从皇宫里传出来,北京就有了专门生产果脯的作坊。
【工艺】:
采摘讲究,果实要成熟到果核与果肉能够分离,马上摘下送到工厂加工,鲜杏去核成两瓣,用白糖溶液煮制,或者浸糖液用抽空压缩机抽去果内水分。
【特点】:
选料精、加工细,所以产品色泽好,味道正,柔软爽口。
色泽由浅黄到桔黄,呈椭圆形,不破不烂,不反糖,不粘手,吃起来柔软,酸甜适口。
【营养】:
果脯的营养果脯蜜饯中含糖量最高可达35%以上,而转化糖的含量可占总糖量的10%左右,从营养角度来看,它容易被人吸收利用。
另外,还含有果酸、矿物质和维生素C,由此可见,果脯蜜饯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良乡板栗
良乡板栗系因板栗的集散地在良乡而得名,又因原产地在房山一带,故也叫房山板栗。
其粒大个圆,壳薄易剥,含糖量高且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也可做成糖炒栗子、五香栗子、栗羊羹、栗粉及做为糕点、佳肴的佐料。
现除房山外,怀柔、密云、昌平、平谷等地也生产板栗。
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
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北京雕漆
北京雕漆
北京雕漆
北京雕漆创始于唐代,距今已有 1400 余年历史,为历代皇帝皇妃宠爱和享用,属于宫廷艺术。
1949 年以后,雕漆从宫廷走向社会,成为与全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民族工艺品。
雕漆制作独特,多以黄铜为内胎,兼有脱胎(布胎)、木胎等。
胎型外涂天然大漆,一般的雕漆至少要涂 70 层,镂空雕的高档雕漆则要涂 500 层以上大漆,漆厚约 300 毫米。
然后再在漆层上进行精雕细琢。
传统的雕漆以红色为主兼黑、黄色,现代雕漆以红黑为主,并发展了绿、蓝、棕、白、桔黄等多种色彩。
传统的雕刻方法只有浮雕、浅雕,当今的艺人又创造了圆雕、半镂空和全镂空雕。
雕漆雕刻后,还要进行磨退、作里、烘烤等几十道工序,全部是手工操作。
完成一件雕漆至少需 3 个月,多则需 1 至 2 年时间。
大磨盘柿
北京郊区盛产柿子,品种也很多。
但最有名气的要数大磨盘柿。
这种柿子个头大,一般重 250 克左右,大的一只就有 500 克。
大磨盘柿味美适口,营养丰富。
还具有降血压、止血、润肠等功效。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南方地区却喜欢称之为马打滚)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
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
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
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
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粉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
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苏造肉
苏造肉是老北京特制菜肴,既不是家常自做,也不是筵宴所备。
可是老北京土著着实喜欢这一口。
所谓"苏造"并非仿照苏州口味烹造。
原来是由清宫传出的做法。
用多种中药和香料配合,有开胃健脾之功。
烹制时,着重于文火煨焖,"苏造"包含"酥造"的含义。
做苏造肉的原料主要是猪肉及猪内脏,关键在于使用"老汤"和"苏造汤"。
谁家酱肉出名,取决于它的"老汤"配制保存得法,这是老北京尽人皆知的。
如闻名的天福斋酱肘子,月盛斋酱羊肉,门框胡同复顺斋酱牛肉,以及当年的"白魁"家烧羊肉都以老汤取长。
其汤很浓,很鲜,肉也很酥烂绵软,糯香柔韧,老少皆宜,确实别具一格,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念念不忘。
北京红梨
北京红梨,又名北京红肖梨,主产区是北京市密云县大城子镇,故大城子镇素有"红梨之乡"美称。
北京红梨属白梨系统,单果重多在120克左右,最大可达200克以上。
成熟外观鲜艳、漂亮。
果肉白色多汁、甜酸爽口,可溶性固型物含量8-10%,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铁、锌等有益的微量元素。
北京红梨果实极耐储藏,在简易条件下可储存至第二年六月份,且风味不变。
北京红梨因属野生,抗性强,病虫害少,系绿色健康食品。
故深受消费者特别是京城市民的青睐。
"鲜食生津止渴,蒸食润肺止咳"和"正月糖梨二月肖(红肖梨)"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红梨最真实的评价和赞美。
六必居酱菜
粮食街有一家店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这就是已有四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六必居酱园。
这家作坊曾制订了六条操作规则:黍稻必齐,湛之泌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六必居"由此得名。
后来,这家酒肆改行成为酱菜园,名声更振。
"六必 "的严格精神和传统,却一代一代继承沿袭下来。
比如:老秧瓜必要"七寸白"的成熟;黄瓜必要"顶花带刺"二两(旧秤)一条;芥菜头必要"两道门"的均匀个;糖蒜选料必要夏至前三天采收进厂,每头四至五六瓣。
这里制酱,每年春节一过去时就把黄豆蒸熟发酵,制成"黄子",然后晒干碾碎人缸,直到"处暑"才能起缸。
【北京的特产有哪些】相关文章:
礼仪的有哪些10-01
考证有哪些10-05
座右铭有哪些10-26
实习报告有哪些04-28
元宵的谜语有哪些?10-08
物业的标语有哪些10-09
康乃馨花语有哪些10-07
表白的句子有哪些10-09
奉献语录有哪些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