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师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十分重要,幼儿好的独立性成长和培养是幼儿成长的关键,那么幼幼师应该怎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
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
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
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可是,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什么事情家长都可以帮着干。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的独立意识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渐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从做的不象样到做的井井有条。
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
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传统的传授技能方式一般分三步,即教师示范讲解、提出练习要求、孩子反复操作。
孩子在学习中既枯燥又无味,学习的质量也大打折扣。
将游戏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后,游戏就能发挥特有的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兴趣,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便于孩子掌握自理能力的技巧。
三、给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说:“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
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因此,教师更要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幼儿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忽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注意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必担心失败和批评,可以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
【幼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10-05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10-07
如何培养幼师生即兴舞蹈的能力10-05
如何培养幼儿常规心得02-16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10-08
如何培养好习惯09-20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10-08
幼师生礼仪培养方法10-05
如何培养幼儿的艺术活动能力论文10-04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