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考前常见的复习方法

时间:2022-11-10 18:01:41 钟澄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考前常见的复习方法

  考前复习时间紧,科目多,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复习,就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所谓科学的复习方法,就是指按复习规律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心理、生理特点,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取得最佳复习效果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考前常见的复习方法,仅供参考!

  考前常见的复习方法

  1.阅读法

  指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复习的方法,主要是阅读教材。

  应考复习过程中的阅读不同于平常的阅读,一定要围绕复习目标来进行,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复习的质量保证。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复习,也就是多花些时间,用功夫,彻底弄懂记牢。

  强调重点,并不是说通读可以随便应付,相反,需要认真仔细。

  教材中有很多不被我们注意的地方,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常常是出题人抓住的要点。

  因此,必须在有所侧重的同时抓好全面通读。

  2.图表法

  指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把概念、原理、公式、用法等归:纳整理成图表的复习方法。

  通过加工图表,可以化繁为简,便于比较,益于记忆,更好地掌握知识体系。

  一位已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在介绍高考复习经验时说,他的复习,到最后每科就变成了几页图表;

  我们复习时应该把阅读法和图表法结合起来使用。

  3.联系法

  是通过对知识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一种复习方法。

  采用联系法复习,既可单独进行(即通过回忆和思考),也可以结合阅读法或图表法进行。

  4.解题法

  指通过解答各类题目,巩固和运用有关知识技能,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

  在运用解题法时要注意:

  ①不要拿到什么题就做什么题,应根据自己复习的需要有所选择地做题。

  ②在做完一道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后,应总结解题过程运用了什么方面的知识,解题思路有什么特点、技巧和规律。

  ③要充分利用每道题的复习价值。

  如选择题,选出正确选项后还应指出其他选项为什么错;

  计算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一题多解);

  题目条件发生改变后,解题方法会发生什么改变(一题多变)等。

  考前复习方法

  1、考试一半靠心态

  经过高中3年的学习,每个高考考生都可以说是身经百战,对于考试本身的经验、技巧或者说是考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收获。高中3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还是自己扩展的内容,这些基础知识是我们已经具备的实力,10天改变不了什么。

  我们身经百战,对于应试的经验、考试的技巧,在一次次的模考和老师的传授中,我们也早已心中有数。最难的就是调整心态,要能够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使之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度上,面对考试从容不迫,正常发挥乃至于超长发挥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取得意想不到的高分。

  2、温故而知新

  不需要再学新的知识,做很难的习题更是不可。十天不长也不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已学过的知识,看看自己的错题集,巩固已有的实力,并从中升华出结晶。

  整个高三,各种试卷考题做了太多太多,甚至于每天考,每天做,考前这些天我们不需要再如此,看看以前的试卷、笔记、错题就行了,但请切记,绝不要因为不做试卷就忘记考试的感觉,抛开一切的放松,要保存做题的感觉,才不会到了高考考场手生,找不到感觉,找不到状态。

  3、好睡眠才有好的精神

  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只有精力充沛,才能更加有效率的学习和发挥。白天适度的紧张,晚上完全的放松,张弛有度。

  虽说如此但也不要打破平时养成的睡眠习惯,平时什么时候睡觉还是什么时候睡觉,这十天不要因为临近考试而有所变动。

  4、适度紧张,有利发挥

  考前十天我们更多的要把握心态,调整好状态,一定要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紧张不好,但万万不可出现过度放松,不再复习,不再动笔,可学习相关的全放一边,疯玩几天。有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反倒不适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适度紧张能让人保持兴奋性和警觉性,可避免在考试出现马虎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笔误等问题,能让考生发挥出最佳状态的水平。

  期末考前五大复习方法

  比较复习法

  比较法,就是依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对相近或相反内容的比较,找出共性与个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复习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一门课程的复习,都可以采用比较复习法,在这里仅以地理为例。

  许多考进北大清华的考生在中学学习时,就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地理学科的复习。

  一位同学这样举例:如复习各大洲的地形特征时,比较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地形,发现两者具有共同的特点:地势上都是东西两则高,中间低;地形上都是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地),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间为平原。又如亚洲气候和北美洲气候都具有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共同特征。

  这两位同学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比机械地记忆好得多比较复习法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便于记忆。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你可以尝试采用这种比较的方法进行记忆。

  三化复习法

  实际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采用消化、简化、序化三化复习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消化。

  这是知识有效存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消化,而不消化的知识是进不了信息库编码存储的。

  2、简化。

  所谓简化,就是要把厚书读薄,这是复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简化的关键是将知识浓缩概括,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相互之间逻辑化,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公式、符号和图形表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纳入有机的体系之中,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既利于记忆存储,又便于提取使用。

  3、序化。

  这是从占有知识到牢固存储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序化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集装的过程。如同轮船装货,同样多的货物,用集装箱比起散装来,所占体积要小得多,装卸效率要高得多。这也就是说,如果复习中能按各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分类、综合和小结,各种知识都可以有规律地进入到存储系统中。

  讨论复习法

  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当一学期结束将要进入复习阶段时,我会专门腾出一两节课的时间,把班上的学生以3`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些疑难问题展开谈论,各抒己见。

  这种复习法叫做谈论复习法。它的好处在于:当几个人在讨论时,一般会对资料作一个总结,然后按自己的理解来阐述观点。而这个过程,则会加深大家对知识的印象,及时纠正错误。通过交谈或争论,能够扩大视野,集思广益,增长知识,加强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复习。不过,讨论复习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参加讨论的人数以3`5人为宜,且要知识水平相当、学习能力相近,这样才有展开讨论的基础;第二,讨论复习要在个人复习得较为充分的前提下进行;第三,讨论时不要盲目从众,要独立思考。当大多数人的答案或解题方法比较一致时,可以问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利用空白栏

  空白栏是记笔记时为复习或者考试作准备而留下的一部分笔记本空白(如在笔记本的右边1/4处留空白)。在这个空白栏里记录重点或有可能出考题的内容,将其以提问的形式记录下来。

  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在谈及自己的复习经验时就曾提到过这一方法:复习的时候,如果能灵活利用笔记本的空白栏,往往能够对我们的学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在认真阅读笔记之后,在空白栏里概括出最核心的内容。利用5分钟时间略读笔记,找出核心的单词或句子。简单地记录数学的主要公式。英语的新单词或语法等,以这种形式按科目用恰当的方法做笔记。这样在以后阶段复习或综合复习时,只简略看一下自己的记录的核心词句,某些知识就能一目了然地在大脑中显现,既抓住了知识重点,又节省了复习时间,复习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这位清华优秀学子的学习经验颇有可取之处。积极地利用空白栏,将自己复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瞬间灵感的闪现都记录下来,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线索和借鉴,在自己复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能节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

  当然,空白栏的利用方法远不止这位清华学子提到的这一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将空白栏的利用方法归结了下面几种:

  1、利用空白栏边背诵边学习。把上课时记下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后大声背诵。当然,这一点必须是在24小时之内做到的

  2、边查看以前整理的笔记边复习。课前,简单地查看上节课做的笔记,特别是注意看空白栏。因为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相当于为更好地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了跳板。

  3、把自己认为考试时能出现的内容,改成提问形式写在空白栏提醒自己多深入思考。因为复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考试,所以在空白栏多写下几个疑问,实则就是引导自己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这对自己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大有好处。

  交叉复习法

  在和学生交流学习的情况时,他们常常会向我诉苦,说他们非常害怕复习,一复习就会感到精神倦怠。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呢

  对此,我给出的建议是,文科理科交叉复习来调节。例如:当你复习物理感觉到疲劳了,回过头看看英语单词;当你做化学题时感觉到累了,就回过头看看语文阅读。

  也许你会问:这样复习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了吗原因何在事实上,交叉复习确实能够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至于原因,有这样两点:

  一是学习内容相近,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也比较相近,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工作,会造成局部脑细胞内物质的消耗和废物的积累,因而提前产生疲劳。长时间学习内容相近的学科,造成学习上的单调刺激,就如同听单调的下雨滴水声或钟表的滴答声一样,容易引起发困,产生睡意,或者叫产生抑制,再坚持学习下去就会越学越累。

  二是由于将相近的科目和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易使大脑中的神经产生重叠、交错,因而容易引起回忆时的混淆和差错。意义与写法相近的名词或意义相近的概念都容易产生混淆,就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在安排复习内容时,注意文理交替,既可以减少互相干扰,又可使大脑皮层工作的部分获得交替的休息。

  你如果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学校所安排的课程表上,没有连着上三节课程,更别提四节、五节了。学校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安排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不停地变化学习内容,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我说的各科目交叉复习,不是指这科看几分钟,又去翻翻那科,而是指在一科复习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厌烦抵触的情绪,这时,最好转入另一科的复习,以带来一种新鲜感。

【考前常见的复习方法】相关文章:

试卷的复习方法09-26

考前随笔作文08-10

常见的通知03-03

中考考前励志语录01-17

考前教师发言08-07

孩子中考前的家长寄语11-19

考前复习需要注意07-26

常见的自我评价05-26

教案常见的碱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