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怎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10-10 09:04:37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怎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为了体现这一精神,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教师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下面结合“左右”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做法和感受。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探究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作中的着眼点都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很少关心学生的感受,很少考虑学生是否喜欢数学,更没有想到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这样,他们才会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问,才能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之中。

  在“左、右”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整堂课都洋溢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欲望。新课伊始,我引导学生观察:来听课的老师多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学生激动地鼓掌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左手做什么?右手做什么?学生纷纷联系自身实际,从各个方面来描述。然后,我引导学生找自身的左右,并用“看谁反应快”的游戏巩固。感知群体中的“左、右”,也是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第几排中去找。体验“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哪只手。教师不过早地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自己得出结论。拓展运用时也是用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小猪找家)和学生身边的事(上、下楼梯)。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当问题提出后,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探究中,探究的欲望极高,以至下课后,还有许多学生在讨论着本节课所学到的有关“左、右”的知识,可见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以往的教学,我们所关注的是一节课中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作为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而现在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是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左、右”一课时,我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双灵巧的小手在生活中能做什么?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并由此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然后引导学生在座位中去找一找:在第一横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在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4个同学是谁?第7个同学又是谁?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有哪些同学?通过找、数、说,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不仅经历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而且学到了辨别左、右的方法。在体验“左、右”的相对性时,我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学生判断:老师和你们面对面站着,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是左手,有的说是右手,我又告诉他们:老师只举了一只手,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这里我有意创设了一个矛盾冲突的情境。学生在这种矛盾冲突中,讨论得异常激烈。这样,就把教材上处于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变为了充满挑战性的动态的知识信息,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中达成共识;老师举的是右手。有学生说:教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右手的方向一致;也有学生说:我们自己转过身去,举起和老师方向相同的手,那就是右手。这种结论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积极动脑研究获得的,比教师直接给出一个结论要重要得多。在活动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判断左、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掌握了学习方法,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培养学生以上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1.要拓展探究空间,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

  每一节课都应当有针对性,我们应当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增加和删减,把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融进课堂里,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在“左、右”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加了“运用所学知识,帮小猪找家”的练习内容以及“上楼、下楼时都是靠右行的吗?”这样的生活实例,再拓展到学生找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知识。这样就使学生探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拓展到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2.要拓展探究的空间,需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当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而不是形式上的。

  在“左、右”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感知自身的左、右,还是感知群体中的左、右,无论是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还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都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因此课堂才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吸引力,散发出探究的快乐。

  3.要拓展探究的空间,需要选择灵活的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活动情境的设置、讨论题目的确定以及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都要因内容而定。学生学习方法也应灵活多样,除了课内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还应引导学生拓展到课外:参观、调查、访问、实践等,这样才能使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于课堂,满足于课外,伴随着终生。

  通过半学年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心目中的数学不再是无趣的了,数学课堂也不再是枯燥的了,数学有了它独特的吸引力,这也许就是探究性学习的魅力所在吧!

【怎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相关文章:

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10-15

怎样进行自我介绍10-20

写作文怎样进行立意09-16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2-04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8-09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11-04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12-15

怎样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12-06

探究性学习体会心得03-07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学习总结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