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生病就打针的危害
一年四季谁没个感冒,据说感冒的痊愈周期是7天,如果你一生病就打针会有什么危害呢?那么就请看看小编分享的一生病就打针的危害吧!
打针输液对人体的五大危害【1】
为什么输液会让人感觉病好得快?
对此,专家说到:不可否认,静脉输液的方法减少了由于胃酸对药物的破坏,效果比较直接,特别是对那些伴有胃肠道症状和伴随高烧的患者尤其见效。
另外,输入静脉中的成分绝大部分为生理盐水,通过输液达到了大量补充水分的作用,所以,每次输液以后人会感到“舒服”,但是对于普通人,动不动就要求输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输液是直接给药在血管中,所以对无菌要求非常高,一旦操作不当,病菌直接进入血液就可能导致败血病,这将有致命的危险。
另外,静脉输液对药物的纯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药物中有杂质,其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一生病就打针 揭密输液对人体的五大危害
所以,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讲,治疗感冒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能不吃药就不吃,能吃药不打针,尤其不要轻易输抗生素和激素”。
感冒输液的5大危害
1、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2、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一生病就打针 揭密输液对人体的五大危害
3、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
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
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
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一生病就打针 揭密输液对人体的五大危害
不输液,感冒吃这些好得快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一生病就打针 揭密输液对人体的五大危害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6、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7、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输液的危害及注意事项【2】
第一是容易引起感染
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第二,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
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第三,耗时费钱
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
而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第四,盲目输液更容易增加整个人群的耐药性。
因此,输液不是“上上选”,而是“下下选”,只有在无法采用口服和肌注时,才应选择输液。
具体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情况来判别。
第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急症、重症该输液就输液。
比如说发烧,体温超过39℃甚至40℃,就应该选择输液,因腹泻、呕吐、出血等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过输液达到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等目的。
第二是根据药物性质,有些药不能肌肉注射,所以只能用静脉注射的方式。
比如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有些会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因此必须中心静脉给药;比如脂肪乳等“营养药”,因为给药量很大,不可能通过肌肉注射实现,补液也是如此;还有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C,刺激性也较大,会腐蚀肌肉,一般会采用静脉注射。
第三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比如对于昏迷的病人,无法口服药品,因此只能采用静脉注射。
【一生病就打针的危害】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作文:网恋的危害11-15
打针的作文05-26
喝酒的危害10-28
槟榔的危害11-14
果冻的危害10-06
蜜饯的危害10-06
打针优秀作文03-03
打针的恐惧作文05-21
关于打针的作文02-10
打针记作文(经典)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