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演讲稿格式三部分
演讲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格式三部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演讲稿格式三部分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
那么,什么是演讲呢?演讲是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口头语言活动它的特点是:
第一,它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
第二,它有一定的时间性;
第三,它是为了阐述某一问题或整理而开展的;
第四,它带有一定的鼓动性和说服性。像演讲比赛、典礼致辞、会议发言、学术讲座、科研报告、竞选演说、就职演说、法庭陈述等,都带有演讲的性质。
演讲稿是演讲用的文稿,也是演讲的依据。它是为演讲服务的,是体现在书面上的讲话材料。演讲有内容、目的的不同,演讲稿也具有不同的形态,有报导、有说明、有论辩、有答谢等。
总的来说,它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这个观点和态度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它讨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观点要来自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材料也是如此。它得是真实可信,是为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提出和讨论的。
2、情感上的说服性
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演讲稿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讲话稿,一定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讲者,他们往往借肋于自己出色的演讲,为自己的斗争铺路。
3、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
4、口语化
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因此,演讲稿要“上口”、“入耳”,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讲稿要把较为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听易明的口语,以便演讲。同时,演讲稿的语言应适应演讲人的讲话习惯,同演讲者的自然讲话节奏一致。
演讲稿对于演讲都有哪些作用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
(2)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3)通过对语言的推究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由于演讲稿具有以上的特征和作用,它在写作方法上也有一定方法可循。
1、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
此外,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多数演讲稿如同一篇议论文,有主要观点,有对主要观点的论证。一篇演讲稿最好只有一个主题,这是由演讲稿的特定情景性和时间性所决定的。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完全借助于语言、手势等向听众讲明一个问题或道理,同时又要说服听众,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一定要突出主题、观点鲜明。
主题选定了,还要收集相应的材料对之进行论证。材料的选择要通俗,要选择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听得懂的,而不能选择太生僻的、很少有人知道的。因为演讲一即时表演,听众没有时间去验证或查找这些材料的内容或是出处。
因此,在准备演讲稿之前首先要了解听众的情况: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掌握了听众的特征和心理,在此基础上恰当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写作演讲稿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对演讲节奏和时间的把握。每一场演讲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少则一分钟,多则一两小时甚至一天,演讲者必须把握自己演讲的速度和内容,既不能时间到了,还没有讲完,也不能距离演讲结束还有一段时间,而演讲者已经无话可说了。
演讲稿对于演讲速度和节奏的把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时,要不时地停下来,用自己的正常语速大声朗读,根据朗读的结果调整演讲的内容。
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演讲时间的长短调整要讲的内容,做到整场演讲的音调有高低起伏、节奏有轻重缓急、情绪有高涨有低潮,波澜起伏、收舒有度。
最后,演讲稿还要在情绪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上做到生动感人。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短而精,在听众的精力分散前戛然而止,余味悠长。
发言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1、开篇点题,亮出观点。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或者直接亮出你的观点;
2、用具体的材料证明观点或传达的情感。这是演讲稿的主题部分,根据具体话题确定相关内容,可分写几部分来写;
3、总结收尾,激情致谢。用简洁明了的话总结所讲,再次点明主题;发出号召,表达谢意,进一步激发听众的情感。
写作发言稿,在语言上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语言要生动吸引人。发言稿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 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我们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也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又有很强的吸引力。
2、语言要通俗易懂。演讲稿中的话语要“上口”,要让听众一听就懂。比如,我们面对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讲,如果我们也用跟同学们演讲话语,或许爷爷奶奶就听不 “入耳”了。这样的话,我们的“精彩”演讲还能成功吗?因此,演讲稿写完后,我们要念一念,听一听,想一想,看看自己的演讲语言是不是 “上口”“入耳”。
成功写作发言稿几种方法:
1、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新颖的材料。细心观察生活,选取你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写出你独特的感受和经历,要避免人云亦云,老写别人早就熟悉的事例。
如,一位同学在写《慰问敬老院代表发言稿》时,这样写:“尊
敬关心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许多许多人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在看电视节目《非常6+1》,看到一位只有6岁的小朋友,她每个假期都要到敬老院去为那些老人们唱歌、跳舞,还拿自己的零用钱给老人们买水果。看到这一情景,我很羞愧,因为我发现自己还不如这位6岁的小女孩。”
这样的事例既选取新颖,有写出了作者自己对事件的感受,显得真实动人,容易使我们的演讲真情感人。
2、新颖开头,引人入胜。
发言稿的开头非常重要,要尽量写得新颖生动,而不要落入俗套,让觉得乏味。我们可以灵活地选用一些一下子就抓住听众注意力的精彩开头。
如,风趣幽默得开门见山法:一位同学在写《竞选生活委员发言稿》的时候,这样写:“大家好!请选我当生活委员吧!如果你们选我当生活委员,我会还你们十二分之十二的感激!不怕你见笑,想当生活委员一直是我期盼着的梦想,但是我每年的梦想都被你们无情地扼杀!这次请你们手下留情吧!?”
我们还可以采用下面这些开头方法:
提出问题法,开头就提出尖锐的问题,引起听众的注意,激发听众的思考;引用开头法,开头应用一些大家熟知的名言警句,点名主题,或引用诗歌谚语,唤起听众的共鸣;悬念开头法,开头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听众的兴趣等。
3、精彩结尾,升华主题。
请看,一位六年级同学《庆六一发言稿》的结尾:
“ 我想用鲜花庆祝,我想用蓝天呐喊,释放全部的美丽,但我更想想用五彩的笔涂满人生的画卷。那么,让我们勇敢地跨过童年的门槛,走向生命的另一个奇异的时段。
走过童年,留下无限眷恋,走向青年,美就在身边。
让我们讴歌火红的六月,让童年最后一刻释放出七彩斑斓。”
这样抒情式的结尾多么精彩感人,既深化了主题,又伸伸深深地激发了听众强烈地珍惜童年的情感。
精彩结尾参考模式:照应式结尾,结尾点题,与中心话题想照应,或者与开头提出的观点想照应,在遥相呼应中结束全文;引申式结尾,结尾或联系生活,或由此及彼,再次点明主题或表达愿望等。
演讲稿的写作有以下要求:
1、了解对象
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否则,不看对象,演讲稿写得再花工夫,说得再天花乱坠,听众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也就达不到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2、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彻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
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3、行文变化,富有波澜
构成演讲稿波澜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不是靠声调的高低,而是靠内容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
4、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
运用上下一番功夫。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要口语化。“上口” “人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
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
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 “人耳”,如果不那么“上口” “人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2)要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
(3)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
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
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
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4)要准确朴素。准确,是指演讲稿使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表现讲述的对象一事物和道理,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解,认识必须对头;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其次,句子组织结构合理朴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辞藻的华丽。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
(5)要控制篇幅。演讲稿不宜过长,要适当控制时间。德国著名的演讲学家海茵兹雷德曼在《演讲内容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在一次演讲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宁可只有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50个让人前听后忘的思想。宁可牢牢地敲进一根钉子,也不要松松地按上几十个一拨即出的图钉。 ”所以,演讲稿不在乎长,而在乎精。
5、认真修改,精益求精
从事任何文体的写作都要重视修改、认真修改、精心修改。写作演讲稿自然不能例外,如林肯在接到要他作上述演讲之后,在指挥战争、掌权国事的情况下,亲自起草演讲稿,并把演讲稿念给白宫的佣人听。直到演讲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旅馆的小房间里再次推敲、修改这篇演讲稿。
再如,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恩格斯作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著名演讲,演讲草稿是这样开头的:
就在16个月以前,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蚊墓周围,当时,这里将是一位高贵的崇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把她的丈夫的遗体放在里边。作者考虑后进行了修改,写成:
3月14日下午两点3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两者比较,后者人题较快,演讲一开始就抒发了对逝者的无限敬爱和万分惋惜的心情,使现场的人们也沉浸在对马克思的缅怀与崇敬之中。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和精心的修改,才为他的每次演讲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演讲稿格式三部分】相关文章:
英文简历写作的格式结构—页眉部分10-07
论文摘要英语翻译部分格式10-05
硕士论文致谢部分三篇10-03
论文总结部分11-15
Administration(行政部分)10-06
Administration(行政部分)10-26
自荐信格式一般几部分10-08
求职信三部分简介10-05
收入证明格式三篇10-08
贺信格式范文三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