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范文最新(精选13篇)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范文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1
尊敬的XX:
您好!
每个人的家乡的风俗都不同,我的家乡也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想不想知道?如果想的话就继续看下去吧!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风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风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机会过来我的家乡玩,我一定会给你介绍更多有趣的风俗哦!
谢谢大家!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2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各地都有隆重的庆祝风俗,可今年我的家乡淄博却有了点不一样。
传说里每到大年三十,年兽就要上岸吃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却无济于事。最终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响。所以年兽一来,人们就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纸。年兽发现人们再也不怕他了,就一头扎进海里,再没回来过。但人们正是怕年兽回来,于是每年都会放鞭炮,贴春联,渐渐演变成一种风俗,流传至今。
我的家乡山东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尤其放鞭炮更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家家户户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翘首以盼的欢乐。过年那几天,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四处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乡却没有响起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这是怎样了?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买新衣,采办年货。城市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农村的大集上熙来攘往,寒冷的天气冻不住人们喜气洋洋的笑脸。人人大包小提,开启逛吃逛吃的备年货模式。购物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好像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路边的彩灯也挂了起来,造型各异。每当华灯初上时,小彩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纷呈如童话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赏灯聊天,小孩子欢乐的在灯海里跑来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样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不管什么样的风俗,各地过年的内涵是一样的。窗明几净,阖家团圆,迎新除旧,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旧俗,我更喜欢今年的这点不一样。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涡阳。又被称“老子故里,道德之乡。”那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所以风俗也丰富多彩。其中就有一个传统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经历一冬的龙也在二月二这天被春雷惊醒了,抬头而起,所以也叫“春龙节”或“龙头节。”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天子下地,臣赶牛。”也就是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就告别农闲,开始劳作了。大家在这一天祈龙赐福,期望一年风调雨顺。在这一天吃的东西都和龙有关:吃春饼,称作吃龙鳞;吃馄饨,称作吃龙眼;吃面条,称作吃龙须;吃米饭,称作吃龙子……另外,还吃煎粉、炒豆子等。
为了讨吉利,在这一天,人们早上起床都要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所以家长为了给孩子讨个吉利,同时也是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就在这天带孩子剪头。理发店门口都排成长长的队,理发师傅都忙得顾不上吃饭。
在我的家乡,有给男孩留辫子的风俗,也当然选在这天剃辫子。大摆筵席,广请宾客。男孩要盘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几个人抬着,唢呐手吹吹打打在前面引路,到村外的小桥上或小河边举行剃辫子仪式。
剃辫子的师傅要说唱祝福歌,祈祷孩子一生平安,长大金榜题名。并且,要看孩子有几位舅舅,就把辫子分成几缕,每个舅舅分一缕,舅舅拿到头发,要给孩子红包。然后把几缕头发用红纸包好,系在鸭子的腿上或鲤鱼的`背鳍上,放入河里,众人会一哄而上抢鸭子或鲤鱼。也把仪式推向了高潮。
另外在二月二这天,农村还有“围仓“的风俗,就是在房前屋后,用青灰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就是期盼今年是个大丰收。
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民俗特点,需要我们传承、保护。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4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今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可是,你知道吗?现在吃粽子可要留意了,棕叶一开头是青绿色的,正常在煮过之后叶子都会呈深绿偏灰黑色或是暗黄色,不会呈青绿色,如仍是青绿色的.粽子,可千万别吃,由于这种棕叶含有大量的铜。
今日早上,爸爸叫我起来吃早饭,我一起来,就问:“有粽子吃吗?”“没有,吃稀饭。”我说:“啊,不吃粽子还算是过端午节?”“噢,好吧,我和你妈妈现在去菜市场买,你在家看书等着。”
没想到爸爸和妈妈一回家,爸爸赶忙换了一身迷彩军装要出门,我赶忙问:“爸爸,你干什么去呀?”,爸爸只说了一句“单位有事”就出门了。
爸爸出门之后,妈妈问我饿不饿,要不要先吃点饭?我说:“现不饿,等爸爸回来之后一起吃吧!”可没想到始终等到十一点多,爸爸才最终回来,妈妈笑着说:“看来我们今日只要吃两顿饭了。”然后,妈妈和我就开头端菜上桌,我们一家三口说着笑着一起高快乐兴的吃饭了。
吃完饭,我们一起观看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节目,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5
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但却由于他的忠诚和仗义直言而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时机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投汨罗江。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划船前来救助,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喂食鱼虾来爱护屈原的遗体。久而久之,我国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屈原已去,但是他的爱国热忱却已化成一座丰碑,牢牢地直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或许,这古老的传奇你早已经听过,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但是,我们要知道2022年11月,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奇及无形遗产着作.这绝不仅仅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个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文化记忆的节日却成为了他国的文化遗产,我们将有多么为难?但圆满的是,现代国人在越来越熟识西方节日的同时,也在以更惊人的速度遗忘着自己的历史、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珍宝。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擅长爱护和挖掘。比方四大创造之一的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很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进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无视对传统的坚持,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日新月异的今日,该如何爱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明显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记忆,节日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文化和民族的认同。对祖先制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需怀有敬畏之心,必需高度重视。让我们怀着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对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由于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分散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传统节日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面对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作为后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自觉的做一个维护者和传承者。从七夕的金凤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蕴悠绵,到京剧的唱念坐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史帙中显得那样熠熠生光、灿烂夺目。我们是中华民族将来的栋梁之材,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连续下去,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6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走亲访友,好不热闹呀!自然地快乐的事情也有很多很多,下面呢就来介绍一下我的快乐的事情吧!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大家都在置备年货,妈妈也不例外,而我则趁这个假期好好的放松一下,自然地电视也就成了我的好伙伴。假期里我迷上了看新版的《还珠格格》。每看一次,我都会跟着哭,跟着笑。在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开心果——小燕子了。她善良,他用自己善良的行为帮助了许多的贫苦的老人和孩子,她把从市集上买来的老母鸡放生了,还它们自由。他的善良的一举一动,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还很乐观。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乐观的去面对,不但自己克服了困难,同时也把快乐带给了别人。他乐观的心态,值得我去学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善良待人,乐观面对生活,解决困难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了快乐,更重要的是也给他人送去了快乐。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和爷爷、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一张张的春联象征着来年生活的红红火火。虽然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手冻得很疼,但是心里却是很开心,同时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幸福。更知道了许多有关春联的知识。如: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人们在贴“福”字时,常常倒着贴,取义为:“福”到了,希望来年的生活幸福美满。
春节中快乐的事情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是快乐!
我认为: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断,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价值,虽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断的淘汰中进行了自我的选择,能存下来的大部分应该是精华。即使有的不适合了现的环境,但若干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它又会重新适应。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明,实际上是过去淘汰的文化。现在又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又变成了我们的,连他们自已也承认是从古文化来的。只不过人不用了,他们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被淘汰的文化风俗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城里的人却开始热衷起来,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这就是文化。
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聪明得人人自卫的地步,聪明得无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则还在我们的朝时期。他们恨我们聪明,说我们不范,不法制,实际上要我们都退到古的愚民时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环的,文化文明已经到了高峰颠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来,重新开始了。
否则无路可走。学洋人文化就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没能什么新意。
今天是春节,我和爸爸、妈妈都很高兴。
一大早,我们就开始贴春联,贴好春联我们又去买爆仗。 中午,吃过午饭,我和妈妈看了会电视,看完电视我又玩电脑。
不知不觉地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包饺子。一开始,我还不会包饺子,后来,在妈妈耐心的指导下,我慢慢的学会了。我包了好多饺子,有肉的还有菜的,我把它们整整齐齐的摆好了。看到这些虽说不算好看的饺子我心里高兴极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包饺子啊!
饺子包好了,我们准备放爆仗。楼下放爆仗和烟花的可真多啊!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天空上五颜六色的烟花不停地绽放着,可真热闹啊!
爆仗放完后,妈妈把年夜饭也做好了,年夜饭真丰富,有烤鸡,有鱼,有菜,还有水饺。开饭喽,这时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晚会,春节晚会的内容很丰富,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说相声的,演小品的,还有变魔术的。一片喜气洋洋。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呀!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7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23多年历史。那么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一、端午节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
由于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思念,后来演化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行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二、端午节是卫生节
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酷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避开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三、端午节是体育节
由于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概、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渐渐演化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情纽带的作用。
四、端午节是美食节
由于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外形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由于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日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盼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尊敬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今年的端午节,你准备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感谢大家!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8
亲爱的教师和同学们:
随着端午节的接近,商场和超市里堆满了五颜六色的粽子,这标志着节日的接近。大街小巷好像都充满着粽子的香味,空气中充满着淡淡的粽子香味,已经被人遗忘了。又是端午节了!
父亲住院半个月了,这几天忙劳碌碌,送孩子,去医院,做饭,几乎每天如此。假如不是在超市看到各种粽子,我都差点忘了端午的到来。
父亲在家的时候,满屋都是粽子,孩子们在玩着歌,笑着,等着好吃的粽子在火锅里翻过来端上桌的那一刻。拿起热气腾腾的粽子,迫不及待地撕掉包裹在粽子衣里的丝线,剥去美味的爱护,蘸上甜甜的糖,当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呼出一股热气,闭上眼睛,一路品尝着从嘴里流下来的浓浓的粽子香味,直到全身都包裹在粽子香味里。真的很美丽!
我爸总说我手笨,学不会做粽子。我试了许多次,但都没有到达目的.。现在,爸爸不在家,只有妈妈在家。我抓紧时间回家,说我在帮妈妈包粽子。其实我自己也帮不了多少。我拿起竹叶,看着妈妈娴熟地荡秋千。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粽子,我摆布了半天,还是不紧,还是包不住。我妈看不到,准时挡住我,只好坐到一边看着母亲包了。
母亲的白发又增多了!这一阵由于父亲生病,母亲益发的操劳,白发愈发多了起来!
如今我家端午节倒是讲究不多,无非是包个粽子,家门口插上几株艾叶而已,完全不如家乡那样了。家乡的端午节端是喧闹非凡,龙舟、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没有回家乡了!
看着母亲包完粽子,煮在锅里,才匆忙而去。黄昏时分,砰砰的敲门声响起,翻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手里提着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没说几句话就走了,看着那兜粽子,只觉得两眼发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久久无法安静。
那一个个的粽子,就是浓浓的爱意!浓浓的深情!那一颗颗的米粒、一个个的蜜枣就是一颗颗跳动心,一片片不舍的情啊!
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9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10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很多习俗,例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较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11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例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到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1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爆仗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心目中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的春节有所不同。往年总是妈妈早早的就开始大扫除,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我和爸爸年三十午饭前负责贴好春联。可是今年由于妈妈要照顾小弟弟,因此我和爸爸就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就早早起床了,我们俩分工明确,我扫地、拖地,爸爸擦洗门窗和桌椅。开始大扫除了,我迅速拿起扫把认真地扫地了,卧室、阳台、厨房、客厅和卫生间全扫了个遍,然后我又拿起吸水拖把认认真真地把地拖了一遍。不一会儿,我就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看着爸爸仍在忙碌着,我便放下拖把,拿起抹布,端着打好的水去擦我的学习桌了,10分钟过去了,看着被我擦的锃亮锃亮的学习桌,我觉得我好有成就感呀!接下来该贴春联了。往年是爸爸主贴,我打帮手,而今年爸爸说我上初中了,春联应该我来贴,他负责递胶带,指挥我贴,于是我义不容辞地答应了。我先端来凳子,站在凳子上把去年的旧春联撕下来,然后我拿出今年的新春联,分清楚了上下联,我手里拿着上联,接过爸爸递给我的胶带,站在凳子上,听爸爸的指令,往左一点,往下一点……我一一照着爸爸说的'调整。终于爸爸说可以了,我便固定好胶带。我左右一瞅,上下联高低差不多,横批也基本上在正中间,我下了凳子,往后退了几步,再看了看,春联贴的端端正正的,我满意地点点头。
一切就绪。我们吃过午饭就换好新衣服,拿着提前买好的拜年礼物,就前往奶奶家。往年我们是一家三口去,今年又添了一个小弟弟,变成了一家四口。小弟弟一路上对着我们笑,他好像也知道我们要去奶奶家过年了,变得异常兴奋。春节市内的路况格外的好,车少人少,平时40分钟的车程,现在也就20分钟左右。
一进门就看到三妈在厨房里忙活着。往年可是大伯一个人包揽年夜饭的,由于今年大伯走火车跑春运了,今年就只好三妈承担也这项任务。我连忙放下手里的礼品,跑进厨房帮忙了。一会儿帮忙拿个盘子,一会儿帮忙端个菜的。
看着时钟来到了18:00,全家也都到齐了,各种美味佳肴也都上了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起举杯欢庆佳节。互相碰杯,说着鼓励的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我们家的年三十与众不同,看着可爱的小弟弟,看着家里人开心的笑容,伴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
自身的新年愿望——愿全家人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愿小弟弟健康快乐的成长,愿自身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 1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有自我过年的习俗和方式,而大连这个海滨城市也有着它自我独特的过节方式。
在大连,人们都爱热闹,在劳动公园里张灯结彩。一般腊八节开始年的序幕就算拉开了,我和家人到市场上采购年货,真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市场上的'人摩肩接踵人来人往,小贩子朗朗上口的叫卖声让你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聆听,也是一种享受!今年的腊八节天气有些寒冷,可是热情的大连人们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而停下购置年货的脚步,每个人都热情洋溢奔走着,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我跟在家人后面走走停停,边看边乐,心里的喜悦之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想每个人都像我似的,欢乐着,幸福着!腊八,家家户户是要做腊八粥的和泡腊八蒜,一早起来,爷爷在厨房忙着做腊八粥,我和家人开始剥蒜制作腊八蒜。整个房间里瞬间飘满了腊八粥的香气,诱人香味绵延好久!红灯笼的世界。小孩子们放完鞭炮一般就回家了,因为丰富的年夜饭吸引着小孩子们肚子里的馋虫,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美食大餐就要开始了,美食美酒飘香,欢乐声交杯声响遍各个大街小巷,这就预示着年已经开始啦!
正月十五,又名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这一天,大连大街小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让人能看花了眼睛。这一天,家家户户也要吃元宵的,因为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欢乐美满!转眼,十五过去了,也就预示着年要过去了。大连一切都恢复到以前的样貌了,上班的上学的,都各就各位啦!年和欢乐是一样的,总是悄悄地离开,可是也会悄悄地再回来,这就是大连的春节!我爱的春节!
【家乡风俗主题演讲稿最新】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的作文02-29
家乡的风俗作文02-05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4-27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02-29
[推荐]家乡的风俗作文09-17
(精)家乡的风俗作文10-04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2-25
家乡的风俗作文四篇03-26
家乡的风俗作文三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