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青少年与法同行3分钟演讲稿
导语: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法同行演讲稿,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文书帮!
与法同行演讲稿【一】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很高兴站在这里进行简短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法同行。
提起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发展,先后出台了300多部法律,“依法治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多么令人振奋!更有许许多多像詹红荔这样的司法工作者用爱心诠释专业法律的尊严和光辉!
詹红荔是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7年以来,先后审结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87件,涉及1120人,这些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她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她真正做到了用爱心去温暖,用真诚去感化,用良知去教育,用行动去挽救,走出了一条用司法程序,全方位、多层次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特色审判之路。
多年来,詹红荔同志怀着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社会和谐的坚定追求,将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延伸,挽救了众多失足少年,化解了众多社会矛盾;她走进社区、学校、看守所,凝聚社会力量,创新法制教育模式;她廉洁公正执法,无声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挽救一个孩子就挽救了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增添了一份和谐。詹红荔同志被称为“法官妈妈”,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爱心,用心,恒心和公心。她不仅做好审判工作,更重要的是化解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种种不安定因素,詹红荔同志对每个失足少年都不离不弃、悉心关照,不断通过爱与温暖感化教育失足少年,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感恩社会。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感化和拯救工作,是全社会的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要引导社会中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她说:每一天的多一点,每一个法官的多一点,每个案件的多一点,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距离就近一点。詹红荔坚信没有坏到骨子里的孩子,只要耐心,加上正确的引导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变好。为此,工作中的詹红荔总是多走一点,更加全面地了解案件的背景和当事人的司法需求。七年来,在她的帮助下,70多名失足少年出狱后找到了工作,315名失足少年得以继续在校完成学业。
詹红荔同志凭着对人民司法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她比别人多走一点,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司法审判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认认真真办案、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爽爽做事、开开心心工作”,这是詹红荔的真实写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中的天平永远不失衡。詹红荔同志用一种执着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折射出当代法官不断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她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真心真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
力找准情、理、法的结合点,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人民的信任是无言的丰碑,詹红荔的工作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认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省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我们赞美詹红荔,更要从中思考道德和法律的力量。
在当今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似乎道德的约束不断被人们所淡忘,甚至有些人在讨论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促使我们更加呼吁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的秩序。纽约,这个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犯罪,无疑永远在威胁着人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法律永远维护正义!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不可否认,有一些人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为是“金钱”和“利益”。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完善之中。我们应当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坚决地捍卫它,这也是在捍卫国家的尊严,捍卫自己的尊严。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遵纪是基础,从认真听课做起,从保证每一节自习课纪律开始,相互监督、严格自律。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开始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风气做斗争。同学们,我们不能忽视遵纪的作用。如果你认为违反学校的纪律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情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尝到法律的制裁才悔恨呢?所以我们在校园里只有做一名守纪、勤学、上进的大学生,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法律在我们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 同学们、朋友们,从今天起,让我们携手共进,踏上与法同行的成长道路吧!
谢谢!
与法同行演讲稿【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法律,就在你我身边》。
谈到法律,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庄严的法庭,严肃的法官,因而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揭开“法律”神秘的面纱,我们不难发现法律早已似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每天都要过马路,你知道是什么保障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汽车安然有序地度过吗?是交通法规。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是什么保障我们饮食安全吗?是国家的食品安全法。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都能够快乐入学,你知道是什么保障我们求学的权力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我们的生活安定美好,你知道是什么保障我们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所有的.这一切,都清晰地告诉我们,法律不仅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每天在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古人云“国有常法,虽危不乱”。正是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才变得和谐,变得有序,变得幸福安康。
其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国家还专门为我们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些法律法规,有效地呵护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家家户户连上了互联网。网络的存在,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谁都知道,网络又常常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在家上网受到限制,于是进入网吧,通宵达旦。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遭受网络毒害而痛苦不堪哪!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正好路过一家网吧,看见几个小学生想要进入,却被店主拒之门外,只能灰溜溜地走了,看起来特别懊丧。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网吧不让他们进去呢?”爸爸眨了眨眼睛,笑着说:“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哦!”“法律还管这么小的事情?”我不解地问。“当然,未成年人是法律重点保护对
象呢!中小学生自制力差,早在2002年国家就规定,网吧不得接纳中小学生进入。而且,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立网吧。”听了爸爸的一席话,我恍然大悟,从心底里敬畏法律,同时又深深地感激法律。
法律不仅守护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也是维护我们权利的有力武器。最近,我们家新买的橱柜出了点问题,打开门就是一条小裂缝。妈妈向商家反映了这一情况,谁知商家并不承认。我突然想到了这学期品德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我让妈妈找出了发票等收据,尝试拨通了12315,投诉了商家。没想到,通过12315的协调,商家竟然答应帮我们换新的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当我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师时,老师直夸我学会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各位评委,法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法律又似一位导师,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法律更如一位朋友,时刻伴随我们左右。法律在我们的成长路上一直和我们相伴相随,呵护我们成长。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法制装在心中,让和谐溢满神州!
【青少年与法同行3分钟演讲稿】相关文章:
与法同行征文10-19
与法同行作文09-29
与法同行法治征文05-27
与法同行作文10篇06-08
与法同行法治征文[精品]06-01
与法同行征文(精选26篇)04-24
(热门)与法同行法治征文05-29
与法同行征文范例15篇10-23
与法同行法治征文8篇05-29
与法同行征文(通用26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