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

人口老龄化下辽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理由

时间:2022-10-07 18:17:44 研究生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口老龄化下辽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理由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很多研究生就不知道怎么去写。在这里小编提供范例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在老龄化趋势下,辽宁省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必须进行调整。因此相应辽宁省社会养老服务系统也要进行调整,符合在老龄化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文化养老

  作为一个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支持系统。社会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提高和延续,目的是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一、辽宁人口老龄化目前状况

  据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辽宁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0.22岁,高于全国1.67岁;2000年辽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3.34岁,10年间增加了3.12岁,仍高于全国人口预期寿命1.94岁。辽宁省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到2013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89.9万人,占辽宁省人口总数的18.5%,2013年,全国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4.9%,辽宁省老年人口比例比全国高出3.6个百分点,同时,同2012年相比,辽宁省2013年老年人口比2012年增加了38.3万人,增长率达到了5.1%。

  二、辽宁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理由分析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根据辽宁省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家庭规模逐年变小。2000年每户家庭平均人数为3.15人,到2012年每户家庭平均人数降到2.7人。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提供的老年生活保障功能在持续的弱化。一方面是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下一代赡养上一代的经济承受能力迅速下降,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甚至高龄化的趋势又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但现实情况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没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会更加严重。

  (二)机构养老缺乏专业化的服务人员

  目前,辽宁省从事养老服务人员大多来源于城市下岗职工,这些人员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缺乏专业技术和素养。特别是在社区或村级养老机构,一些护理服务人员连基础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都不了解,更谈不上提供专业的医护、养护等相关需求服务。虽然一部分人经过短期的服务技能培训,但因为自身并未经过系统培训或参加相关工作,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执业资格专业资质,使得整体服务队伍表现出专业素质较低的状态。职业性护理人员的匮乏,使得我省机构养老的服务水平显著低下,老年服务事业发展普遍缓慢。

  (三)政府作用缺失

  政府力图为弱势老人和贫困老人补缺、不使养老服务行业的非营利性褪色的出发点,使其关注点长期集中于需要救济的老龄群体,注重基于存活需求的养老服务供给,试图通过增加低水平的服务解决当前的理由。各地政府针对“三无”、“五保”等弱势老年群体采取了包括购买式居家养老、给予养老补贴、养老福利院收养等多种措施,但对于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的培育与支持力度不够。

  (四)忽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现行的养老服务体系一大理由就是把养老服务等同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养老,忽略了老年人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多数子女认为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让老年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便是对老年人的孝,但是子女忽视对父母精神方面的慰藉,忽略对老年人的情感交流会使得老年人由于缺乏思想关心和精神慰藉,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和自卑感。对于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仅仅停留在读报、下棋、打牌等一些简单的娱乐方式的提供上,由于资金有限,对老年人其他精神、文化需求的设施鲜有提供。

  三、辽宁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倡议

  (一)重建道德秩序、强化家庭养老责任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虽然家庭的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但是由于家庭养老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方面的功能,因而它仍将会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传统孝文化的弱化,采取适当措施,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一部分进行弘扬,引导人们重拾亲情孝道,对于现代养老文化的建设以及家庭养老地位的重塑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孝养相结合的道德自觉,加强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观念,巩固家庭的照顾力量,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慰藉的需求,使家庭养老适应家庭和社会的变化。

  (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专业人员的培育机制

  1.积极抓好各类养老机构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尤其是护理专业知识、养老服务管理的技能培训,规范服务人员的准入标准,逐步实现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国家可以根据护理员的不同岗位资格认证发放不同层次薪酬待遇水平,进而充分调动护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养老护理工作体系。

  2.充分发挥各类高校、大专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在校内增设与护理、康复等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课程,充分吸纳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中来,不断完善革新为老服务队伍的结构层次。

  (三)理清各方职责,使得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政府与市场共同承担养老服务的责任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最终归宿。首先,政府要将社会福利的供给向民营部门转移,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直接供给角色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者、购买者、管理者、仲裁者以及促使其他部门从事福利服务供给的角色。同时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资助和免税的力度,政府作为主要出资者、政策法规制订者与监督者的权利与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其次,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重视服务使用者的购买力,合理配置资源,使服务和经营变得更有效率。最后,政府把自由市场同基本的社会福利结合起来,对养老服务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四)完善文化养老服务发展建设

  一是加大对文化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基于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及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实际需求,发展文化养老服务已成为完善我省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补充。加大对文化养老服务构建设施的必要资金投入,通过提供丰富的活动和服务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同时,协调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和配合作用,加快建设符合老年人需求和特点的老年文化服务中心,创立集老年人生活照料、娱乐休闲、精神慰籍、文化活动为一体的老年幸福之家。

  参考文献:

  [1]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与规划[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

  [2]洪艳.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深思[J].湘潮(下半月),2009.

  [3]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理由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

【人口老龄化下辽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理由】相关文章:

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10-07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10-07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04-16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01-14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01-14

关于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08-22

关于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10-05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06-15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10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