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杂技艺术

时间:2022-10-05 20:16:11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杂技艺术

  杂技艺术【1】

杂技艺术

  摘 要简要论述杂技的起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省杂技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杂技;艺术;多元化;创新

  1杂技的起源与传统艺术

  杂技起源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原始的杂技展现给人们的是劳动技能,比如捕鱼、打猎、上树、跳涧等等,当这些劳动技能达到某种超常的状态时,便成为了杂技的技巧。

  因此,原始的杂技所表现的就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反映出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幻想和愿望。

  这就注定了杂技最基本的基调――壮美。

  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杂技带给人们的正是这种力量的美。

  当沉重的花坛在演员手中疾飞时,当一人轻而易举地托举起几人时,当演员在细细的钢丝上腾越时,当雄狮猛虎在演员手下臣服时,我们看到的显然是一个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英雄,也看到了人的力量。

  杂技正是通过形体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使人体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符号。

  杂技从形成之日起,就不断地向世人展示出超人的力量。

  早在汉代,力技就在杂技中占有主导地位。

  据《中国杂技史》一书载:“河南、四川、山东等出土的汉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抵的形象。

  ……在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中还发现壮士相角抵的壁画。

  两个青年,赤膊光腿,头束朝天发辫,武勇异常。”举重也是力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在一些壁画中依然清晰可见古代男子托举重物而稳定有力的神态。

  杂技底座的负重量一直都是十分惊人的。

  《独异记》中记载着一位女艺人能头顶长竿载十八人在上面表演,唐代的叠罗汉曾创造了九人的集体叠置,显示出超人的力量。

  在汉代的时候,杂技被称作“百戏”。

  但百戏这个概念并不专指杂技,而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除杂技表演外,还包含着古代乐舞。

  戏曲的起源往往也要追溯到百戏。

  不过,在《汉文帝篡要》中有这样一段话:“百戏起于秦汉曼延之戏,技后乃有高、吞刀、履火、寻等也。”从这段话可以得知,虽然百戏的涵盖范围很大,但主要还是以杂技为主。

  百戏的“戏”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一个解释就是“玩耍、游戏”之意,而汉代百戏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游戏娱乐精神。

  无论是大规模的露天表演,还是在宴饮席中的娱宾之乐,百戏都洋溢着一种积极而阳刚的游戏精神和快乐向上的生命精神。

  这种娱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息息相关。

  美学家李泽厚把中国文化称作“乐感文化”,而“乐”正是“天人合一”的成果和表现。

  2杂技艺术的多元化趋势

  对杂技节目的包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谓多姿多彩,争奇斗艳。

  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形式。

  最普遍的、也是最早出现在杂技舞台上的包装形式当属对民族特色的张扬。

  这种包装形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如采用民族服装,加入民族舞蹈,背景音乐一般也是该民族的特色音乐,因此民族氛围格外浓重。

  这种包装,其主要目的是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来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的。

  以色彩为主题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包装形式。

  应该说色彩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相当强的。

  最初编导们对色彩的运用仅限于对灯光的使用上,往往借助于灯光的明暗对比、色彩的不断变换,来营造某种氛围。

  而以色彩为主题,则是对节目的整体从色彩学的角度进行新的诠释。

  如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演出的《绸调―蓝色遐想》,无论是道具、灯光等都呈现出一片蓝色,观众在不经意间被带入了蓝色的世界。

  杂技故事化是对传统杂技形式的一种挑战,尽管对于杂技是否具备叙事功能有诸多争议,但这种包装形式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一台由黑龙江省杂技团与韩国合作的杂技舞台剧《终极使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出戏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框架和艺术形式,在演绎剧情的同时,突出表现杂技艺术的特点。

  可以说是杂技与舞台剧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为拓宽杂技创作道路的一次大胆探索。

  3我省的杂技创新

  2008年冬天,中外游客来哈,不但可以欣赏到神奇的冰雪艺术,还可以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冰雪”节目。

  从去年12月23日起,一台视听效果超级震撼的大型冰上杂技舞蹈秀“COOL・2009哈尔滨”在哈尔滨青年宫盛装启幕,这台演出还将继续上演。

  这台具有国际一流制作水准、体现冰雪特色的演出,向中外游客展示了神奇的冰雪艺术和极具魅力的冰上舞蹈杂技,打造出一张新的冰城文化名片。

  整台晚会在一个绚丽、梦幻的舞台上展开,LED大屏幕展现着冰城的特色街景,背景音乐与现场打击的山西鼓乐营造出宏大的场面,冰上杂技、冰舞、高空杂技技巧、滑稽小丑等纷纷亮相,让观众置身于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题杂技晚会中。

  而所有的技巧都围绕一个故事展开――哈尔滨街头一群练习杂技技巧的年轻人,在对梦想的追逐过程中,逐渐成为在制作精美的世界级演出中表演冰上杂技节目的演员。

  此台演出最大的特点在于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是一台以冰上杂技为基础,综合了冰上舞蹈、山西鼓乐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主题晚会,各种技巧不是简单地罗列与展示,而是在剧情的安排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节目的创造中充分利用中国元素和国际流行元素,舞美布景、服装、音乐都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可以说,整台节目是对传统杂技单纯展示技巧的一次创新和突破。

  冰上杂技,在国内演出市场是稀缺资源,在哈尔滨演出,可以让外地游客在欣赏冰灯雪景的同时,观看到具有冰雪特色的冰上杂技舞蹈秀,丰富哈尔滨的旅游项目。

  4结语

  杂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

  当代杂技创作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主题晚会的兴起,与戏曲、舞蹈的嫁接,都使杂技的文化含量在不断提升。

  杂技人牢牢把握“技”是杂技的本体、“艺”是杂技的神韵的创作理念,对于杂技表演形式的创新,杂技界人士为此探索了近二十年,时至今日,杂技已经真正成为了融技巧性与形式美于一体的艺术品,这一点在许多优秀的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新世纪杂技创作的特征还表现在对身体极限的不断挑战和对杂技节目的挖掘出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要有它的经典之处,而最经典之处一定是本门类艺术中最独特的语言、最独特的美。

  杂技艺术表演【2】

  摘要:我相信置身杂技艺术花圃里的每一个园丁,只要大家追踪着时代前进,以杂技理论研究探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去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使理论研究在指导艺术实践中有所作为,杂苑之花定会更加鲜美夺目,芬芳满世!

  关键词:杂技;表演;艺术

  杂技是一门表演艺术,那么探讨其表演问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表演气质问题

  戏曲、舞蹈演员在表演上是考虑紧紧掌握角色“神似”的情感气质的,他们在表演上对角色的形象从内到外始终不脱离人物情感气质的表达,这是戏曲、舞蹈演员最重视的原则之一。

  一般来讲,杂技演员和戏曲、舞蹈甚至曲艺演员主要不同的是他不表现角色,也就是不塑造角色形象,但是他是要通过动作的技巧表现,在舞台上创造出鲜明的表演形象。

  从表演气质方面来讲,杂技演员不像戏曲、舞蹈演员要求那样装龙像龙,扮虎像虎。

  所以在气质上一般是要反映出演员的勇、智、美等特点,这就除了要求动作技巧感人,也必须要求情感气质的感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杂技节目演出前,演员穿好服装后,漫不经心地踱到幕条边,然后身体活动一下,动动腿、松松臂膀,音乐响起了他们只是听着节奏,心情仍然无所变化,该他出场了,他突然冲了出去,脸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看的感情,这个感情

  来得毫不费力,多少场的“经验”已经把他固定了、模式化了,只不过再重复一次而已。

  他也不再怀疑这个表情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生活是发展的,杂技艺术的表演也是发展的。

  随着时间与实践,在每一次演出中都应有新的体会,都应有新的追求和创造,何况还有精益求精的要求。

  我们常常讲到的“会、好、精、绝”就是一个发展过程,即使到了“绝”也是相对的,也需要向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去发展,去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以求达到更高、更新、更绝的艺术境界。

  2.掌握表演技法问题

  舞台上每一个亮相和姿势的美是一个整体的美,是全身各部位有机配合的美。

  有的人面部表情不自然,很做作、勉强,有些人上身姿态很好下身难看,这样上下就不匀称,不和谐。

  在舞台上表演时,除了注意自身各部位的匀称以外,还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姿态和整个舞台的关系。

  过去梅兰芳先生在一间装有三面镜子的房间里,细致、精确地研究他的“舞剑”动作,他的目的不仅是把舞姿让所有的观众看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严格要求每个舞姿从剧场的各个角度来看都是美的、匀称的。

  我们有些演员总认为上台表演凭情绪饱满就够了(有些人甚至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很少修饰自己的动作姿势,习惯缺点很多。

  如驼背、哈腰、端肩等,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练功和演出时,对动作的地位、对观众的朝向以及舞台调度的路线都要严格要求。

  这不是单纯的注重外表,这是表演艺术感染观众的必要条件,是演员需要具备的基本修养。

  所以在杂技艺术表演中,演员无论在出场、亮相、身段姿态、动作造型的表现都应潜心琢磨,通过艺术美的处理,求得理想的最佳艺术效果。

  3.眼神的作用和运用

  我国传统艺术表演中,都很重视眼神的训练和运用。

  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老先生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

  眼神是最能传神的,而运用眼神表达感情一定要有充分的内心体验才行。

  尤其在与同台演员交流中,眼神的运用更产生相应有效的默契和真实。

  中国古典戏曲和舞蹈讲究手眼法步,尤其是眼神的运用。

  这不只是一个传统的表演方法,是从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表演经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到神随、眼不到情难至。

  一般讲动作的目的性必须通过眼睛来突出与明确。

  如果眼睛不能紧紧随着动作就缺乏活力:如果掌握了动作与眼神的紧密配合,才能使动作的表现更集中、饱满。

  何况杂技节目中许多“顶技”一类的“把照活”与“手技”表演的“出手活”,对眼睛的运用更有着直接的特殊要求。

  4.掌握技巧的表现问题

  技巧是杂技表演的灵魂、基础,所以在杂技表演中,技巧问题就不仅仅是在整体艺术构思中如何运用的问题,而是编导如何要求、演员如何表现的技艺处理问题。

  一般讲,各个节目与节目之间、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技巧表现得好,连接得好,都需注意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技巧的安排问题。

  从编导的角度讲,既要考虑到节目与节目之间,也要考虑到在一个节目里把能够表演的许多技巧有层次、有铺垫、有高潮地安排好,使表演有起有浮、有刚有柔、有动有静、有开有合、高矮和谐,既有引人入胜的优美感,又有耐人寻味的意趣。

  第二,从演员角度来说,涉及到演员个人的艺术造诣、技巧锻炼、艺术修养问题。

  如动作技巧做得是否干净利落、层次是否清晰、造型是否稳定、情绪表现如何?是否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优长及弥补自己的不足,是否有出奇制胜的艺术技巧和高难动作等等。

  与此同时,结合动作技巧的特点,还要稳、准、快、慢、柔、美的表现方法,以求获得令人满意的、良好的演出效果。

  概括起来说,一场精彩卓越的杂技表演,主要有下列几个特点:(1)既有高难的艺术技巧的表现,又有恰当的情感气质的表现;(2)富有节奏感的动态美和合理、流畅的技巧动作的剪辑;(3)力求创造奇特壮美的画面,增强造型场面的艺术感染力:(4)有巧妙的构想,善于吸取、借鉴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5)富有独创意识,勇于突破旧的模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相信置身杂技艺术花圃里的每一个园丁,只要大家追踪着时代前进,以杂技理论研究探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去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使理论研究在指导艺术实践中有所作为,杂苑之花定会更加鲜美夺目,芬芳满世!

  杂技艺术表演【3】

  杂技是一门表演艺术,那么探讨其表演问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表演气质问题。

  戏曲、舞蹈演员在表演上是考虑紧紧掌握角色“神似”的情感气质的,他们在表演上对角色的形象从内到外始终不脱离人物情感气质的表达,这是戏曲、舞蹈演员最重视的原则之一。

  一般来讲,杂技演员和戏曲、舞蹈甚至曲艺演员主要不同的是他不表现角色,也就是不塑造角色形象,但是他是要通过动作的技巧表现,在舞台上创造出鲜明的表演形象。

  从表演气质方面来讲,杂技演员不像戏曲、舞蹈演员要求那样装龙像龙,扮虎像虎。

  所以在气质上一般是要反映出演员的勇、智、美等特点,这就除了要求动作技巧感人,也必须要求情感气质的感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杂技节目演出前,演员穿好服装后,漫不经心地踱到幕条边,然后身体活动一下,动动腿、松松臂膀,音乐响起了他们只是听着节奏,心情仍然无所变化,该他出场了,他突然冲了出去,脸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看的感情,这个感情来得毫不费力,多少场的“经验”已经把他固定了、模式化了,只不过再重复一次而已。

  他也不再怀疑这个表情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拿最常见的 “笑”来说,我们在不少节目表演中看到演员千篇一律的“笑”,有的笑得勉强、笑得干巴,有的简直是强装一笑。

  这个原因很简单,演员只表现了“笑”这样一个外表形式,却缺乏内心欢笑的兴奋、冲动与激情,在台上只是表现愉快,而没有真正体验到愉快。

  生活是发展的,杂技艺术的表演也是发展的。

  随着时间与实践,在每一次演出中都应有新的体会,都应有新的追求和创造,何况还有精益求精的要求。

  我们常常讲到的“会、好、精、绝”就是一个发展过程,即使到了“绝”也是相对的,也需要向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去发展,去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以求达到更高、更新、更绝的艺术境界。

  这就需要演员对舞台表演技艺和表现技法有不断探求的精神,对表演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

  概言之,杂技表演中演员在情感气质的表现上,更多的是需要向观众展示勇、智、美的艺术魅力,要通过自身体验的演出给大家带来愉悦。

  2、掌握表演技法问题。

  舞台上每一个亮相和姿势的美是一个整体的美,是全身各部位有机配合的美。

  有的人面部表情不自然,很做作、勉强,有些人上身姿态很好下身难看,这样上下就不匀称,不和谐。

  在舞台上表演时,除了注意自身各部位的匀称以外,还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姿态和整个舞台的关系。

  过去梅兰芳先生在一间装有三面镜子的房间里,细致、精确地研究他的“舞剑”动作,他的目的不仅是把舞姿让所有的观众看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严格要求每个舞姿从剧场的各个角度来看都是美的、匀称的。

  我们有些演员总认为上台表演凭情绪饱满就够了(有些人甚至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很少修饰自己的动作姿势,习惯缺点很多。

  如驼背、哈腰、端肩等,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练功和演出时,对动作的地位、对观众的朝向以及舞台调度的路线都要严格要求。

  这不是单纯的注重外表,这是表演艺术感染观众的必要条件,是演员需要具备的基本修养。

  所以在杂技艺术表演中,演员无论在出场、亮相、身段姿态、动作造型的表现都应潜心琢磨,通过艺术美的处理,求得理想的最佳艺术效果。

  3、眼神的作用和运用。

  我国传统艺术表演中,都很重视眼神的训练和运用。

  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老先生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

  眼神是最能传神的,而运用眼神表达感情一定要有充分的内心体验才行。

  尤其在与同台演员交流中,眼神的运用更产生相应有效的默契和真实。

  中国古典戏曲和舞蹈讲究手眼法步,尤其是眼神的运用。

  这不只是一个传统的表演方法,是从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表演经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到神随、眼不到情难至。

  一般讲动作的目的性必须通过眼睛来突出与明确。

  如果眼睛不能紧紧随着动作就缺乏活力;如果掌握了动作与眼神的紧密配合,才能使动作的表现更集中、饱满。

  何况杂技节目中许多“顶技”一类的“把照活”与“手技”表演的“出手活”,对眼睛的运用更有着直接的特殊要求。

  我们说眼神的运用,强调的是眼到神随。

  或者说是内心与外型动作的统一,统一得如何即可看出演员的表现力如何。

  因此,杂技表演中演员对眼神的运用要做到发自内心,眼到神随,同时必须结合表演节目与动作技巧要求的氛围,把眼神与动作混为一体,鲜明地表现富有活力的舞台形象。

  4、掌握技巧的表现问题。

  技巧是杂技表演的灵魂、基础,所以在杂技表演中,技巧问题就不仅仅是在整体艺术构思中如何运用的问题,而是编导如何要求、演员如何表现的技艺处理问题。

  一般讲,各个节目与节目之间、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技巧表现得好,连接得好,都需注意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技巧的安排问题。

  从编导的角度讲,既要考虑到节目与节目之间,也要考虑到在一个节目里把能够表演的许多技巧有层次、有铺垫、有高潮地安排好,使表演有起有浮、有刚有柔、有动有静、有开有合、高矮和谐,既有引人入胜的优美感,又有耐人寻味的意趣。

  第二,从演员角度来说,涉及到演员个人的艺术造诣、技巧锻炼、艺术修养问题。

  如动作技巧做得是否干净利落、层次是否清晰、造型是否稳定、情绪表现如何?是否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优长及弥补自己的不足,是否有出奇制胜的艺术技巧和高难动作等等。

  与此同时,结合动作技巧的特点,还要稳、准、快、慢、柔、美的表现方法,以求获得令人满意的、良好的演出效果。

  概括起来说,一场精彩卓越的杂技表演,主要有下列几个特点;

  1、既有高难的艺术技巧的表现,又有恰当的情感气质的表现;

  2、富有节奏感的动态美和合理、流畅的技巧动作的剪辑;

  3、力求创造奇特壮美的画面,增强造型场面的艺术感染力;

  4、有巧妙的构想,善于吸取、借鉴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5、富有独创意识,勇于突破旧的模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相信置身杂技艺术花圃里的每一个园丁,只要大家追踪着时代前进,以杂技理论研究探讨不断取得的新的成果,去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使理论研究在指导艺术实践中有所作为,杂苑之花定会更加鲜美夺目,芬芳满世!

【杂技艺术】相关文章:

动物杂技作文08-03

看杂技作文12-16

《看杂技》教学教案10-08

动物杂技团作文10-07

小小杂技团教案10-07

精彩的杂技表演作文05-24

看杂技表演作文02-02

看杂技作文15篇12-17

幼儿园科学杂技表演《我是小小杂技演员》教案设计10-10

动物杂技作文(通用42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