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得奖文章

时间:2022-10-06 22:11:23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得奖文章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得奖文章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得奖文章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

  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

  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

  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

  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

  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

  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

  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

  国家的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

  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

  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

  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

  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

  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

  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

  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

  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

  国家的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

  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3】

  “饥寒中的中国革命/竟只用一把炒面一捧雪/就爬过了位于宝兴西北/懋功正南/海拔近五千米的这个/历史性坎坷” ——詹永祥《雪山》

  小时候见过的“雪山”,在邀请到学校来作报告的老红军头上:苍苍白发象形的雪山,我怀疑就跟他所历经的长征有着因果。

  那时候,老红军嘴里的长征因为苍老的方言而含混不清;那时候,老红军被老师介绍成为“爬过雪山的老同志”;那时候,以为长征仅仅就是爬雪山,以为雪山是一枚不朽的勋章,珍藏在老红军心窝里,随岁月的堆积慢慢提升,变成红领巾眼前一头耸立的白发。

  微型的“雪山”,跟二万五千里烽烟失去关联。

  后来,通过课堂上一首著名的诗歌,知道雪山是放在尾联的一句浪漫主义,岷山千里的积雪与三军过后的笑颜,成了牢固的历史逻辑。

  那时候心目中的雪山,仅仅是一种海拔,仅仅是一个路标,它指向红军的豪迈,指向革命的胜利。

  然而,雪山终究是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历史坎坷。

  当长征渐渐沉淀成后来创业者心中的一种鞭策和激励,雪山是一个坐标,标志着民族精神的高度,革命意志的高度。

  在岁月的回眸中,长征中的万水千山渐渐地低下去,而雪山,成为一首磅礴史诗中的词眼,渐渐在怀念和追忆中高大起来。

  当更多的功绩镀亮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无数胜利前的坎坷,都在重温一幅历史图景中找到了譬喻——

  “1935年的雪不断落在横放背包上的枪枝上,金黄色的军号和猎猎作响的方面军旗帜上。

  布制的五星和八角帽下,这群反穿着羊皮的南方籍农民,像一群战争年代的食草动物,他们的饥饿是一把从喉咙里长出的锄头,渐渐挖出了埋藏在六月深处的草根与野菜……”

  南飞雁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八十年后的小学课本,依然这样描写一个季节。

  如果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的那个秋天,如果让一群迁徙的候鸟来描写人间的景象,肯定会有这样对应的句子——“秋天到了,一支队伍往北飞。

  在历史特定时刻,南飞的雁阵与北上的军队构成立体的画面。

  方向相反的运动共同把那年的秋色写进历史永恒的记忆。

  然而,大地上艰难行进的红军,与天高云淡间自由翱翔的大雁,毕竟不是优美的映衬,而是一种悲壮的反差和对照:天空里没有敌人的围追堵截,不存在四渡赤水的智慧和五岭逶迤的阻拦;天空里没有险关和沼泽,不需要七根火柴的温暖和皮带虚拟的营养……

  对于北上的队伍,“雁南飞”是心头回荡的一支久远的歌,一个幸福的意象。

  是的,梅坑话别时何叔衡相赠的绨袍,依然是林伯渠征途中战胜风雨的“雁翅”。

  客家女池育华跨越世纪的沧桑守望中,北上的丈夫始终都是一只行将南归的“大雁”。

  六盘山上的一支雁阵,是那位领袖“屈指行程二万”时的算筹。

  而那草地上两人爬着拖着、一人躺着望着的“三人行”中,北上的信念与南飞的雁群都一样,在征途中一点点积累胜利的曙光。

  南飞雁,是革命者的仰望,给予了留痕史册的机遇。

  山丹丹花

  “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从赣南馥郁的桂花香,到陕北山丹丹花红艳艳的笑脸,有二万五千里。

  当《十送红军》的民歌犹在江西的秋风中飘荡,另一支陕北民歌已在山丹丹花枝叶间孕育,含苞未放。

  一支铁流的英勇,万里征途的风尘,将是这种山丹丹花一年间要红起来的原因。

  一段革命的征途终于延伸到山丹丹花扎根的土地。

  一支队伍饱尝的困苦,被山丹丹花视作亲人遭遇的艰难。

  拥有革命的热情和纯朴的人民,“陕北”是长征篇幅里一个多么温暖的终端名词。

  是的,十一个省份之中的曲折和坎坷,万水千山间的饥寒与泥泞,无数绑腿上的疲惫和坚毅,都可以在陕北卸下来,放在窑洞里,放在米酒中。

  山丹丹花像陕北人民支起的火柴,等候中央红军的旗帜来擦燃,历史的天空被照红了一角,长征的队伍和盼望的百姓一时都被温暖。

  山丹丹花,穷苦人民的花,站在陕北的土地上,见证着穷苦大众的革命与革命的穷苦大众互相拥抱的时刻。

  山丹丹花,热烈奔放的花,它所照耀的革命和被革命照耀的花枝,说出了八十年后,人们依然纪念长征的根源。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得奖文章】相关文章:

长征胜利征文10-06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范文11-09

纪念抗战胜利周年征文09-02

学校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总结08-26

纪念抗战胜利征文400字(精选24篇)09-05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红色视窗”征稿启事05-29

长征精神征文12-07

长征精神征文10-09

伴我成长征文11-05

护士的成长征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