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时间:2025-04-23 10:05:14 晓映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精选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写征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征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精选7篇)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1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深入研究和弘扬长征精神,充分发掘长征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和××××市委决定联合举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

  自即日起,面向全国公开征文,诚邀全国各地党史专家、学者积极参加。

  一、征文主题

  应征论文应紧密结合“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一主题,全面阐述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入总结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着力宣传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征文要求

  1.应征论文应是未在报刊或网络上发表过的作品,须符合学术规范,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无误。

  2. 论文字数控制在8000字以内,正文前附1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3.引文准确,规范,并用页下注注明出处。

  4.征文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5.来稿统一采用word格式,四号字排版,A4纸打印,并在首页左上角注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字样。

  三、征文寄送

  征文请寄:××××××处收;邮编:××××;电子邮箱:××××××;联系人:××;联系电话:××××××。

  征文截止日期为××年××月××日,以邮戳或电子邮件日期为准。

  四、征文评选

  征文结束后,主办单位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应征论文进行评审,优秀论文作者将被邀请参加今年10月在××举办的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

  对于有创新、有见地的论文,主办单位将推荐到《××××》《××××》《××××》等刊物发表。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书写了一部英雄史诗,并由此改写了中国历史、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赣州开展丰富多彩纪念活动,同时推出“长征故事 红色家风——红军后代说长征”专栏报道,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

  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

  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

  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

  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

  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

  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

  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

  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

  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3

  12月份,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团委组织我厂的部分团干部和青年员工,参加由无锡市图书馆主办、江南晚报社协办的《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活动,活动在无锡市图书馆一楼开讲。

  讲座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张国军副教授带领大家反思长征那段如诗如歌的征程,并把它放到中国革命、世界历史以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阐述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大家深切感受长征伟大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张教授的讲座又让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召唤,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蹉跎和诠释,那更是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只有向梦前行,青春才更有意义。青年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每一个青年人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提高德行品质,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

  作为一名年锡柴的青年员工,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牢记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珍惜今天得之不易的幸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团队中发光发热,为锡柴的.事业添砖加瓦。我相信有一天,一个个小小的梦,会成就我们的锡柴梦,更会筑成大大的中国梦!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4

  在蜿蜒的历史长河中,长征如一座巍峨的丰碑,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信仰奇迹。八十年前,那支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的队伍,以双脚丈量万水千山,用意志突破重重围堵,将 “信仰” 二字写满了二万五千里的征程。

  湘江战役的血色染红了江水,战士们前赴后继跳入刺骨的寒流,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他们明知枪林弹雨下九死一生,却仍高喊着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树湘师长在腹部中弹被俘后,毅然绞断肠子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这份宁死不屈的信念,让冰冷的.江水都为之震颤,也让敌人见识到了红军战士灵魂深处的炽热。

  翻越夹金山时,狂风裹挟着暴雪,战士们的草鞋早已被冰雪浸透,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枪杆。但他们相互搀扶、彼此鼓励,高唱着战歌向山顶进发。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战士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上,那一刻,信仰的力量让皑皑雪山都为之让路。

  长征途中,每一步都饱含艰辛,每一刻都彰显着信仰的光芒。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那波澜壮阔的征程,更是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让信仰的火炬照亮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5

  在博物馆的展柜里,一双破旧的草鞋静静陈列着,它的草绳早已磨损,鞋底也磨得薄如蝉翼。这双普通的草鞋,承载着长征路上最动人的故事,见证了红军战士用双脚书写的不朽史诗。

  长征初期,战士们大多穿着这样的.草鞋踏上征途。它们由稻草、布条简单编织而成,粗糙又不耐磨,可就是这双双简陋的草鞋,陪着战士们跨越了千山万水。在泥泞的草地里,草鞋深陷其中,战士们便赤脚前行,让锋利的碎石划破脚掌;在陡峭的山路上,草鞋不断打滑,战士们就用布条缠紧脚踝,一步一步艰难攀爬。

  湘江战役后,许多战士的草鞋沾满了鲜血与泥浆,却依然舍不得丢弃。因为每一双草鞋,都是战友们共同战斗的见证。一位老红军回忆,他曾在翻越大雪山时,将自己的草鞋让给受伤的战友,自己则用破布裹脚前行。在物资极度匮乏的长征路上,草鞋不仅是战士们的行军装备,更是传递战友情谊的纽带。

  八十年过去,这双草鞋依然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它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穿着这样简陋的草鞋,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我们应当传承这份精神,让草鞋印下的史诗永远在心中回响。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6

  站在遵义会议旧址前,抚摸着斑驳的砖墙,仿佛能听见八十年前激烈的讨论声穿越时空传来。长征,不仅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更是一座精神的宝库,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着缺衣少食、敌强我弱的困境,却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在爬雪山过草地时,战士们以皮带充饥,用歌声驱散疲惫;在面对敌人围追堵截时,他们灵活机动,巧妙周旋。这份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智慧,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中得到了延续。无数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山区,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一样,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让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的承诺变为现实。

  长征精神中的团结协作,也在科技领域绽放光彩。航天团队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关,就如同当年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相互配合、共克时艰;科研人员扎根边疆、默默奉献,恰似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理想甘愿吃苦、不求回报。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不再需要穿越雪山草地,但长征精神依然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 7

  蜿蜒的赤水河依旧奔腾不息,河岸边的峭壁上,依稀可见当年红军留下的痕迹。八十年前,红军在这里上演了 “四渡赤水” 的军事奇迹,他们的足迹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四渡赤水” 战役中,毛泽东同志以卓越的军事智慧,指挥红军灵活穿插,巧妙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强渡赤水河,有的踩着浮桥快速前进,有的跳入湍急的河流奋力游向对岸。敌人的飞机在头顶盘旋轰炸,炮弹在河面上炸起巨大的水花,但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突破敌人的封锁。

  在渡口边,一位老船工曾回忆,红军战士们渡河时秩序井然,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也没有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帮助百姓转移财产,救治伤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这份军民鱼水情,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

  如今,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赤水河,那些曾经的战场早已恢复了宁静,但红军战士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却永远不会磨灭。他们的足迹,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对革命事业的执着,更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踏着这永恒的足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比赛】相关文章: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06-13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活动方案04-07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简报09-24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总结09-16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红色视窗”征稿启事07-31

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04-07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活动方案07-12

[经典]阅读伴我成长征文01-25

读书伴我成长征文08-02

阅读伴我成长征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