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师德征文一等奖

时间:2022-10-09 03:05:39 征文 我要投稿

师德征文一等奖

  师德征文一等奖,师德一等奖征文就是在师德活动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征文,下面的师德一等奖征文范文欢迎浏览。

师德征文一等奖

  师德征文一等奖【1】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

  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面对着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

  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

  课堂上,为了让他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单独说上五、六遍。

  下课了,为了使他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孙浩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

  二、 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二、 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

  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

  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

  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师德一等奖征文范文【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些人不用动听的话感动你,却用最真实的行动点燃了我们心底那盏灯。

  小时候,我以为他们很神秘,像一群来自外星球智商大于一百的人,可以教我我不知道的,给我除父母以外无人能及的暖暖;长大后,我明白了儿时的可笑,了解了他们对我们那一片炽热的心;现在,特别是看清了太多人情世故后,我更加对他们无比钦佩。

  明白了他们无所不知的背后辛勤的备课和那殷切的希望。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

  回想两年前,再看看正站于讲台上给我们强调纪律,卫生,生活各个方面要怎样做更好的班主任。

  我不由笑起,忽觉有股暖流开始流动。

  说实话,我觉得我很幸运在他的班级里了两年。

  我庆幸,因为他真的对我们都很用心。

  还记得那年重整行囊踏入高中校门时,那个孤独又迷惘的我。

  我想如果没有他的关心,我肯定不知如何放下忐忑。

  正是因为他太多和我一样带着新的憧憬却又不知道怎样前进的我们,才可以找到了梦的航标,慢慢适应了高中的快节奏。

  更多时候,我不想用那么多华丽的词藻修饰他,因为那不属于那个真心真意对我们的他。

  我也只是看到了为解决我们生活困难着急的他,回寝室用不到水,他就赶紧买来水桶每天指定人给大家接水,冬天没有热水,又想办法给我们解决,看到了给我们讲课认真负责的他,看到了他带出来的班级创造的一个个奇迹。

  现在,我也隐约看到了他鬓角黑发间的点点银光。

  瞬间,我目光定格,想起了那个对我们严厉管教,那个我们大家都不喜欢的他曾为我们操了多少心,用尽力气将我们护在了他的臂膀下。

  他没有牛顿,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相反他很平凡,他很普通,把我们真正当成了他自己的儿女。

  和我们穿一样的班服;给我们跑操带口号;和我们一起参加班级举行的活动,那个和我们一起玩一起闹的他,让我觉得遇见他很美好,浓浓的师生情,让我不知道怎么说出他给的感动。

  在学校时常听见别人对我们三班的赞美,欣喜过后仔细回想是付出太多的他,让我们成为了老师们口中称赞的好班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学生心目中的好父亲就是他的样子。

  他如一缕阳光,给我们了百般温暖;他如一座大山,给了我们依靠;更如一条船,承载我们走向远方。

  他就是我们高二三班的班主任——鲁慧勇。

  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只想对他说一声:“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爱您带领的这个从未被超越的三班。”最后,我也希望他教坛展才华,桃李满天下。

  师德一等奖征文【3】

  有言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人须有一颗敬畏之心。

  而所谓敬畏,无外乎恭敬、虔诚。

  身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孩子心灵的塑造工作,看似微弱,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与进步。

  我们又怎能不心怀敬畏?劳建洪等四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向我们传达——教育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甚至是一份伟业。

  敬畏,与其说是态度,不如将之定位为责任。

  责任之一:敬畏学生。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的这句名言,常在我的耳边响起。

  我们时常告诫我们的孩子要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殊不知,身为人师的我们同样需要感恩。

  感恩父母,是他们教会我们怎样为人子女;感恩老师,是他们教会我们怎样尊师重教;感恩学生,是他们教会我们怎样为人师表。

  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家庭和社会幸福的源泉;每一个个体连结在一起,就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他们的成长道路需要教师的关爱。

  有人说,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是医生和教师,前者呵护生命,后者呵护心灵。

  医生的失误可能耽误一个人的生命,教师的失误或将摧毁一群人的心灵。

  所以,时刻心怀敬畏,肯定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树苗;承认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的给予每个孩子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尊重;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引导每个孩子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

  责任之二:敬畏课堂。

  《礼记》有言:“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课堂是每个孩子成长的舞台,也是每个教师成长的舞台。

  舞台上每一曲优美灵动的华尔兹,都是需教师用生命谱写。

  对课堂的敬畏要求我们每一堂课都谨慎地备课,仔细地上课,耐心地讲授,细心地引导,合理地评价。

  不论“台前”“幕后”,都应如朝圣者那般怀着一颗虔诚之心。

  教师应当时刻反思和剖析自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有些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备好一堂课,不也正践行了“为学以敬,治学以畏”这八个大字吗?傅丹丹老师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告诉我们敬畏应从课堂开始,这是一种态度。

  她对课堂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执着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她执着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境界,从培训到自学,从未停息。

  因为她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光荣使命,这就是一种责任。

【师德征文一等奖】相关文章:

师德征文一等奖范文01-06

师德征文一等奖范文2篇[精选]01-07

全国师德征文一等奖范文最新06-12

师德的征文07-31

师德教育征文06-12

师德师风征文06-19

中职师德征文10-05

师德征文范文10-01

关于师德征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