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家风家训征文

时间:2022-10-06 16:25:54 征文 我要投稿

家风家训征文400字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家风家训征文400字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家风征文范文,来看下面:

家风家训征文400字


 

  家风家训征文400字【1】

  中国自古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古代,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到现在,可能有很多家庭已经没有了,但我觉得,有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会使一个家庭和睦与幸福。

  我们家就有家风、家训、家规。

  我们家的家风是“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家从我姥姥那辈开始就以孝传承。

  我姥姥还有一个妈妈,就是我的太姥,已经有九十多岁了。

  姥姥和太姥不在一起生活,相距很远,但她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姥姥一个星期至少打三次电话给太姥。

  姥姥一年大概只能回去一次。

  下一辈是我的妈妈。

  我妈妈也很孝顺,我们虽然不能常回去,但现在科技发达了,都会用电脑、手机联系了。

  妈妈也会经常上网给姥姥姥爷她们买东西,再寄过去。

  下一个是我们的家训。

  我们家的家训一点都不特别,就是节电、节粮、节水。

  父母教育我们随手关灯,每天控制电器的长期使用。

  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吃多少盛多少。

  用完水龙头及时关上,用淘米的水洗手、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擦地,等等,我们一家人都已经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家也有家规:1、吃饭不能说话、看电视。

  2、用完东西归还到原位不随手放。

  3、对长辈有礼貌,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4、孩子不干涉大人的事,家长不偷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

  5、有客人来了问好,拿杯子给客人倒水,客人走的时候送客到门口说再见。

  6、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其他人,要礼貌用语不骂人和说脏话。

  7、大人说话孩子不插嘴。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家规,它会让我永远把它记住。

  并且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家风家训征文400字【2】

  家,给人以温暖。

  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

  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

  他忽然倒了,塌了。

  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

  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

  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

  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

  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

  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

  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

  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

  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

  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

  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

  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

  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家风家训征文400字【3】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每个家,都有自己家训、家规、家风,我家也不例外。

  我家的家风特点是“勤学孝悌乐助人”,从字面上看,或许跟多数家庭的家风没有区别,但家风的传承,更多的是家族之人的言传身教。

  关于家风中的勤学,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乌霉诗》,是清朝的王颖士所作,他是王氏家族的第十五世,清康熙十八年进士。

  王颖士少年时曾在耿王庄私塾念书,因家境贫寒,缺衣少食。

  秋天高粱抽穗时,杂生乌霉,王颖士午餐时以此充饥,不回家吃饭。

  这引起了塾师的疑问,经询问,王颖士便作一首《乌霉诗》以解师生之疑。

  所谓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王氏家族自古就讲究孝道,在整个大家族里,也没听说哪家有不养老、虐待老人的。

  王氏家族十六世族人王克宽,康熙年间进士。

  他的《析筋诗》反映的是王氏孝悌的文化。

  诗的内容是:“少年堂兄共砚窗,春秋桂杏又同芳。

  上追淡墨题名榜,下盼红绫赐饼香。

  弟举孝廉能侍养,房分叔季足衣粮。

  宦囊美产余无取,牧马场中学牧羊。

  ”这首诗反映的是,王克宽性孝谦让,少时和兄弟一同读书,在他考取官职后,把父母接到身边,视家产财物为身外之物。

  兄弟们分家时,先让兄弟们选择丰肥的土地和正堂房舍,而自己则选取了村北的一块牧马场居住。

  在王氏家族中,有太多这样重孝重情的故事,一个家庭中,兄弟为了让其中一名考取功名,不惜自行辍学帮助其功成名就,等家中的兄弟功成名就了,对方反过来再回报这个家庭。

  这样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家族中人才辈出。

  “勤学孝悌乐助人”,每一字,每一词都有深刻的道理,都教给我们做人的根本。

  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守、执行,把好的作风流芳千古。

  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勤学孝悌乐助人”,是我们王氏的家风,但这一家风可能谁都会说、会写,大家真正能做到的才是好的社会风气。

  家风看似无形,但它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

  通过一卷卷不同时期的族谱,族人可以加深对家族的了解,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这就是传递家风。

  家风正,家族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家风家训征文】相关文章:

家训家风征文11-23

家风家训的征文10-09

家风家训征文11-06

家风家训征文12-13

家风家训征文【精】09-24

【荐】家风家训征文09-24

家风家训征文【推荐】09-24

【热】家风家训征文09-24

家风家训家规征文07-22

家风家训主题征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