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大数据时代》读书报告

时间:2022-10-20 12:49:25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数据时代》读书报告

  《大数据时代》读书报告

《大数据时代》读书报告

  近期,读了一本很火的书—《大数据时代》,得到了一些知识和思考,大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代表了很重要的趋势。《大数据时代》一书,阐述和厘清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也使得我对金融和大数据有了一些思索。

  大数据,是思维、技术与数据的三足鼎立。大数据不仅指规模庞大的数据,它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其次是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是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三者的统一的一列处理技术,最后,大数据的前提必然是充裕互通的数据本身。

  金融没有类似实物的物理生产、仓储、物流等过程,但其本身是数据的生产、仓储、挖掘、传输、分析和集成。所以大数据对于金融而言,相比其他行业,无疑是有更巨大的影响力。

  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会改变传统金融作业思维,它首先是会改变金融信贷业的抵押文化,推动信用变现成为可能和主流。尤其是中国金融行业,有着根深蒂固的抵押文化,在贷款的过程中严重依赖于抵押物,这是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服务的很重要原因。抵押文化让贷款服务提供方在考量时思维变得简单粗暴。贷款方的考量核心是判断抵押物品的价值,确保有相应的价值空间。

  长期而言,抵押文化对金融业发展有相当负面的影响。要想做到真正的改变就是要强化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机制。真正的安全不是抵

  押物,而是人们的信用。我们讲大数据对金融影响,首先要有思维上的认识变化。

  信用看不见,摸不着,但大数据的方式可以帮助还原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信用轮廓,让个人或者群体的信用变得金光灿灿,触手可及。这将是根本性的改变,并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个人或者群体的信用好坏取决于很多的变量,而且信用本身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行为特征的体现——资产、收入、消费、个性、习惯、社交网络等等都是会对信用产生影响。个体信用正式通过各种行为决定的,但是体现一个人的信用的行为并非是全无规律的。通过大数据,可以很好地通过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大量信用行为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只要把这些糅合在一起时,会发现很多客观规律,使得人的信用立体化,从而实现对于个体或群体信用的预计。

  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对大数据的使用,天生具有优势。互联网可以在法律和道德所容许的范围内捕捉信用评估所需要的个人或群体的行为信息,并将这些繁杂的信息提供给大数据作业系统进行处理,完成对个人或群体的信用价值的评估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P2P 在对信用大数据的使用方面更有独特优势,由于 P2P 两面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同时由于充分利用了人人组织的特点,可以让用户自己产生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自我产生和循环。使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创新成为现实。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数据对金融的影响:

  金融服务将进一步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由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转变更全面的信用体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将会建立;从“利润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从“关注整体”向“关注个体”转型。

  我们还可以预见,真正能带来改变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一定是由深谙互联网思维,立足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涉及海量用户,注重数据资产,耐心长远的公司所推动的。这有这样,才是符合大数据的趋势,才能拥有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马云指出,中国不缺银行,但“缺乏一个对十年以后中国经济成长承担责任的金融机构”.在他看来,阿里巴巴并非在做金融,而是在建立一个可靠的信用系统。“互联网拥有着大量的数据,今天中国缺的是银行改造。中国缺的是一套动态的、准确的信用体系,而我们正在做这样一套信用体系。在我们眼里,企业没有大小、国有民营之分,只有有信用、没信用之分。”

  我相信大数据与金融在未来会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了解大数据、学习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将对未来金融产生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读书报告】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分析10-08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10-05

探析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10-26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论文10-09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思考论文10-09

2017年春运大交通数据报告06-10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研究论文10-09

浅析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10-26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10-05

大数据时代银行信息安全保护探究论文10-11